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体育版权的豪赌
大多数人反对的事业也有可能获得成功。而人人认为可以的,往往因为过度竞争而难以盈利。
——摘编自《零售的哲学》
巨头入场,体育版权遭遇哄抢
新浪体育2015年以前的盈利模式和2017年以后的盈利模式对比:
2015年以前:大赛视频>生产内容>流量>广告(以线上视频广告为主)
2017年以后:大赛视频+自有赛事>生产内容>流量>广告(线上和线下广告)
2015年4月,我开始参与新浪体育的运营管理。两个月后,新浪体育开始面临问题,这些问题比之前我所了解和预测的大得多。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新浪体育开始丢失能创造巨大网站流量的、赖以生存的体育赛事视频版权。
2014年的新浪体育用“如日中天”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彼时新浪体育拥有包括NBA在内的100余个国际体育大赛的视频版权。版权资源如此丰富,频道也按照版权分为NBA、中国篮球、中国足球、国际足球等。而这些频道的内容建设,包括视频剪辑、短视频结合文字报道到图片结合短视频的文字报道等,都是依靠着国际大赛——头部赛事的视频版权。2014年新浪网甚至挖来负责NBA中国版权合作的律师李想(Sam Li),请他来管理新浪体育的各种版权。当时新浪体育的流量和广告收入相当可观,一个NBA赛季的清扬洗发水视频贴片广告就有好几千万元。尽管贴片广告收入对比版权投入变现能力低,但由于视频的内容丰富,观众多,网站流量大,市场前景看好。
NBA视频版权随着2014—2015赛季的结束,开始了新一轮5年赛事版权的争夺,新浪体育当然希望继续锁定NBA视频版权。中超视频版权也碰巧在2015赛季结束,这一年成了新浪体育赛事版权的分水岭。2015年的新浪体育,危机四伏。
随着新一轮5年NBA视频版权花落腾讯,之后的中超视频版权被体奥动力豪夺,一时间,新浪体育陷入重大体育赛事的“版权荒”。2015年开始,一时财大气粗的腾讯、蒙眼狂奔的乐视、不差钱的苏宁、体坛黑马体奥动力依次加入版权豪赌。其中的逻辑很简单,只要拥有头部赛事的视频版权就拥有用户、流量、广告和收入。就连和体育八竿子打不着的暴风影音也进来“搅局”。当暴风影音放话要拿出2亿元“掠夺体育版权”时,这个举动竟遭到了嘲笑:“2亿元也想拿体育版权?”体育产业似乎进入了一个“有钱就任性”的年代。
从2015年开始,新浪体育一个接一个地“丢掉”了体育大赛版权。对于这其中的决策,我完全没有异议。按照当时任何一个赛事版权的新价格,新浪体育都没有办法和可能实现盈利。一个体育公司存在的意义如果不是盈利,那是什么?新浪体育不是政府单位,不是慈善组织,不是公益机构。多年以后,当某个体育大项协会负责人定义其联赛为“公益赛事”时,我忍不住笑了。2017年新浪高管年会结束后,老查问我:“如果给你1亿元,你打算买哪个版权?”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都不买,还不如自己做赛事!”我一直是老查的拥趸,叹服他对业务的把控能力和决断力,在赛事版权的取舍上,我和他的看法高度一致。
流量失守,如何破解“无解”
到了2017年底,新浪体育已经失去了所有重大赛事的直播视频版权。除了微博所拥有的具有社交媒体属性的短视频资源,以及新浪体育所签订的网球、高尔夫等个别项目的短视频和集锦以外,新浪体育没有其他任何重大赛事的视频内容。这种局面是2014年的新浪体育无法想象的。2017年的新浪体育依然拥有160名员工,依靠大赛图文报道、微博短视频引流、微博体育矩阵生产的内容,还能保持手机新浪网日均1 000万独立访问用户(以下简称“UV”)、1.2亿日均页面浏览量、接近100万新浪体育App日活用户、近100个微博大号,2.2亿粉丝量和日均60亿微博话题阅读量。新浪体育还是中国顶尖互联网体育媒体,问题是,这个地位还能持续多久。
在内容竞争方面,高价获得NBA视频版权的腾讯体育当仁不让。随着NBA视频版权旁落,新浪体育NBA频道一半员工跳槽到腾讯。他们通过微信订阅号推送,腾讯NBA频道的日活用户数迅速攀升,比赛日的内容流量很快超越了新浪体育NBA频道。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新浪体育NBA频道的日活用户数和总流量在2016赛季竟然没有下降多少,大部分NBA粉丝在腾讯体育看NBA比赛视频,然后回到新浪体育看赛事报道并在评论区讨论。这个NBA粉丝多年养成的习惯,让新浪体育NBA的每篇赛事报道都能收获几百条评论、上万个赞。
但新浪体育用5年时间培养起来的这个NBA粉丝的习惯,还能帮我们多久?没有视频的新浪体育NBA频道,还能支撑多久?
