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04 职位选择:“探照镜”,照出梦想职位

由于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有效信息传播不畅等现况,许多人在求职过程中或许会遇到“滤镜”效应,即面试时对企业的了解与判断,和入职一段时间后的结论“天差地别”。这导致许多人在职场中被迫成为“匆匆过客”,难以在一处久留。频繁的跳槽无疑会影响到职场人的职业发展。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安定下来呢?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从源头抓起——你在面试阶段不能仅仅关注面试岗位的待遇,而应该第一时间深入探查、评判眼前的企业是否适合你的长期发展。

面临挑战

因为你的面试过程好像在透过一层“滤镜”看企业,这层“滤镜”很有可能美化、掩盖了许多你本不认可的信息,这样的顾虑导致你在面试时总会面对以下挑战。

● 总觉得面试官在套你的话,并不是真的想招聘。

● 总觉得信息不对称,对于新机会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 希望能从更多渠道了解企业,却苦于资源有限。

传统操作

在准备面试时,为了去掉“滤镜”,你已经做过以下尝试。

● 向对方企业员工和猎头打听企业相关信息。

● 在网上搜索关于这家企业的各种资讯。

● 购买相关书籍或培训,不断提升环境适应力。

当你尝试过这些传统操作,依然无法全面了解企业,因不适应所致的频繁跳槽仍然在你身上频频发生,这说明你需要新的工具——“探照镜”,为你提供帮助。

解决方案

所谓“探照镜”,就是帮助你打破那层朦胧的“滤镜”,照出企业“真面目”的工具。通常情况下,为你定位梦想职位的“探照”工作分别由内驱力、自控力及学习力3面“探照镜”完成(见图1-19)。

图1-19 梦想职位“探照镜”

在这3面“探照镜”的帮助下,你将更容易真实了解面前的企业是否符合自身诉求。

1.内驱力照出企业真实绩效风格

人只有具备自我驱动的能力,才能达成目标,企业也是如此。由于诉求的不同,内驱力分为3类(见图1-20)。对于企业而言,不同的内驱力造就了不同的绩效风格。通常情况下,只有企业的绩效风格令你认可,让你满意,你才能在该企业找到公平感,有了公平感才能让你放心地在这家企业工作,发挥出最大的自我价值。

图1-20 3类内驱力

但是,你很难在面试过程中准确判断一家企业的绩效风格,可企业会在面试时简单介绍自己的激励机制,也就是企业的核心内驱力,此时你可以靠内驱力照出该企业的真实绩效风格。

(1)物质改善内驱力

这是最基础的一种内驱力,即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而产生的内驱力。比如,企业以获得更高的物质报酬激励员工拿出更好的成绩,多劳多得。这也是许多企业,尤其是浮动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的核心内驱力。

仅有此类内驱力的企业,真实绩效风格“简单直接”,能力成果与物质回报是一切,能很好地满足你的物质需求,但缺乏对你潜能的挖掘以及资质的培养。如果你也是单纯依靠物质改善内驱力的人,那么该类企业很适合你。

(2)精神补足内驱力

对于一些高端岗位或智力、资本密集型的企业而言,单纯由物质改善内驱力创造的成绩与效果,并不是它们最终的追求,它们通常会同步启动第二类内驱力,即以获得权力或成就感等精神补足收益而触发的内驱力——精神补足内驱力

在专业门槛较高的行业眼中,精神层面的补足比物质改善更重要,此时驱动力的动力源逐步从事向人过渡。比如,企业会注重对员工进行领导力的培养,关心员工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在物质奖励以外增加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服务、公费培训等,这些精神激励都是为了补足精神生活上的诉求。

显然,具备此类内驱力的企业真实绩效风格不再仅拘于员工的已有成绩,更注重他们的潜力与前景,也更关心每一位员工的精神健康。如果你追求更深入的认同感、更长远的发展,以及精神世界的富足,这类企业才是你的最优选。但这里有个隐含的前提条件,就是此时你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只有物质需求被满足了,你对精神需求的考虑才有意义。

(3)认知内驱力

最后一类内驱力是认知内驱力,这是人类最原始、本质的驱动力,即单纯因为好奇心去做一件事

如今的职场存在一个怪圈,有一部分执着于以兴趣爱好作为职业的人,即便他们对报酬与个人晋升没有过高的要求与迫切的追求,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无非是愿意投入精力与成本激励员工好奇心的企业实在太少——这样的选择很难在短时间内帮助企业变现,除非是拥有巨大资金储备的企业,否则往往还没“跑到位”就濒临破产。

如果你想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愿意自己的能力及正在做的事情完全由即时变现效果定义,希望自己的好奇心与兴趣点被重视,那么,最能让你在工作中体验到乐趣与自我价值的企业就是具备认知内驱力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会拥有令你满意的绩效风格,而往往这样的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即资本雄厚,否则企业很难持续为员工的好奇心“买单”。

