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
- 辛德辉主编
- 13字
- 2023-07-07 19:01:39
第一章 皮肤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第一节 皮肤病的内用药物疗法
一、抗组胺药物
1.抗组胺药分类
大部分第一代药物镇静作用较强,可能同时阻断了自主受体。而第二代H1受体拮抗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较少,镇静作用较弱。此外,尚有第三代H1受体拮抗药。
2.抗组胺药作用机制
(1)抑制血管渗出和减少组织水肿:用于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湿疹等效果较好。
(2)抑制平滑肌收缩: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胃肠痉挛等效果较差。但与肾上腺素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哌啶及羟嗪类药物兼有抗5-羟色胺的作用,有一定解痉作用。
(3)镇痛麻醉作用:与某些麻醉药结构相似,有些能够止痛、镇痒。2%的苯海拉明配成油膏或霜剂治疗痒症也有效。
(4)抗胆碱作用:与东莨菪碱及阿托品相似,有制止分泌、扩张支气管、弛缓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有时也可加速心率,部分患者用后有口干等不良反应。
3.抗组胺药临床应用
(1)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变态反应性机制引发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特应性皮炎、过敏性休克、药疹等。Ⅱ型、Ⅳ型变态反应疗效及确切机制不明。
(2)非变态反应:①由组胺释放剂引起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药疹等。②物理性荨麻疹及其他非变态反应原因引起的荨麻疹。③非变态反应性虫咬反应。
(3)止痒:减轻急性接触性皮炎和虫咬皮炎的瘙痒、水肿和灼热感及瘙痒性皮肤病和伴有瘙痒的各种皮肤病的瘙痒症状。止痒确切机制及疗效不明,或为镇静或嗜睡作用,或为抗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作用。全身用药以缓解瘙痒时,其作用有限。
(4)用于除皮肤病外的其他疾病:赛庚啶(12mg/d)可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严重瘙痒,改善类癌综合征患者的皮肤潮红和腹泻等症状;曲尼斯特可预防和治疗瘢痕疙瘩和肥大性瘢痕(成年人60mg/d,儿童酌减),还可治疗肉芽肿性唇炎和皮肤结节病(300mg/d,连服3个月)。东莨菪碱和某些第一代H1受体拮抗药是最有效的预防晕动症的药物,如果与麻黄碱或安非他明合用,可增强此作用。最有效的抗组胺药是苯海拉明和异丙嗪。六氢吡啶类(赛克力嗪和美可洛嗪)对晕动症的预防也有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可有效预防晕动症的抗组胺制剂,对梅尼埃病也有效。
4.不良反应
约25%的H1受体拮抗药都有不良反应,但不同个体反应不同。
(1)镇静作用:最常见,嗜睡突出,乙醇胺类和吩噻嗪类镇静作用更明显,其他类型的嗜睡作用较轻,大多数个体在连续投用H1受体拮抗药数天后镇静作用有所改善;其他有头晕、耳鸣、运动失调、视物模糊、复视。有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是刺激性,主要为神经质、易怒、失眠和发抖。
(2)胃肠道症状:是第二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乙二胺类抗组胺药。患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便秘,进食时服用可减轻这些症状。
(3)抗胆碱能作用:有黏膜干燥、排尿困难、尿潴留、尿痛、尿频、阳痿的不良反应,主要见于乙醇胺类、吩噻嗪类和哌嗪类抗组胺药。
(4)其他不良反应: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喉头发紧、针刺感和麻木感。静脉用药可出现暂时性低血压。皮肤反应很少见,有湿疹样皮炎、荨麻疹、瘀斑、固定性药疹和光敏性。也可发生急性中毒,尤其是儿童,主要表现有幻觉、共济失调、运动失调、手足徐动症和惊厥,抗胆碱能作用为皮肤发红、皮肤温度升高、脉搏变细。
5.注意事项
(1)致敏:如被H1受体拮抗药致敏,再次用药或相关的化合物可产生湿疹样皮炎,有些H1受体拮抗药外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2)其他: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高空作业者、驾驶员、飞行员禁用。老年人服用后发生痴呆或头晕的概率较成年人高。
6.药物相互作用
当H1受体拮抗药与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乙醇或其他药物联用时,可加重其抑制作用。患者饮酒或与中枢抑制药合用时,可增强抗组胺药物的作用,故应调整剂量。吩噻嗪类抗组胺药可阻止肾上腺素的血管加压作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的患者,禁用H1受体拮抗药。本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同时使用,可降低后者的疗效。
1.作用和用法
所有的H1受体拮抗药都是稳定的胺类。
第一代H1受体拮抗药(表1-1)除了抗组胺作用外,还有镇静、抗胆碱能活性、局部麻醉、止吐和抗运动病的作用。有些H1受体拮抗药(如阿扎他定)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表1-1 常用第一代H1受体拮抗药
2.药动学
H1受体拮抗药口服后通过胃肠吸收,服药后30分钟可起效,1~2小时达最大效果,可持续4~6小时,有的能持续较长时间。如成年人口服溴苯吡胺、氯苯那敏和羟嗪,作用可超过20小时。在儿童中,氯苯那敏的血清半衰期较短,但在老年人中,其半衰期较长。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羟嗪的半衰期延长,而在肝病患者中,药动学可能有改变。H1受体拮抗药是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服药后24小时内由尿完全排泄。
1.优点
与第一代H1受体拮抗药相比,其优点是: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因其为厌脂活性,可防止其通过血-脑屏障,它们对H1受体的作用仅限于外周神经。而且对非H1受体的亲和力非常低。不产生或仅产生轻微嗜睡作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②口服后很快吸收,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在胃肠道吸收很好,口服药物后1~2小时血药浓度即可达峰值。多在肝内代谢,由肾或消化道排泄。③仅有很小或无抗胆碱能作用。④作用时间较长。阿司咪唑半衰期长达18~20天。与之相比,特非那定的半衰期较短(4.5小时)。⑤服用方便,每日1次。由于它们的化学结构互不相同,其药动学和临床效果也不完全相同。
2.剂量、不良反应
见表1-2。
表1-2 第二代H受体拮抗药
3.常用第二代H1受体拮抗药
(1)特非那定。
1)作用:口服后2小时达血药浓度高峰,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抗胆碱活性。可用于急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虫咬皮炎、湿疹等。也可用于皮肤瘙痒症和肝病性瘙痒(可与考来烯胺合用)。
2)用法:成年人及12岁以上儿童用量为60mg,2次/天;6~12岁每次30mg,2次/天。该药偶有头痛、头晕、倦怠、口干、多汗或胃肠不适,高剂量或同肝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药合用,可引起Q-T间期延长,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及猝死。有致胎儿致畸或死亡的不良反应,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1997年4月FDA停止其在美国市场出售。
(2)阿司咪唑。
1)作用:口服一段时间后停药,其抗组胺作用可持续2~3周。用于急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特应性皮炎。
2)用法:成年人与12岁以上儿童每日每次用10mg;6~12岁儿童5mg,1次/天,6岁以下儿童按0.2mg/(kg·d)给药。宜餐前1小时或空腹服用。不良反应有长期服用食欲和体重增加。超量服用或与抑制CYP3A4同工酶的药物并用偶可引起严重心脏反应,孕妇应避免使用。美国FDA已向世界警告,其在美国不再批准使用。
(3)西替利嗪。
1)作用:有直接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的功能,并可抑制缓激肽及血小板活性因子的作用,但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适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虫咬皮炎、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银屑病。
2)用法:推荐用量为10mg,1次/天,不良反应有轻中度嗜睡、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无心脏毒性。
(4)左西替利嗪:为西替利嗪的左旋体,对H1受体的亲和力为西替利嗪的2倍。药理作用、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同西替利嗪。成年人及6岁以上儿童用法为5mg,1次/天。
(5)氯雷他定。
1)作用:属高强效和安全的外周H1受体拮抗药,可减少肥大细胞释放介质,还可抑制白细胞介素和白三烯的形成。无中枢镇静作用和抗胆碱能等不良反应。对心脏钾通道抑制作用极低,不易导致心脏Q-T间期延长,安全性好。适应证为急性或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
2)用法:用量为成年人每日服10mg,6~12岁儿童每日5mg,6岁以下儿童每10 kg体重每日2mg,一次服用。不良反应有乏力、镇静、头痛和口干,孕妇慎用。
(6)地氯雷他定:是氯雷他定的活性产物,药效是氯雷他定的10倍,无潜伏心脏毒性。成年人及12岁以上儿童用量为5mg,1次/天。
(7)咪唑斯汀。
1)作用:具有拮抗H1受体和5-酯氧合酶的双重活性,从而抑制组胺、缓激肽、白三烯等炎症介质。没有发现严重的心脏毒性作用。适用于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
2)用法:成年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日10mg。不良反应轻微,个别患者有头痛、口干、困意、乏力和胃肠功能紊乱。严重肝病和心脏病、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低血钾患者禁用。不宜和唑类抗真菌药或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使用。
(8)非索非那定。
1)作用:是特非那定在体内有活性的代谢产物。无特非那定的心脏毒性作用。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降低上皮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浓度的依赖性和减少白介素6的释放;可显著减少白介素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可溶性黏附分子的释放。无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用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
2)用法:口服60mg,2~3次/天(120~180mg/d)。安全性良好,无延长Q-T间期和心律失常的潜在危险。不会与肝药酶抑制药,如唑类抗真菌药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生相互作用。
(9)氮斯汀:除抗组胺作用外,尚有抑制白三烯合成和释放,抗乙酰胆碱、组胺、5-羟色胺作用。剂型为片剂,成年人及12岁以上儿童用量为2mg,2次/天。
(10)依巴斯汀。
1)作用:依巴斯汀属于氯哌斯汀类的H1受体拮抗药,可显著抑制红斑和风团,药物进入体内后转化为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羟酸代谢物(卡巴斯汀),不能穿过血-脑屏障,无中枢镇静作用。用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
2)用法:口服,成人用量10mg,1次/天;6~12岁儿童5mg,1次/天;大剂量20mg,1次/天适用于较严重过敏性疾病的成年患者。不良反应有头痛、口干和嗜睡,少见的有腹痛、恶心、消化不良、乏力、咽炎、鼻出血、鼻炎和失眠等。对已知有心脏病风险(如Q-T间期延长)、低钾血症者慎用。
