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澜极简管理学:成就管理者的四大心智模式
- 刘澜
- 2222字
- 2023-01-17 14:40:32
学习管理为什么
学习管理为什么?
你和管理学者不完全一样的地方,在于你不是“学者”,而是“学习者”。管理学者只是学,你不但要学,还要习,就是实践。
德鲁克有句话在中国很流行: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1]
那是不是说,我们学习管理的目的是“行”而不是“知”呢?
不是。我们学习管理的目的就是“知”。我们学习管理就是为了改变思想,改变我们思考管理的方式。
实际上,德鲁克的主要意义就在于他改变了我们的“知”。以研究创新而知名的管理学家克里斯坦森这样总结道:
在彼得·德鲁克对经理人做出的所有贡献之中,最重要的是他教导我们如何思考。
许多人引用德鲁克那句话,往往是在给自己的无知和不求甚解找借口,或者是在误导他人为各自的无知和不求甚解找借口。
知指导行
为什么强调“知”?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思想决定了我们的行动。
理论是实用的
卢因是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也被列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卢因和管理研究也很有渊源,他做了最早的领导力风格研究。
卢因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理论更实用的了。”[2]为什么?因为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指导行动。
知名领导力专家马克斯维尔花了多年时间,寻找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成功人士都有的一个共同点是什么?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卓越的思考。他总结说:
■ 糟糕的思考产生负面结果
■ 普通的思考产生不出结果
■ 好的思考产生一些结果
■ 卓越的思考产生卓越的结果[3]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有一段话,经常被人引用来说明(经济学家的)思想的重要性。我根据英文,自己把这段话翻译了一下: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对错,都比人们通常认为的更有影响力。事实上,世界基本上被它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认为他们不受什么智识影响,但通常都是某个已经入土的经济学家的奴隶。
顺便说一下,德鲁克在尚未投身管理领域时曾经参加过凯恩斯的研讨会。正是在这个研讨会上,德鲁克恍然大悟:凯恩斯对商品感兴趣,而自己对人感兴趣。德鲁克从此不再参加凯恩斯的研讨会了。
在这段话的前面,凯恩斯把经济学家(对商品感兴趣)和政治哲学家(对人感兴趣)并列,后面却把政治哲学家选择性地遗忘了。实际上经济学家是思想家的新品种,之前主要是政治哲学家在影响世界。
“奴隶”是这段话的一个关键词。如果你没有意识到思想家的影响,但实际上受到其影响,你是不自觉的奴隶。如果你是有意识、有选择地被其影响,你就不是奴隶了。你可以说是主人,将其思想作为工具来使用;或者也可以说你是这位思想家的弟子,主动学习其思想。
你自知吗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隐含着一个比较:自知比知人更加困难。你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思想,你说出来的思想不一定是你真正的所思所想。
人们的思想往往不清晰
著名管理学家卡尔·维克和前面提到的班杜拉一样,也是个社会心理学家,不过维克是把社会心理学作为工具来研究管理。维克喜欢说这样一句话:
在看见我说了什么之前,我怎么知道我想了什么?[4]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动是不自觉的,行动背后的思想是不清晰的。我们到底想的是什么,需要通过观察自己的行动来反向推断。
前面引用的凯恩斯的话也包含了人们的思想并不清晰的意思:你并不知道你的行动受到了思想的指导。
看来,如果我们要改变行动,首先需要改变思想;而如果我们要改变思想,首先还得搞清楚我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声称的理论不是实践的理论
组织学习领域的著名学者阿吉里斯和舍恩则提出:许多经理人声称他们是有理论指导的,但是他们声称的理论和他们实践的理论不是一回事。[5]
简单地说,就是经理人常常知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原因之一可能是虚伪。比如声称以人为本的老板实际上对待员工很刻薄,声称自己重视沟通的上级根本不回复下属的邮件。如果他们并不真心相信自己所说的,那就是虚伪。
也许有人会认为,虚伪的管理者需要的不是更好的思想,而是更好的道德。但是,苏格拉底就认为知识就是美德,倡导“知行合一”的王阳明也认为不“行”的人就是还没有真“知”。因此,虚伪者如果能够更好地知,他们就可能更好地行。
马奇在一篇有趣的论文《愚蠢的技艺》[6]之中,认为虚伪不一定是坏事。虚伪可以是转变的前奏,是坏人在尝试变好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哪怕“知”得很虚伪,也是推动他们进行尝试的第一步。
原因之二可能是糊涂。比如一个经理人真心相信学习很重要,但因为没有掌握有效方法,所以在其他人看来并不重视学习。对于糊涂的经理人,他们显然也需要更好地“知”。
总结一下,“知行不一”这个问题,不管原因是虚伪还是糊涂,解决方案往往还是在“知”。
真正的“行”
那些贬低“知”而强调“行”的人,貌似重视“行”,其实并没有深刻理解“行”的内涵。
管理学家沙尼沃斯卡在论文《修行》[7]中表示,她喜欢哲学家麦金太尔对“行”的定义:
不是任何活动都是“行”,只有那些努力追求其内在的卓越性的活动才是“行”。
这么说的话,不是任何管理活动都是“行”,只有卓有成效的管理才是“行”。“求知”是为了“修行”,因为只有“知”其卓越,才能“行”其卓越。
学习管理的目的,就是学会更好地“知”——知道什么是卓有成效,如何才能做到卓有成效。尽管知是为了“行”,但是我们要单独强调“知”。
管理者每天都在做事,但并不一定在“行”。[8]要想把做事变成“行”——也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他们必须有更好的“知”。
尽管管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行”,但是管理教育的直接目的——也是需要单独拿出来强调的目的——是更好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