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合作是如何进化的

我认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人类曾经作为非社会性动物存在过。1

查尔斯·达尔文,1871年

键入这行文字时,我正坐在厨房的桌子旁,与大家保持着必要的社交距离,以防止一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微小病原体的继续蔓延,它们以几周前都还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场所已经关闭,咖啡馆和餐馆已被木板封住,孩子们正在家上网课。当一列军用卡车在意大利小镇的街道上运送死者时,人们只能通过手机屏幕与去世的亲人告别。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病毒表明,人类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多么脆弱,哪怕是面对微小到甚至看不到的事物。

从某个角度来看,还真是小东西有大力量,仅仅一小串遗传物质就造成了如此惊人的后果。这种只有头发直径1/500的东西是如何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的?答案显而易见,病毒的“成功”,要怪人类自己。通过狩猎和交易野生动物,我们使新型冠状病毒从一个物种跳到另一个物种。它能穿越国界,也是拜飞机和船只所赐。和以往的病原体一样,这种病毒同样利用了人类的一个特性把我们暴露在全球性流行病面前,也就是社会性。

社会性使我们陷入了这场全球性的流行病,但解铃还须系铃人,社会性也正是我们摆脱此困境的唯一机会。虽然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还不清楚何时能摆脱这种病毒的威胁,但我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本能告诉我们,在受到威胁时要抱团取暖。但是为了抗击这种病毒,我们必须抑制人类这种最基本的本能。我们必须接受限制,包括能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以及在哪里。为了抗击这种病毒,科学家们必须努力达成研制疫苗的集体目标,同时,社会上的一线工作者们则要提供所有人生存所需的核心服务和商品。为了抗击这种病毒,政治领袖不仅需要考虑自己国家的人民,还需要考虑生活在其他国家的人民。总而言之,为了抗击这种病毒,人类必须合作。

幸运的是,合作是人类非常擅长的事情。

合作的物种

这是一本关于合作的书,也是我自2004年以来研究的重点。“合作”这个词,在任何企业文化中都不稀奇,一说起来,就会让人联想到坚定的握手和快乐的团队。但合作远不止于此,它早已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最无聊的琐事,如早晨的上下班,到最伟大的成就,如将火箭送入太空。合作是人类这个物种的超能力,也是人类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而且几乎在地球上的每个地方都能蓬勃发展的原因。

也许你没注意到,合作还是我们领先于其他物种的原因。在分子层面上,合作无处不在,各式各样的生命体都是由基因组内互相合作的基因构建成的。如果你顺着基因的梯子拾级而上,就会看到在生物有机体进化的过程中,多个细胞也是通过合作,协同组成了生物个体。对大多数物种而言,合作就到此为止了。大体上来说,个体之间互相帮助的现象并不常见。然而,也存在一些另类,它们恰好就是地球上某些最成功的物种,人类也居于其中。

人们很容易相信,热衷社交的天性是人类独有的,但事实是,人类只是众多过着社会生活的物种之一。有一个关于合作的令人唏嘘不已的例子,就是一种被称为Forelius pusillus的巴西蚂蚁。这些蚂蚁白天在地面上觅食,但随着夜幕降临,它们会撤退到安全的地下巢穴中。不过,并非全部的蚂蚁都这样做。有几只蚂蚁仍会留在外面,等待它们的同伴全部从一条小隧道爬进巢穴里。然后它们就会开始工作,拖拽、搬运沙粒及其他碎片,从巢穴外面把入口完全隐藏起来。封住巢穴的同时,这些工蚁实际上也已经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因为落单的蚂蚁在地面上是熬不过一夜的。但是,这几只工蚁如果死在巢穴附近,尸体可能会把捕食者引来。于是,最终,这几只工蚁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沙漠之夜,它们作为尽职尽责的保护者,迎来了自己生命的尽头。2

蚂蚁的自杀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也表明不管是稀松平常的小事,还是令人敬佩的壮举,合作都是理解这些行为的关键。合作可以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有些物种的父母会照顾它们的孩子,以及为什么有些物种的后代会杀死它们的母亲。合作也解释了为什么斑姬鹟会帮助它们的邻居,而黑猩猩对待邻居的态度则是试图消灭它们。合作还可以揭示出一些我们以前想都没想过要问个为什么的事情,例如为什么会存在更年期,为什么(祖母)会不育(详见第8章),以及为什么我们是唯一拥有这些表现的灵长类动物。

