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妖兽的交流能力能到公元几世纪?

在灵气复苏之前,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和人类的分布情况差不多,往往是水热条件好的地区有更多生物生活,即使是海洋,也是靠近大陆架的区域、靠近海面的区域、有冷暖流交汇的区域、或是海底火山口附近区域,生活的动植物更多。

在严寒、缺少物质的环境中,倒也有可以生存的生物,但它们大多以出让行动能力、代谢能力,将那些更适合在富裕环境下获得生存优势的能力舍弃掉,以绝对的自保实现在没有动物竞争的绝望贫瘠中生存下去。

如果将环境倒转,让那些在富裕环境中充满竞争力的物种,到寒冷的、缺水的、过热的、不见天日的环境中去,它们也将成为“不具竞争力”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决定了,优胜劣汰指的是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而不是在某个脱离了具体环境的规则下,企图寻找某方面的优势,宣布这就是最终的胜者。

对生物来说,具备强大的获得能量的能力,和具备运用所得能量的高效率,是其赢得生存竞争的关键。

总的来说,地球上的生物要想获得可以利用的能量,归根到底,只有利用太阳光照和地球热能两条道路。凡是这两样能量充裕的地方,总有生物能够生存。

而在灵气复苏之后,修仙为生物提供了第三种能量,一种不会受到空间限制,在时间上也没发现限制的能量。更让生命惊喜的是,只要会修炼,这种能量似乎是源源不断的。如果有合适的方法带动物质循环,甚至可以做到靠修炼辟谷,继而除修仙能量之外,能量输出大于输入。

这是什么,这是永动机啊。

哪怕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光是生物自行运用法力带来的能量替代,也足够一些原本很难活物的地方诞生大量生命。

只不过生物始终是追求舒适生活和大量繁衍的——人类大量繁衍的需求受到生活不够“舒适”的压制,这是智力因素带来的对生活舒适程度的更高要求,并不违背生物同时追求这两种目标的现象——在灵气复苏后,生物可以在过去生活困难的地方活着,但这不意味着它们就一定要在不友好的环境中继续生活。

妖兽们喜居填充地块,填充地块中的环境与当地纬度迥然不同,几乎看不出有什么联系。位于高纬度的填充地块可能四季如春,而位于低纬度的填充地块也可能满是冰雪。只要是有实力的妖兽,都愿意居住在填充地块中。

占族群更大比例的非金丹期妖兽和幼兽则没那么方便。不少族群可以生活在填充地块中,但那样的生活对幼兽不算友好——昆仑山脉中生活的妖兽族群如果愿意,也可以生活在地上,只不过需要面对低温严寒这样不利于幼兽大规模繁育的环境(相对过去的种群数量来说,地上能用的繁育环境已经不够了)。更别说填充地块内的环境只在修仙方面对妖兽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可不代表其他因素吸引妖兽。

倘若最近的填充地块内部高温炎热,尚未修行有成的幼兽受填充地块吸引,一路闯进去。修仙方面确实爽了,但基础机能全崩,该怎么解释呢?

与族群一同生活的金丹期妖兽需要为族群的出路负责,不论在人类还是在妖兽,幼儿和幼兽都是族群的未来。为了这些幼兽的生活,金丹期妖兽不得不在“更适合金丹期体质的填充地块”之外寻找族群能够享受生活的领地。昆仑山脉的妖兽们选择朝山脉内部挖洞,换取舒适的生活温度,便是如此。

但填充地块吸引妖兽的特性依旧没有消失。

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就能证明,适合生物生存的填充地块对妖兽来说是一等一的洞天福地,金丹期中坚力量和族群全体都能在其中生活,如果填充地块吸引它们的因素是某种增产(指产能)因素,那么此类填充地块就是每个族群的“兵家必争之地”。

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填充地块,则是金丹期妖兽独占的宝地。此类填充地块对妖兽的意义虽然比不上能让族群整体安居乐业,但对金丹期及以上妖兽大有裨益。

再次一级便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普通环境,对金丹期较少的族群、弱小的族群来说,这些地方才是它们能争夺的。至于更好的填充地块,怕是看上一眼,都要被占据地块的族群打成肉酱。

