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学术成果

一、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的创立与发展

西医自传入中国后即发展迅速,以致大有取代中医之虞。为促进中医发展,中西医汇通派应运而生,如唐宗海著《中西汇通医经》、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早期历程。真正的中西医结合运动,则始于新中国之初。广泛组织西医在职或离职学习中医,并鼓励中医师学习西医知识,促进了结合医学的实质性进展,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亦随之成形。

二、专业学会的发展

1981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1982年于该会之下组建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专题研究会。1987年在天津召开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大会,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并推动了省市专业分会的筹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Integrative Medicine)成立后,转为其旗下,成立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1992年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大会之后,进一步促进了全国专业分会的发展;199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创刊。学会工作及专业学术刊物的发展,标志着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的逐渐成熟壮大。

三、专业与学位教育

1982年天津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即已开办3年制中医五官科学专业班,20世纪80年代初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本科专业教育,但正式开办中医五官科学专业本科教育则始于1988年,以广州、成都首办,辽宁、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相继随之。2004年秋,泸州医学院(现西南医科大学)开办中西医临床(眼耳鼻喉科学方向)本科班,将专业高等教育提升到新的阶段。与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相适应,专业教材编撰也迅速跟进,2001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5年制与7年制共用协编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2005年推出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2013年出版第二版,本教材为第四版,本科专业教材渐趋成熟。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则在本科专业开办之前即已开始。1984年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成为首批中西医结合临床(耳鼻咽喉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后渐扩展至多数中医药院校。1998年湖南中医学院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开始中医五官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1999年首次招收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现已有多家中医药院校招收培养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教育的发展,大力推进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学术进步。

四、重要的学术进展

1.生理学 将脏腑机能与系统生理学相联系,发展了官窍脏腑相关理论和清窍清阳相关理论,以此为指导开展了鼻肺相关、耳鼻相关等基础理论研究,发现了包括超微结构、激素、微量元素、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在内的一些联系模式。基于鼻咽黏膜的复杂神经联系与反射机制建立的鼻咽刺激疗法效应,提出了视鼻咽为人体特殊经穴的观点。

2.病因学 将特异性致病因子与体质学说相联系,辨证认识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发展了病因学理论,尤其在鼻咽癌高危人群的防护研究中体现较为突出,得出了气虚质及气虚兼夹质为主要病理体质的结论,结合其EB病毒感染活性特征,提出“气虚染毒”病因病机观点,并进行了动物实验验证。

3.病理学 将中医病机与西医病理相联系,综合考虑整体反应与局部改变,充分认识疾病本质,提出了变应性鼻炎的肺脾肾三脏气阳虚衰病机论,并进行了鼻黏膜微循研究,发现虚、滞、瘀等病机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增高及鼻黏膜固有层血管病变;慢性咽炎阴虚证表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阳虚证则表现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平衡状态与脏腑阴阳盛衰有关联;声带小结患者多有甲皱微循环瘀滞表现;梅尼埃病患者球结膜微循环明显不畅。根据长期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结果,提出了耳鼻咽喉慢性疾病多肺脾肾阳气亏虚,寒邪湿浊留滞清窍,阴精不足,官窍失养的病机观点。

4.诊断学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公认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正被临床广泛应用。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仪器检查结果为辨证分型提供依据,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一大特点,有助于提高辨证诊断水准。1988年推出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

5.治疗学 提倡中西医优势互补,将中西医结合病理观念与现代中药药理学相结合,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中药黏膜麻醉剂,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处理,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老年患者等特殊情况下耳鼻咽喉疾病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处理,嗓音疾病和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治疗,头颈肿瘤放、化疗过程中的减毒增效和疗后康复,鼻咽、喉和食管癌前病变的阻逆,均已初显中西医结合疗法优势所在。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耳鸣防治研究渐显优势特色,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