当然,在谈到合作时,我们不能不提及它的另一面,也就是合作太容易被骗子和投机取巧者所利用了,他们为谋私利,专行钻集体空子之事。我们将看到,这些不守规矩的作弊者也是在合作,但采用的是一种由他人付出代价的方式。于是,他们的合作便经常产生受害者。就像癌细胞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相互合作,但对该生物体不利。裙带关系、腐败和贿赂都是合作的形式,它们只存在于少数人中间,却让社会为此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透过一些人类最为壮观、最为神秘的集体行为,我长期努力并精确地观察着人类和其他动物在行为模式上的共同点,这也一直是我学术生涯的支柱。虽然我现在主要研究人类,但我却是沿着一条蜿蜒的路径跋涉万里才得以进入这个领域的。我研究了非洲卡拉哈迪沙漠的斑鸫鹛,南非比勒陀利亚的(一个储物柜里的)达马拉兰鼹鼠,澳大利亚内陆的灰短嘴澳鸦,以及生活在热带珊瑚礁上的清洁鱼。这些研究对象听起来好像有些杂乱无章,但这些物种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它们都是会合作的物种。对斑鸫鹛、灰短嘴澳鸦和达马拉兰鼹鼠来说,它们的合作主要发生在家庭内部。清洁鱼的行事方式则有些不同,它们帮助的是完全陌生且从未见过的鱼,而且可能是永远不会再遇到的鱼。更加有趣的是,人类的合作行为兼具以上两种形式。

合作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合作还将定义人类的未来,2020年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把这一事实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当英国封城之际,我本来还以为我已经写完了这本书。然而,就在突然之间,合作变得如此重要。我已写入本书的内容,如家庭纽带、社区精神、监管作弊等,一下子成了新闻频道的每日头条。我职业生涯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变成了人类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即我们怎样鼓励数十亿人为了更大的利益做出个人牺牲,优先考虑“我们”而不是“我”?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开阔的视野,广泛地研究各类对象,回顾人类的进化史,确定过去的环境在今天的人类身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但我们不能孤立地审视自己,也要侧过身,观察一下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社会性生物。人们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和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亲戚——类人猿身上,特别是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但这种研究方法却有些狭隘。具有明显人性气息的社会行为在猿类和猴子身上通常并不存在,但确确实实出现在了一些与我们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身上。例如,蚂蚁和狐獴会教学,但黑猩猩不会。松鸦会分享东西,但倭黑猩猩不会。人类要了解自我,必须触类旁通,不能只在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比较中寻找线索,也要到进化树上完全不同的分支里去看看,果然,在那里就找到了像人类那样生活在一起的物种。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我觉得更像是洋葱那样分了好几层。在每一部分中,我们都将从里面的一层走到外面的一层,一边走一边探索人类发展历程中的社会复杂性在不同尺度上的演变。

第一部分探讨了个体的进化。我们将从微观处入手,深入探究自己的内部,见证基因和细胞如何通过协同工作形成联合共生的实体,形成你、我,以及其他有血有肉的生物。我们的身体看起来是和谐统一的,但表面之下其实暗流涌动。遗传物质和细胞中的作弊者经常试图颠覆体内的秩序,引发内部的混乱。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身体健康、生育能力甚至生存都可能取决于我们控制这些自私实体的能力。

第二部分向外延伸了一点,探索了家庭的演变。照顾孩子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但人类从事双亲照顾的程度和持续时长却极不寻常。我们将发现人类与生活在大家庭群体中的其他物种的相同之处,从而了解如何用家族传统来解释人类的许多奇怪特征,包括女性更年期和我们超长的生命周期。

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把社交网络扩大一些,研究为什么有时候人类会帮助家庭圈子之外的人。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部分原因是我们不仅能够与亲戚朋友合作,还有能力与完全陌生的人以及可能不会再见的人合作。也正是这种能力和倾向,支撑起了人类热衷于社交的本性,并为人类将足迹踏遍全球铺平了道路。不过,人类并不是唯一与陌生同类进行社交的物种。清洁鱼,一种在小礁石上栖息的鱼类,其行为方式跟人类有着诸多惊人的共同点。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跳到洋葱的最外层,探索大型社会的演变历程。在这一部分,我们首先会承认人类源自猿类的特性,然后琢磨一下,人类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的。相互依存塑造了人类的心理机制,使得他们既能通过合作做出越来越伟大的壮举,又不得不与社会比较、偏执这样奇特的行为为伍。少数人甚至可能会因此变得病态。我们高超的合作能力是解决现存的大规模全球问题的关键,但也正是这一能力可能会使我们走向衰落。

我们将踏上这段探索之旅,发现合作进化的奥秘。这段旅程将把关于人类自己、关于与我们共享地球的其他物种的更多信息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将发现,合作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成就了世界。我们能想到的每一项人类成就,无论是小小的成功,还是真正的辉煌,都依赖于合作。尤为重要的是,没有合作,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将探索合作是怎么创造出你、我和其他生物的。让我们开始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