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很庆幸在学生时代遇到很多好老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做人上,老师们对我“三观”的正确塑造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安老师是这许多老师里很有代表性的一位女老师。
安老师是我的初中英语老师,年龄和我妈妈差不多,她身材微胖,个头大概一米六左右,眼睛不大,但是戴一副高度近视镜,一笑脸上会有两个小酒窝,从外表上看,属于温文尔雅型的老师。但实际上,安老师生气起来,确是风风火火,有时“下手”也很重。
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老师体罚学生是经常有的事,罚站是最轻的了,打手心、打屁股、拳打脚踢(不至于特别严重)甚至其他折磨手法都是有的。那时候的家长大多也支持老师体罚学生,理论支撑就是“棍棒下面出孝子”和“严师出高徒”,所以上学的时候被老师打几下在家长看来再正常不过,很少有家长会因为孩子被老师体罚而闹上学校的。这一点和现在的师生关系比起来,确实是天壤之别,只能说是不同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又影响了行为方式。
之所以说安老师“下手”很重,是因为安老师其实也是上面提到的“严师”队伍中的一名坚定信仰者。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安老师倒也很是耐心,但是对于学习成绩差且经常调皮捣蛋的学生,安老师视之为“一颗老鼠屎”,当这些同学被安老师抓住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一般就是英语课本带来的“阵痛”,好在那些同学也被安老师打得皮实了,虽然打得疼,但他们和安老师一顿嬉皮笑脸,安老师也着实没有办法再下狠手,只能由着那些同学在课堂上睡觉,不影响别的同学上课,是安老师和那些调皮同学达成的“君子协定”。
安老师对她认为的“坏学生”下手有多重,对她认为的“好学生”照顾就有多到位,安老师经常在放学后还留在办公室给班上成绩好的同学免费补课开小灶,并且对这些同学的态度十分热情、耐心。当时安老师的儿子在我们隔壁班,他儿子放学后也会和留下来吃小灶的同学一起补习,但安老师的儿子成绩不是太好,有些跟不上,便评价安老师为“太偏心”。
好在我是被安老师“照顾”的那群学生里的一名,没被安老师的英语课本“袭击”过,但当时我内心里的想法是安老师对不同学生的行为有些“势力”了,直到初三快毕业的时候,我才真得懂了安老师的一片好心。
县里的高中在我们初三快毕业的时候,组织了一场摸底考试,所谓的摸底考试,其实是为了提前锁定各个初中里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并把这些优秀的考生直接选拔进“北大清华班”。当时我在初中的成绩也还算可以,所以安老师对我被选入“北大清华班”的期望还挺高,但是当时我确实没有考好,没能入选,安老师知道这个消息后,竟然当着我的面流了泪,还安慰我不要气馁,要好好准备中考。说实话,当时我自己其实没有太把这次考试当一回事,也并没有太失落,但是看到安老师为我的“落选”而流泪,当时确实极为感动,也明白了无论是安老师的严厉,还是安老师的体贴,完全是出于一名老师对于自己学生的期望,其中不参杂任何私心,这份情谊,于我而言,真得太深了。
或许安老师有她的观念局限性,也或许她确实“偏心”,但作为一名老师而言,安老师无愧于优秀教师的称号,也无愧于她自己的本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