(11)依匹斯汀:为H1受体拮抗药,对组胺、白三烯C4、PAF、5-羟色胺有抑制作用。本药难以通过血-脑屏障,故嗜睡症状轻,对CNS作用小,也无心脏毒性,其抑制风团和红肿的速度快于西替利嗪,而效果与西替利嗪无显著差异。每片10mg,成年人用量为20mg,1次/天。
1.作用机制
H2受体阻断药与组胺可逆性竞争H2受体位点。此类药物与H2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使组胺不能与该受体相结合,从而有抗组胺的作用。
2.皮肤科应用
H2受体拮抗药与H1受体拮抗药联用治疗人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效果较好,该类药物对全身性疾病、恶性淋巴瘤引起的皮肤瘙痒也有明显的止痒效果。此外,西咪替丁还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及抗雄激素样作用,能减少皮脂分泌,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妇女多毛症和痤疮。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3.毒性
H2受体阻断药耐受性很好,仅1%~2%的病例报道发生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老年患者最常见语言不清、谵妄和精神错乱。
(2)影响内分泌:西咪替丁与雄激素受体结合后,引起抗雄激素作用,有报道见男性患者乳房女性化,女性患者发生溢乳等。某些男性患者发生精子数量减少及可复性阳痿,而疗程在8周以下者很少发生这些反应。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似乎不影响内分泌。
(3)肝毒性:西咪替丁会引起胆汁淤积,雷尼替丁引起伴有或不伴黄疸的肝炎,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引起肝酶试验异常。
(4)影响孕妇和乳母:因为H2受体拮抗药能通过胎盘,只有当绝对需要时才可以给孕妇用此类药物。
4.常用H2受体拮抗药
常用H2受体拮抗药用量、用法见表1-3。
表1-3 常用H2受体拮抗药
(1)西咪替丁(甲氰咪呱)。
1)作用:药物能抑制组胺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尚有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免疫调节、降低抑制T细胞活性,抗病毒、抗肿瘤、抗雄性激素的作用。可用于血管性水肿,免疫疾病中的皮肤瘙痒、急慢性荨麻疹、色素性荨麻疹,系统疾病中的皮肤瘙痒、肥大细胞增多症。也可用于女性雄激素脱发、女性多毛、痤疮、脂溢性皮炎、免疫受损者带状疱疹,嗜酸性筋膜炎,早期皮肤T细胞淋巴瘤。
2)用法:每次200mg,4次/天。不良反应有头痛、眩晕、呕吐、腹泻、便秘、血清转氨酶升高及药疹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男性长期应用可致阳痿及精子减少。
(2)雷尼替丁: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300mg,2次/天,与H1受体合用),异位性皮炎,寻常痤疮,银屑病(连服4~6个月)。一般用量为150mg,每日2次。不良反应小,有头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在大剂量使用时,也无抗雄激素作用。
1.色甘酸钠
(1)作用:可阻止致敏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从而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但对皮肤肥大细胞的作用可能很小。可用于控制异位性皮炎伴有的呼吸道和胃肠道症状,对控制肥大细胞所引起的胃肠道症状也是帮助。
(2)用法:为粉末喷雾吸入,每次20mg,4次/天。
2.酮替芬
抗变态反应药物,可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和慢反应物质,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具备稳定肥大细胞膜及组胺H1受体拮抗的双重作用。
酮替芬可用于治疗哮喘、季节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也可用于治疗慢性、胆碱能性、寒冷性的荨麻疹。
其可稳定或改善系统性硬皮病病情,治疗肥大细胞介导的其他皮肤病。神经纤维瘤中包含了大量的肥大细胞,酮替芬可减慢神经纤维瘤生长速度,减轻瘤体疼痛或瘙痒。
对治疗成年人色素性荨麻疹或肥大细胞增生症(每日0.05mg/kg)有效。酮替芬对早期进行性弥漫性硬皮病和局限性硬皮病治疗有效,使用剂量均为每日6mg,连续用药14~24个月。
3.曲尼司特
(1)作用:又名肉桂氨茴酸。本品为新型抗变态反应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组胺和其他化学介质释放,起到抗过敏作用。对Arthus反应也有效。临床应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也可用于瘢痕疙瘩、局限性硬皮病、肥大细胞增生症、肉芽肿性唇炎。
(2)用法:口服,每次0.1g,3次/天;小儿每日5mg/kg,分3次服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偶见皮疹、瘙痒,肝功能损害,膀胱炎,可出现尿频、尿痛、血尿。
多塞平有较强的拮抗H1受体和一定的拮抗H2受体作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有较好效果。成年人口服25mg,3次/天,儿童用量酌减。2%多塞平外用有良好的止痒作用。
多种作用于其他受体(α肾上腺素能受体、组胺H1受体等)的药物,对5-羟色胺受体也有部分激动作用。在临床药物中,H1受体拮抗药中皆有一定的抗5-羟色胺作用。如抗组胺药物苯噻啶、赛庚啶、桂利嗪、去氯羟嗪、利血平、多塞平,并无专属5-羟色胺拮抗药。其中,H1受体拮抗药中以苯噻啶抗5-羟色胺作用较强。
1.赛庚啶和苯噻啶(新度美安)
(1)药理作用:赛庚啶的化学结构与吩噻嗪类抗组胺药相似,有强大的H1受体拮抗作用。赛庚啶可阻止组胺、5-羟色胺的平滑肌效应,而对组胺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无影响;有重要的抗M胆碱作用,引起镇静。
(2)适应证:赛庚啶主要用来治疗类癌的平滑肌表面和胃部分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成年人常用量为12~16mg/d,分3~4次给药。对冷性荨麻疹,赛庚啶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
赛庚啶、苯噻啶均有抗5-羟色胺作用,可选择性阻断5-HT2受体,并可阻断H1受体和具有较弱的抗胆碱作用,均可用于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和过敏性鼻炎。也可用于预防偏头痛发作,机制尚不清楚。两药不良反应相似。
(3)用法:口服,每次2~4mg,3次/天。儿童每日0.25mg/kg,分次服用。作为食欲增进药应用时,用药时间不超过6个月。
(4)注意事项:可致口干、恶心、乏力、嗜睡。由于兴奋下丘脑摄食中枢,使患者食欲和体重增加。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及尿闭患者忌用。驾驶员及高空作业者慎用。
(5)制剂:片剂,每片2mg。
2.酮色林(凯坦色林)
(1)药理作用:选择性阻断5-HT2受体,对5-HT2A受体作用强;此外,还有较弱的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和H1受体的作用。酮色林可对抗5-羟色胺引起的血管收缩、支气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酮色林扩张阻力血管和毛细血管,降低血压,主要是因为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
(2)适应证:酮色林口服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静脉或肌内注射治疗高血压危象。皮肤科作用与赛庚啶、苯噻啶相同。也可用于雷诺病及间歇性跛行。
(3)用法:口服,开始剂量每次20mg,2次/天。1个月后如疗效不满意,可将剂量增至每次40mg,2次/天,剂量超过40mg时,降压作用不再增强。肝功能不全时,一次剂量勿超过20mg。静脉注射的开始剂量为10mg,最大剂量为30mg,以3mg/min的速度注射。也可静脉滴注,滴速为2~6mg/h。
(4)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是镇静、头晕、眩晕、口干、胃肠功能紊乱和体重增加。
(5)制剂:片剂,有每片20mg、40mg两种规格。注射液规格有:5mg(1 mL)、10mg(2 mL)、25mg(5 mL)。
3.昂丹司琼
(1)药理作用:选择性阻断5-HT3受体,具有强大的镇吐作用。
(2)适应证:主要用于癌症患者手术和化疗伴发的严重恶心、呕吐、胆汁淤积性瘙痒。静脉给药有效剂量为0.1~0.2mg/kg,格雷司琼具有同样特征。
(3)用法:治疗由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剂量一般为8~32mg,对可引起中度呕吐的化疗和放疗,应在患者接受治疗前,缓慢静脉注射8mg;或在治疗前1~2小时口服8mg,之后间隔12小时口服8mg。对可引起严重呕吐的化疗和放疗,可于治疗前缓慢静脉注射本品8mg,之后间隔2~4小时再缓慢静脉注射8mg,共2次。对于上述疗法,为避免治疗后24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均应持续让患者服药,每次8mg,每日2次,连服5天。
(4)注意事项:本品对动物无致畸作用,但对人类无此经验,故应十分谨慎。妇女妊娠期间尤其妊娠前3个月除非用药的益处大大超过可能引起的危险,否则不宜使用本品。由于本品可经乳汁分泌,故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有过敏史或对本品过敏者不得使用。
(5)制剂:注射液规格有每支4mg(1 mL),8mg(2 mL);片剂每片4mg,8mg。
二、抗白三烯药
1.概述
抗白三烯药分两种: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和合成抑制药,作为一种抗炎制剂,对哮喘、过敏性鼻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有确切的疗效,在皮肤科也早有应用(表1-4)。
表1-4 抗白三烯药
2.扎鲁司特
(1)药理作用:选择性与半胱氨酰LTC4、LTD4和LTE4受体结合而发挥拮抗作用。
(2)适应证:同孟鲁司特钠,但作用较强。
(3)用法:成年人口服每次20mg,2次/天。
(4)注意事项:茶碱或红霉素与扎鲁司特合用,可使扎鲁司特的血药浓度降低30%~40%;而阿司匹林可增加扎鲁司特的血药浓度约45%,用药时应加以注意。扎鲁司特较安全,并易耐受。不良反应为暂时性,为轻度消化道反应、头痛、咽炎等。本品上市后,发现有极少数人出现Churg-Strauss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血管炎,其特征为结节性脉管炎伴有血管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哮喘等。一旦综合征发生,应停药,必要时可应用免疫抑制药(如环磷酰胺、氨甲蝶呤等)。
(5)制剂:片剂,20mg。
3.孟鲁司特钠
(1)药理作用:是半胱氨酰白三烯D4受体(Cys LTD4R)拮抗药,可使炎症介质白三烯D4(LTD4)失去生物活性,内科用于预防和治疗哮喘。
(2)适应证:用于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
(3)用法:成年人口服每次10mg,2次/天。
(4)注意事项:孟鲁司特钠较完全,易耐受。此药可有轻度胃肠道反应、腹泻、腹部不适、面部潮红、右季肋部触痛、头痛等,程度较轻,一般能自愈。可发生Churg-Strauss综合征。不能与影响肝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药物(如红霉素、伊曲康唑等)合用。
(5)制剂:片剂,10mg。
4.齐留通(苯噻羟基脲,AA861,ZYFLO)
齐留通是唯一上市的5-脂加氧酶抑制药。本品是抑制5-脂氧合酶,能阻断白三烯的合成。
(1)药理作用:为选择性5-LOX抑制药,通过抑制该酶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为LTB4,从而发挥其抗过敏和抗炎作用。
(2)适应证: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等。
(3)用法:成年人每次400~600mg,4次/天,小儿酌减,疗程4~6周。
(4)注意事项:齐留通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性差。有4%~5%患者发生肝毒性反应。血清转氨酶升高,一般可3倍于正常值,严重者可8倍于正常值。主观症状有怠倦、消化不良、皮肤瘙痒等。此外,要注意齐留通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齐留通可减少茶碱清除的50%,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73%。也能使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升高,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引起出血。还能增高普萘洛尔的血浓度,引起血压下降、传导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齐留通与以上药物合用时,必须调整这些药物剂量。齐留通与泼尼松、口服避孕药、地高辛及萘普生合用,没有发现相互作用。
