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原名乔答摩·悉达多,悉达多的意思是达成目的的人,中国佛经中译为“一切义成”。1

释迦,是他的姓,原是一个部落的名称,意思是“能”。

“牟尼”,是佛的一个名字,这也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寂默”。寂是寂然不动;默是口不言,心不思,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牟尼的意思是“仁”、“儒”、“忍”、“寂”。

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简而言之,释迦就是释迦族,牟尼就是圣人,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佛是尊称,“佛”、“佛陀”,意思是“觉悟者”、“知者”,中国民间称为“佛爷”。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佛。佛教对佛的解释有三种含义:一是正觉:就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无增无减地、如实地了解了,觉察了;二是等觉或遍觉:就是不仅自己觉悟了,而且能平等普遍地使别人也觉悟;三是圆觉或无上觉:就是自己觉悟和使别人觉悟的智慧、行动和功德都达到了最高和最圆满的境地。

释迦牟尼还有一个称呼就是“如来佛”。“如来”的意思就是指“从如实(绝对真理)之道而来”。

1.佛陀出世,万象更新

关于佛教的起源,要从一个美丽的传说说起。

古老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美丽的印度河之畔,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有一个叫做迦毗罗卫的小国,就是这个在当时名不见经传、本该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小国,却因为一个伟大的生命的诞生,而变得神秘夺目。

这一天,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凌晨,迦毗罗卫国的蓝毗尼园,百花齐放,泉水喷流,明星璀璨,菩提树下,有人忽然发出了一声又一声的赞叹:“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无忧果花开啦,王子诞生啦!”这王子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自这天以后,佛教圣者释迦牟尼就生长在印度北部的这个小国。这一天,是公元前486年的农历四月初八。

释迦牟尼是净饭王的儿子。

传说,摩耶王后梦见一头腾空的小白象而成孕。净饭王得知后,立即召集大臣们询问王后之梦是何预兆,一名婆罗门占卜者回答说:“此梦甚佳!王后已怀孕,必生王子,这王子是个千古圣人,定能光显释迦族。”净饭王听后,不胜欢喜。

释迦牟尼

在印度人的观念中,总是用龙、虎、狮子、象来作伟人的象征。佛经上说,释迦牟尼降生时,百花齐放,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和奏,诸天神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两股热泉,为太子淋浴。传说,王子刚生下来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

又传说,王子降生后,有一位阿斯迪仙人去看他,只见王子的相貌很出众,头发像金子那样发亮,天庭像太阳那样灿烂,牙齿像白雪那样皎洁,眼神像火焰那样明亮。

按照印度的传说,这位仙人被请来,为王子预测未来:如若在家,将成为支配全世界的转轮圣王;如若出家,必定觉悟成佛。这位智者的预言宣告了一位宗教领袖的诞生。这是一位伟人的诞生,因此取名悉达多。

在几千年的口口相传中,释迦牟尼的诞生变成了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传说。

释迦牟尼出生后七天,他母亲摩耶王后便去世了。净饭王悲从中来,悼痛不已,回顾年幼的王子,更是怆恻。于是他把摩耶王后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接进宫中,托付她抚养王子,姨妈后来成了释迦牟尼的继母。

童年时代的悉达多王子,聪明伶俐,天真活泼。他得到了姨妈的精心呵护,衣履得体,饮食得时,身体异常健康,发育也非常迅速,就如同尼拘陀树,得种肥沃之土,得天地之气,正与日俱长。

2.悟出真谛,出家苦行

多忧的王子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人的孩子早成家。悉达多王子刚二十出头,就娶了他舅舅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妃子,并且生下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罗喉罗。

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沉静。虽然深居在内宫之中,但他已体察到当时印度社会阶级悬殊的情形。他疑惑: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那样不平等?劳苦的大众为什么不能获得美满的生活和自由?如何改造这不平等的社会?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悉达多王子的心中。

而且,他还记得幼时被父王带去视察农村社会的情形。在农村他见到的是:烈日当空,农夫流着汗珠在辛勤地劳动,而父王和自己却伞盖车马,任意逍遥。他觉得这是多么的不公平!

