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鬌、髫、总角到束发

古代年少儿童的年龄称谓词,主要是由发式名词引申而来的。马丽:《〈三国志〉称谓研究》,第232页。男女未成年之前可蓄长发,或披或束于两侧,直到成年之日,举行成人礼之后则需束发,男加冠,女及笄,有冠无冠、笄与未笄是男女成年的标志性特征。《新唐书·车服志》曰:“未冠者童子髻。”【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车服志》,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第151页上。人在没有举行加冠礼之前梳童子发型,以表明其童子身份。甚至关于儿童的发型样式管理也有一套详尽规定。《礼记·内则》曰:“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儿童生下来三个月时,父母需选择吉日为其剪发,剪发也不是剃成光头或随意设计造型,而是留一种名为“鬌”的特定发式。郑玄注曰“鬌,所遗发也”,即儿童剃发时专门留着不剪的头发。《玉篇·髟部》曰:“小儿翦发为鬌。”鬌是小孩特有的一种头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一种是男孩留囟门两边之发,女孩留头顶中间之发;另一种是男孩留左边头发,女孩留右边头发。郑玄注曰:“夹囟曰角。”孔颖达曰:“囟是首脑之上缝,故《说文》云:‘十其字,象小儿脑不合也,夹囟两旁当角之处留发不翦。’”囟门是婴儿初生头顶脑盖上尚未闭合的十字凹口,脆弱易伤,为保护囟门,剪发时要刻意回避。男孩留囟门两侧的头发谓之角,女孩曰“羁”,郑玄注曰:“午达曰羁。”孔颖达疏曰:“《仪礼》云:‘度尺而午。’注云:‘一纵一横曰午。’今女翦发留其顶上,纵横各一,相交通达,故云午达,不如两角相对,但纵横各一在顶上,故曰羁。羁者,只也。”引文参见【汉】郑玄、【唐】孔颖达:《重刊宋本礼记注疏附校勘记·内则》(影印本),第553页上、下。“午达”不同于男孩两边相对之“角”,是留头顶纵横交错之中心处的整块发区,看上去类似马羁套在马头上的形状,故曰羁。“男角女羁”的不同发式,不仅出于卫生、安全、审美等方面的需求,还可能渗透着极其深刻的文化意蕴与精神旨趣,值得专门研探。

小孩头发留长而下垂谓之“髫”,《说文·髟部》曰:“髫,小儿垂结也。从髟召声。”髟,毛发下垂之貌;召即“招”之初文,有招手、呼唤、招致之意。小孩嬉戏跑动时,额上弯曲下垂的头发一颠一颠,好像人点手招呼的动作。陶渊明《桃花源记》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垂髫”指小孩、儿童。“髫稚”“髫草”“髫儿”皆从此意。《后汉书·伏湛传》曰:“髫发厉志。”李贤注曰:“《埤苍》曰:‘髫,髦也。’髫发,谓童子垂发也。”【宋】范晔、【唐】李贤:《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伏湛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96、897页。髫即髦,指儿童下垂之头发,类似今之刘海。《释名·释形体》曰“髦,冒也。覆冒头颈也”,【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释形体》,第105页。指头发生长而覆盖头颈之象。《诗·鄘风·柏舟》曰“髧彼两髦”,郑玄注曰:“髧,两髦之貌。髦者,发至眉。子事父母之饰。”【汉】郑玄、【唐】孔颖达:《重刊宋本毛诗注疏附校勘记·鄘风·柏舟》(影印本),第109页上。“两髦”亦指儿童,《三国志·吴书·路绩传》注引《姚信集》曰:“乞蒙圣朝,斟酌前训,上开天聪,下垂坤厚,褒郁生以义姑之号,以厉两髦之节,则皇风穆畅,士女改视矣。”陆绩之女郁生,婚后3个月其夫张白客死他乡,郁生发誓不改嫁,愿意照料张氏家族,姚信上书皇帝希望授予其“义故”称号,以此来激励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气节。“两髦”即指称儿童。参阅马丽:《〈三国志〉称谓研究》,第232页。髦顺垂至眉须,犹如子女谦卑孝敬父母。《礼记·内则》曰“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拂髦冠緌缨”,郑玄注曰:“髦,用发为之,象幼时鬌。”【汉】郑玄、【唐】孔颖达:《重刊宋本礼记注疏附校勘记·内则》(影印本),第517页下。子女长大侍奉父母时需戴上用假发做的刘海,像小时候留在额头前的遗发,以常怀孝子之心。《说文·髟部》曰:“髟,长发猋猋也。”“髟”为长发的专名,而“髟髟”则形容发长而垂。“髟”字从長、彡会意。《说文·长部》曰:“长,久远也。从兀,从匕。”其实,“长”的原始意义并非“久远”。甲骨文的“長”像人披着长发之形。(参阅黄宇鸿:《〈说文〉中所见的古代风俗礼仪——〈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四》,《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2期,第122-125页)髫,从髟,从召,小孩蓄“髫”以事父母,蕴含着孝心长久不变之意,待其长大,孝敬父母时仍要以髫为饰,彰显事亲之志。《仪礼·既夕礼》曰“主人说髦”,郑玄注曰:“长大犹为饰存之,谓之髦。所以顺父母幼小之心”,孔颖达疏曰:“是以舜年五十不失孺子之心者也。”【汉】郑玄、【唐】贾公彦:《重刊宋本仪礼注疏附校勘记·既夕礼》(影印本),第481页上。在父母面前,人无论多大,都必须保持一颗孺子之心,竭尽全力尽孝,故古人事父母常饰以幼童之髦,只要父母在世,“髦”就不能离身。髦不仅是一种发型样式,还要借发明义,赋予其伦理意义与道德规定。