2.自控力照出真实企业底线

你或许也曾担忧过自己所面试的企业是否有底线——一家做事没有底线的企业,不仅会损害自己的职业形象,甚至还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可是,你又该如何识别一家企业的底线呢?此时,你只需要花些功夫观察这家企业员工的自控力即可。通常来说,自控力可以被分为4类(见图1-21),而自控力便是照出企业底线的“探照镜”。

图1-21 4类自控力

上图中的4类自控力由下至上难度逐渐加大。

(1)最基础的物质自控力是对于物质追求的自我克制能力。企业如果存在贪腐问题,则是连最基础的自控力都不具备。那么,该企业则几乎毫无底线。反之,如果企业只能监督员工的物质自控力,则意味着该企业的底线处于最低级

(2)情绪自控力是对于自身情绪表现的控制能力。这一点主要表现为是否有员工总是不分场合地表现出歇斯底里的状态,助长此类行为发生的企业情绪自控力较差,企业底线较低。如果企业不存在物质自控力的麻烦,却仅能监督员工的情绪自控力,则意味着该企业的底线处于次低级

(3)欲望自控力是对于个人欲望的自我约束能力。观察该企业被评价为“很自私”的员工是否很多,如果是,说明该企业的欲望自控力较差。如果一家企业不存在前两个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处理得不错,则意味着该企业的底线处于次高级

(4)意志自控力是对于努力拼搏的自我坚持能力主要指面对逆境能否自我坚持。企业中的员工如果不再被前3种自控力问题干扰,集中精力在思考和锻炼意志自控力,则意味着该企业的底线处于最高级

身为求职者的你,最理想的状态不是直接登顶达到最高级,而是找到一家员工自控力层次高你一层的企业,这样会更有助于你适应工作且有效促进未来职业发展。

以销售员阿坤为例,他原则性极强,对于“拿回扣”现象深恶痛绝,坚决不做有损于企业集体利益的事情。但他的情绪控制能力较薄弱,该自控力对应的是最低级的底线。因此,最适合阿坤的企业应该是一家底线处于次低级的企业,即员工拥有情绪自控力的企业。如此一来,阿坤不仅能保证自己可以在任职期间守住底线,还能同时学习如何进行情绪自控,帮助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上一层。

3.学习力照出企业真实工作风格

许多企业在面试时都会强调自己一直在拥抱创新,可是当你满怀希望地入职后,却发现这不过是个虚假的噱头。那么,身为求职者的你究竟该如何探知到企业真实的工作风格呢?

这一次,你只需观察面试官是如何对你进行面试的,便能相对准确地判断企业的真实工作风格。此时能够帮助你的就是学习力这面“探照镜”。面试官通过面试了解你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一段学习新信息的过程,拥有不同学习力的面试官会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关注方式(见图1-22。

为什么通过面试场景就能预判企业员工的学习力?这是因为获取新信息并及时处理与反馈是工作中非常普遍的一个场景,并且一个人在该场景中的信息获取模式由其学习习惯决定。因此,行为表现是相对稳定的。面试场景可以成为你判断该企业员工学习力的依据,并且学习力也能侧面反映该企业的工作风格。

图1-22 学习力矩阵

如上图所示,新信息的获取方式主要分为纵向的“实操”与“看书”两种,表现在面试场景中则主要对应“问题类型丰富、全面,不局限于个人简历与岗位要求”与“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个人简历中提及的信息与岗位要求的深挖”两种情况。对于新信息的处理态度主要分为横向的“干了再说”和“三思后行”两种,其与纵向的信息获取方式形成的学习力矩阵中所描述的工作风格,即能体现面试场景中所对应的面试官表现。

如果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总是不按常理出牌,那么他很可能是拥有第1类学习力的实干型创新者,该企业的工作风格也可能如此;如果面试官总喜欢问“为什么”,并且提出的是诸如目的或意义类的问题,那么他可能是一位偏向第2类学习力的刨根问底者,该企业的工作风格也很可能如此;如果面试官对你相关从业经验的关注度大于对你专业资质的关注度,并且对于你做过什么项目十分感兴趣,那么他可能拥有第3类学习力,是个按部就班与循规蹈矩者,该企业的工作风格也可能如此;如果面试官喜欢基于你的简历内容进行深度提问且问题之间有一定逻辑顺序,那么他可能是一位善于分析的第4类学习力拥有者,该企业的工作风格也可能如此。

这4类学习力所代表的工作风格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你只需要考虑它是否与自己的工作习惯相适配。正所谓人以群分,当你与企业的工作风格相似、相同时,你可以更快速地适应新环境,你的职场之路也会走得更加顺畅。因此,你可以先根据学习力矩阵找到自己的学习力类型,明确自己的工作风格,然后根据对方在面试场景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力类型判断该企业的工作风格。其中,最难配合的是处于对角线上的两种学习力类型,即第1类学习力的人很难与第4类学习力的人共事,第2类学习力的人很难与第3类学习力的人共事。

工具总结

“探照镜”是一款职位适配度甄别工具(见表1-4),旨在照出真实的企业情况,确保求职者在面试时对于意向企业有一个较为客观的了解,再根据自身特点和诉求进行理性选择,确保“越跳越高”。

表1-4 “探照镜”工具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