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从爱走向独立:孩子的生命,要他自己去创造

我们总说,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可在发出这种呼吁的同时,自己却又一直削弱着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行为。养育是为了成长,成长是为了独自闯荡。纵有千般不舍,也只能站在他的身后,含着微笑默默祝福,送他独自走上生命的旅程,渐行渐远……

父母越迁就,孩子越任性

现在的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爱护和物质享受。然而孩子们的要求却越来越多,花样层出不穷,让父母们着实有点难以招架。父母们爱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一味顺从孩子只会助长孩子的任性和贪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一点好处。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爸爸:“豆豆,吃饭了。”

孩子:“今天吃什么?”

爸爸:“米饭、红烧鱼。”

孩子:“不,我要到街上吃肯德基。”

爸爸:“可是饭菜妈妈已经做好了,我也累了,明天再去吃,不行吗?”

孩子:“不,我今天就要吃。”

孩子又哭又闹,最后爸爸妈妈屈服了,带他到街上吃肯德基。

在这个故事中,孩子对爸爸提出了极不合理的要求,爸爸怕孩子生气竟然顺从了孩子的要求,他这样做既损害了自己的权利,又降低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说这位爸爸的做法是非常失败的。

孩子是没有自立能力的,他的需求很自然要靠父母来满足。可今天的孩子生活在现代社会,他们不仅从父母身上,也从电视上,从大街上看到这多姿多彩的繁华世界,他们的视野宽广,他们的欲望也变得强烈。而父母们常不忍心拒绝他们的要求,千方百计予以满足。可是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小孩亦是如此,甚至更为强烈。不要说以有限的精力、财力、时间去满足孩子无休无止、花样翻新的欲望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对孩子的需求全部都予以满足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大错误。过于迁就孩子,等于间接促使孩子养成随心所欲、唯我独尊的不良思想,势必导致他们在日后迈入社会,进入实际学习、工作、交往中碰得头破血流,甚而误入歧途。因此,在生活中,家长们千万不要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对孩子非分的需求理当不要迁就之外,对孩子正当的要求,有时基于家庭的经济条件,或者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未必一定全部满足。但是,不迁就孩子必须讲究方法。在孩子情绪激动时,要试图安抚他,事后再把自己的理由坦率认真地告诉孩子,要相信孩子的认知能力,使孩子最大限度地理解自己的做法,让孩子感到父母不是不愿意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自己的要求过分,或者家里的确有困难。促使孩子做到这一步,自幼明白道理与克己节制,心理承受一定的挫折,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亦是大有裨益的。

这是一位年轻妈妈的教子心得:我的儿子叫图图,今年9岁,既聪明又漂亮,从小就受到了家人的宠爱。然而这两年,我们越来越觉得这孩子太任性了:走在街上看到什么就要什么,不给买就连哭带闹,因此我们只好一次次迁就他。半年前,我去听了一个教育专家的演讲,他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不讲原则的迁就孩子就是害孩子。”因此我决心要改变孩子乱要东西的坏习惯。在一个星期六下午,在儿子的要求下,我答应带他去逛街。出门前,我跟儿子约定:只看不买,否则就不去。儿子满口答应:“行!”不过在我以往的经验里,带儿子逛商店,儿子的眼睛一旦瞄到玩具柜台上,不管合适不合适,只要他看中就一定要买。

到了商城,像以往一样,儿子照例要光顾一下四楼的玩具区。由于有约在先,我便放大胆子带他去了。儿子兴奋地东张西望,没一会儿,一种可以远程遥控的玩具汽车便引起了儿子的注意,他便缠着我要买,我说不买。这下可不得了了,他顿时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边哭边说,他最喜欢小汽车,一直想要小汽车,如果不买就回去告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要买了他就听话,以后什么也不要……以前在这种情况下,我就给他买了,但今天我却站着不动,告诉他不能买的道理。

可他根本不理这一套,咬紧牙关一个字——买!并且越哭越凶,最后,索性赖在地上不走了。这时,服务小姐及许多顾客都围了过来:“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就给孩子买一个吧。”你一言他一语的,说得我真是尴尬极了,真想一买了之。可是一想起自己的计划,便又横下一条心:不买!我冷淡地对儿子说:“你走不走?你真的不走?那我走。”我躲在楼梯口,很久才见儿子抹着眼泪跟了出来。