(5)制剂:片剂,200mg、400mg。
三、其他抗变态反应药
1.钙剂
(1)药理作用:能致密毛细血管及毛细淋巴管壁,以降低其渗透性,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血管神经的紧张性而引起血管收缩;皮肤科常用作抗炎、抗过敏及镇静、止痒药。可供选用的钙剂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或戊酮酸钙静注,其中葡萄糖酸钙对组织的刺激性较小,因而应用较多。
(2)适应证:用于湿润性、瘙痒性、过敏性及血液凝聚力减低的皮肤病,对急性湿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血清病、紫癜、接触性皮炎、多形红斑、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等均有良好效果。
(3)用法。
1)氯化钙:静脉注射,5%注射液每次用20 mL,以等量的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入,每分钟不得超过1~2 mL。
2)葡萄糖酸钙:片剂(0.5g),口服,每次0.5~2.0g,3次/天;注射剂(1g/10 mL),每次10 mL,加等量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2 mL;或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中静脉滴注。对组织的刺激性较小,注射比氯化钙安全,但含钙量较氯化钙低。
3)氯化钙溴化钠注射液(痒苦乐民):本品每支5 mL含氯化钙0.1g,溴化钠0.25g。本品止痒作用比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强。主要用于皮肤瘙痒症。每次5 mL,1~2次/天,静脉注射。
(4)注意事项:①静脉注射时勿漏出血管外,以免引起组织坏死。②静脉注射速度宜慢。③应用强心药期间禁止注射钙剂。④氯化钙注射过快会使血钙浓度突然增高,兴奋心脏,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⑤静脉注射钙剂时大都有发热感。
2.硫代硫酸钠
有抗过敏和解毒作用,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和某些重金属中毒。10%硫代硫酸钠10 mL,每日静脉注射1次,缓慢推注。
四、糖皮质激素
皮肤科常用肾上腺类固醇皮质激素,即肾上腺皮质释放的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分为三种:①糖类激素,主要以氢化可的松(皮质醇)和可的松(皮质素)为代表,主要作用是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②盐类激素,以醛固酮为代表,主要调节水盐代谢。③性激素,主要分泌去氢异雄酮(DHEA),其次为少量雄烯二酮和睾酮,通常所指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后者。临床常用的皮质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
(1)抑制免疫作用: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则能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使抗体生成减少。
(2)抗过敏作用:能抑制PAF、白三烯、前列腺素、组胺、缓激肽炎性介质的产生,减轻过敏症状。
(3)抗炎作用:①抑制中性粒细胞向炎症区域的趋化及其吞噬。②抑制前列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1等促炎因子的释放。③抑制成纤维细胞DNA的合成,减少胶原纤维和间质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
(4)抗休克作用: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蛋白酶释放及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阻断休克的恶性循环。②降低血管对收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③防止血小板聚集和微血栓形成,减少DIC的发生。④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
(5)对血液与造血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时可使血小板增多并提高纤维蛋白原的浓度,缩短凝血时间;可促使中性粒细胞数增多。
(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能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大剂量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7)对骨骼的影响:长期大量应用本类药物时可出现骨质疏松。
(8)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氢化可的松可减少脑中γ-氨基丁酸的浓度,提高中枢兴奋性,可引起欣快、激动、失眠,偶可诱发精神失常,促使癫痫发作。
(9)对垂体-肾上腺轴功能(HPA轴)的影响: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变化,每日上午8~10时为分泌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午夜12时最低,这是由ACTH昼夜节律所引起。临床用药可随这种节律进行,即长期疗法中对某些慢性病采用隔日一次给药法,将一日或两日的总药量在隔日早晨一次给予,此时正值激素正常分泌高峰,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性影响较小。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使HPA轴受到抑制,甚至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此时如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症状。
根据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作用及抗炎效价,可将全身应用的糖皮质激素分为低效、中效和高效。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见表1-5。
表1-5 常用糖皮质激素剂量的换算、作用、半衰期及效能
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和剂量应根据疾病种类、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将疗程分为几个阶段性。
1.短、中、长程疗法
(1)短程用药(不超过1个月):用较大剂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治疗较严重、急性、一过性的皮肤病,如急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伴喉头水肿、心脏症状或胃肠道症状等,可选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2)中程用药(2~3个月):可分为治疗和减量阶段,适用于病程较长、伴多器官受累,皮损广泛且严重的皮肤病,如某些剥脱性皮炎、皮肤变应性血管炎、急性风湿热等。常选用泼尼松等。
(3)长程用药(6个月以上):适用于反复发作,累及多器官,需长期治疗的皮肤病,如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一般选用泼尼松,见表1-6。
糖皮质激素给药方法见表1-7。
表1-6 糖皮质激素长程用药方法
表1-7 糖皮质激素给药方法
2.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1)作用: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疗法,能抑制粒细胞聚集和T细胞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并能长期抑制NK细胞活性。
(2)适应证:主要用于抢救危重症,如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SLE伴脑损害或严重肾脏损害,以求迅速控制病情。对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皮肤病,如SL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寻常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顽固性坏疽性脓皮病、角层下脓疱病、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等,也可采用。
(3)方法: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5~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应在1小时以上,勿与利尿药合用,1次/天,连续3~5天。也可用地塞米松(150~300mg/d)静脉滴注。冲击疗法结束后,可直接停药或口服小于原剂量的泼尼松。
(4)监测:一般冲击疗法不良反应较少,但有引起过敏反应、癫痫、急性精神病和心搏骤停的报道,因此应密切进行心脏监护和监测电解质。肾功能不全及电解质紊乱者禁用。
全身性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皮肤科适应证见表1-8。
表1-8 全身性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皮肤科适应证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一般应用泼尼松20mg/d,持续时间在1个月以上即可出现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诱发和加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诱发和加重感染。
(3)消化系统并发症:可并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导致穿孔和出血。危险度系数≥2的患者,可考虑给予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治疗。
(4)糖皮质激素性肌病:特别是氟化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诱发肌病,主要累及肢体近端肌肉及肩部和骨盆肌肉。
(5)代谢异常:监测电解质、脂质、血糖(基线;治疗后早点复查,每年1次;如果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则应加强监控。
(6)骨质疏松:长期服用可引起骨质疏松甚至骨折,骨缺血性坏死。骨密度测量(基线,如果早期已做过骨预防可每年1次),指导饮食、锻炼,补充钙和维生素D。
(7)精神异常:失眠、神经质、情绪异常甚至抑郁、狂躁或精神分裂症或有自杀倾向。
(8)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钠、水潴留和血脂升高可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9)皮肤改变:可出现痤疮、伤口延迟愈合、膨胀纹、多毛症,局部注射可引起皮下脂肪萎缩。
(10)HPA抑制:可以早上一次服用,最好隔日一次。泼尼松低于3mg/d减量时测8时血清氢化可的松含量,如果<10μg/dL,每1~2个月重复测量,并保持低剂量泼尼松治疗,直到基线氢化可的松量恢复正常。
各种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1-9。
表1-9 各种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比较
肾上腺每日的生理分泌量约20mg(约相当每日5mg泼尼松)。短期大剂量应用泼尼松(小于或等于2周)不要求逐渐减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可迅速恢复。长期治疗的患者,一旦剂量达到每日7.5mg,减量要缓慢,以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恢复,如每月递减1.0~2.5mg。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时,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这是由于反馈性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所致。
