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兰亭集序》的流传

有关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最早记录,可见于《世说新语·企羡》: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1]

《世说新语》编著者刘孝标(名峻,462—521)注此文时引题目为《临河叙》。自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对王羲之的书法大力揄扬,并以著名书法家临摹《兰亭集序》、以教育制度的方式将王羲之书法传播天下之后,王羲之的手稿摹本也广泛流传于世,甚至流传域外,[2]其书法价值被后世推为至高无上,其书写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又是如何辗转流传而为李世民所拥有的呢?此中过程,生活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并曾任职于中央的刘餗(字鼎卿,生卒年不详)在其《隋唐嘉话》中有以下记录:

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永所得。至太建中献之宣帝。隋平陈日,或以献晋王,王不之宝。后僧果从帝借拓。及登极,竟未从索。果师死后,弟子僧辩得之。太宗为秦王日,见拓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辩师处,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3]

刘餗乃著名史家刘知几(字子玄,661—721)之子,其所录之事,可信度应颇高。即是说《兰亭集序》先在梁武帝宫中,后因“侯景之乱”[4],遂流出宫外,为王羲之的七世孙僧人智永(王法极,生卒年不详)获得,献予陈宣帝陈顼(字绍世,530—582;568—582年在位)。陈为隋所灭时,有人将《兰亭集序》献予率军灭陈的晋王,即为后来的隋炀帝杨广(569—618),《兰亭集序》又为僧果(赵法祐,生卒年不详)所“借拓”。此中关键,便在于僧果的“借拓”行径,即已开始了对《兰亭集序》这一书法作品的复制,究竟复制了多少副件,原作与复制品是否已真假难分,便从此际发生,而非一定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大臣“双钩廓填法摹写”才开始有副本的出现。隋炀帝自借出《兰亭集序》后,就没有再向僧果索回。僧果死后,《兰亭集序》便传至其弟子僧辩(568—642)手中。僧辩,亦即辩才,其俗姓袁,乃梁朝司空、书法理论家及画家袁昂(字千里,461—540)的玄孙。

李世民未登基之前在其秦王府所见的“拓本”,或有可能便是僧果揭印的开皇本《兰亭》,由此他对王羲之的书法一见倾心,遂出重金搜购王羲之书法。其所获者,此中便包括:梁朝灭亡后,王褒(字子渊,约513—576)挟先人遗迹北渡,自王导(字茂弘,276—339)至王规(448—536)之书,凡二十八人;右军遗迹亦有四十余纸,其迹传至曾孙王方庆(王綝,?—702),于贞观至神功间先后呈进,其事见于《法书要录》之《唐朝叙书录》,亦即世传《万岁通天帖》。[5]开元年间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生卒年不详)在《二王等书录》的记载中有详细叙述:

贞观十三年,敕购求右军书,并贵价酬之,四方妙迹,靡不毕至。敕起居郎褚遂良、校书郎王知敬等于玄武门西长波门外科简,内出右军书,相共参校,令典仪王行真装之,梁朝旧装纸见存者,但裁剪而已。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百二十八卷:真书五十纸,一帙八纸,随本长短为度;行书二百四十纸四帙四十卷,四尺为度;草书二千纸八帙八十卷,以一丈二尺为度,并金缕杂宝装轴织成帙。其书每缝皆用小印印之,其文曰“贞观”。大令书,不之购也,天府之内,仅有存焉。[6]

阎立本,《步辇图》中李世民像

由此可见,当时朝廷征集王羲之书法的工程十分浩大,这已是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的事了。然而,早在李世民仍未登基之前,因特别倾服于《兰亭集序》,念兹在兹,务必获得真迹,其手下萧翊(生卒年不详)“及知在辩师处,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7]。此即颇具戏剧性的萧翊从辩才寺中盗取《兰亭集序》真迹的故事。此事是否属实,亦存疑问,如钱易(字希白,968—1026)《南部新书》的记载便截然不同:

《兰亭》者,武徳四年欧阳询就越访求得之,始入秦王府。麻道嵩奉教拓两本,一送辩才,一王自收。嵩私拓一本。于时天下草创,秦王虽亲总戎,《兰亭》不离肘腋。及即位,学之不倦。至贞观二十三年,褚遂良请入昭陵。后但得其摹本耳。[8]

刘餗有关萧翼(即萧翊)从辩才禅师处获得《兰亭集序》的记载,与何延之《兰亭始末记》相符。然而,《兰亭始末记》所述萧翼赚《兰亭集序》的故事,似乎过于戏剧性,颇为可疑。关于此一疑案,《会稽志》辩解曰:

辨才所住永欣寺,即古之云门,今号淳化寺,有萧翼《宿云门东客院》《留题云门》二诗,当是取《兰亭》时也。秦、晁、黄三公皆嗜古,于考订为精信而不疑,诸家所跋《兰亭叙》,多本延之之说,吴傅朋记阎立本画,画亡而跋犹存。立本,太宗时人,盖亦亲见当时事者,恐不可尽弃。然刘餗所云,亦殊有理,当两存之。[9]

以上文字先是肯定了萧翼赚取《兰亭集序》乃确有其事,所据的是“秦、晁、黄三公”,即秦观(字少游,1049—1100)、晁补之(字无咎,1053—1110)及黄庭坚(字鲁直,1045—1105)三人的考订;“延之之说”指的是唐开元十年(722)曾任职方员外郎、筠州刺史何延之(生卒年不详)的《兰亭始末记》;“吴傅朋”指的是南宋高宗赵构(字德基,1107—1187)绍兴年间的吴说(生卒年不详),其所记载的是唐太宗时代的宫廷画家阎立本(约601—673),为萧翼赚取《兰亭集序》所作的画。较早记载此说者为李之仪(字端叔,1038—1117),他在《跋兰亭记》中有以下记载:

佚名,《萧翼赚兰亭图》

贞观中,既得《兰亭》,上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各拓数本,分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而一时能书如欧阳、虞、褚、陆辈,人皆临拓相尚。[10]武平一(生卒年不详)在《徐氏法书记》中曰:

太宗于右军之书,特留睿赏。贞观初,下诏购求,殆尽遗逸。万机之暇,备加执玩。《兰亭》《乐毅》,尤闻宝重。尝令拓书人汤普彻等拓《兰亭》,赐梁公房玄龄已下八人,普彻窃拓以出,故在外传之。[11]

唐代文献中,没有任何资料证明欧阳询是八位受赐臣子中的一员。至于汤普彻(627—649)是否曾窃揭印《兰亭》而致外传,也不足为信。

如上所述,自僧果从隋炀帝借得《兰亭集序》并开始拓印,再到唐太宗下令的拓印与“双钩廓填法摹写”,真迹与副本,孰真孰假,基本已难以确定。原因在于,《兰亭集序》早有拓印品,萧翊盗取的是否为真迹,无人知晓。亦即是说,唐太宗李世民于武德四年(621)从萧翊手上获得的《兰亭集序》是否为真迹,值得存疑,然而历来研究者从没质疑。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对王羲之《兰亭集序》非常珍惜,也非常慷慨,遂“拓十本以赐近臣”,即命弘文馆的冯承素(字万寿,617—672)、汤普彻(627—649)、赵模(627—649)、诸葛贞(生卒年不详)及韩道政(生卒年不详)等以双钩廓填法摹写一些副本,赐予群臣,由此又多了十件拓印本,由此益增其真迹何存的疑问。

至于唐太宗拥有的所谓的《兰亭集序》真迹,据说乃随唐太宗的遗愿而陪葬昭陵,何延之《兰亭始末记》记载:

(太宗)临崩,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何如?”高宗哽咽流涕,引耳听命。太宗曰:“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12]