回到家里,我开始告诉儿子,他什么样的要求可以得到满足,什么样的非分之想会被拒绝。

儿子似懂非懂地听着。

有了这第一次成功的拒绝后,我就继续进行我的计划,孩子爸爸也和我站在一起,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律冷淡地拒绝。半年下来,孩子果然改变了不少,他的不合理要求、不良习惯少了,家长会上老师告诉我图图是个懂事又独立的孩子。

这位妈妈的教育方法就是非常成功的,父母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冷淡地予以拒绝,正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一味地言听计从,就是溺爱孩子、害孩子。

我们还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父母,他们当时不迁就,可是经不住孩子的纠缠,或是由于心软,过一会儿又予以满足,这是最失败的。这样出尔反尔,定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认知:即通过死缠硬磨的手段,无论什么样的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也有些父母不注意相互之间的通气、默契,爸爸不迁就,妈妈却迁就了。又或许父母达成一致意见,爷爷奶奶却悄悄地予以满足,当父母提出批评时,老人又说这是他自己的积蓄,背后又在孩子面前唠叨。这样不仅会造成孩子心理失衡,误以为父母不疼爱他,说得好听,说什么事情做不到,其实可以办到,只是不愿意为自己花钱、着想。所以,提醒父母们一定要与家庭成员达成默契,共同引导孩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过分在意,孩子就会得寸进尺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会出现不讲道理、无理取闹的情况: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别人的立场;不管自己有没有道理,说发脾气就发脾气……这些问题往往让为人父母者头疼不已。孩子的不讲道理其实是儿童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对孩子不讲理的行为决不姑息纵容。

爸爸给冬冬买了一个漂亮的玩具车,准备下午带孩子到姑姑家做客,冬冬非常高兴,决定向表弟炫耀一下自己的新玩具。但是到了下午,忽然下起了大雨,冬冬趴在窗户上看了好一会儿,跑来问爸爸:“爸爸,这雨会停吗?”爸爸知道,如果冬冬不能去姑姑家,他一定非常失望,于是安慰孩子:“再等一等看,也许会停的。”

一个小时过去了,雨还是没有停,甚至还刮起了大风。于是冬冬开始吵闹起来,一边吵闹一边哭泣。爸爸安慰冬冬:“姑姑家我们都去过多次了,也不在乎这一次。等大雨停了,爸爸再带你去,你看好不好?”冬冬吵闹着对爸爸说:“谁知道雨什么时候能停!你都答应我了,现在又反悔,我不干!我不干!”冬冬越吵越厉害,连邻居都惊动了!

爸爸很为难,又拿他毫无办法,于是就向他保证说:“爸爸明天带你到商场去,再给你买一个玩具枪,能射子弹的那种,以前你不就想要吗?”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父母犯这样的错误:孩子一哭一闹,自己就慌了手脚,马上对孩子又疼又哄,对孩子的不讲理百般迁就,或者很多时候,孩子因为某些不如意的事情,吵闹一阵子后,差不多快要停止下来了,忽然,又因为父母或其他人对孩子说了些安慰的话,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又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变本加厉,越发吵闹得不可收拾!

冬冬对爸爸的吵闹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对一个孩子来讲,由于天气的原因,不能参加原来计划好的活动,一定会感到很失望,但孩子因此而纠缠不休蛮不讲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爸爸的同情把这种失望的感觉扩大了。父母们常常会低估了孩子对失望与挫折的承受力,总是不知不觉地以父母的角色,心甘情愿地代替孩子“受罪”。在这个例子中,爸爸对冬冬表示了怜悯,冬冬自己就愈加觉得自己可怜,越加觉得“去不了姑姑家是难以承受的事”!

更糟糕的是爸爸提出的“补偿”办法使冬冬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他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失望的事情都应该由别人来给予补偿。如果任何事情不能按他的愿望实现的话,冬冬就会感到生活亏待了他,他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当爸爸的认为孩子的失望太大了,是冬冬不能承受的,他的这种态度,实际上低估了冬冬可能有的承受力。爸爸认为冬冬太软弱了,根本无法对付生活中的现实,他的这种态度将使冬冬也形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我受到了一个很大的打击,没有能力应付了。”

因此,我们应当锻炼孩子,培养他们接受生活中的失望及失败的勇气,而不是依赖别人,依赖于别人的怜悯,等待着别人来安慰、同情自己。如果我们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我们对他的惋惜和过多在意的话,孩子就会学会如何接受失望的现实,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再蛮不讲理。如果做父母的能够平静地对待孩子的失望,对孩子施展好的影响,将会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失望,迎接希望和挑战!