还有,他见到那些农田被掘翻的土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昆虫,正当它们要往土里钻的时候,却被群鸟飞来争先恐后地啄食。弱肉强食,这是多么残酷和无情!这是多么恐怖和痛苦!

这时候的王子,他并不是厌恶这世间,也不是忧愁自己没有快乐,而是目睹社会的不公、众生的痛苦,困惑郁积在他心头结成愁思,始终不能释去。

一日,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须发盈尺,衣衫褴褛,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犹如蚁行。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悲苦,心生忧郁。

又一日,他从南门出游,见一病人,面色萎黄,骨瘦如柴,气喘呻吟,痛苦万状。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心自忧怖。

又一日,他从西门出游,见一死者,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气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之。悉达多王子有感于心,惶恐苦闷。

又一日,他出北门游玩,看见一出家之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爽朗,威仪有度。那出家人告诉他修行解脱之道,终于使他领悟到他应该走什么路。

在释迦牟尼出生的古代印度,社会被分成四个种姓的等级:

一是婆罗门:婆罗门是神职人员,亦称祭司,由历代子孙的繁衍而形成一大种姓,他们是生来的僧侣。

二是刹帝利:刹帝利是王者阶级的武士族,这是为了对内的统治和对外的抗御而出现的武人种姓,是由于武艺的世袭、战士的专职而形成的。他们要借着婆罗门的祭祀而得神佑,所以是第二阶级。释迦牟尼属刹帝利,属于第二等人。

三是吠舍:除了祭司和武士之外,尚有其他从事农、工、商业的雅利安人,便成为第三阶级。

四是首陀罗:首陀罗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印度土著,是奴隶,被称为“贱民”,也是人口最多的种姓。

在此四大阶级中,前三者有诵念吠陀经及祭祀的权力,死后得以再投生于世,故称为“再生族”;非雅利安人的首陀罗族,既无诵经祭祀的权力,亦无转世投生的希望,故称为“一生族。”婆罗门族死时只需拜神诵经,即可归返宇宙本体之梵天,称为顿悟法;刹帝利族及吠舍族,除诵经祭祀外,尚得苦练修禅,方生梵天,称为渐证法。

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和分析,王子深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社会之残酷无情,人生之苦痛与无常。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决计弃绝富贵享乐,刻意出家修行,修炼成果后,来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这轮回不息的四大苦难。主意已定,悉达多王子请求父母允许出家修行,净饭王和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泣涕不许。然而,他心意已决,又向父母请求四愿:一不老,二不病,三不死,四不别。说若能满四愿,便不出家。净饭王一听,知其执意要出家。

无奈之下,净饭王费尽心机,令人建造春、夏、秋、冬四季都百花盛开的宫殿,配之歌舞诵奏,以悦王子耳目,又令人警戒守护,不许稍离,意图以此来打消王子的出家之念。

出家苦行

悉达多王子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公元前536年二月初八的半夜,星光熠熠,月色明朗。他悄然起身,凝望着熟睡的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睺罗,默默地向他们告别,然后便走出了房间。他看见宫女们和守卫之人都呼呼熟睡,犹如木石,又生感慨。

悉达多王子别了妻儿,唤起马夫车匿备马。车匿高声泣谏,想惊醒宫中之人,不料宫中之人却都鼾睡不醒,他只得替王子备马。

王子跨上白马,取道北门逾墙而出,车匿也紧随其后。佛经上说:“马初举步,大地震动,四大天王捧承马足,梵天帝释执幡引路。”

王子离家之际,发下誓愿:“我若不了生死,终不还宫;我若不成佛道,终不还见父王;我若不尽恩爱之情,终不还见姨母妻儿。”

于是,悉达多王子与马夫车匿,一骑一步,趁着茫茫夜色,横渡清溪。到天明的时候,已达百里之外,走到了阿拔弥河边的深林,就是古跋伽仙人修苦行的地方。王子抽出长剑,割断了自己的头发和胡须,脱下了华丽的衣裳,换上了事先准备的黄色袈裟。一个黑发覆额、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从此结束了高贵的王子身份,告别了熟悉的繁华,开始了“我今剃除须发,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障”的苦行僧生活,开始寻求生命的永恒真理,寻求脱离烦恼的最高境界—涅槃。

