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法与绘画一本通(新版)
- 杨飞主编
- 4269字
- 2023-04-23 18:13:00
夏商周时期
中国书法的起源
闻名中外的甲骨文
发现与研究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因病在药物“龙骨”上发现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科学文化价值。
先秦时代的人习惯占卜,专职的贞人可以从龟甲或兽骨的裂纹上判定吉凶,然后记录在甲骨上。这种占卜的记录,也叫卜辞,因为是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便成了甲骨文。
甲骨文多见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人不管多大的事,都要占卜,如祭祀、征伐、田猎、年成、疾病、旅行、天气、生娩等方面,都要先求神鬼天命。甲骨文多是殷人占卜的遗物,所以它也叫占卜文字、甲骨卜辞、殷墟卜辞、殷墟书契、殷墟文字、殷契。
刻辞卜骨/商
1933年,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按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方法、字形、书体等十个标准,将甲骨文分期为五个时期。这些标准中,与研究书法有关的包括:贞人,即书家;字形,即文字点画结构;以及书体,也就是书法体势和风格。
甲骨文一般是刀刻的,或刻好后填朱,个别是用朱、墨所写而未刻。也就是说甲骨文一般是直接刻字,或者先写后刻。甲骨文线条刚劲有力,有直线、曲线;单刀,或者双刀。往往是中粗端尖,点画起止仍用方圆方法,直画中略有曲意,线条点画丰富多彩。字形为长方,以对称、横竖、斜角线条居多,方圆曲直线条组合意味深长。
刻辞卜骨/商
特征及风格
甲骨文的句子构成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差异不大,包括主、谓、宾,还有修饰语。《说文解字》中提出的“六书”,在甲骨文中就有体现。它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者属文字的构造规律,后两者则是文字的使用方法。
甲骨文的艺术风格分期,总结为五个时期:第一是商王盘庚至武丁时期,风格最为突出,也最为精细。
武丁是商诸王中最杰出的帝王,执政时国势旺盛。那时的甲骨文字契刻有力,手法粗放刚峻,大字雄浑粗犷,小字端庄俊秀。
结构和布局
刻辞卜甲/商
甲骨刻辞,有的是契刻者先把字中的横竖笔画分类,再旋转骨片契刻,即先刻文辞中所有字的竖画,再旋转骨片90度,原来的横画也按上面的方法刻。武丁时的卜辞为了突出美观,刻完后,再涂上朱或黑色。这种契刻方法规范了甲骨文字的横竖笔画,也促使汉字慢慢形成方块布局。甲骨文中许多篇章的字与字、行与行的布局上都有大处着眼、构思缜密的特点。有横看成行,纵看成列的感觉,就像军阵,方正严谨,如《殷契卜辞》第165片的干支表。还有纵无行、横无列的,纵横交错,浑然一体。
高古的商周金文
金文的发现与研究
金文是先秦时期铸刻于铜器上的文字。因为中国古代称铜为金,于是青铜器铭文叫作“金文”或“吉金”。
西汉时就有青铜器出土,但发现和研究在北宋时才稍有成就。金文的研究兴盛于清代。近代学者对金文的研究更是集前代之大成。如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2卷,集中了所有可见的古今铜器铭文、唐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史征》等,在判定铜器分期、考释文字、研究古文字方面十分重要。
商代青铜器金文
最早的金文是商代早期青铜器上的族徽符号。一般铸于铜器腹内或颈部、底部,个别在肩处,最多铭文有数十字。
学术界将商周金文也分成5个时期:依次为商代、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后母戊方鼎铭文/商
亚字方罍铭文/商
商代又包括两类,一是铸有文字的铜器,发现于商代中晚期;一是“图形文字”,是不可识的,多见于西周早、中期。容庚《金文编》附录里记有562种。商代有铭文的青铜器少但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安阳出土的后母戊鼎铭和后母辛鼎铭就是王室重器上的铭刻,字的气势雄浑、磅礴。
发达的西周金文
西周是金文最为发达的时代。西周有铭文的青铜器不仅数量上比商代多,而且铭文较长。西周金文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多以族微为多,字少有波磔,犹有商代遗风,但已有章法布局。中期相当于穆、恭、懿、孝四世,笔画均平,布局完整,端庄质朴。晚期书法风格多样,各显风尚。
天亡簋铭文/西周
大盂鼎铭文/西周
《天亡簋》,是西周武王时期所作,铭文8行,76字,其书凝练平直,笔画方圆兼备,大小相同,气韵流动于字里行间,金文本身圆浑凝重的特点已非常明显。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的作品,它是现存西周最大的鼎,腹内铭文19行,291字,字形长方,笔势圆润,字态生动,平静中又有变化,字距、行距布置精巧,端庄典雅。
《虢季子白盘》,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铭文有8 行,共111个字。记述虢季子受周王之命征伐猃狁,因功受赏。其章法与以往不同,极其疏朗、恬淡。
《散氏盘》,为西周厉王时的作品,在乾隆年间出土,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铭文19行,共375字。此书横势强,字形圆转,八面取势,其一点一画都好像是“颤笔”,直曲相间,韵味十足,有如字体腾空起舞,字字珠玑,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