孩子的有些行为不是真正的幼稚无知,他们其实也隐约感觉到自己的做法有问题。只是孩子“控制”的不成熟,因而表现出哭闹的情绪。如果父母常常为孩子的这种不成熟而批评他,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从而滋长孩子的不良情绪。例如:当孩子无理地吵闹、发脾气、哭叫时,父母故意不去理睬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不以任何态度表示知道那种行为的存在,孩子就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行为是不喜欢的,也不会给予他任何的满足,他从父母那里将得不到任何“补偿”。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往往是由于父母过多地在意孩子,才使得孩子得寸进尺,甚至于发展到无理取闹。而父母在处理孩子的这种行为时,通常会大声斥责,甚至大打出手,以达到使孩子改变行为的目的。父母的这种做法行不通!如果我们真是希望孩子能够改变那些不讲理的行为,那么,父母正确的做法应当是适当地采取不理睬孩子的态度,至少应当保持相当程度的沉默。

家长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不妨采取置之不理的办法,这样孩子就会在你冷淡的态度中反省自己的做法,千万不要过多地在意孩子,你的在意只会让孩子得寸进尺。

大包大揽,扼杀孩子的生存能力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把孩子的事情都包办下来,一一为孩子做好。这些父母似乎不知道,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孩子能够适应他自己未来的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当教导他们学会独立地生活,而不要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

7岁的天天要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天天非常兴奋,在家里又跳又叫,然而爸爸却很担心,他觉得这对天天来说太难了!才7岁的孩子就要离开家,在外面和同学老师共同生活五天,孩子吃饭不习惯怎么办?孩子走不动怎么办?孩子生病了怎么办?爸爸给天天的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再一次请她路上多照顾天天,又吩咐妈妈给天天准备了几套衣服,连帽子、手套都带上了,生怕晚上气温低冻坏孩子。除此之外,他又在天天的包里塞了一些高级营养品,叮嘱天天不要饿着自己。在天天临出门时,爸爸又告诉天天要注意安全,要这样、要那样,一副没完没了的样子,弄得天天都有些不耐烦了。天天走后,爸爸还坐在沙发上发呆:

“一个小孩子怎么照顾自己啊!”结果两天后,不放心的爸爸开着车追到夏令营去了……

天天的爸爸是个慈爱的父亲,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却不是一个“好爸爸”,他过多地保护、过分地呵护只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让孩子无法自立自理。孩子终究要独立生活的,为了让孩子能顺利地适应他未来的生活,父母们有必要大胆地让他们自己去照顾自己,不要让他们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呵护里。

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家长们可以教导孩子从一些简单的工作着手,例如早晨起床自己穿衣、刷牙,等等。这些不仅是日常生活的步骤而已,它更能训练孩子自动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大人既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出去,又要保证我们的孩子能够“安全出行”。一方面需要爸爸妈妈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训练,另一方面却不是“三分钟热度”能够解决的。比如,培养孩子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习惯,刚开始家长和孩子都会很热心地按计划实行,但是时间一久,一些家长就不耐烦了,这种对孩子缺乏长久性和一贯性的培养,反而会在孩子的性格中留下很多负面影响。

与父母过分的叮嘱和过分的呵护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是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发达国家中的父母们,在教孩子独立自强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尤其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与借鉴。

举例来说,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独立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赚!”乡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修整草坪,冬天帮别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在富足的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在中国父母看来似乎难以理解,但瑞士父母却认为大有好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让孩子寻求到独立的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种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种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等他们熟练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公司、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德国父母对孩子从小就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包办代替。法律甚至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打扫房间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而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而在中国却常常是父母帮孩子背书包。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得自己的学费。

比较一下天天爸爸“孩子太小,只能由我照顾”的教育方式,不知中国父母做何感想呢?家长们都应该明白,你们是无法照顾孩子一辈子的。

真正疼爱孩子的好爸爸、好妈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将来是否能自己应付外面的世界。将一个在父母庇护下,毫无自我生存能力的青年推入未来的社会是最为残忍的事,也是爱孩子的父母不忍看到的结局。想使孩子能成功地走入外面的世界,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自立与自信。如果我们替孩子做所有的事,便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在这样的抚养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外表人高马大,内心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这样做使他丧失了自信和勇气,也使他感到不安全,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处理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这种自以为无私的行为,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但这恰恰是孩子成长最珍贵的要素。