刘餗《隋唐嘉话》亦记载:“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13]《兰亭序》真迹入昭陵,多种文献均有所记载。除了唐代何延之《兰亭记》与刘餗《隋唐嘉话》之外,还有李绰(生卒年不详)指出“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金人刘仲游(生卒年不详)在其《乾陵》曰:“处分昭陵牢固帖,宣和秘阁至今藏。”殷奎(孝章,1331—1376)在其《望昭陵》中曰:“终见兰亭归御府,重闻华衮奠玄宫。”清末的宋伯鲁(子钝,1854—1932)在《望昭陵有感》中曰:“金管无端随白兔,兰亭枉自护苍鹰。”[14]苏轼曰:“《兰亭》以玉匣葬昭陵,世无复见。”[15]然而,亦有人认为“其后昭陵累经开发,《兰亭》复出人间”;[16]复有武则天(武曌,624—705;690—705年在位)再从唐太宗墓中挖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唐高宗李治(字为善,628—683;649—683年在位)的陪葬品之说。即是说,目前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原作,或早在进入李世民秦王府之前已流失,或陪葬于唐太宗的昭陵,或在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中。此外,欧阳修(字永叔,1007—1072)《新五代史·温韬传》又记载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李彦韬,?—928)曾挖盗唐太宗的昭陵:

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17]

如此说属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亦有可能已重见天日,然而却不见有其他后续的相关记载;或许,便在因“风雨不可发”的乾陵之中。

北宋郑文宝(字仲贤,953—1013)在《江南余载》(卷下)对此事有详细记载:

进士舒雅,尝从郑元素学,元素为雅言:温韬乱时,元素随之,多发关中陵墓。尝入昭陵,见太宗散发以玉架卫之,两厢皆置石榻,有金匣五,藏钟、王墨迹,《兰亭》亦在其中,嗣是散落人间,不知归于何所。[18]

元代的刘有定(字能静,生卒年不详)在注释郑杓(字子经,生卒年不详)所撰的《衍极》中,亦同样认为温韬在昭陵盗走的书法作品中便有《兰亭序》。

总之,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迹何在?此乃千古之谜。目前所见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全是后人的临本、摹本、刻本,或拓本。

[1] 房玄龄等《晋书》卷八〇,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98—2099页。

[2] 有关王羲之的书法远传西域的相关论述可参阅荣新江《〈兰亭序〉在西域》《王羲之〈尚想黄绮蛄〉在西域的流传》,收入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85199、200—209页。

[3] 刘餗《隋唐嘉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3—54页。

[4] 侯景本为东魏叛将,后投奔梁武帝萧衍。却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而心怀不满,遂于公元548年以“清君侧”为名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公元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耽于佛事的梁武帝活活饿死。侯景掌控梁朝军政大权,屡立梁宗室为傀儡皇帝,最终于公元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

[5] 唐耕余《〈笔阵图〉孵化阶段及其内容》,《书法丛刊》2000年第4期,第77页。

[6] 张彦远辑,范祥雍点校,启功、黄苗子参校《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148页。

[7] 刘餗《隋唐嘉话》,第53—54页。

[8] 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0页。

[9] 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一六,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清嘉庆十三年(1808)刊本,1983年,第5页。

[10] 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王云五等编《丛书集成初编》第1934—1939册,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第219页。

[11] 张彦远辑,范祥雍点校,启功、黄苗子参校,《法书要录》,第114页。

[12] 董浩《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61页。

[13]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第54页。

[14] 分别见李绰《尚书故实》,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薛瑞兆、郭明志编:《全金诗》,卷八〇,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78页;纪昀等《四库全书》(集部)《强斋集》卷八,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7页;蒋骐昌、孙星衍:《醴泉县志》,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第371页。

[15] 苏轼著,孔繁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九,第2170页。

[16] 桑世昌辑《兰亭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8页。

[17] 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41页。

[18] 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江南余载》,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5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