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研究所阶段

1969年底,犹他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加入后,ARPAnet的成员增加到4个,到1981年,它连接的区域增加到213个,独立于ARPAnet的互联网也由美国政府机构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能源部、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高等院校分别开发建立。20世纪70年代初,欧洲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几乎和美国同时起步,其中英国开发的X.25网络数据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接受为国际标准,X.25跨出国界,进入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地区等。与ARPAnet不同,X.25从一开始就允许包括公司在内的民间机构接入,而前者仅限于军队、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

如此多的网络并存,各有各的标准,使得网络和网络之间的连接和通信相当困难。意识到统一标准的重要性,美国国防部委托并资助斯坦福大学的文顿·瑟夫(Vinton Cerf,见图2-2左),进行互联网通用标准的研究,他和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见图2-2右)设计了TCP/IP标准,两人和其他几位科学家或工程师被称为“互联网之父”。这使我们想起了斯蒂芬森,他在铁路时代建立了轨道宽度的标准,为铁路线连接成网络奠定了基础。

图2-2 文顿·瑟夫(左)和罗伯特·卡恩(右)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韦尼·马尔科夫斯基(Veni Markovski)拍摄。

1983年1月1日,ARPAnet的所有用户转换到新的TCP/IP[1]标准上。在这个过程中,瑟夫等人第一次使用了“互联网”(Internetworking,后被简化为Internet)这个词,从动名词“连接网络”变成了名词“互联网”。经过一番争执,美国人压倒了欧洲人,使其TCP/IP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为世界互联网发展铺平了道路。

1989年,“天才”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向他所在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提出构建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设想,以方便该组织的研究人员分享和更新信息。这个设想的一端是超文本(Hypertext)链接,将分布在不同物理空间的文件、音像、图片、视频组织形成多媒体网页,存放在服务器上;另一端是用户,他们借助浏览器(Browser,同时也是网页编辑器)将所需的网页列表展示在终端屏幕上,然后逐一登录这些网页,浏览、修改、下载,或将自己的网页上传。

伯纳斯-李的这一设想最终催生了三项对互联网至关重要的技术发明:一是用于制作网页的标准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二是网页传输和通信的标准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三是我们俗称的“网址”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1990年12月,伯纳斯-李开发出第一个浏览器,并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网页,用来说明他正在从事的万维网研究项目。万维网上的无数网页相当于一个分布式图书馆,只要知道网址,用户就可以利用浏览器很快找到他想要的网页。1993年万维网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伯纳斯-李一直坚持非营利原则,不申请专利,不收专利费,人人皆可使用,这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的扩散和普及。

● 人物

蒂姆·伯纳斯-李,1955年6月8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父母均为数学家。1976年,伯纳斯-李获牛津大学王后学院物理学学士学位,1980年在CERN担任独立承包人,1984年以研究员身份加入该组织,1989年开始构建万维网。1994年伯纳斯-李离开CERN,转至麻省理工学院组建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2004年获封英国爵士,200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因“发明万维网、第一个浏览器和使万维网得以扩展的基本协议和算法”而获得图灵奖。

资料来源:https://twitter.com/MediaMuseum;https://en.wikipedia.org.

伯纳斯-李并不是当代唯一具有经世济民情怀的技术大家,在本书第8章中,我们还将看到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和莱纳斯·托瓦尔兹(Linus Torvalds)等开源自由软件的先行者,他们本来也有机会成为像比尔·盖茨(Bill Gates)那样的亿万富翁,却自愿选择了造福社会的道路,激烈地反对为获取商业利益而垄断技术。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富甲天下的野心,也有普惠众生的抱负,这两种不同的动机对技术进步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