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宁荣二府二度中秋佳节 神秘数字再现惊天秘密

作者:张凯庆

第三十七回写道:“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贾政出门后,宝玉在园子里玩了两天之后,八月二十三日与众姐妹结成诗社,众人拟以白海棠作诗。

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注意:这里两次出现了“十三元”,这两个“十三”是什么日子?

1.第一个“十三”,暗喻雍正暴亡、乾隆登基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暴亡。

宝玉在贾政出门后,在园子里玩了两天之后,与众姐妹结成诗社。次日刘姥姥进大观园,临走的前一天晚上熙凤说女儿病了,刘姥姥说,“‘或是遇见什么神了。依我说,给他瞧瞧祟书本子,仔细撞客着了。’一语提醒了凤姐儿,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着彩明来念。彩明翻了一回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已住了两夜,熙凤的女儿是在八月二十五日即当天晚上在园子里着凉病倒了,据此推算,宝玉和众姐妹结诗社的日子就是八月二十三日。

小说中的贾敬影射的是雍正,贾敬因吃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家人报信说:“老爷宾天了!”宾天专指帝王之死。贾敬之死影射的正是雍正之死。由此亦可证明,《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

《红楼梦》以好几回的篇幅写中秋诗社咏海棠诗,作《菊花咏》,吃螃蟹,作《螃蟹咏》,贾母夜宴,刘姥姥与众姐妹行酒令等行为,暗喻雍正暴亡,天下欢庆。

小说中巧妙地透露出这种信息。第四十一回,刘姥姥带着“板儿”与贾母等人行酒作令,从席上下来后,奶妈抱着熙凤的女儿过来,“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庚辰双行夹批: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蒙侧批:伏线千里。]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忽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顽,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庚辰双行夹批: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回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

脂批说:“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雍正信佛是众所周知的事,作者借“板儿”“不要佛手了”,暗喻雍正即使拉住佛的手,也挽救不了自己必死的命运。野史传说雍正被吕四娘砍了头,雍正身首两异,只好做了个金头下葬。这种传说被作者巧妙地写进小说里,那“板儿”拿着柚子当球踢,暗示柚子就是雍正的头。所以,脂批说:“伏线千里。”“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回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

当然,野史的传说纯属胡说八道,小说作者借书中人物骂雍正,表达的是作者本人痛恨雍正的的感情,并非书中主人公的真情实意。

关于雍正皇帝之死,笔者想多说几句。

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论是他的妃嫔、皇子,还是身边最得宠的大臣都没有丝毫心理上的准备。所以,后人都对雍正的死因枉加猜测,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清朝官方文书中记载的“正常死亡说”。

《雍正朝起居手册》记述: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宝亲王、和亲王朝夕侍侧。戌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宝亲王即位。二十三日晨奉大行皇帝黄舆返大内,申刻大殓。”这是最早的记载,后来的《雍正朝实录》与《乾隆朝实录》以及《清史稿》都源此说,所记相同,即雍正帝是正常病死的。但后来许多人对此提出疑问:雍正帝从得病到死亡,仅历时三天?怎么死得这么快速而又突然,莫非其中别有隐情。

第二种说法是民间流传极广的“吕四娘刺杀说”,但细考史实,此说是难以成立的。

第三种说法是近代学者杨启樵先生参阅清宫留存史料,分析研究,认为雍正是因服饵丹药,中毒死亡的。《红楼梦》中的贾敬是胤禛登基后雍正的化身,他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后因吃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死时腹中坚硬如铁,面皮嘴唇烧得紫绛皱裂,这和雍正的死因和死时的症状是一致的。

雍正一直崇尚方术、迷信占卜,晚年更到处延访修炼之士、寻求长生不死之药。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发病时,养在宫中的两个练丹道士张太虚与王定乾邀功心切,向雍正进呈他们炼的丹药,没想到雍正吃了很快就“龙驭上宾”了。雍正死后的第二天,嗣主乾隆就在百忙中突然下了一道谕旨,将宫中的道士统统驱逐出宫“各回本籍”,并要他们严守宫中机密与雍正死况,否则格杀不论。从这些异常举措中,可以窥视到雍正死亡原因的一些蛛丝马迹。

满清野史对雍正的评价多为负面,究其原因,是因为雍正登基之后严厉惩治腐败官员,清理亏空,追缴各级官员拖欠的官银,甚至连同胞兄弟、皇亲国戚也不放过,由此招来一片骂声。事实是,雍正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有作为、有政绩的皇帝。他推行的“摊丁入亩”,“废除贱籍”,“火耗归公”等制度,极大地减轻了劳动人们的负担,提高了汉人的地位,折损了满洲旗人和各级官员的利益。所以野史多把雍正描写为残忍冷酷的暴君。实际上,雍正非常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平日除却睡觉,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折。他每天睡眠不超过4小时,在位期间每年唯有自己生日当天才会休息一天,其余每天都挑烛工作至凌晨一两点。他一生中在大臣的奏折中总共批阅超过千万字,是全部《资治通鉴》字数的3倍,过度劳累加之误服丹药致死的说法甚为可信。

康熙末年,国库亏空严重,库银只有八百万两左右,到雍正末年,国库银两就增至六千余万两,上升了近十倍,由此可见雍正勤于政事的重大成果。

雍正皇帝执政以来,励精图治,力求改革,整顿吏治,清理钱粮,摊丁入地,扩大垦田,火耗归公,以银养廉,创设军机处,革除旗主,平定青海,安定西藏,改土归流等等,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政局稳定,边疆巩固,统一增强,设置驻藏大臣,设置五世班禅。为乾隆创建“大清全盛之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宝玉所作的《访菊》诗中有“冷吟不尽兴悠悠”,“休负今朝挂杖头”之句,乾隆的登基大典是在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但实际上,从雍正死亡的那一刻起,他已成为新一代的“天子”。虽然皇阿玛去世,使乾隆伤感不已,然“冷吟”之后是“兴悠悠”,因为,他已经登上权力的顶峰,所以要“休负今朝挂杖头”。挂杖头,语用《世说新语》阮修“以百钱挂杖头,至店,便独醉酣畅”事。宝玉诗中的“挂杖头”是兴致很高的意思。雍正一死,弘历就成了当今天子——皇上,当然兴致很高。

2.第二个“十三”暗喻的是富察氏被册封为皇后。

林黛玉在《咏菊》一诗中有“无赖诗魔昏晓侵”之句,意思是说诗歌创作的冲动从早到晚地侵扰着她,令她兴奋不已。结果,林黛玉的《咏菊》诗被评为第一。

在雍正去世的当夜,乾隆奉懿旨册封富察氏为皇后,“无赖诗魔昏晓侵”,暗喻的是富察氏被册封为皇后时的激动心情。

雍正的突然死亡,使后宫乱成一团,雍正的妃嫔们个个惊恐万状,失魂落魄。这时,急需一位有主见有能力的人来主持后宫。大学士宣读雍正朱笔谕旨:宝亲王弘历即位,弘历生母钮钴禄氏实际上已经是皇太后了。钮钴禄氏也非等闲之辈,她意识到,当务之急是稳定后宫。于是,太后立即懿旨,着富察氏即刻晋为皇后,统领后宫。在这危急关头,太后力挺富察氏,可见富察皇后的能力和人品非常人可比。

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富察氏正式行册立礼。

故此,第二个中秋节两次提到“十三元”韵,暗喻的是雍正暴亡、乾隆登基;富察氏被册封为皇后。

这是巧合吗?非也!接下来的中秋里,神秘数字还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