在古老的印度,许多修苦行的人,在过去、现在仍然有的一种观点,即通过严格的自我节制,就能够除罪,达到清净,最后获得解脱。悉达多王子来到尼连禅河边伽阇山苦行林中,期望通过苦修得到解脱。传说,他独自在树下结跏趺坐,逐渐减少食物,直至每天只吃一谷一麦,或七天吃一顿饭;他以野草甚至粪便为食,穿粗毛织或鹿皮、树皮做成的刺激皮肤的衣服;拔除须发,时站时立,从不洗涤;睡在荆棘、鹿粪或牛粪上面,还常在墓地与腐尸睡在一起。他身无覆盖,不避风雨,目不瞬动,限制呼吸,心不恐怖,摒除一切。如此折磨身心,祈求解脱,寻求菩提。

斗转星移,悉达多王子独修苦行转眼已达六年之久,他心身衰竭,身体变得极度消瘦,犹如枯木,手摩胸腹,能触背脊。但始终未能成道。

佛陀成佛以后,曾经对弟子们讲过他早期修苦行的事。他说,我修苦行,遵守戒律严格,其严格之程度,超过所有其他之人。我肢体瘦弱,就好像清瘦枯萎的芦秆。

尽管悉达多王子这样坚守了六年,已经面临死亡的边缘,但他发现自己与所追求的目标仍然距离太远。他通过亲身经验,明白苦行是完全无益于修道的,最终他以苦行寻求菩提的尝试宣告失败了。

但是他并不气馁,而是继续积极寻找新的修道方式,立志要达到目的。一日,他突然记起幼年时代在菩提树下打坐时的安静,颇有信心地感悟:“这是通向菩提的道路。”然而,他知道,像他那样虚弱的身体,是不能修道的,即使修,也不会有什么成功的希望。于是他就放弃了苦行,放弃了极端严格的斋戒,恢复了正常的进食。

3.树下静悟,立地成佛

历史上无数关于释迦牟尼修苦行的记载,都描述了这位思想家成佛过程的一些细节。

修了六年苦行的王子,不但没有达到悟道成佛之效果,反而身体骨瘦如柴,差点送了性命。于是他放弃了苦行,改用冥思修行。他蓬头垢面,胡须纷乱,步履蹒跚,弱不禁风。他来到了尼连禅河,在清流之中沐浴,洗净了六年来的污垢,然后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了元气之后,他来到了今名为菩提迦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密的毕钵罗树(又译作“菩提树”,即无花果树)下坐了下来。他发下誓愿:“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2

他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端身正意地坐在菩提树下,东向跏趺而坐静思默想。他的思维追忆着过去的经历,般若净智,洞彻实相,用大智慧观照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经过长时间的思索,进入一种“明白”或“醒悟”状态,达到“既不知道满意又不知道失望”的情况,似乎是错误消失,智慧涌现,黑暗过去,光明到来。

悉达多王子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九天,以其顽强的精神,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接受了各种心理和生理上的考验,其冥想的最高境界终于在十二月初七实现。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因果。十二月初八凌晨,明月当空,繁星璀璨,悉达多王子战胜了最后的烦恼,获得了彻底的觉悟而成了大智慧的佛陀。世人尊称其为“佛陀”(意为“觉者”),佛号“释迦牟尼”,时年三十五岁。由此因缘,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意为“智慧之树”)。

佛经上说,悉达多王子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一时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曼陀罗花、曼珠沙华、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百花争艳。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大悟成佛后,喜悦无比,佛陀的这种得到彻底解脱的愉快,是不可能用几句话形容得了的。佛陀从座位上站起来,在附近的树下踱步,反复品味着自己所觉悟到的真理,一连在树下待了三个七日(二十一天),因为这种获得真理、得到解脱的快乐,使佛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忘记了自己,他只是感到他的思维在扩大,在升腾,已经和宇宙融为一体了。从此,成就菩提道果的释迦牟尼,开始招收教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实现他那佛陀的觉悟。