家长们要记住,但凡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就不要替他去做,就好像要让孩子学会走路,你得先放开手一样,当然,一旦决定“放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又去插手。

“富孩子”也要让他早当家

“不懂事”“对家庭缺少责任感”是人们对一些孩子的评价。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宝贝,从小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因此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体贴父母、不关心家庭的习惯。作为父母,你有必要让孩子明白,家庭也需要让孩子做些什么,父母没有能力无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一位父亲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的儿子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至少在学习上没让他费过心,只有一件事让他为难:孩子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每隔几天就向父母要钱,夫妻二人怜惜孩子,几乎每次都满足他的需要。可最近一段时间妻子下岗了,自己单位的效益也不是很好,一天,孩子向他要五百元,说是要买一双运动鞋,另外还要请同学吃麦当劳,他觉得不能再对孩子予取予求了,于是就委婉地向孩子解释家里的情况:“你妈妈下岗了,我们单位也一年不如一年,所以你要懂事,花钱别大手大脚了!”“这关我什么事!”儿子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您快点给我钱,供养我是您的义务!”这位父亲目瞪口呆,他实在想不到孩子对他们竟然这么冷漠,对家庭竟然没有一点责任感。

听了这个故事,不知家长朋友有什么感受?生活中,像这样对家庭缺少责任感的孩子并不少见。那么,孩子如果不尊重父母的劳动,缺少责任心该怎么办呢?下面是一位妈妈巧施扮弱计,改变儿子的例子,各位家长不妨借鉴一下。

林女士家境富裕,一天她的儿子向她要300元办生日聚会,她开玩笑地问了一句:“儿子,你总向妈妈要钱,花起钱来也大手大脚,可有一天妈妈没钱了怎么办?”11岁的儿子回答说:“那你就去赚啊,这不是我该关心的事吧?”林女士大吃一惊,她发现儿子丝毫没有为家庭着想的概念,她认为自己必须改变这一点。林女士向公司请了三个月的长假,然后对儿子说:“妈妈失业了!从今以后爸爸要一个人供你上学、供车子、供房子,还要养妈妈和奶奶,你也长大了,该学会帮爸爸妈妈分忧了!”为了让儿子相信,她还陆续向儿子借了几次钱,因为她“没钱买菜”。一个月后,她发现儿子彻底变了,见到儿童玩具他不再缠着妈妈买,一起逛街时,如果林女士对哪件漂亮衣服多看几眼,他还会安慰妈妈:“别看了,看了又买不起,等我长大赚了钱,一定会买很多衣服给你,但现在不要给爸爸增加负担了!”还有一次,她手边没有零钱,就给儿子一张五十元,让他自己去吃早餐,结果儿子含着眼泪问她:“你把钱给了我,还有钱买菜吗?”看着儿子一天比一天懂事,很多时候还主动询问爸爸工作的情况,林女士很欣慰,不过她也在想是不是应该提早结束假期了,因为儿子渐渐有点吝啬的倾向了。

林女士使用的方法很有趣,在增强孩子责任心方面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这招以富扮穷,由强扮弱看来还是相当有效的。如今,我们绝大部分家庭都有比以往更好的生活条件,大多数的父母都喜欢对孩子说:“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不需要你为家庭操心,只要你做个好学生,将来有作为,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父母们认为: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要为孩子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待遇,使孩子能出类拔萃……其实,这样的情况,往往会事与愿违。越是怀着这种心态对待孩子,孩子越会辜负父母的期望。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作为家庭组织中的一员,他对家庭是负有一定责任的。瑞恩夫妇是一对在读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前他们已经有了一个8岁的儿子吉姆。吉姆聪明伶俐,唯一的“毛病”就是喜欢吃零食。在他还不满4岁的时候就知道拉着爸爸妈妈到不远处的百货店。

每次遭到爸爸妈妈的拒绝,小吉姆就哭闹不止,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势头,瑞恩夫妇纵然是满腹经纶也奈何不得他。有一次,小吉姆又要让爸爸给他买糖果,爸爸说:“亲爱的吉姆,爸爸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是你也要答应爸爸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小吉姆满脸疑惑。

“你现在买糖果的钱和你在幼儿园上学的钱都是属于爸爸妈妈的,可我们以后也要上学,所以你每花费一分钱爸爸都会记下来,等你长大后也要还给我们,供爸爸妈妈上学。”爸爸说。小吉姆似懂非懂地答应了。从此,吉姆每花费一分钱爸爸就提醒他一次“这些钱以后你要还给我们。”7岁的时候,小吉姆已经不再乱花钱了,他的小脑袋里除了功课外,已经开始琢磨怎样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挣钱,将来供爸爸妈妈读书了。

