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被围
无论李煜多么温顺,赵匡胤还是决定对南唐下手,这是赵匡胤该做的事情。无论他看起来多么的仁义道德,他的战略部署都不会因为李煜而温和,或者因为自己的宽厚而停下脚步。当然,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多么暴力和血腥,只不过是赵匡胤说自己想念李煜了,需要他来开封陪伴自己。
李煜不敢去,他的亲弟弟李从善曾带着贡品朝拜了大宋天子,然后就这样被扣押,一直未归。李煜知道,他一旦过长江北上,就再也回不来了。于是他不断地“病”倒。后来,赵匡胤的邀请越来越强势,李煜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他告诉宋朝的使者——臣事大宋恭敬,原为保全祖宗社稷,如此逼迫,不如一死。他说着就在自己的朝堂之上朝着一个柱子撞去,但是大堂上的文武百官太多了,他距离柱子也太远,因此,他还没有撞到柱子上,就被拦下来,但是,这种姿态已经被大宋了解了。
赵匡胤很难猜中李煜的心思,一直以来都是委曲求全的李煜为什么突然就宣布抵抗了?对付南唐,他是需要像对付南汉一样,大动干戈才能让他投降;还是像吴越一样,等他自动送上门?
其实,李煜也有自己的底线,三年来,他不是没有机会,当宋朝绕过南唐攻打南汉的时候,他的水军大将军林肇仁曾经来找他,告诉他宋朝先灭后蜀,后灭南汉,往返数千里路,现如今去攻打他们兵力薄弱的淮南地段,一定能将失去的江北地区夺回来。李煜没有反应,林肇仁进而说:“当我起兵后,你对外宣称我已经叛变了,如果我能胜利,那么就是国家的胜利,如果我失败了,就说我是叛军,诛杀我的全族,这样大宋也不会怀疑你了。”李煜思忖良久之后,还是写下了给刘鋹的劝降书,林肇仁只能无奈离去。
后来卢绛又来了,他是南唐枢密院承旨兼沿江巡检,他提出了联合吴越,抗击大宋的方案,他一样得不到李煜的回答,他又向皇帝报告了自己的具体方法——放出假消息,说南唐的宣州、歙州等地叛乱,然后邀请吴越援兵,只要他们进入南唐,南唐就发兵截断他们的后路,卢绛再领兵偷袭杭州,这样必定能够一举歼灭吴越。
卢绛的话,换来的不过是李煜的神游仙境,他根本没有听。卢绛长叹一声也走了。最后来的是一个位低言轻的内史舍人,名为潘佑,他激愤上书,看到李煜的过分懦弱仁慈,他把国主比作了“夏桀、商纣、孙皓”,其实,很多臣子都在皇帝们面前说过前两个昏君,但是第三个人的名字触动了李煜敏感的神经,因为他是江南国主,是亡国之君,是一个降王。
李煜忍无可忍怒捕了潘佑,潘佑在狱中自杀了,潘佑的好友户部侍郎李平也被株连,理由是潘佑所为都是李平挑唆,李煜在狱中赐死了李平。虽然这给李煜的名声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但是,南唐的子民已经不会再震惊了,因为李煜一年前就赐死了林肇仁。那位忠心耿耿要保家卫国的将军,因为赵匡胤的一个离间计谋而被杀害了。
现在,李煜终于要有动作了,他给吴越王钱俶写了一封信,信中邀请吴越一同反抗宋朝,但结局和当初刘鋹给他写信的结局一样,钱俶把信也转交给了赵匡胤。赵匡胤在公元974年通知吴越,要他们直接出兵配合宋军攻打南唐,吴越全国沸腾了,朝廷却是一片沉默。如果南唐灭亡了,那么谁来挡住宋军。这位一向谨遵祖训的国主很快做出决定,听命宋朝,无条件支持,宰相沈虎子大怒,他责问皇帝,怎么能如此懦弱,钱俶于是撤了他的官职。他知道,如果联合南唐,赵匡胤就会先打吴越,那时候南唐也不会出军支援,最后只会落得国破人亡的下场。
赵匡胤在攻打南唐之前,先跟李煜要了一户樊姓的人家,然后以修葺天下方志为名,要了南唐诸州的州志,将南唐的山川地形、户籍多寡都收入眼前,一目了然。然后才因为李煜的“倔强不朝”为名,进攻南唐。此次主帅是曹彬,先锋是潘美。宋军兵分五路,志在必得。
湖口的突破带着戏剧性色彩,南唐军本以为又是来长江边上操练的宋军,突然就打到了眼前,南唐的军队还为他们准备好了大量用来犒劳的物资和酒肉,以前宋军都是拿了东西,吃了酒肉就回去了,没想到这次是来攻城略地的。
水军大将林肇仁已经被处死了,没有人能挡住宋朝水军的步伐了。李煜眼看着南唐四壁受敌,却无能为力,这时候,曹彬的军队已经攻到了采石矶下。那群北方人在采石矶上修建了一座南唐人看起来非常不可靠的浮桥,然后就这么冲过了采石矶。选择此地的就是那位樊姓人家中的一个落地举人,那个举人曾一度想要议论国事,希望李煜能励精图治,但总是失望而归,最后隐居采石矶一带,打鱼为生,也为设计这浮桥埋下了伏笔。
战争是一种充满了奇幻色彩的艺术,出手迅捷的潘美,加上冷静稳重的曹彬,这对战场上的好搭档,让北宋大军迅速到了金陵城下。
另一方的李煜启用了皇甫继勋,据说,这位将军在李煜的盛怒之下,被守城的官兵砍成了烂泥。他不仅不敢自己对敌,而且不让那些已经准备好偷袭宋军的士兵们出城。就这样,金陵在宋军的连绵攻势中僵持了五个月。如果,赵匡胤派的主帅不是曹彬,而是其他任何一个主帅,这时候都会忍不住要攻城,但曹彬没有,他容忍李煜派出的江南第一大辩才——徐铉,两次北上,到北宋去求和。这位江南才子站在大宋的朝堂上,质问江南何罪之有,恼羞成怒的赵匡胤终于撕下了自己的面具,吼出了一句传世之言——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此时,南唐的十万水军败下阵来,金陵孤城边上演了一次决绝的偷袭,奈何宋军早有准备,偷袭的军队最终全军覆没了,宋军在尸体堆里,发现了很多将帅的符印,原来最后出战做敢死队的,都是将军们自己。
这时曹彬开始装病,他拖住了宋军进城的脚步,此时金陵已经油尽灯枯了,曹彬和将士们约法三章——破城不妄杀一人。曹彬此时佯装虚弱的背后,是赵匡胤赐予的天子之剑,狰狞地望着所有的部将。公元975年11月27日,一切都结束了。
南唐覆灭,宋军的攻势锐不可当,赵匡胤的用人艺术也算得上登峰造极:锐利如尖刀的潘美跨江大作战,既要当先锋,又要护住和主力军队之间联系的生死浮桥,他的军事才华和战斗力显现得淋漓尽致。而曹彬,这位看似毫无功勋、冷静持重的主帅,在最后发挥了极大的稳定作用,攻城意味着人员的伤亡,意味着财产的破坏,而曹彬的冷静换来了个相对完整的金陵。这对于渴望财富的赵匡胤来说,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