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畅春园的兴衰

康熙皇帝于二十三年(1684)和二十八年(1689)两次南巡,对江南山水园林之美颇有心得。第一次南巡后,他就心生宏图,想把那里“钟灵毓秀”的气象移植到京城,作为“避喧听政”之所。

此时,昔日号称“京师第一名园”的清华园虽已破败,但作为“神皋之胜区”的水脉地气尚在,于是,他任命叶洮这位来自江南的著名画家、造园家为总设计师,并聘请江南造园大家张南垣之子张然叠山理水。

叶洮,字金城,号秦川,上海人。擅山水,喜作大斧劈,又工诗词。康熙朝来京城祗候内廷。作畅春园图称旨,得赐锦绮。作为和珅淑春园前身的自怡园亦出自他手。

叶洮绘画

张然奉旨来京后,主持建造的名园有畅春园、怡园、万柳堂,以及重修西苑瀛台、新建玉泉山行宫等。其家族后来有一支落户北京,即是有名的叠石世家“山子张”。

这两位名家的主持,使清初宫廷园林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代诸朝营建的重点是大内御园,如西南三海即是那时的代表。至康熙建畅春园就把重点变为离宫御苑,而且在保留皇家气派的同时,融糅进江南私家园林的意境、文人墨客的趣味以及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美姿。

据《日下旧闻考》载,畅春园坐北朝南,园区南部为议政和居住用的宫殿部分,北部则是以水景为主、以游冶修心为主要功能的园林部分。由此可见,该园为京城西郊第一座兼有庭园和休闲双重功能的离宫型园林。

畅春园以园林景观为主,建筑朴素,多为小式巷棚瓦顶建筑,不施彩绘。园墙为虎皮石砌筑,堆山则为土阜平冈,不用珍贵湖石。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又种植了蜡梅、丁香、玉兰、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间散布麋鹿、白鹤、孔雀、竹鸡等,景色清幽。所以,一位曾目睹过畅春园的官吏说:畅春园“垣高不及丈,苑内绿色低迷,红英烂漫。土阜平坨,不尚奇峰怪石也。轩楹雅素,不事藻绘雕工也”。从中可以看出畅春园虽为皇家园林,但整体上仍然具有自然雅淡的特色。

畅春园这种自然朴素的造园风格影响了在其以后落成的避暑山庄和乾隆扩建之前的圆明园等皇家宫苑。清代皇家园林的铺张豪华则始于乾隆帝。

畅春园建成后,设有总管大臣、郎中以及总领等官职,用以对园子进行管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舅祖李煦,就曾在畅春园做过总管,主持营缮。

畅春园(光绪年间绘《三山五园及外三营地图》局部)

由于实现了自己移江南风光于京师的愿望,再加上将玉泉山的清泉引入园中,这里“酌泉水而甘”,康熙皇帝非常喜欢畅春园,除了要在城里皇宫举行重大庆典外,他经常在这里“避喧听政”。据统计,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二月二十二日,首次驻跸畅春园,至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病逝于园内清溪书屋,凡三十六年,每年都要来畅春园居住和处理朝政。三十六年间累计居住畅春园257次,3800余天,年均驻园7次107天。最短者为29天,最长者为202天。可见畅春园在康熙朝是多么得宠。因为喜爱,康熙皇帝还专门写有《御制畅春园记》一文。

为了听政之便,康熙皇帝把附近的园林都先后赏赐给他的儿子们居住。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畅春园的北边,修建了“镂云开月”景区,并赏赐给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居住。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即位以后,便在此基础上大肆扩建,遂形成圆明园四十景区,并正式命名为圆明园。乾隆时又在圆明园西边修建了清漪园。至此,清代在北京西郊所建的皇家园林区“三山五园”就基本形成。

康熙皇帝驾崩后,雍正和以后的乾隆均居住于圆明园。畅春园凝春堂一带即改为皇太后居所,其中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乾隆帝生母)在园中居住了42年之久。

随着清王朝国势转衰,逐渐放弃了对园内建筑的增建和修补。至道光年间,畅春园已趋破败,迫使道光帝将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接往圆明园绮春园居住。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时将其一并烧毁。此后畅春园废址失于保护,园内残存建筑在同治年间多被拆用于圆明园复建工程。至民国时期,畅春园遗址已成荒野,仅有恩佑寺及恩慕寺两座琉璃山门残存。

1983年以后,畅春园有了一些变化。旧址西南部建成芙蓉里居民小区和万泉河中学,东南部建成海淀体育馆和畅春园饭店。侯仁之先生曾撰写《新建畅春园饭店记》,文中扼要地记述了畅春园一带的历史沿革,引起人们对这一带历史变迁的重新关注。

不久,畅春园遗址的西北部划归北大所有。北大先后在这里建有北大二附中(现为北大附中实验学校)、教职工住宅楼和研究生宿舍楼,与蔚秀园、承泽园的教职工住宅区连成了一片。这样,畅春园成了迄今为止与北大结缘的最后一个古园林,使北大的历史文化资源更为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