很快小吉姆8岁了,瑞恩夫妇开始攻读博士学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吉姆的思维也开阔起来,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奶奶曾经说过:“小孩子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后,就可以找寻打零工的机会了,诸如帮社区邻居送报纸、铲除车道上的积雪等。”吉姆想到这里兴奋不已,因为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而且他已经会使用铁锹了。

第二天一早,小吉姆就按响了一对老夫妇家的门铃。

老太太打开门后,发现门口站着一个小男孩。

“你好,”小男孩有礼貌地说:“我叫吉姆,我来帮你们铲雪好吗?这么早就过来,会不会打扰到你们?”

老太太亲切地说:“不会!我们也是很早就起来了……”说着,对着屋内喊道:“老头子!我们的车道铲雪工作,就决定交给这位小男孩喽!”

“你年纪这么小,就这么积极地打工,将来长大一定很有成就。”老太太说,“你怎么利用自己赚来的钱?是要把它们存起来?还是拿去买糖果?”

小吉姆兴奋地说道:“我赚钱不是要买糖果用的。我爸妈都还在念书,我赚的钱,先赞助他们交学费!等我将来长大,他们答应也会帮助我读大学。”

小吉姆工作结束后得到了10美元报酬。

瑞恩夫妇对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成功的,他们让孩子参加到具体的家庭事务中,还给他设定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供父母上学”,结果吉姆小小年纪就具有独立能力和责任感,而这两个特征对每个孩子都非常重要,也恰恰是很多孩子都缺少的。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孩子普遍知道生活的不易,自己必须替父母承担一部分责任,尽自己的义务为家里减少生活负担,从而感受到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希望有一天能够为父母解忧去烦,这一切都使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的影响,感到自己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

而现在,我们的家庭已经没有了这种普遍的基础,孩子生活在无忧无虑之中,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何而来。

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而失去努力成就的动力,更容易为其他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所吸引,进而沉溺其中。因此,我们要巧妙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现在的“富孩子”也能早当家。

问题:隔代娇惯让孩子无法无天

在现代社会,一些年轻家长或因为工作繁忙,或因为婚姻破裂,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交付给老人,这些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直接成了全面照顾孙男娣女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容易形成溺爱。很多老人,因为年轻时条件所限无法给子女很好的照顾,就把更多的爱补偿到了孙辈身上,因而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结果导致孩子非常任性、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老人非常护短,甚至干涉孩子父母的正常教育,致使孩子的毛病长期得不到矫正。

有一幅漫画:孩子做了坏事,爸爸拿着鞋底子追着,要教训孩子;爷爷亦拿着鞋底子紧跟其后,要教训孩子的爸爸。漫画刻画得入木三分,叫人看后拍案叫绝。

还有这样几个实例:

其一,毛毛爱吃零食,因而不好好吃饭,饭菜都端上桌子了还在那磨磨蹭蹭东游西逛,毛毛爸决定治一治孩子的这个毛病,并采取相应措施限制他吃零食。这时毛毛爷爷说话了:“别人家孩子都吃,为啥不让我大孙子吃?你爸舍不得给你花钱,爷爷这有。”当毛毛吵着要吃零食时,毛毛爷爷二话不说就去给买了一大堆。毛毛爸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一脸的无奈之色。

其二,小许让看了两个多小时电视的孩子关上电视写作业,孩子冲着他没好气地骂了一句,小许严厉批评孩子没教养,小许的母亲却在一旁说话了“别说了,他比你小时候聪明,你这么大时还不会骂人呢!”

有个朋友,孩子刚上幼儿园,死活不愿意去,每天早上真是能拖就拖啊,送他去上学真要费好大的力气。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就不让孩子去,说自己看孩子,比幼儿园还周到呢。朋友责问父母:“你能教他知识吗?你懂得拼音吗?”结果惹得俩老人非常不高兴。但最后,无论孩子怎么哭闹,不管他耍什么伎俩一拖再拖,爸妈还是坚持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而有些父母,因为孩子哭闹,爷爷奶奶反对,就没有送孩子上幼儿园,乃至学前班都没有上。结果,上了一年级之后,不会学习,不知道团结,没有跟小朋友的交往能力。到这时,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傻眼了。