(2)反跳现象:其发生原因可能是患者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
五、抗生素
可供皮肤科系统性应用的抗生素很多,常用于:①皮肤或软组织球菌感染性疾病,如脓疱疮、毛囊炎、疖、丹毒、蜂窝织炎。②杆菌感染性疾病,如结核、麻风和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③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梅毒、软下疳和非淋菌性尿道炎。④正常菌群过度生长引起的疾病,如寻常性痤疮。皮肤科常用抗生素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主要适应证和不良反应见表1-10。
表1-10 抗生素在皮肤科的应用简表
六、抗病毒药
病毒专性寄生于细胞内,其复制主要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合成过程。病毒的复制主要包括:①吸附和穿入敏感的宿主细胞。②病毒核酸脱衣壳。③早期合成,调控蛋白的合成,如核酸聚合酶。④RNA或DNA的合成。⑤晚期合成,结构蛋白的合成。⑥病毒颗粒的组装及从细胞中释放。抗病毒药可以作用于这些步骤中的某一步(图1-1)。
图1-1抗病毒药作用的主要部位
(1)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的受体,使病毒不能侵入细胞内。
(2)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内。
(3)抑制病毒生物合成,如阿昔洛韦,可竞争DNA多聚酶,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4)抑制病毒的释放或增强机体的抗病毒作用,如干扰素等。
1.阿昔洛韦(ACV)
又称无环鸟苷,是无环鸟嘌呤的衍生物。
(1)作用机制:在细胞内鸟苷酸激酶和鸟苷二磷酸激酶作用下,ACV形成三磷酸ACV。后者能抑制病毒DNA多聚酶的活性,是迄今最强的干扰病毒DNA合成的药物。
(2)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或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Ⅰ型和Ⅱ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疱疹样湿疹和单纯疱疹所致的多形红斑,重症多形红斑。
(3)用法。
1)口服:治疗单纯疱疹,每次200mg,5次/天,连服5~10天。治疗带状疱疹,因为ACV口服后吸收较慢且不完全,口服后生理利用度只有10%~20%,因此必须加大剂量至每次800mg,5次/天,才能维持抗带状疱疹病毒所需的血浆浓度。
2)静脉注射:主要用于严重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新生儿单纯疱疹、免疫功能受损者的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用量为2.5~7.5mg/k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时间为1~2小时,并充分饮水。
(4)不良反应:暂时性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减量,婴幼儿减量。因可集聚于乳汁中,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停止哺乳。因致畸、致突变作用尚未研究清楚,儿童及孕妇应慎用。其水溶性差,高浓度快速滴注或口服大剂量可析出结晶阻塞肾小管、肾小球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应缓慢滴注。
2.伐昔洛韦(VCV)
是阿昔洛韦的L-缬氨酸酯,为阿昔洛韦的前体药。水溶性好,口服吸收良好,并在体内迅速转化为阿昔洛韦,血中浓度比口服阿昔洛韦高3~5倍,从而可提高疗效。适应证同ACV,常用剂量为首次发作生殖器疱疹国内成年人用0.3g,2次/天,饭前服用,疗程为10天,复发生殖器疱疹疗程5天。带状疱疹美国FDA推荐用量为1g,3次/天,共用7天。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比ACV更理想。其治疗带状疱疹在镇痛、止疱、痊愈时间方面比ACV好。不良反应有轻度头痛、胃部不适、腹痛和腹泻。
3.泛昔洛韦(FCV)
是喷昔洛韦的前体药,口服吸收良好,半衰期长,具有抗VZV、HSV-Ⅰ和HSV-Ⅱ和EB病毒作用。用法为500mg,3次/天,口服,常用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和头痛。
4.喷昔洛韦(PCV)
口服吸收困难,局部应用疗效好,FDA批准外用于生殖器疱疹。
5.更昔洛韦(GVV)
抗菌活性比ACV强100倍,毒性大,有骨髓抑制、精子减少、神经毒性作用,仅用于免疫缺陷的CMV治疗。
6.膦甲酸钠(FOS)
用于HIV患者的CMV视网膜炎、AZV性脑炎,肾毒性大,经FDA批准治疗对ACV耐药的抗HSV药物。
7.干扰素(IFN)和干扰素诱导药
具有抗病毒作用,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用于临床的干扰素有3种:①白细胞干扰素(α干扰素)。②成纤维细胞干扰素(β干扰素)。③免疫干扰素(γ干扰素),用量一般为(1~6)×109U,肌内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疗程按不同病种而定。也可做局部病灶注射或外搽。随着干扰素基因工程的研究成功,除天然产品外,用重组DNA、DNA克隆技术生产的高纯度干扰素已供临床应用,例如,重组干扰素α-2b(干扰素)病灶内注射治疗尖锐湿疣、DLE和基底细胞癌。不良反应可有发热、流感样症状和肾损害。新近有报道,α干扰素可加重或诱发银屑病。
七、抗真菌药
真菌一般分为霉菌和酵母菌两类。霉菌由菌丝构成,这些菌丝可能有或没有被隔膜隔开,可通过顶端继续生长。酵母菌是单个的真菌细胞,通常是卵圆形或圆形,通过出芽方式复制,很少通过裂殖。
实验表明绝大多数抗真菌药物是通过在感染部位达到一定浓度来抑制真菌生长的(抑菌药),而少数能破坏生物体(杀菌药)。当宿主抵抗力减弱时,这一不同点在临床上可能就比较重要了。杀菌药治疗感染所需疗程也比抑制药短。
抗真菌药主要包括多烯类、唑类(咪唑类和三唑类)、丙烯胺类和吗啉类,还有由多种成分构成的药物如灰黄霉素和氟胞嘧啶。这些药物可系统应用的比较少。它们的分类和作用模式总结见表1-11。
表1-11 主要抗真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模式
1.灰黄霉素
(1)作用:灰黄霉素已基本为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所代替。灰黄霉素是一种窄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该药主要治疗头癣,不宜用于非皮肤癣菌感染。口服吸收后,在皮肤角质层、毛发和指(趾)甲等处保持较高浓度并与角蛋白相结合,阻止皮肤癣菌继续侵入而保护新生的细胞,待病变组织脱落,由新生的组织取代而痊愈。灰黄霉素能与微管蛋白结合,阻抑真菌细胞分裂,干扰真菌DNA的合成而抑制真菌生长。
(2)用法:成年人治疗皮肤真菌感染时,微粒体灰黄霉素500mg/d,超微粒体250~330mg/d,儿童头癣,微粒体灰黄霉素15~20mg/(kg·d),超微粒体则减半。与高脂肪饮食同时服用,可增加其吸收率和数量。不良反应可有胃肠道反应、头晕、光敏性药疹、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
2.两性霉素B(Amb)/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
(1)作用:本品能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相结合,在膜上形成微孔而改变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内容物外漏,导致真菌死亡。此药对多种深部真菌,如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皮炎芽生菌、着色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均有强抑制作用,但对皮肤癣菌无效。该药不良反应大,可有寒战、发热、胃肠道反应、眩晕、肾功能损害和低血钾等。
(2)用法:首次剂量为每日1~5mg,每日增加5mg,最后达治疗量每日0.75~1.00mg/kg,每日或隔日1次。由于该药刺激性大,使用时应配成较低浓度(每毫升内的含量应低于0.1mg),缓慢静脉滴注(需4~6小时)。L-Amb保持了抗菌活性,减少了肝、肾毒性。起始剂量为1mg/(kg·d),逐渐增至3~5mg/(kg·d)。可用于治疗烟曲霉和黄曲霉引起的肺曲霉病。
3.制霉菌素
(1)作用:抗菌作用机制与两性霉素B相同。对白色念珠菌和隐球菌有抑制作用。因毒性强,不能用于注射。口服难吸收,可用于治疗消化道白色念珠菌病。
(2)用法:剂量为成年人每日200万U,分3~4次服用,儿童每日5万~10万U/kg,不良反应可有轻微胃肠道反应。制霉菌素混悬剂(每毫升含10万U)和软膏(每克含10万~20万U)可外用治疗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4.氟胞嘧啶
(1)作用:该药能选择性进入真菌细胞内,在胞核嘧啶脱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5-氟尿嘧啶(5-FU),干扰真菌核酸合成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2)用法:常用剂量为每日50~150mg/kg,分3次口服。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着色真菌病。该药与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可减少抗药性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可有恶心、食欲减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和肾损害。可致畸胎,孕妇慎用。
5.唑类药物
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对酵母菌及丝状真菌,如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及皮肤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羊毛甾醇14-去甲基酶)而强力抑制真菌细胞的麦角固醇合成,结果引起麦角固醇缺乏,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而发挥抑菌作用。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克霉唑:广谱抗真菌剂,1%~5%的霜剂、软膏外用可治疗皮肤癣菌病和皮肤念珠菌病。
(2)咪康唑:2%的乳膏、酊剂可用于皮肤真菌病及甲真菌病。唑类药物对真菌皆有效,对G+球菌高度敏感,对炭疽菌有效。
(3)益康唑:为苯乙基咪唑衍生物。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双相型真菌及革兰阳性菌等均有杀菌和抑菌作用。目前主要有1%软膏、霜剂、酊剂外用治疗皮肤癣菌病和阴道念珠菌感染。
(4)酮康唑。
1)作用:是一种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粗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小孢子菌、毛癣菌及絮状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使用,其作用机制除可干扰麦角固醇的合成外,还能影响真菌细胞的三磷酸甘油酯和磷脂的合成,抑制真菌细胞氧化和氧化酶系统的活性。
2)用法:每日口服200~400mg,疗程随不同的疾病而异。不良反应可有恶心、眩晕。肝毒性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1/24,常在治疗后2周出现。由于它对肝的毒性,使其在全身应用方面受限。
(5)伊曲康唑:是一种三唑类高效广谱抗真菌药,有高度亲脂性、亲角质性的特点。能高度选择性地作用于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羊毛甾醇14-去甲基酶),致使14-甲基甾醇聚积,使真菌细胞内的麦角固醇不能合成,导致真菌细胞膜损伤,而使真菌细胞死亡。
伊曲康唑用于治疗皮肤黏膜和内脏真菌感染,有抗皮肤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絮状表皮菌)、酵母菌(新型隐球菌、念珠菌、马拉色菌)、曲霉、孢子丝菌、暗色丝孢霉、着色芽生菌、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子菌的活性。用法见表1-12。
表1-12 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及皮肤/黏膜真菌感染推荐方案
注:高度角化区和掌跖部癣需采用200mg,用7天。