随着儿童年岁日增,头发渐长,发型样式也有所变化,大概在8岁入小学时,《颜氏家训·勉学》曰:“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见【北朝齐】颜之推著,【清】赵曦明注,【清】卢文弨补注:《颜氏家训·序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74页)总丱之年即入小学之年,《大戴礼记·保傅》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见黄怀信:《大戴礼记译注·保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80页)儿童大概8岁左右开始梳总丱发型。“余自总丱之岁溺志斯途,南北东西访求余二十载。”(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26页)“总丱”与“总角”皆指儿童束起两角之发型,代表幼儿或童年。从字形上看,“总丱”关注整体造型,“总角”注重发髻细节。儿童就不能披头散发了,而是要梳成先秦时期最流行的发型——“总角”,即剪发与肩齐,分左右两髦,向上梳拢,左右各一,扎束成两个发髻。《诗·齐风·甫田》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郑玄《笺》曰:“总角,聚两髦也。”孔颖达《疏》曰:“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汉】郑玄、【唐】孔颖达:《重刊宋本毛诗注疏附校勘记·国风·齐风·甫田》(影印本),第197页下、198页上。总即收拢、束拢、攥起之意;角,像动物头顶的凸起物;“总角”即把两髦毛发梳成两个结,形状如角,俗称“小丫角”。《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汉】郑玄、【唐】孔颖达:《重刊宋本毛诗注疏附校勘记·国风·卫风·氓》(影印本),第136页下。总角儿童单纯幼稚,安闲和悦,欢声笑语常相随。陶渊明《荣木》诗序曰:“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晋】陶潜撰、【宋】李公焕笺:《笺注陶渊明集·诗四言·荣木》,《四部丛刊》景宋巾箱本。总角亦指童年。“丱”,朱熹《诗集传·齐风·甫田》曰“丱,两角貌”,【宋】朱熹:《诗集传·国风·齐风·甫田》,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1页。指儿童头上左右翘起的两个角辫。郑玄注曰:“丱,幼穉也。”头上梳着两角辫儿,一看就是孩童的典型标志。除童髦、垂髫、总角、总丱之外,童儿、儿童、童子、童女、幼童、童男,也用来表示孩童之意。参阅马丽:《〈三国志〉称谓研究》,第239页。