诸如此类,屡见不鲜。在当今家庭,有不少儿童从小是被寄养在祖辈家中的,因此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切,而与父母相对要疏远一些,甚至有些祖辈与孙子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了互相间的精神寄托。这种祖辈对孙辈超乎对子辈的感情,俗称“隔代亲”。老人对孙辈的疼爱,大大超过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仅用血缘关系解释还不够,其中还有心理上的原因。孙辈犹如日之东升,祖辈恰假装夕阳的余晖,他们之间有相同性,更有互补性。俗话说“老小孩”“小大人”,就是说这隔代人相同之处;祖孙在一起,幼者受到爱抚,长者得到欢乐,他们之间互相补充了中间一代人由于工作家务繁忙而留下的时间空间的空白及遗缺,这就是形成隔代亲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年龄的关系,父子辈在生活观念等问题上更多具有自己的主张而易产生隔阂、矛盾,甚至冲突;而祖孙辈同样关系而互不设防,所以更易亲近,这无疑也是形成隔代亲的重要因素。

有人认为,“隔代亲”有三大优点:一是对孙辈的发育成长有利,很多“神童”就是得到了知识经验丰富的祖辈的超前引导才脱颖而出的;二是对子辈有利,子辈忙于工作,孩子由祖辈接去教养,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志于事业;三是对祖辈有利,不仅可以解除孤寂,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命活力,还可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提供机会。这种与孙辈玩耍游戏的天伦之乐对帮助老人保持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大有裨益,“隔代亲”的优越性尽管不少,但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儿童健康与成才的“隐患”。

其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教育观念的不统一,彼此间沟通配合较少,导致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漏洞,其后果是孩子很容易钻管理和教育的空子。因此两代人育儿应该统一要求,不能各行其是。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孩子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耍小聪明,无法形成规律的习惯。

事实上,只有全体家庭成员坚持一致的标准要求,日积月累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行为意识才能“定型”。那时孩子会认为他做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会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反之,如果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教育存在分歧,一方面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一方面他们会觉得自己有所依仗,因而随性而为不肯按爸爸妈妈的要求做事,当爸爸妈妈的态度严厉时,他们又会感到被压制、强迫,更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解决方案:分清利害达成共识择善施教

隔代娇惯如果不能纠正,势必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包括现在的和未来的隐患。

但家长们经常陷入认识不足、破解方法不足的困境。下面就给大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意见。

首先,隔代娇惯的出现,和孩子的父母是有一定关系的。

有些家长责怪老人娇惯孩子,却不知道自己也参与了娇惯。比如:有些家长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关爱,下意识地对孩子产生了补偿心理,最典型的表示就是:我小时候吃了不少的苦,可不能再亏待孩子了!

还有些家长,对于“一个具体情境中什么是娇惯”认识不深,因为生活中很多小事并无明显的黑白界限,或者说是非对错的边界很模糊,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所以然,父母需要借助知识、想象、推理,才能感到一些细小行为的长期危害。因而,当老人娇惯了孩子时,父母并没有体察到这是一种错误行为。

综上所述,父母想要节制隔代娇惯,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不但自己不能娇惯孩子,还应提升教育知识,多思考、多观察、多借鉴,及时体察老人的娇惯行为,力求将这种错误做法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有危机意识的父母可以尝试这样做:

1.与老人达成教育认识上的统一。年轻父母与老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往往存在认知差,这就需要两代人心平气和地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完整的家庭教育是三代人的互动,跟老人交流很必要,但不要把教育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教育分歧要在私下解决,商量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一致性的教育,这样既能避免父母威信受到损害,又不会让孩子感到混乱。

2.分清利害。年轻父母应该以良好的态度让老人明白,虽然孩子还小,但却是习惯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不能太过娇惯和纵容,否则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没规矩,同时也会使父母失去正当管教的威严,最终耽误的还是孩子的未来。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为避免婆媳矛盾,这件事最好由孩子爸爸出面进行沟通。

3.坚持教育原则。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原则性的问题不容妥协。即使老人出面干涉,也不要唯命是从,不要因为对方是长辈就中断正常的教育,这样只会让孩子肆无忌惮、任性妄为。当然,为避免引发家庭矛盾,父母可以在事后避开孩子主动与老人沟通,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4.这是给老人提的一点建议,希望祖辈家长能够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用现代教育观念来抚养教育孩子。老人们平时应当自我审查一下“尺度”,要理性地爱孩子,要有基本的是非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