最后没人要的,是不适合生物生存的普通环境。金丹期妖兽倒是能在这种地方求活,拼了命说不定能带族群过日子。如果不是惨痛到一定程度,不会有族群生活在这种地方的。

以这四种地块的重要程度,佐以用于微调加强真实性的条件,可以发现,南北两极的填充地块由于其周遭常态环境太过恶劣,填充地块又相当密集,很可能是高端妖兽互相交流、争夺资源的地方。让一整个族群生活在高纬度填充地块,也不是不行,只不过这样选择,大概率断绝了族群从此以后离开填充地块的可能。

出门就得面对大自然给族群上强度,不出门要面对其它妖兽给族群上强度,能够在这种地方长期保持填充地块居留传统,怕不是繁衍几百年后可以被称为妖兽“圣地”了。

可要是让高端妖兽在南北两极的填充地块搜集资源、相互交流,这用途可就太合适了。

恶劣的常态环境可以阻挠低端妖兽进入,较大的占比使得填充地块中得以“富集”高端妖兽所需的资源。在地理上固定的区域能够让所有存在需求的高端妖兽自发意识到此地的用处,继而开展一系列活动。

在这样的环境中,妖兽之间的交流,如果有实力足够的个体,那便是畅通无阻。如果一切顺利,在东半球的妖兽可以在南北极与在西半球的妖兽交换信息,对它们来说,走纬线路程可比走经线路程困难多了。

但从妖兽们掌握的信息来看,妖兽之间的交流并不顺利,或者说,没有完美的顺利。

昆仑山脉的妖兽对李俭的存在了解不深,让它们建立起关于华夏人族和李俭的印象,竟然需要专门当成工作去做,这本身就证明,哪怕是昆仑山脉生活的妖兽,它们与灵山矿区活跃的妖兽社会互通有无的能力,差不多相当于公元二世纪的欧洲与东亚。

昆仑山脉和灵山矿区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是西域都护府治所到长安的水平,倘若这个距离的妖兽社会都能在“有一个战斗力非常恐怖的人类修仙者生活在东海之滨”的信息上产生如此大的偏差,哪怕最保守的评价,也只能认为妖兽社会在具备能够高速飞行个体和天然信息中心的情况下,族间信息交流能力连唐朝都不到。

当然,唐朝本身的信息交流能力算是比较离谱的,但如果妖兽社会具备能够像民航客机那样高速飞行的个体,可信息交流能力连唐朝都比不上,这件事便能反映出,妖兽族群之间的关系,恐怕不会比藩镇割据好到哪里去。

这便存在两种容易被人接受的可能。

第一种,妖兽社会处在非友即敌的状态,两个陌生种群之间的接触不比黑暗森林强多少,在不能确定对方态度的时候,交流相当有限;确定对方可以友好,则要用各种手段施加掌控;确定对方是敌人,则建立完全的敌对攻势,更谈不上有什么友好的信息交流。

第二种,妖兽社会处于极端冷漠的状态,只要是与两边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信息,都不会相互交流。如果要分配一片填充地块,妖兽倾向于使用武力来验证谁更有资格,而非在一系列信息交换后友善地协调利益——实在不行在交换信息后打一架也成啊,起码有信息交换。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妖兽在手握相当丰沛的信息交流条件下交流不足的现状,也不排除还有其他可能。

比如套盒子叠千层饼,表示昆仑山脉那帮妖兽显得不认识李俭是为了下盘大棋之类的。

套盒子谁都会套,没有指导意义的套盒子则完全是浪费口舌。智囊团是不会把这种套盒子情况郑重其事地告诉李俭的,毕竟这就像是朝高价买来的硬盘里放无用资源一样,属于不可饶恕的浪费。

李俭要知道的是结果,以及最有可能导致结果的原因。免得他在表演人类首领李俭人设的时候,肢体行动与智囊团指导不符。

更关键的是,智囊团指导也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能灵验。

就算不谈因为活动需要而不能戴着头盔的情况,即使李俭时时刻刻都带着头盔,与智囊团联系顺畅,但头盔的传感器在修仙领域可没有李俭本人的能力那般灵敏。

李俭的神识能够感应出妖兽的情绪,摄像头做不到这一点。而要是让李俭向智囊团汇报,再由智囊团设计行动,谁又知道会不会错过转瞬即逝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