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
- 许进雄
- 805字
- 2024-11-03 00:03:53
书写工具:毛笔
中国的文字与西洋文字虽都起源于图像,但书写的习惯却很不同。书写的方向,西方主要是先左右横行,然后再自上而下。有时于某种时机而须上下行时,行列也大都由左而右。不像古代汉字书写的习惯是自上而下,然后又自右而左。人一般用右手书写,自右而左的形式是较不切合实际的,所以满文和蒙古文虽也是上下直行,行列则采用由左而右的形式。中国之所以有这种书写习惯上的独异性,完全是受古代书写工具的影响。
迄今所知,有大量存世的中国最早文献,是3000多年前用刀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商代贞卜文字。因此有少数人误会,以为商代的人们以刀刻字做记录。甚至有人以为要等到秦朝的蒙恬发明毛笔后,中国人才有以毛笔书写的事实,不知商代的甲骨和陶器残片都有以毛笔书写的事实(图1.16)。其实我们有相当的理由相信,商代的人已普遍用毛笔书写文字。
从字形看,笔的初形是“聿”字。它在甲骨文作一手握着一管有毛的笔形()。中国从来普遍以竹管为笔杆,乃于“聿”字之上加“竹”而成了笔字。不着墨汁时,笔毛散开。但一沾墨汁,笔尖就合拢而可书写、图画细致的线条了(图1.13)。甲骨文的“书”字,就作手握有毛的笔管于一瓶墨汁之上之状(),点明毛笔蘸了墨汁就可以书写的意思。还有,甲骨文的“画”字作手握尖端合拢或散开的笔,画一个交叉的图案形()。金文的“肃”字作一手握着笔,画出较复杂的图案形,以便依图案刺绣之意()(参考第八章)。由此可推知商代普遍使用毛笔,故才以之表达与书写和绘画等有关的意义。其实,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陶器上的彩绘就可充分看到用毛笔的痕迹(郭沫若1972a:1—2)。
由于中国人写字的笔尖是柔软的毛做的。书写的人可以控制一笔画之中有粗有细、有波折,呈现无穷的造型和体势的变化。不像其他坚硬的工具,难做笔势上的变化。中国书法所讲求的美善外形和内在精神,需要长期的功力练习和一定的天分才情才能达到熟而巧的程度。因此中国的书法才成为各种文字中一种很受崇敬的独特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