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得奇才宋应星,迎战小冰河纪
- 全民转职:我每周觉醒一个新职业
- 不存在的大神
- 2251字
- 2022-12-19 10:02:56
“恭喜皇爷,洪承畴签字画押了!”
魏忠贤的办事效率就是高。
尤其这老家伙对你心服口服的时候。
瞬间就能变成明朝最强的一把刀子。
皇帝叫他去捅谁就捅谁,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而且这家伙在这个过程中好像还挺享受的。
毕竟这在当年独霸一方的时候,也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很好,不要等到秋后问斩,朕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抄他家了!”
“老奴明白!”
“这件事情交给你的手下去办吧!还有我让你找的那些人找到吗?”
“找到了,皇爷,有个叫做宋应星的挺奇怪的,总是琢磨西域的东西!”
魏忠贤真的不愧是曾经的大内总管。
整个大明朝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很清楚。
就比如这个宋应星。
这可是大名鼎鼎《天工开物》的作者。
只可惜,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的统治者,都没有对他进行重用。
否则,整个大明朝的科技水平绝对不会比西方差。
以至于现代文明中,让整个东方世界比西方世界整整落后了几个世纪!
可恶啊!
既然这一次让我遇上,就绝对不能放过这样的人才。
这小子的厉害,不仅仅体现在各种各样的西方科技上面。
更加体现在他的人脉关系。
这家伙和徐光启是好朋友,而徐光启每天和那个利玛窦混在一起。
作为一个传教士,这个所谓的西域人手里掌握的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方式。
此刻,大明朝正在经历亘古未有的小冰河。
粮食年年欠收,种庄稼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才会导致那些天灾人祸不断。
再加上这些江南土豪和晋商大肆掠夺财富。
才会让这大明王朝土崩瓦解的。
现在虽然控制了一部分江南的经济来源。
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关键怎么是让那土地种出粮食和让他们吃饱肚子。
土豆和山芋这两样东西不仅产量高,而且抗寒。
最关键的是,只要把它们的种子丢在土里面,不需要怎么打理就能够种出粮食。
以前的那些穿越者,都是通过系统来兑换大量的粮食。
但是只能治标不治本。
必须交给这些农民独立生存下去的能力。
否则,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家伙只会层出不穷!
听到了魏忠贤的介绍之后,眼前这位穿越的皇帝,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一下那个传说中的人物了。
也就是第二天吧,这个看上去像书生一样的家伙就战战兢兢地站在了金銮宝殿上。
按照大明的制度,这小子虽然是举人,但身上却没有官职。
受到皇帝这样的召见,在那个时代,简直就可以认为祖坟冒青烟!
“宋爱卿,你可愿意去农业司,去推广一下你的红薯和土豆?你的几个好朋友包括那个西域人也带上!”
这位大明的皇帝就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
直接就让眼前这个年轻人平步青云,而且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这可是皇帝陛下当众开金口。
瞬间就让他从一个普通的举人变成了五品官员。
而且是皇帝亲自宣布的。
所以基本上一般三品大员的面积都不如这小子。
那些只知道知乎者也的老家伙们,当然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而且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养尊处优的。
根本就不知道柴米油盐,也不知道粒粒皆辛苦。
现在朝廷虽然有钱了。
但是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粮食。
并不是那些大户囤货,而且现在市面上根本就买不到新鲜的粮食。
全国只有极少的几块地方能够中出庄稼。
就连皇帝吃的供奉,品质也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没办法呀,感觉这是天亡大明。
相比之下,北方的游牧民族的生活稍微会好一点。
因为他们仅仅放牧,还会不断的抢夺。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工业革命没有开始的冷兵器时代,那种野蛮的民族反而生活得非常好。
像华夏这种善良的民族,却一直受到外面的侵略。
大明朝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积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年的崇祯皇帝就算是再怎么拼命,也挽救不了这个颓势!
但是雷动不一样。
他现在扮演的也是那个亡国之君的角色。
但他是一个真真实实的穿越者,一个善于懂得利用和发掘身边所有一切的穿越者。
土豆和山芋种植的周期非常短。
如果不讲品质的话,一年之内就会丰收两次。
而且大明朝的这些土地现在没有经过任何现代化肥的侵袭。
质量可以算得上是上乘。
地里面烂掉那些庄稼,反倒可以成为土豆或者红薯的养料。
又经过大半年的等待。
终于有了巨大的成果。
由于雷动是一个穿越者,他知道大面积种植土豆和红薯的好处。
所以根本就没有搞实验田。
反正大江南北能够种植的地方,他全部种完。
一开始那些农民看到那些像疙瘩一样的东西,还有点搞不清楚。
但是把这些东西煮熟了之后,尤其是后者。
烤熟的味道简直就是千里飘香。
而土豆一顿吃下去,能够提供大量的体力。
这个时代的人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只要能够填饱肚子谁还去起义?
至于那些地主老财,根本就没资格得到土豆和红薯的配方。
这个是皇帝直接下达推广的。
谁敢触碰这一块利益的链条?
杀无赦!
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场景出现了!
在这位崇祯皇帝上任的第四年,虽然各地的粮食依然欠收。
但是这一年大家都吃得很饱。
因为土豆和红薯的量产实在是太高了。
要比普通的小麦和大米翻了好多倍。
而且这种西方来的食物对于季节性的要求非常小。
甚至只要下几场小雨就可以。
这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恩赐。
李自成这边不说,毕竟后面有皇帝的亲自操纵。
然后江南的这些土豪们也不断地进贡,使得双方处于了一种很平稳的姿态。
吃亏的反而是另外一边的张献忠。
这家伙的手底下基本上也是一群吃不饱饭的兄弟。
当大家看到原来老家的那些人都吃上了红薯和土豆。
纷纷离开了这说话不算数,而且残暴的家伙。
既然能够吃饱,要去干这掉脑袋的事情?
而且官府已经发布命令了。
无论是流民还是别的什么的,回到故乡只要高喊几声皇帝万岁。
就可以给你发点干粮,如果家里有地的话还可以继续回去种。
赋税第一年全免,后面只要上交你的一部分农作物就可以了。
你以为皇帝陛下这样就结束了吗?
看见大明的百姓已经对西域的食物慢慢的接受了。
所以这位崇祯皇帝又打算升级一下。
“利玛窦,我听说你们西域的番茄不错,你们研究一下是否能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