4.弘扬佛法,创立教团

释迦牟尼成佛后,就以大慈大悲的心胸、博大精深的智慧和不畏艰苦的精神,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不间断的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的活动。

他最初说法,是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鹿野苑,中文另名为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鹿园等,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以北约十公里处,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转法轮处,佛教的最初僧团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圣地之一。

在鹿野苑中,释迦牟尼接纳曾追随伺候过他的阿若侨陈如等五人,向他们宣讲佛法,从讲述初转法轮,到讲解“三法印”、“四谛”、“八正道”、“缘起论”等(这些只是佛教初期佛法的基本内容)。阿若侨陈如等五人听到释迦牟尼的教说,顶礼拜服,信仰佛陀的教义,皈依释迦牟尼,成为佛陀最早的佛弟子,后人称这五人为“五比丘”,这是世间有比丘的开始。比丘是指出家男人,梵语原义指乞食以生活,义中还有怖魔、破恶、净命等。凡三比丘和合共处称“僧伽”,义为众,就是团体。所以俗称比丘为僧人。世俗也称比丘为“和尚”,这是印度的俗语,义为亲教师,与称师傅相同。会讲经说法的和尚被称为“法师”。

什么叫做转法轮呢?“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像个轮子。佛教用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法轮是比喻,印度有个传说,谁能统治全印度,自然会有“轮宝”出现,它无坚不摧、无敌不克。得到“轮宝”的统治者便被称为“转轮圣王”,所以佛法叫做“转法轮”。

“初转法轮”在佛教的实践应用,与我们现在经常讲的做事要先易后难、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佛教称之为善巧方便。譬如先度化五比丘,实际是培养骨干力量,为他以后的传经道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也正是佛陀善巧方便的选择。

佛陀还主张要坚持“中道”原则,欲求大道应防止两个极端:一是过分享乐纵欲的生活,这是堕落;另一是过分禁欲的苦行生活,这是痛苦。只有避开这两个极端,行于“中道”,才能实现智慧觉悟,即可修“八正道”,脱离生死的苦海。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是佛教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因为从那时起,佛教便具备了组成宗教团体的三个要素:领袖(佛)、理论(法)、参加人员(僧)。这三个要素佛教称为“三宝”:彻悟了宇宙人生之真理的佛陀是“佛宝”;佛所亲证的成佛之道,是“法宝”;依佛法修行的出家弟子们,是“僧宝”。佛教“三宝”充分体现了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为尊贵的思绪。释迦牟尼开悟得道成为佛陀,形成了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观念,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使阿若侨陈如等五人皈依佛门,成为出家弟子,于是形成了僧伽(即僧宝)。这也是佛教史上最早的僧伽。至此,佛、法、僧“三宝”具备,佛教正式形成。对此,稍后详述。

此后,释迦牟尼一直在印度北部,广收弟子,建立僧团,奠定了佛教原始教义,制定了戒律,采用各种灵活方便的方式进行传教活动,足迹遍布恒河两岸。他的活动区主要是摩竭陀、拘萨罗和跋耆三国。释迦牟尼在各地组建了上千人的僧团,其中著名者有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等十大弟子。众弟子乞受戒法后,皆独行用心,勇猛精进,正心诚信,不曾放逸,并常云游四方,慈悲教化,普度众生。

“五比丘”遵循释迦牟尼倡导的正道修行,不久就修成了阿罗汉果。佛教说,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出世圣果,已断一切嗜欲和烦恼,了脱生死,不再来三界受生,故亦无灭。

佛陀向五位比丘传教之后,接着又在婆罗奈斯的近郊,开始了他的公开教化。

传说,波罗奈国一位大富长者善觉之子耶舍,因厌离俗世,遂出家,诣释尊于鹿野苑。仅次于五比丘,成为佛陀第六位弟子。后来,其父母及妻子亦皈依三宝,这位长者便成了佛陀第一位在家弟子,他的亲友数十人,也入加了佛教的僧团。满慈子、大迦旃延等人也先后舍离外道,入进了佛门。