《毛公鼎》,为西周厉王时的作品,铭文32行,共497个字,铭文最长,意气风发,其书亦雄阔浑沦,大有磅礴之势。
春秋战国金文的时代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地青铜器铭文极具地方色彩。风行把金丝镶嵌在铭文中,这被叫作“错金书”。出土于安徽寿县蔡侯墓的蔡侯尊,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曾侯乙钟铭文,于安徽省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铭文,流传于世的越王勾践剑铭等,都是这时金文的代表作。
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地方的铜器都继承西周晚期金文的特点,其字体瘦长,笔画均匀飘逸,间隔稀疏,错落有致,具有瘦劲、纤健、清晰、洒脱的风格。
陈梦家把东周金文书体分为东、西、南、北、中,也有其他学者把它分为齐鲁型、中原型、秦型、江淮型。从已经发现的实物来说,最有特点的是齐、楚、秦的金文。
鄂君启节/战国
齐国金文的代表作是《国差》,铭文10行,有53个字。它的外表就像折扇的纸面一样;不同的是,这个铭文的写法主要是以短弧线为主,如果倒写扇面,它的行气仍然是顺着放射形方向的。在明代中叶从日本传到中国来的折扇书画,其书法的章法行气顺着扇骨线,正好和这个器物章法相符;不同的是,一个是顺着写的,一个是倒着写的,让人无法想象的是折扇书法章法从东周青铜器铭文上就已经能找到。
国差/春秋
秦公簋铭文/春秋
春秋时期的《齐子中姜镈》,铭文共18行,有170个字。字形为长方形,线条细密流畅,疏秀美丽。与此属相同系统的有《齐侯镈钟》。就连战国末期的《齐陈曼簠》,虽然看着整饬,却仍显示出字体有沿袭传统的痕迹。
楚金文的代表作是春秋时的《王孙遗者钟》,在湖北省宜都市出土,铭文共19行,116个字。它的字体和线条都很细长,线条疏密对比鲜明,是南方楚国书风的典型代表。《鄂君启节》是楚怀王时物品,在1957年的安徽寿县出土。每一节9行,共162字,错金刀刻的字体小,字距比行距宽,由婉转有劲的线条勾勒,显得真实活泼,具有浓厚的用刀代笔的意味。
秦金文的代表作是春秋中期的青铜器《秦公簋》,有器铭10行,盖铭5行,共121字。文字是石鼓、秦篆的雏形,字形方正,严整大方,比如“高、宗”等字,在横竖转折等笔画之处,圆中有方,转折处竖画内收,下行渐趋向外伸展,有张有弛,所以它的气势风骨嶙峋,又极有风致地展现了秦王朝强悍兀傲的霸主风度。
除了鼎、簋、钟、盘上有金文,在货币、兵器文字上也有,金文因为字数很少,只有几笔,所以很难看出其书法的风格。鲁国《鲁白俞父鬲》、蔡国《蔡侯盘》、越国《越鸟书剑》等金文,虽各具有特色,却依然被笼罩在大国书风中。
石鼓文与战国盟书
周原石鼓文
石鼓文是东周最重要的石刻文字,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声名显赫,被人称为“石刻之祖”。唐初在陕西省凤翔县三原发现《石鼓文》。文体是四言诗,由于记载的是秦国君主打猎的情景,所以它也叫《岐阳石鼓》《陈仓十碣》《猎碣》。
石鼓文的制造年代,人们最初都认为是西周宣王时代才有。唐朝窦臮的《述书赋》中认为它是周宣王时期的物品。近代学者认为石鼓文是先秦的石刻,但关于其具体年代学者们的看法各不相同。
石鼓文/战国
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石鼓文》现今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全文共有654个字。可现在在第八鼓上却字迹全无,九只鼓仅存有三百来个字。
石鼓文字体呈方形,略有点竖长,字形上边紧而下边较松,布局稀疏,笔画均匀,圆转有力,它摒弃了在青铜器造型上用商、周金文作装饰的传统,形成单独的本体,把后世书法对笔意的自然、对书写的流利和韵律的追求更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石鼓文》书法在唐初就被“虞、褚、欧阳共称古妙”。从书法角度上看,《石鼓文》继承《秦公簋》法乳,却更趋向于方整丰厚。《石鼓文》无论是在起笔还是落笔上都为藏锋,字体圆润有力,结体促长伸短,均匀适中,在平整中呈现欲擒故纵、稳实中求错落之态;再加上整体的章法整齐平实,使这种书法既朴素平和,又古茂雄秀,被称为古今之一绝。而且《石鼓文》集大篆之大成,开小篆之先河,对中国书法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它有很高的价值。
战国盟书
侯马盟书/春秋
在东周时期,各诸侯国结盟订誓时所记下的盟辞,叫作盟书或战书。《周礼·秋官·司盟》记载:“掌盟载之法。”郑玄注:“载:盟辞也,盟者书其辞于策,杀牲取血,砍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
石鼓文/战国
出土的盟书全是三家分晋前由晋国遗留下来的。主要发现于河南、山西两地。从1942年开始,河南沁阳、温县一带,发现了很多盟书,共有500多片,都是用墨书写在青石片上。
1965年,在山西省侯马市东的春秋末期晋国遗址中发现了侯马盟书,共有5000多片,有656件保存完好,并且字迹清晰。在玉片和石片上是用毛笔写的盟书誓词,以朱红色为主,墨色为辅。形状呈圭形,上尖下平,还有的是长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状。大的有32厘米长,4厘米宽。小的有18厘米长,但宽不足2厘米。侯马盟书分为“宗盟”“委质”“反纳室”几类,也有的分为“诅咒”“卜筮”等类。其字数有多有少,最多的一片有220字,这是迄今为止出土文物中数量最多、年代最早的书写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