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蒙养正,受益终身:《周易·蒙卦》经学诠释与儿童哲学研究
- 唐艳
- 2792字
- 2023-03-02 10:25:28
二、从鬌、髫、总角到束发
古代年少儿童的年龄称谓词,主要是由发式名词引申而来的。男女未成年之前可蓄长发,或披或束于两侧,直到成年之日,举行成人礼之后则需束发,男加冠,女及笄,有冠无冠、笄与未笄是男女成年的标志性特征。《新唐书·车服志》曰:“未冠者童子髻。”人在没有举行加冠礼之前梳童子发型,以表明其童子身份。甚至关于儿童的发型样式管理也有一套详尽规定。《礼记·内则》曰:“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儿童生下来三个月时,父母需选择吉日为其剪发,剪发也不是剃成光头或随意设计造型,而是留一种名为“鬌”的特定发式。郑玄注曰“鬌,所遗发也”,即儿童剃发时专门留着不剪的头发。《玉篇·髟部》曰:“小儿翦发为鬌。”鬌是小孩特有的一种头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一种是男孩留囟门两边之发,女孩留头顶中间之发;另一种是男孩留左边头发,女孩留右边头发。郑玄注曰:“夹囟曰角。”孔颖达曰:“囟是首脑之上缝,故《说文》云:‘十其字,象小儿脑不合也,夹囟两旁当角之处留发不翦。’”囟门是婴儿初生头顶脑盖上尚未闭合的十字凹口,脆弱易伤,为保护囟门,剪发时要刻意回避。男孩留囟门两侧的头发谓之角,女孩曰“羁”,郑玄注曰:“午达曰羁。”孔颖达疏曰:“《仪礼》云:‘度尺而午。’注云:‘一纵一横曰午。’今女翦发留其顶上,纵横各一,相交通达,故云午达,不如两角相对,但纵横各一在顶上,故曰羁。羁者,只也。”“午达”不同于男孩两边相对之“角”,是留头顶纵横交错之中心处的整块发区,看上去类似马羁套在马头上的形状,故曰羁。“男角女羁”的不同发式,不仅出于卫生、安全、审美等方面的需求,还可能渗透着极其深刻的文化意蕴与精神旨趣,值得专门研探。
小孩头发留长而下垂谓之“髫”,《说文·髟部》曰:“髫,小儿垂结也。从髟召声。”髟,毛发下垂之貌;召即“招”之初文,有招手、呼唤、招致之意。小孩嬉戏跑动时,额上弯曲下垂的头发一颠一颠,好像人点手招呼的动作。陶渊明《桃花源记》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垂髫”指小孩、儿童。“髫稚”“髫草”“髫儿”皆从此意。《后汉书·伏湛传》曰:“髫发厉志。”李贤注曰:“《埤苍》曰:‘髫,髦也。’髫发,谓童子垂发也。”髫即髦,指儿童下垂之头发,类似今之刘海。《释名·释形体》曰“髦,冒也。覆冒头颈也”,指头发生长而覆盖头颈之象。《诗·鄘风·柏舟》曰“髧彼两髦”,郑玄注曰:“髧,两髦之貌。髦者,发至眉。子事父母之饰。”“两髦”亦指儿童,髦顺垂至眉须,犹如子女谦卑孝敬父母。《礼记·内则》曰“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拂髦冠緌缨”,郑玄注曰:“髦,用发为之,象幼时鬌。”子女长大侍奉父母时需戴上用假发做的刘海,像小时候留在额头前的遗发,以常怀孝子之心。《仪礼·既夕礼》曰“主人说髦”,郑玄注曰:“长大犹为饰存之,谓之髦。所以顺父母幼小之心”,孔颖达疏曰:“是以舜年五十不失孺子之心者也。”在父母面前,人无论多大,都必须保持一颗孺子之心,竭尽全力尽孝,故古人事父母常饰以幼童之髦,只要父母在世,“髦”就不能离身。髦不仅是一种发型样式,还要借发明义,赋予其伦理意义与道德规定。
随着儿童年岁日增,头发渐长,发型样式也有所变化,大概在8岁入小学时,儿童就不能披头散发了,而是要梳成先秦时期最流行的发型——“总角”,即剪发与肩齐,分左右两髦,向上梳拢,左右各一,扎束成两个发髻。《诗·齐风·甫田》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郑玄《笺》曰:“总角,聚两髦也。”孔颖达《疏》曰:“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总即收拢、束拢、攥起之意;角,像动物头顶的凸起物;“总角”即把两髦毛发梳成两个结,形状如角,俗称“小丫角”。《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儿童单纯幼稚,安闲和悦,欢声笑语常相随。陶渊明《荣木》诗序曰:“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总角亦指童年。“丱”,朱熹《诗集传·齐风·甫田》曰“丱,两角貌”,指儿童头上左右翘起的两个角辫。郑玄注曰:“丱,幼穉也。”头上梳着两角辫儿,一看就是孩童的典型标志。除童髦、垂髫、总角、总丱之外,童儿、儿童、童子、童女、幼童、童男,也用来表示孩童之意。
古人在举行加冠礼之前,分为童子和成童两个阶段,其发式也有所不同。《论语·先进》中,曾皙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童子与冠者相对,表示年少未成年的孩子。《增韵》曰:“十五以下谓之童子。”不满15岁称为童子。《仪礼·丧服》曰“童子唯当室缌”,郑玄注曰“童子,未冠之称”,贾公彦疏曰:“谓十九以下。”童子指未冠或十九岁以下的男子。《史记·商君列传》曰:“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韩愈《师说》曰:“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童子皆指未成年人。据古代儿童入小学、大学的年龄来看,15岁以上一般称为成童。《大戴礼记·保傅》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儿童8岁外出住宿入小学,发型为总角,待其年龄稍长入大学时,便要解散头上的总角而扎成一个发髻,即“束发”,意味着小学结束,将迈入大学阶段。《礼记·内则》曰“成童舞《象》”,郑玄注:“成童,谓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曰“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李贤注亦曰:“成童,年十五也。”15岁开始进入成童阶段,发型更整洁,学习要求更高。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命幼童入小学”,成童比幼童更成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白虎通·辟雍》曰:“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籍。”从汉代盛行之阴阳理论分析,七为奇为阳,八为偶为阴,成童取十五之数,七、八之和,表明阴阳皆备、万物生成,个体身心发展趋于完备,此时才有能力学习五经。15至20岁之间皆可称为成童,相当于今天的青少年。
中国古代儿童的发式变化也反映出人们对儿童的态度与观念。从“鬌”“髫”到“总角”“束发”,头发从披散、飘扬、活泼的样貌日渐收拢、整齐、归一,隐喻人心由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状态日渐变得有规有矩、收敛有节。在生物学意义上,人头顶的毛发只是一种普通的身体特征,而人们如何对待、修饰和打理毛发,则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头是人最接近天的身体部位,在中国“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观念中,人不认真对待头发就是不敬天、不重神,一个人连老天爷都不放在眼里,说明其心中没有道德底线与信念支撑,人无法无天,与禽兽何异?因而,在儒家看来,孩童即便作为未成年个体也不能随心所欲、自由放纵,否则只会沦落为蛮夷之人。只要儿童的年龄一跟进,就立刻对其提出相应的身份要求和行为规范,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礼乐教化,以帮助他们摆脱身上随意散漫的孩子气而走向成熟稳重、有伦有序的生活状态。儿童的发型每变化一次就意味着一次身份升级,逐渐被注入儒家不同层次的礼法要求与道德理想,发型的伦理化是中国古代儿童身上特有的文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