(6)氟康唑: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新型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半衰期长(17~30小时),可口服或静脉注射。不经肝脏代谢,90%以上由肾脏排出,易通过血—脑屏障,故对深部真菌及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治疗及抢救时可选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毒性皮炎、精神神经症状,少数可引起肝炎或肝功能异常。用法见表1-13。
表1-13 氟康唑用法
6.特比萘芬
属第二代丙烯胺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对皮肤癣菌、丝状菌(如曲霉菌、毛霉菌)、双相型真菌(如申克孢子丝菌)均有活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合成步骤中所需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而达到杀灭和抑制真菌的双重作用。
该药在肝中代谢,不影响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故对分泌激素或其他药物代谢无影响。口服吸收好,作用快,且有较高的亲角质细胞浓度。治疗甲癣和角化过度型手癣疗效好,对念珠菌及酵母菌效果差(表1-14)。
表1-14 特比萘芬使用方法
7.碘化钾
(1)作用:能促进淋巴管型的孢子丝菌病、晚期梅毒的肉芽肿溶解和吸收。可作为孢子丝菌病和皮肤藻菌的首选药,或作为脓癣、芽生菌病、着色真菌病和放线菌的备选药。
(2)用法:成年人用量开始为每日1~2g,逐渐增加至每日3~6g,最高量每日9~12g,分3~4次饭后服用,小儿每日25~50mg/kg,临床治愈后,继续服用1~2个月。该药可影响免疫系统,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氧自由基的产生,并可使肥大细胞释放肝素,抑制迟发性变态反应,故用来治疗血管炎性皮肤病或红斑性皮肤病,如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Sweet病、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不良反应有消化道黏膜刺激症状,碘过敏者表现为重感冒症状。孕妇、甲状腺肿大、疱疹样皮炎者禁用。
八、维生素类
1.维生素A
维生素A能调节人体皮肤的角化过程,当维生素A缺乏时表现为皮肤干燥、毛周角化、眼干燥及角膜角化,如蟾皮病。常用维生素A丸2.5万~5万U,3次/天,口服。维生素A过量可出现中毒反应,如头痛、恶心、疲乏、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及脱屑症状加重、肝肿大和血清转氨酶增高。
2.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存在于植物、绿叶、萝卜、番茄、南瓜及肉类中,可吸收360~600nm的可见光谱,抑制光激发卟啉所产生的氧自由基,且具有光屏障作用。用于多形性日光疹、红细胞生成原卟啉症、DLE、皮肌炎的皮肤损害,成年人用量为150~200mg/d,分3~4次服。
3.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的作用。此外还具有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解毒作用,常用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维生素C缺乏病、过敏性紫癜、色素性紫癜性皮病、色素性皮肤病、黄褐斑、皮肤黑变病、外伤炎症和痤疮后色素沉着,口服0.1~0.3g,3次/天。
4.维生素K
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合成,缺乏时影响凝血过程,导致出血,用于紫癜性皮肤病、皮肤瘙痒症和慢性荨麻疹,口服4g,2~3次/天。
5.维生素B1
维持心脏、神经、胃肠功能所必需。皮肤科用于麻风所致的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静脉曲张性溃疡、阿弗他口炎、脂溢性皮炎,用法为口服5~10mg,3次/天。
6.维生素B2
维生素B2缺乏见于口角炎、舌炎、唇炎、眼结膜炎和阴囊炎。用于维生素B2缺乏症,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辅助治疗,也用于脱屑性红皮病、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剂量5mg,3次/天。
7.烟酸
烟酸和烟酰胺统称为维生素PP(维生素B3),烟酸需转变为烟酰胺而发挥作用。烟酸缺乏病、皮肤瘙痒症、光敏性皮肤、大疱性类天疱疮、硬皮病、白癜风、多形红斑,用法为口服50~200mg,3次/天。
8.维生素B6
维生素B6用于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痤疮、酒渣鼻。其可防止服用异烟肼引起的周围神经炎等,用法为口服10mg,3次/天。
9.泛酸
泛酸能促进一切细胞发育,用于白癜风、斑秃、女阴瘙痒、痒疹、白发。口服,10~20mg,3次/天。
10.叶酸
叶酸可用于口腔溃疡、放射性皮炎、白癜风、银屑病、硬皮病,当使用叶酸拮抗药MTX过量时,用亚叶酸钙肌内注射解毒,口服5~20mg,3次/天,肌内注射,15mg,1次/天。
11.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用于带状疱疹、银屑病、扁平苔藓、日光性皮炎、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扁平疣、贝赫切特综合征、麻风反应、过敏性紫癜。成年人0.025~0.1mg/d,或隔日0.05~0.2mg,肌内注射。
12.维生素B4
维生素B4用于免疫抑制药或放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尤其急性粒细胞减少症,口服,10~25mg,3次/天,肌内注射20~60mg/d。
13.芦丁(维生素P)
芦丁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过敏反应和抗炎作用。用于过敏性紫癜、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类银屑病、湿疹、下肢静脉曲张综合征,口服20~40mg,3次/天。
14.维生素E
(1)作用:有抗氧化作用,可使维生素A不被氧化破坏,还可抑制生物膜中脂质氧化过程而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大剂量可抑制胶原酶的活性,用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治疗;维生素E能改善结缔组织的代谢,可作为皮肌炎、红斑狼疮及硬皮病的辅助治疗药物;该药还可减轻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渗出,改善微循环而用于冻疮、多形红斑、紫癜、血管炎及雷诺病。
(2)用法:一般用量10~20mg,3次/天,口服。大剂量为100~200mg,3次/天,口服。不良反应可有轻度恶心,大量长期应用可致血脂升高,妇女可引起月经失调。
九、免疫抑制药
1.硫唑嘌呤(AZP)
(1)作用:机制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较小剂量即可抑制细胞免疫,抑制B细胞的剂量要比抑制T细胞的剂量大得多。适应证为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SLE、皮肌炎、硬皮病、多发性肌炎、贝赫切特综合征、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血管炎、慢性湿疹,其他还有治疗银屑病、多形红斑、暴发性痤疮、复发性多软骨炎、毛发红糠疹、结节病、妊娠疱疹的报道。对慢性肾炎其疗效不及环磷酰胺。
(2)用法:常用剂量每日1~3mg/kg,分3次口服,成年人通常每日50~150mg,儿童1~3mg/(kg·d)。用药12~16周仍无效者应停药。用药剂量不宜过大,不超过150mg/d,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4年。用药前后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AZP超敏反应、致畸,诱发癌症。
2.环孢素(CyA)
(1)作用:作用机制主要抑制T细胞功能,抑制其分泌白介素及IFN等,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力。皮肤科用于治疗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泛发性扁平苔藓、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坏疽性脓皮病、寻常型天疱疮。还可用于普秃、雄激素脱发、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鱼鳞病、Sweet病、复发性多软骨炎等。
(2)用法:开始剂量为每日2.5~3.5mg/kg,分1~2次口服,如用4~8周仍无效,可逐渐增量,直至5mg/kg,常见不良反应有肝肾毒性、神经系统损害、高血压、牙龈增生、继发感染和致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
3.环磷酰胺(CTX)
(1)作用:CTX对B细胞的作用更显著,但实际上对受抗原刺激进入分裂期的B细胞和T细胞有相等的作用,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CTX还有抗炎作用,因其干扰细胞的增殖,部分是直接的抗炎作用。CTX对淋巴细胞作用快,给药后6~8小时起作用。主要用于狼疮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脑病、类风湿关节炎、难治性DLE和SCLE、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贝赫切特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和组织细胞增生症。
(2)用法:口服用量为每日0.5~1mg/kg,为减少对膀胱的毒性,应全天大量饮水和清晨服药。静脉注射法,每次200mg,隔日1次,疗效较口服好。冲击法,用8~12mg/kg(首次8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周1次,或连用2天,每2周1次;也可每次1 000mg,每3~4周1次。冲击法比常规疗法疗效更快,不良反应少。滴注时间均应超过1小时。冲击前静脉缓慢注射昂丹司琼8mg,可预防恶心呕吐,并大量饮水或补液。定期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3)不良反应:CTX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出血性膀胱炎、迟发性膀胱纤维化、膀胱癌、肺癌、部分或完全不育,主要是对女性生殖腺的抑制,致畸。一般认为CTX总量应≤150mg/(kg·d),然而,CTX积累>(30~100)g才会有致癌作用。
4.氨甲蝶呤(MTX)
(1)作用:MTX为叶酸拮抗药,对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较对细胞免疫作用为强。MTX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部分是由于抑制细胞增殖的结果,部分是能抑制对组胺等炎症介质的反应。皮肤科适应证为银屑病、Reiter病、类风湿关节炎、毛发红糠疹、鱼鳞病样红皮病、角化棘皮瘤、蕈样肉芽肿、Sezary病、淋巴瘤样丘疹病、寻常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皮肌炎、SLE(关节炎、皮疹、发热、浆膜炎)、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病、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贝赫切特综合征、Wegener肉芽肿、荨麻疹。
(2)用法:治疗银屑病有2种治疗方案。①分次口服法,每次口服2.5~5.0mg,每12小时1次,每周连服3天。②单次口服法和胃肠道外给药法,每周1次口服7.5~25mg,或每7.5~20mg一次肌内注射。前者间歇给药比后者每日给药可减少药物毒性。
作为免疫抑制药,可每周口服10~15mg,也可用15~20mg静脉或肌内注射,每周1次。SLE关节炎、浆膜炎每周7.5~15mg,一次口服;贝赫切特综合征每周15~20mg;皮肌炎/多发性肌炎7.5~25mg,静脉注射,每50天1次。治疗结缔组织病起效时间为4~8周,注射给药起效迅速,常于1~2天见效。
(3)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呕吐)、骨髓抑制、肝毒性,少数可引起慢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肝纤维化和肝癌。总量>1 500mg时,肝纤维化率1/1 000。常用MTX 24小时内再给甲酰四氢叶酸可对抗MTX毒性,但几乎不影响其免疫抑制作用。
5.霉酚酸酯(MMF)
(1)作用:为一嘌呤合成抑制药,阻断淋巴细胞鸟嘌呤核苷酸(GMP)合成,使DNA合成受阻,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抑制B细胞抗体形成和细胞毒T细胞的分化。适用于移植的排斥反应、狼疮性肾炎、寻常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皮肌炎、银屑病、结节性脂膜炎等。