随着佛教的发展,外来障碍也相继产生。婆罗门反对之,苦行沙门反对之。根据这种情况,佛陀便嘱咐弟子们化整为零,各自游化人间,弘扬佛陀的教义,甚至要求弟子们不要两个人同走一条路。因为这些比丘绝大多数是婆罗门教的教徒出身,已有了一定的宗教知识和宗教经验,所以在经过佛陀五个月的开导和训练之后,他们即能独自负起弘扬佛教的使命。

佛陀自己也单独来到优娄频罗村,度化了拜火的外道优娄频罗迦叶和他的两个弟弟那提迦叶、伽耶迦叶,以及他们三人的弟子,共计上千人。

佛陀在传教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国王、大臣和富商的拥戴,并在他们的支持下建立了竹园精舍、祇园精舍等众多寺院,佛教力量也随之日益壮大。

佛陀为了履行成道之后去度频毗婆罗王的诺言,便率领迦叶三兄弟及其弟子们到了王舍城。国王亲率臣民迎于郊外,见到闻名于当时的迦叶三兄弟等均已成了佛的弟子,其心益加恳切,闻法之下,即得法眼净(见道),邀请佛陀和一千多位比丘,入进王宫应供。迦陀长者也受到佛陀的感化,将他在舍城外的竹园施佛,国王即为佛陀在此园中建造精舍,这是佛教史上第一所大规模的佛教道场。

佛陀成道第四年,六师外道之一的诡辩派的名匠舍利弗偶尔在路上听到阿说示向他说了两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立即悟出佛法的中心思想,是说一切事物唯从因缘所生,必以因缘而灭,这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立即感到自己已找到了追求已久的东西。舍利弗急忙把这从未听过的妙法,转告了他的同门知友目犍连,于是,各率弟子共二百五十人,诣佛出家,证阿罗汉果。

又有摩诃迦叶,早已出家修厌离行,素为摩竭陀国的国人宗仰,他自己也说:“若不值佛,亦当独觉。”但他在王舍城多子塔前遇到了佛陀,相形之下,自觉渺小,便诚心进入了释尊的法海。

在佛经中,常见的所谓“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的教团,到了此时,便已经形成了。

佛陀成道第五年,即受到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的礼请,那就是须达多长者以重金购了一座祇树给孤独园奉施佛陀,作为弘法的中心。

同年,佛陀也应父王之召,由王舍城回到了他的祖国迦毗罗卫。这次回国的场面很庄严,弟子们也都随从而来,父王、姨母、妃子,以及佛陀的儿子罗喉罗等,都在等待释尊返还王宫。可是,此时已是佛陀的王子没有回王宫,而是和弟子们一同住在近城的森林里。见此状况,父王建精舍于尼拘律园,以接待释尊。

这次佛陀回国,在俗情的观点上,当然是省亲性质,但在佛陀的立场而言,他乃是用佛法度了释迦族的男女老少。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自然的摄化力。他智慧的谈话,慈悲的心量,尤其他虽披着普通苦行僧一样破旧杂色的袈裟,但他的面容却如满月那般明朗和蔼。他虽不像国王大臣那样地发号施令而一呼百应,但他的一言一语,乃至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能使人敬服、信仰和全心地皈依。

所以,佛陀回国一共七天,感化的成果显著,除了为父王说法外,还使宫里的人也受了戒法,并且还度了异母弟(摩诃波阇波提所生的)难陀,以及佛陀的亲子罗睺罗出家。也增加了许多释迦王族出家的弟子们,其中著名的,就有阿那律、阿难、金毗罗,以及后来与佛陀争取领导权的提婆达多等人,为王子们理发的“贱民”优波离,亦于此时赶来出家,并且得到佛陀的特别优遇。

初期出家的弟子唯限男性之比丘。但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请求度初级,初时佛陀不肯。后来在阿难的请求下,姨母才出家成为比丘尼。在比丘尼中,比较有名的有佛陀之妻耶输陀罗、罗舍卫城美女连华色等。