古人在举行加冠礼之前,分为童子和成童两个阶段,其发式也有所不同。《论语·先进》中,曾皙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先进第十一》(下),第474页。童子与冠者相对,表示年少未成年的孩子。《增韵》曰:“十五以下谓之童子。”不满15岁称为童子。《礼记·玉藻》曰:“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孔颖达疏:“锦束发者,以锦为緫而束发也”,“童子所用之锦皆用朱色之锦”。童子之礼节要求用红色锦帛束拢头发,红头绳也是古代童年的重要象征。引文见【汉】郑玄、【唐】孔颖达:《重刊宋本礼记注疏附校勘记·玉藻》(影印本),第565页上、下。《仪礼·丧服》曰“童子唯当室缌”,郑玄注曰“童子,未冠之称”,贾公彦疏曰:“谓十九以下。”【汉】郑玄、【唐】贾公彦:《重刊宋本仪礼注疏附校勘记·丧服》(影印本),第399页上。童子指未冠或十九岁以下的男子。《史记·商君列传》曰:“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77页。韩愈《师说》曰:“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师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51页。童子皆指未成年人。据古代儿童入小学、大学的年龄来看,15岁以上一般称为成童。《大戴礼记·保傅》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黄怀信:《大戴礼记译注·保傅》,第80页。儿童8岁外出住宿入小学,发型为总角,待其年龄稍长入大学时,便要解散头上的总角而扎成一个发髻,即“束发”,意味着小学结束,将迈入大学阶段。据《礼记·内则》记载,男孩、女孩的学习内容与成长历程有所差异。男孩10岁“出就外傅,居宿于外”,离开家到外面小学住宿跟随老师学习识字和算术。“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13岁开始学乐器、诵读歌、学舞《勺》。15岁学习舞《象》、射箭和驾车。20岁行冠礼,开始学习五礼,继续学习各种知识,涵泳德性。而女孩从10岁开始则要留在家中学女事、养妇德,“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筓,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由女教师在家教其婉柔说话、贞静装扮、举止听从,学习绩麻缫丝、织布织缯、编织丝带等女红之事,以供制作衣服。同时,还要观摩祭祀活动,传递酒浆、篷豆、范酿等祭品、祭器,依据礼节规定协助长者放置祭品。至15岁举行筓礼,进入成年阶段。20岁可出嫁,特殊原因可推迟至23岁。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齐备,明媒正娶,谓之正妻。若无媒自通,六礼不备,谓之贱妾。(引文见【汉】郑玄、【唐】贾公彦:《重刊宋本礼记注疏附校勘记·内则》(影印本),第538页下、539页上)古代入小学、大学之年龄规定说法各异,且入学年龄与身份地位紧密相关。《尚书大传》曰:“使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焉。年二十,入大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见朱维铮主编:《中国经学史基本丛书·尚书大传·周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1页)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13岁入小学,20岁入大学。贾谊《新书·容经》曰:“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束发就大学”。束发年龄一般为15岁,即9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汉】贾谊:《新书·容经》,卢文弨校,上海:上海估计出版社,1989年,第47页上)《白虎通》曰:“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此太子之礼。”(转引自《大戴礼记注·卷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9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是针对太子而言的。周代时期,王子8岁入小学,公卿的太子和大夫、元士之嫡子13岁入小学,诸子的晚成者及余子15岁入小学。庶民子弟15岁入小学;王子15岁入大学,公卿的太子,卿大夫、元士之嫡子20岁入大学,诸子早成者及余子18岁入大学,乡人与余子同。《礼记·王制》曰:“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嫡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无论是谁,凡入大学以后,遵守长幼之序,不分贵贱之等。(参阅马宗荣:《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文通书局,1942年,第50、53页)一方面,入大学、小学之年龄根据社会尊卑等级而定,一般是身份越尊贵入学越早,身份越低贱入学越晚;另一方面,入学还要考虑到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智力、天赋、体格等差异。《礼记·内则》曰“成童舞《象》”,郑玄注:“成童,谓十五以上。”【汉】郑玄、【唐】孔颖达:《重刊宋本礼记注疏附校勘记·内则》(影印本),第538下。《后汉书·李固传》曰“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李贤注亦曰:“成童,年十五也。”【宋】范晔、【唐】李贤:《后汉书·李杜列传·李固传》,第2088页。15岁开始进入成童阶段,发型更整洁,学习要求更高。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命幼童入小学”,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正月》,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9页。成童比幼童更成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白虎通·辟雍》曰:“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籍。”【清】陈立:《白虎通疏证·辟雍·总论入学尊师之义》,第253页。从汉代盛行之阴阳理论分析,七为奇为阳,八为偶为阴,成童取十五之数,七、八之和,表明阴阳皆备、万物生成,个体身心发展趋于完备,此时才有能力学习五经。15至20岁之间皆可称为成童,“成童”年龄说法不一。《穀梁传·昭公十九年》曰:“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甯注曰:“羁贯,谓交午剪发以为饰。成童,八岁以上。”(见【晋】范甯、【唐】杨士勋:《重刊宋本穀梁注疏附校勘记·鲁昭公十九年》(影印本),第177页下)儿童从8岁开始转变发式,女为羁,男为贯,自此拜师求学,谓之成童。而《礼记·内则》中“男角女羁”是婴幼儿3个月之后剪发的样式。此处说羁、贯是8岁成童的发式,女子发式仍为羁,而男子更为贯,贯即贯穿,可能是通过簪子固定发束之意。交午即纵横交错。洪迈曰:“二径交午,不知所适。”(见【宋】洪迈:《夷坚志·夷坚甲志·高俊入冥》,清影宋抄本)交午类似十字路口之貌,而成童多是将头发挽起,代表行为将有所规束,此交午当为何解,有待斟酌。相当于今天的青少年。

中国古代儿童的发式变化也反映出人们对儿童的态度与观念。从“鬌”“髫”到“总角”“束发”,头发从披散、飘扬、活泼的样貌日渐收拢、整齐、归一,隐喻人心由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状态日渐变得有规有矩、收敛有节。在生物学意义上,人头顶的毛发只是一种普通的身体特征,而人们如何对待、修饰和打理毛发,则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头是人最接近天的身体部位,在中国“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观念中,人不认真对待头发就是不敬天、不重神,一个人连老天爷都不放在眼里,说明其心中没有道德底线与信念支撑,人无法无天,与禽兽何异?因而,在儒家看来,孩童即便作为未成年个体也不能随心所欲、自由放纵,否则只会沦落为蛮夷之人。只要儿童的年龄一跟进,就立刻对其提出相应的身份要求和行为规范,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礼乐教化,以帮助他们摆脱身上随意散漫的孩子气而走向成熟稳重、有伦有序的生活状态。儿童的发型每变化一次就意味着一次身份升级,逐渐被注入儒家不同层次的礼法要求与道德理想,发型的伦理化是中国古代儿童身上特有的文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