(2)用法:常用量为每日1.0~2.0g,单用时每日1.5~2.0g,大多数患者即有效。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尿频。偶有高血尿酸、高血钾、肌痛和嗜睡。妊娠期、哺乳期禁用。儿童应避免用药。
6.他克莫司
又名FK506,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药,其效力比环孢素强10~100倍。
(1)作用:①抑制淋巴细胞增殖。②抑制Ca2+依赖性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③抑制T细胞依赖的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④预防及治疗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⑤对多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用于肝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贝赫切特综合征、坏疽性脓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2)用法:胶囊,规格为1mg、5mg。注射液,每支5mg(1 mL),用时稀释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主要不良反应有:①静脉注射FK506发生神经毒性,轻者可出现头痛、震颤、失眠、畏光、感觉迟钝等,重者可出现运动不能、缄默症、癫痫发作、脑病等。②可发生急性和慢性肾毒性。③FK506对胰岛细胞具有不良反应,可导致高血糖。④大剂量时有生殖系统毒性。
7.来氟米特(SU101)
(1)作用:①抗炎作用,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及释放;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环氧合酶的产生;抑制一氧化氮(NO)的生成;抑制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②免疫抑制作用,抑制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抑制抗体产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干燥综合征、银屑病、Wegener肉芽肿。
(2)用法:一般用量为每日50~100mg的负荷量,共3天,之后给予每日20mg的维持量,给药方法为每日1次,口服。治疗炎症性皮肤病时用20mg,每日1次口服。
(3)不良反应:有乏力、头晕、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应(皮肤瘙痒及皮疹)、可逆性脱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和白细胞下降、体重减轻等。
8.雷公藤总苷
(1)作用:雷公藤总苷(雷公藤多苷)具有较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免疫调节、抗肿瘤、活血化瘀及抗生育等药理作用。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能抑制T细胞功能,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抑制白介素1的分泌,抑制分裂原及抗原刺激的T细胞分裂和繁殖等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用于治疗SLE、SCLE、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天疱疮、湿疹、带状疱疹及后遗症、银屑病、掌跖脓疱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皮肤血管炎、斑秃、脂膜炎、麻风反应等。
(2)用法:每日1~1.5mg/kg,分2~3次口服。对雷公藤总苷毒性较敏感的靶器官和组织是胃肠道、皮肤黏膜、生殖细胞和骨髓。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头晕、乏力、精子活力降低、月经量减少及闭经。
十、生物反应调节药
近年来,将一些修饰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称为生物反应调节药(BRM)。其作用包括:①增强、调节和恢复机体免疫应答的非特异活性成分,如灭活病毒或细菌、细菌脂多糖等。②干扰素或干扰素诱生剂。③胸腺激素、胸腺因子。④淋巴因子和细胞因子。⑤单克隆抗体及其交联物。⑥重新被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⑦肿瘤抗原及其疫苗等。
常用生物反应调节药有胞壁酰二肽、A型链球菌甘露聚糖、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菌苗、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白云山芝多糖、银耳多糖、猪苓多糖、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丙种球蛋白、植物血凝素、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聚肌苷酸-聚胞苷酸、替洛隆、左旋咪唑、异丙肌苷、黄芪、刺五加。
(1)某些免疫缺陷病,如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Wiskott-Aldrich综合征等。
(2)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急性播散性感染,如带状疱疹、麻风、结核、组织胞浆菌病等。
(3)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4)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5)其他,如慢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等。
1.转移因子(TF)
(1)药理作用:转移因子是从健康人血或动物脾脏提取的多核苷酸肽,可将细胞免疫活性转移给受体以提高后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2)适应证:用于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特别是Wiskott-Aldrich综合征作为首选药)、带状疱疹、白血病患者的水痘、寻常疣、扁平疣、复发性单纯疱疹、Behcet综合征、皮肤结核、念珠菌病、麻风、SLE、硬皮病、结节病、异位性皮炎及恶性黑色素瘤等疾病。
(3)用法:皮下注射,隔日或每周2次,每次1~2 IU,慢性病例每周1次,每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注射在淋巴回流较丰富的上臂内侧或腹股沟下端皮下,也可将TF直接注射于肿瘤组织内。
(4)不良反应:可有注射处胀痛、全身不适、眩晕、短暂肾功能损害和皮疹等。制剂有注射液、粉针剂,按各厂家说明使用。
2.胸腺素
(1)药理作用:胸腺素又称胸腺肽、胸腺多肽,目前试用的主要是由小牛胸腺素纯化而得的胸腺素组分5、胸腺肽α-1、胸腺五肽。胸腺素可使由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细胞,因而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作用,而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甚微。
(2)适应证:主要用于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如SLE、干燥综合征、Behcet病、硬皮病、带状疱疹、扁平疣、尖锐湿疣、银屑病和顽固性口腔溃疡。
(3)用法:肌内注射,每次2~10mg,每日或隔日1次。也有口服制剂。
(4)不良反应:有发热、头晕、皮疹,注射前或停药后再次注射需做皮试。
3.左旋咪唑(LMS)
(1)药理作用:左旋咪唑为四咪唑(驱虫净)的左旋体,此药可刺激T淋巴细胞,提高或恢复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也可通过增强和激发T细胞功能而恢复对B细胞系统的控制,调节抗体的产生。
(2)适应证:内科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皮肤科用于带状疱疹、复发性单纯疱疹、寻常疣、跖疣、麻风、SLE、硬皮病、Behcet综合征、恶性黑色素瘤等。
(3)用法:本药因每日给药可使免疫抑制或粒细胞减少,故每次50mg,3次/天,连服3天,休息11天。
(4)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呕吐和腹泻,偶可引起瘙痒和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4.干扰素(IFN)
已用于临床的干扰素有三类,α干扰素是病毒诱导白细胞产生的干扰素,β干扰素是病毒诱导成纤维细胞产生的干扰素,γ干扰素是病毒诱导淋巴样细胞产生的干扰素。目前大多是基因工程DNA重组制备的产品。
(1)药理作用:干扰素的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病毒繁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效应。通过调动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分化、抑制增殖及调控某些致癌基因表达,干扰素对迅速分裂的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具体机制还包括防止病毒整合到细胞DNA中,阻止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及除去封闭抗体,促进自然杀伤(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等。
(2)适应证: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巨细胞病毒感染、艾滋病、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卡波西肉瘤、基底细胞癌、贝赫切特综合征、尖锐湿疣、寻常疣、DLE。
美国FDA已批准IFN-α-2β和IFN-α-n3用于治疗尖锐湿疣,也批准了用IFN-α-2β治疗AIDS相关性卡波西肉瘤。
(3)用法。
1)IFN用量一般为:(1~5)×106IU,肌内注射或病灶内注射。与抗病毒药联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
2)IFN-α:批准使用的疾病有恶性黑色素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艾滋病相关的卡波西肉瘤。未批准的皮肤科疾病包括表皮皮肤癌、尖锐湿疣、血管瘤。
3)IFN-β:IFN-β已证明可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它还成功用于某些病毒感染包括生殖器疱疹、泛发性单纯疱疹和尖锐湿疣。
4)IFN-γ:批准使用的有慢性肉芽肿疾病。未获批准使用的包括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上皮癌)、特应性皮炎、银屑病关节炎、贝赫切特综合征。
(4)不良反应:有发热、流感样症状、肾脏损害、转氨酶和肌酶升高、血小板和粒细胞减少、皮疹加重或诱发银屑病,大剂量应用可致低血压、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可通过减量、间断给药及对症治疗来处理。
(5)制剂:注射剂,规格为每支100万IU、300万IU、500万IU。
5.白细胞介素2(IL-2)
(1)药理作用:白细胞介素现已发现至少有13种,分别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他多种细胞产生。投放市场的有基因工程方法人工合成的白细胞介素2,其与反应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受体结合后,可诱导Th细胞和Tc细胞增殖,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活化巨噬细胞,增加NK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的活性,诱导干扰素产生。
(2)适应证:皮肤科目前已用于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如晚期恶性黑色瘤)和麻风病。
(3)用法: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日用药,每1~2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6周;常用量每日皮下注射20万~40万IU/m2,每周连用4天,4周为1个疗程;静脉滴注,20万~40万IU/m2,加入生理盐水500 mL,1次/天,每周连用4天,4周为1个疗程;瘤内注射,10万~30万IU,每周2次,连用2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有发热、恶心、呕吐、关节痛、皮疹、向心性水肿和症状性高血压。