新浪体育NBA频道在2016赛季的表现让他们获得了新浪体育的年度报道大奖,充分证明了新浪体育员工们的功底和地位。记得2015年我和老杜开会的时候,老杜形容NBA的视频材料就像5A级神户牛肉,批评新浪体育当时的“烹饪能力”只能把NBA视频做成生牛肉塔(beef tata)和日式牛肉火锅(shabushabu)。这个形容很生动,但有点儿残酷。到了2016年,在目睹了其他友商处理中国男子篮球联赛(CBA)和中超赛事视频版权的惨烈现场后,我竟然觉得生牛肉塔和日式牛肉火锅是很高级的料理,非常高级。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从2017赛季开始,没有NBA视频的新浪体育NBA频道流量下降逾30%。丢失大赛视频版权,直到今天,对于新浪体育而言,也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2016年,新浪体育除了英超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国际大赛的视频版权。和版权一起丢失的是视频广告收入。好在2016年还有里约奥运会。体育赛事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奥运会、足球世界杯都在双数年举办,比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双数年里,新浪体育可以依靠大赛的报道吸引流量和广告客户。2016年,新浪体育在里约奥运会放手一搏。2016年初,老查带领新浪体育和微博团队一起到巴西里约热内卢,拜访巴西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和赛事转播机构,为新浪网和微博的奥运报道争取先机。新浪体育还预订了和奥运主场一路之隔的公寓,作为新浪体育里约奥运会的报道基地,并从当地的转播机构租赁了全套设备,设立了新浪体育奥运直播间。
为了里约奥运会,新浪体育制定了“新动里约”奥运战略,并率先签下郎平、李娜、博尔特、追梦格林(3)、孙英杰等众多奥运巨星;签约女排、举重、摔跤、柔道、自行车、击剑、马术、现代五项、铁人三项,共计9大比赛项目的中国奥运代表队;邀请近百名知名媒体人、评论员组成的体育专家阵容,配合签约的明星资源,推出《冠军访谈》和《里约最前线》栏目,把夺冠后的运动员和签约嘉宾明星请到新浪体育前方演播室,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夺冠历程和奥运征战故事,与用户共同铭记历史瞬间。而《奥运大主播》和《里约大冒险》等一系列视频节目和微博玩法,集专业内容生产(PGC)与用户原创内容(UGC)为一体,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奥运会的报道者。功夫不负有心人,新浪体育成为安踏体育里约奥运会的主合作伙伴,并获得了其他9个品牌的赛事节目冠名权和广告投入。广告收入成为赛事报道的资源和投入,为优质的内容建设提供保障。
新浪体育的网站流量在2016年6月20日NBA总决赛之后,到8月5日里约奥运开赛之前坐了一次过山车。2016年,NBA总决赛从6月3日开始到6月20日“抢七”(第七场)期间,新浪体育NBA频道保持了和NBA 2015赛季总决赛相近的总流量。但如果稍加分析就会发现,2015赛季的NBA总决赛,勇士队在第六场就击败了骑士队,以4:2赢得总冠军,比2016赛季少赛一场。和2015赛季相同的总流量,意味着2016赛季至少有17%的流量下滑。而从2016年6月底到里约奥运会开幕前的两个月,新浪体育的流量年比下降了近30%。幸好,8月5日,里约奥运会来了。
新浪体育的里约奥运会报道大获成功。流量坚挺,各项指标全面超越2012年伦敦奥运会,毕竟有四年的积累呀!主赞助商和一众客户都非常满意。新浪体育的2016年,有惊无险。
光阴荏苒。2017年新浪体育又失去了天价的英超视频版权,真的一无所有了。完全没有赛事的视频素材,赛事报道举步维艰。团队对新闻点的敏感捕捉、优秀的文字编辑能力和丰富的经验,都没法阻止网站的流量下滑。对于一个体育视频网站而言,失去所有大赛的视频版权,就像缺少神户牛肉的牛肉料理店,无以为继了。
2017年的新浪体育,该何去何从?青黄不接的2017年,流量从何而来?从2015年开始的黄金联赛,能否肩负起流量和广告收入的重任?
面对诸多困境,除了做温水里的青蛙,我们还有什么牌可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