在这次“出家大会战”中,佛陀的妻子功不可没。

耶输陀罗,佛陀之正妃,罗喉罗之生母。耶输陀罗是一位非常善良、美丽的公主,她默默地支持着王子成佛传教。这次她与释尊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五百名释迦族女,跟随佛陀出家剃染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后证阿罗汉果。耶输陀罗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她的德行、善良,都在佛陀成道前后帮助了他,如果没有她,佛陀就没办法四处云游。耶输陀罗是罗喉罗的生母,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独立养育罗睺罗,教导他、爱护他,才使罗喉罗得以健康成长。佛教不会忘记她,历史不会忘记她,她也在后来证得四果阿罗汉,成为了不起的出世圣人。

后世传称的佛陀的十大弟子,除了须菩提似乎出家较迟以外,到此时为止,其他的九位即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头陀(苦行)第一的大迦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说法第一的富楼那、论义第一的迦旃延、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和多闻第一的阿难,均已出现了。

在佛教里,远离尘世剃度的人为“出家弟子”,拜佛后仍在家学佛的为“在家弟子”。其归佛在家弟子,男称优婆塞,女称优婆姨,为数众多。上自王公贵族,下至乞丐、淫女。优婆塞之有名者,如摩竭陀国的频毗婆罗王及其太子阿阇世,还有侨萨罗国国王波斯匿王,等等。优婆姨之有名者,有频王妃韦提希,匿王妃末利,须达多之妻善生,舍卫城之鹿子母,毗舍之淫女庵摩落,等等。这些在家弟子,由于虔诚学佛,亦都有正果。

释迦牟尼成佛后四十九年中,讲经三百余回,从不休息地向众生说法,直到他七十九岁高龄,还在四处传教,受他教化的弟子有国王、贵族、军士、商贾,也有妓女、乞丐、贫苦大众,还包括他的养母、妻子、儿子。无论贫贱富贵,释迦牟尼佛都平等地慈悲对待,用种种善巧的方法,教化人们从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人们都称他为佛陀,释迦牟尼向众生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真相,指导众生放下贪(贪爱五欲)、嗔(嗔恚无忍)、痴(愚痴无明),修持戒定慧(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此则名为“三无漏学”),意图转变人们对世俗的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而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即是解脱。

公元前485年,七十九岁的释迦牟尼佛,即将入进涅槃的时候,他在拘尸那迦城郊一片娑罗林中头向北方侧身而卧。此时,他依然谆谆不倦地为弟子们做了最后一次说法,还收下了生平最后一位弟子。之后,释迦牟尼佛不可思议地入进涅槃境界,圆满结束了他光辉伟大的一生。他死后,遗体火化,将佛舍利(遗骨)分给各国使都建塔供养。

佛陀涅槃后九十天,由大迦叶、阿难、优波离等五百大阿罗汉的常随弟子,共同完成了佛教经的第一次集结。在后来的几个世纪内,佛教徒举行过多次集结,汇集成今天三藏十二部佛教经典,使佛陀的真理言教能流传至今。

多少年后,有一位长老这样说:“佛陀是人,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作为佛理他结束了一生,作为人他有独特的个性,而成为非一般的人。”有人说:“没有一位宗教导师像佛陀如此无神,但又没有一位像他这样神圣。”熊熊的烈火映红了天空,释迦牟尼佛的遗体在火中涅槃,佛陀恐怕也不知道,他的真身舍利和他的思想越过了喜马拉雅山,来到了中国,在这里他的学说将得到弘扬,他的形象将被顶礼膜拜。

佛祖释迦牟尼举世闻名。在世界各地,在中国各地任何一处佛教名胜之地,一年四季,千百万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人们仰面对着他的像,谁能轻易地拒绝他那震撼心灵的无穷魅力呢?他满面摄人心魄的微笑—是何等的愉悦、宁静、庄严,何等的亲切、洒脱、超然!在这微笑背后蕴涵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是慈祥、仁爱,对人世苦难的深深同情,抑或是解脱、轻松,早就看破滚滚红尘,洞察人间一切烦恼?随你怎样猜想,你始终不会忘记:这就是“佛”,这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中国几千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