(4)制剂:注射剂,规格为每支5万IU、10万IU。
6.肿瘤坏死因子(TNF)
TNF是包括角朊细胞和树枝状细胞在内的多种类型细胞所产生的多肽,可导致免疫调节因子的生成,主要用于恶性肿瘤、难治性银屑病(如脓疱性银屑病)。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剂量为4.5×105IU/m2,5天为1个疗程,TNF与其他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L-2)或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免疫调节药能增强巨噬细胞及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并促进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总体水平,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侵袭。
7.卡介苗(BCG)
(1)药理作用:卡介苗是减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的活菌苗,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冻干皮内卡介苗,0.5mg/mL,有效期为自冻干之日起1年。BCG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继而使巨噬细胞增殖活化,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Rook报道接种卡介苗有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
(2)适应证: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蕈样肉芽肿。
(3)用法。
1)皮肤划痕:每次于划痕处滴1~2滴BCG,每周1~2次,10~20次为1个疗程。
2)病灶内注射:多用于黑色素瘤,每个瘤结节注射BCG悬液0.05~0.15 mL,每次最多注射4~6个结节。
3)其他:口服75~150mg,每周1~2次,1个月后改为每周或隔周1次,3个月后为每个月1次,直至1年以上。
(4)注意事项:局部注射常有红斑、硬结或发生化脓和溃疡,全身反应可有寒战、恶心、肌痛和关节痛。
(5)制剂:注射剂,每支0.5mg。
8.香菇多糖(香菇糖,能治难,瘤停能,LC-33)
(1)药理作用:本品为香菇子实体提取的多糖(高分子葡聚糖),分子量约50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增强NK细胞、T细胞功能,诱导干扰素血中浓度增高。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2)适应证:可用于各种肿瘤及慢性乙型肝炎。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3)用法:口服,成年人每次12.5mg,每日2次;儿童每次5~7.5mg,每日2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2mg,每周1次。一般3个月为1个疗程。
(4)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偶见胸闷、休克、皮疹、恶心、呕吐等。停药后即可消失。
(5)制剂:注射剂,每瓶1mg。
9.免疫核糖核酸(immune RNA,免疫核酸,iRNA)
(1)药理作用:免疫核糖核酸(iRNA)也存在于淋巴细胞中,其分子量(13 500)较转移因子(TF)大,可以从肿瘤组织免疫的羊或其他动物的脾脏、淋巴结提取(也可从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和脾血白细胞中提取)。它使未致敏的淋巴细胞转变为免疫活性细胞。由于iRNA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且不受动物种属的影响,又不存在输注免疫活性细胞的配型及排斥问题,所以受到广泛重视。
(2)适应证:与转移因子相似。
(3)用法:皮下注射,每次1~2mg,腋下淋巴结周围注射,每周2~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4)制剂:粉针剂,每支3mg(相当于1g白细胞所含的核糖核酸)。注射液,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iRNA,每支含量3mg,正常人脾血白细胞iRNA,每支含量2mg。
10.丙种球蛋白
按其来源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健康人静脉血来源的人血丙种球蛋白,另一种为胎盘血来源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因丙种球蛋白含量以及纯度均较低,其用量应相应增大。
(1)药理作用:含有健康人群血清具有的各种抗体,因而有增强机体抵抗力及预防感染的作用。
(2)适应证:主要用于免疫缺陷病及传染性肝炎、麻疹、水痘、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防治,也可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内源性过敏性疾病。
(3)用法:肌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0.05~0.15 mL/kg;预防甲型肝炎,0.05~0.1 mL/kg。用于内源性过敏性疾病,每次10 mL(含量10%者),3周内注射2次。人胎盘球蛋白每次6~9 mL。
(4)注意事项。
1)除专供静脉注射用的制剂外,一般制剂不可静脉注射。
2)注射大量时可见局部疼痛和暂时性体温升高。
(5)制剂:注射剂,每支0.3g/3 mL、0.5g/5 mL。
11.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
1970年,伴随血浆分离技术的发展出现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制剂。IVIg从3 000~50 000名供者的混合血浆标本中制备,以达到最广谱的抗体,它包含高水平的IgG(>95%),IgA和IgM很少,健康者IgG的半衰期为18~23天。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1)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抗体产生、加速抗体代谢、自身抗体的中和作用、中和补体、干扰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以及影响T细胞活化,恢复Th1/Th2细胞平衡,抑制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影响糖皮质激素受体敏感性有关。
(2)适应证:①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②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③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线状IgA大疱皮病。④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⑤川崎病和Guillain-Barre综合征。⑥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⑦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能阻滞由Fas-Fasl交互作用所引起的角质形成细胞死亡。⑧其他皮肤病,如坏疽性脓皮病和硬化性黏液水肿。
(3)用法:0.4g/(kg·d),静脉滴注,连用3~5天,必要时2~4周重复1次。
(4)注意事项。
1)IVIg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①轻度,如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寒战、发热、发抖、潮红、高血压、低血压、胸闷、呼吸短促。②中度,如头痛、斑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关节炎、静脉炎、血清病、秃发、湿疹、多形红斑、白细胞减少、注射部位坏死。③重度,如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肾衰竭、脑梗死、心肌梗死、血液黏滞性过高、血栓形成、血管炎、溶血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过敏反应。
2)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其差异性与不同厂商的IVIg总蛋白含量及pH不同相关。
不良反应通常在注射内第1个小时发生,一旦发生即刻停止输注,30分钟后以更低的速度输注,但部分患者即使更低速度输注也会发生不良反应。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在输注IVIg前口服氢化可的松(50~100mg)、抗组胺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镇痛药预防性治疗。部分患者在输注后到7天内发生头痛,可能因IVIg含致热源所致。
极少数患者可发生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按过敏反应处理。
3)本品只能做静脉注射,不能做肌内注射或其他途径的使用。应严格单独输注,禁止与任何其他药物或液体混合输注。
(5)制剂:粉针剂,0.5g。注射剂,5 mL(12%)。
十一、生物性免疫制剂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性免疫制剂日益增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且价格昂贵,目前推广尚有困难。
1.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
主要有马ALG和兔ALG两种,ALG在补体参与下能溶解周围血中的T细胞,对B细胞只有间接抑制作用,皮肤科用于治疗SLE、皮肤血管炎等。
由于兔ALG不良反应少,故较多应用,兔ALG用量为每次0.5~1mg/kg,每日或隔日肌内注射1次。可有过敏反应发生。
2.阿法赛特
是一种抗T细胞的重组蛋白,与T细胞上的CD2分子结合,并刺激NK细胞释放颗粒酶B,与穿孔素结合后作用于活化T细胞并使之溶解。皮肤科可用于治疗银屑病,中度至重度慢性斑块型。每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0.15mg/kg,每周1次。可有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
3.昂他克
是重组的一种融合蛋白,由IL-2受体(IL-2R)的结合区和白喉毒素分子组成,当它与T细胞IL-2R结合后,其中的白喉毒素则进入活化的T细胞内,使T细胞死亡。有报道试用于治疗银屑病,0.5~5μg/(kg·d),每2周内连用3天,共6~8周。可有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
4.依法利珠
是人源化单抗,与T细胞表面上的CD11a结合,使T细胞上的LFA-1不能与抗原呈递细胞上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ICAM-2相结合,从而降低T细胞的活化能力。用于慢性中到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治疗,每周0.3~0.6mg/kg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不良反应较少。对其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5.CTLA-4Ig
是CTLA-4和Ig组成的一种融合蛋白。它抑制T细胞活化所必需的协同刺激因子,使T细胞不能活化。尚可与B细胞上的B7分子结合,使抗体生成减少。可用于SLE和银屑病的治疗。
6.依木龙
它与Th细胞上的CD4分子结合而抑制Th细胞的活化。治疗银屑病,每次150~250mg,隔日1次,静脉注射。
7.抗IL-8单抗(恩博克)
IL-8为趋化因子之一,它对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可引起局部炎症和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反应。恩博克可降低银屑病皮损内IL-8水平,故有治疗作用。有报道外用其乳膏,2次/天,近期治愈率13.4%,总有效率48.3%。可有轻度局部刺激。
8.英利昔单抗
是抗TNF-α的单抗,与TNF-α有较高的亲和力,与之结合后,TNF-α便不能与T细胞上的TNF-α受体结合,从而阻抑T细胞尤其TH1,细胞的活化。
(1)适应证:连续性肢端皮炎、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贝赫切特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化脓性汗腺炎、坏疽性脓皮病、结节病、角层下脓疱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2)用法和用量:3~5mg/(kg·d),静脉注射,可增加到10mg/(kg·d)。在第1、第2、第6周使用,或每个月1次,联用MTX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以减少抗体形成率。
对寻常型和关节型银屑病均有效,有报道在治疗的第1、第2和第6周各静脉滴注英利昔单抗5mg/kg,在治疗第2次后,所有患者(8例关节型,2例斑块型)的PASI值均降低75%以上。有人认为英利昔单抗与MTX并用其效果更好。在应用英利昔单抗之前先静脉滴注MTX 5mg,可防止抗TNF-α抗体产生。有报道可用于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目前报道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可出现发热、头晕、头痛、皮疹和结核病复发等。
9.依那西普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融合蛋白,由细胞外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受体p75与免疫球蛋白GIFc片段组成。也抑制溶解性和膜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皮肤科用于治疗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溃疡性口炎、贝赫切特综合征、瘢痕性类天疱疮、组织细胞增多症、硬皮病、Wegener肉芽肿等,每次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疗程为10~12周。不良反应较少,可有发热、头痛、皮疹、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加重或复发等。
10.阿达木单抗
纯化人重组免疫球蛋白GI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拮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适应证: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2)用法和用量:40mg,皮下注射,隔周1次。
(3)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刺激,上呼吸道感染,皮疹,过敏反应,结核复发,肝功能异常。
十二、其他药物
1.普鲁卡因
(1)作用:采用普鲁卡因阻断不良刺激的神经传导称为封闭疗法,能够阻断恶性刺激的传导,恢复机体的正常防御和调节功能。
(2)用法及适应证:临床作用为镇静、止痒。可分为静脉封闭(大静封、小静封)、局部静封(皮损周围封闭、神经周围阻滞封闭)、口服封闭疗法。局部封闭适用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等,一般用0.25%~0.5%普鲁卡因10~20 mL注射于病灶皮下,每2~3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大静脉封闭适用于急性泛发性湿疹、播散性神经性皮炎、银屑病及荨麻疹等。普鲁卡因的用量按4~8mg/kg计算,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0.1%浓度加维生素C1~3g静脉滴注,1次/天,10次为1个疗程。小静脉封闭也可用0.25%普鲁卡因溶液10~20 mL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次,共用10次,应用封闭疗法前应先做皮试。可用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硬皮病、结节性痒疹、银屑病。
(3)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偶见过敏性休克或惊厥。磺胺药过敏者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羟氯喹和氯喹
为抗疟药物。
(1)作用:羟氯喹(或氯喹)治疗皮肤病的作用机制:第一,免疫抑制作用,抑制细胞免疫及白细胞趋化性,调节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抑制抗核抗体反应;第二,抑制磷脂酶A2,减少炎症介质的形成;第三,稳定溶酶体;第四,降低皮肤光敏感性,其在皮肤中形成一复合体,具有抗紫外线作用。
羟氯喹比氯喹安全,但其疗效不如氯喹。氯喹对角质层和有黑色素存在的部位有特别亲和力,氯喹排泄慢,在尿中1年后尚证实存在。
(2)适应证。
1)光敏性皮肤病,如日光性荨麻疹、多形性日光疹、外源性光敏性皮炎、慢性光化性皮肤病、痘疮样水疱病、日光性唇炎。
2)结缔组织病,如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狼疮性脂膜炎、以皮损为主的SLE、皮肌炎、干燥综合征、Jessner淋巴细胞浸润、局限性硬皮病。
3)血管性皮肤病或脂膜炎,如网状青斑、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脂膜炎、变应性血管炎。
4)代谢性皮肤病,如迟发性皮肤卟啉病(可增加迟发性皮肤卟啉病患者的卟啉排泄)、黏蛋白沉积症。
5)丘疹、红斑、鳞屑病,如多形红斑、扁平苔藓(包括口腔扁平苔藓)、玫瑰糠疹、关节型银屑病、光敏相关银屑病、掌跖脓疱病。
6)其他皮肤病,如结节病、播散性环状肉芽肿、玫瑰糠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慢性荨麻疹。
(3)用法:先给初始剂量(羟氯喹200mg,每日2次,儿童每日5~6mg/kg,分2次服;氯喹125mg,每日2次,儿童每日2.5~3mg/kg,分2次口服),待病情控制后,一般为4~8周,改用维持量(羟氯喹,每日200~400mg,氯喹,每日125~250mg,均分为2次服),羟氯喹总量不宜超过100g,氯喹不宜超过62.5g。治疗迟发性皮肤卟啉病,应从小剂量开始(以羟氯喹为例,每次0.2g,每周用2次),以免因快速动员肝卟啉而损害肝脏。光敏性皮肤病可在光照强烈的季节用药。
(4)不良反应:毒性作用为视网膜病变,药物沉积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可引起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氯喹危险性最大,羟氯喹次之。
色素性视网膜炎、重症肌无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等均为禁忌。孕妇应用可致小儿畸形,故妊娠期、哺乳期禁用。
服药期间应做好血尿常规、心肝功能检查。其中每半年做1次眼科检查。
3.氨苯砜(DDS)
是治疗麻风病的主要抗菌药物之一。
(1)作用:DDS可抑制补体激活和淋巴细胞转化,而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影响T细胞免疫。该药还可抑制白细胞趋化因子,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而具有抗炎作用,可干扰和清除PMN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中性粒细胞游走,对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皮肤病均有效。
(2)适应证:可用于大疱性皮肤病(特别是疱疹样皮炎)、各种皮肤血管炎、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环状肉芽肿、贝赫切特综合征、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Sweet综合征、阿弗他口炎、脓疱性银屑病、坏疽性脓皮病、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红斑狼疮和囊肿性痤疮等。
(3)用法:口服每日50~150mg。
(4)不良反应:有头痛、嗜睡(加服西咪替丁可减轻这两种不良反应),还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中毒反应,尤其是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G-6-PD缺乏者禁用。
4.硫酸锌
锌制剂包括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甘草锌,为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用于锌缺乏者,也具有抗炎、提高细胞免疫力的作用。用于肠病性肢端皮炎、脂溢性皮炎、小腿溃疡、单纯疱疹和寻常痤疮。口服每日200~400mg,不良反应有恶心、食欲减退、腹痛和腹泻等。
5.沙利度胺(酞咪哌啶酮,反应停)
(1)作用机制:①抗炎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影响T细胞功能)(拮抗乙酰胆碱、组胺及5-羟色胺)。③抗移植的排斥反应。④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⑤止痒,降低痒阈,阻断瘙痒-搔抓恶性循环。用于Ⅱ型麻风反应,曾用于治疗妊娠反应,造成大量畸形婴儿,还会扩大皮肤病的范围。
(2)适应证:①麻风反应,如Ⅱ型麻风反应(麻风结节性红斑)。②免疫疾病,如移植物抗宿主病、坏疽性脓皮病。③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DLE、SCLE、SLE)、贝赫切特综合征(DLE、SCLE、SLE)。④变应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瘙痒症、贝赫切特综合征、多形性日光疹、光敏性痒疹、牛痘样水疱病。⑤大疱病,如家族性天疱疮。⑥其他,如脂膜炎、血管炎、结节病、复发性口疮、糜烂性扁平苔藓、HIV感染的某些并发症。
(3)用法:成年人用量每日100~300mg,分4次口服,后递减至每日25mg。有致畸作用,孕妇忌用,育龄期妇女在用药期间应避孕。
6.维A酸类
维A酸也称维甲酸,是一组与维生素A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在哺乳动物,维生素A的活性成分包括三种主要化合物——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维A酸是包括视黄醇及其天然和合成衍生物在内的一组化合物。根据其分子中环状终末基团、聚烯侧链和极性终末基团的不同变化,已生产出三代维A酸,维A酸的分类如表1-15所示。
表1-15 维A酸分类
(1)作用机制:维A酸有一系列的生物作用。第一,调节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第二,在实验肿瘤形成中抑制肿瘤形成;第三,对恶性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第四,影响免疫系统和炎症过程;第五,改变靶细胞之间的黏附;第六,抑脂作用,通过动物皮脂腺模型发现,异维A酸使基底细胞成熟过程延长,而使皮脂腺细胞数目减少,皮脂合成减少;第七,减少表皮黑色素。减少黑色素体输入表皮细胞,并抑制酪氨酸活性,减少黑色素形成。
(2)适应证。
1)外用维A酸。①FDA批准:寻常痤疮,光老化(皱纹、斑驳状色素沉着、面部粗糙),银屑病(<20%体表面积),皮肤T细胞淋巴瘤,卡波西肉瘤。②未经FDA批准:局限性角化性疾病(毛囊角化病、鱼鳞病、毛发红糠疹),酒渣鼻,色素性疾病(黄褐斑、雀斑样痣、炎症后色素沉着),日光性角化病,萎缩纹,伤口愈合,扁平苔藓(口腔和皮肤),扁平疣,皮质激素所致萎缩;治疗和预防皮肤癌(基底细胞癌、着色性干皮病)。
2)系统性维A酸。①FDA批准:银屑病(阿维A),痤疮(异维A酸),皮肤T细胞淋巴瘤(贝沙罗汀)。②未经FDA批准:酒渣鼻及痤疮相关性疾病,如化脓性汗腺炎、面部脓皮病(暴发性酒渣鼻)、头皮穿掘性蜂窝织炎;角化异常性疾病,如鱼鳞病,毛囊角化病,毛发红糠疹;肿瘤的化学预防,如着色性干皮病、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肿瘤治疗,如上皮癌前病变、基底细胞癌、晚期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其他各类疾病,如融合性网状乳头状瘤病(Gougerot-Carteaud综合征)、Bazex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结节病、环状肉芽肿、扁平苔藓、硬化性苔藓、角层下脓疱病。
(3)不良反应。
1)皮肤黏膜症状:第一代维A酸对皮肤黏膜的不良反应比第二、第三代重,有皮肤黏膜干燥、掌跖脱皮、皮肤瘙痒、烧灼感、痛性剥脱性唇炎、阴道干燥、甲沟炎、甲分离、脱发等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眩晕、假性脑瘤症状、抑郁症、性格改变。
3)致畸作用:可致先天畸形、自发性流产和畸胎。
4)对血脂的影响: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5)对肌肉、骨骼的影响:骨骼疼痛、骨骺早期闭合、骨质疏松。
6)其他:血清转氨酶升高、疲劳、视物模糊、白内障、高血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