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声音

·3岁女孩讲话,会用“我的”

·6岁女孩讲话,会说“我喜欢”

·9岁女孩讲话,会谈“我想”

·12岁女孩讲话,会加“我不知道”

·15岁女孩讲话,会将“我”替换成“有人说”

……

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做过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这项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会淡化自我意见和感受。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她们日常用语中“我”的使用越来越少。很多时候,不是女性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而是她们会有意无意地隐藏自己的声音。在大大小小的场合,女性往往很少主动起身发言。是这些女性没有独立观点吗?是她们自己没有力量吗?都不是。真实的原因是,女性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前,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需要突破的障碍比男性要大很多。

“我”的消失

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努力表达自己、对方却一直摇头或毫无反馈时,我们内心会感到委屈和挫败,会觉得反正自己说的话也不会被“听到”,说了也没啥用,不如不说。久而久之,我们可能就习惯了不去说。这就是女性常有的体验。这并不是家人、朋友有意为之,而是人们长期集体无意识中对女性的偏见和误解造成的。甚至,我们女性自己也在无形中促成、维护这样不重视女性声音的环境。

·“我可以说吗?”

·“说出来能被接受吗?”

·“别人会不会因此不喜欢我?”

动笔前,我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不是自己“想表达什么”,而是“不能写什么”。我整整齐齐地在白纸上列出了各种不能写、不该写、不讨巧的内容,给自己生生划出一条银河般宽广的限定,还自动退后两步,离规定的那条线远远的,然后才开始小心翼翼地动笔写。写着写着,我发现,即便是在写关于内在声音的文字时,我依然无意识地隐藏了自己的声音。看,女性是多么守规则啊。

是什么让女性变得如此“乖”?

社会性别“女”

现在,回忆一下4岁时的你身上有哪些细节?让我猜猜,你衣服的颜色可能是粉色、红色或黄色,衣服上有蝴蝶、花朵或小兔子的图案,你可能还有一个大眼睛长睫毛的娃娃玩具(如果是男生,我猜你的衣服是蓝色或绿色,玩具中有宝剑、汽车或小士兵)。如果你继续回忆,可能还会想起一些“过家家”的游戏,比如给小伙伴“泡茶”“做饭”,给娃娃“做衣服”。没错,4岁的你,已经拥有社会性别。

小时候,我留着过膝的长发,因为妈妈觉得女孩子就得留长头发,我爷爷则觉得女孩子要梳麻花辫才好看。这就是家庭期待。后来上幼儿园、学前班,老师们很喜欢我的长辫子,有一次我的辫子剪短了一些,有位女老师可惜地叹息了好半天,这就是权威期待。那时候正热播电视剧《青青河边草》,因为发型的缘故,我经常被当成电视里的“小草”,想象一下,你在街上走,陌生人因为你的长辫子注意你、夸奖你!这着实助长了我的自恋。这就是环境期待。这些期待合在一起,贯穿了一个人从小到大的过程,它们统称为社会期待,我们的社会性别“女”,就是在这样的期待中形成的。

社会期待的作用有多大呢?我上中学时,学校规定女生一律不能留长发!天呐,我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坐在理发店的镜子前,看着发型师一剪子下去,我哇的一声就哭了。其实,我并不喜欢留辫子,也没有觉得长发更适合我。只是在社会期待中,我开始认同,我是个女孩,女孩就要留长发,没有了长发,我是谁?我还能不能被接受?我第一次有了性别认同困惑。社会期待最大的影响,在于它会让我们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则,自动约束自己的形象,收敛自己的举止。

家人聚会时,我听到长辈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生活里,这样的说法真的比比皆是,它不仅限制了女性的个性发展,还制造了一种刻板印象——女人就是这样。一个女孩从小到大,往往经历很多刻板印象和性别期待的洗礼,女孩“不能疯跑”“不能喊叫”“不能像个男孩”。这些规训充斥于耳,逐渐掩盖了我们本来的模样,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否定自己天然的内在声音。到了青春期,我们可能已经深谙女孩的生存法则,无意识地认为表达自己的声音是自私的、不成熟的、有缺陷的,转而借鉴吸收他人的、主流的、安全的表达。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重要行为学实验证实:假如迎面走来一个人,你的大脑第一反应是辨认这个人是男是女。这个自动化的识别要远远早于辨别种族、衣着颜色等信息。紧接着,你脑中关于“男人该怎样,女人该怎样”的社会期待就会像标尺一样丈量对面这个人:“这女的真瘦”“她怎么走路像个男人”。社会期待会深深影响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潜移默化地规范我们的是非对错。

传统观念里,婚姻是成年女性的必要归处。如果一个女人没有丈夫,人们可能潜意识觉得她不完整、不幸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人。接下来,大脑就会自动分析,是什么让她没有丈夫,一个审判女性的思维通路就这么形成了。因此,当我们发明“剩女”这样的词时,暗含的逻辑是“女人没有在某个年龄段结婚一定是这个女人的错”,我们甚至会连带着想,是谁(或什么)影响了这个女人没有结婚。

很多女性一生都活在别人注视的目光中。社会的运行规则盯着女孩,从小教她要温柔善良,等她大一点又要求她自尊自爱,在她豆蔻年华时警告她不能让男生占便宜,而她一毕业就催着她赶紧恋爱结婚,女性的生命仿佛被植入了时钟,不按“点儿”走就来不及似的。我遇到的很多年轻女性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隐忧和焦虑感,让她们活得不舒展、不自在、不通达。

新时代的女性被赋予了前几代女性都没有的权利,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发展自我。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数量甚至超过了男性,女性就业人数与男性旗鼓相当。如今的女性可以去爱,去工作,去探究生命的意义。是按照别人的期待做一个规规矩矩的乖女孩,还是顶着各种压力,努力活出自己,是女性要面对的议题。

在关系中失声

有个情形想必你自己或身边的女性遇到过:女性在一个人的时候有想法又独立;一旦进入关系,她的“声音”就自动消失了。明明能说会道,面对父母的不合理要求却默不作声;寒窗苦读得来的知识,不能指导自己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时常感到迷茫、困惑、无意义,原本坚定的想法经不起周围人的劝说;心中的梦想,在容貌、年龄焦虑里,就像纸飞机遇到水一样折了双翼。你可能会问,关系真的会让一个人发生这样的变化?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看一看。

如图1-1所示,请从右图A、B、C三条线段中选出与左图线段X等长的线段。

图1-1 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从众实验

很简单,你一眼就看到了,正确答案是C。但是,就这么一条线段,却让很多人睁眼说瞎话。一开始,被试独立作答时能够很容易地坚持自己的判断。这时,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增加了一个条件——让被试处于群体关系里。他安排了每组5人,其中只有1人是真正的被试,其他4人都是“托儿”。

同样是这样的视觉选择题,当被试说出自己的答案(正确答案)时,其他4人全都说一个错误的、统一的答案。如果你去搜索阿希实验的视频,就能明显看到,被试脸上那种犹豫、纠结的神情。第二轮,被试有些纠结地说出自己的答案(正确答案),其他4人又全部都说错误的、统一的答案。这时,被试脸上明显出现了慌乱、紧张的神情,被试陷入了一场深深的自我怀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接下来的测试中,那名被试,那个拥有正确答案的人,一次次地跟着其他人选择了错误的,但却与大家一致的答案。

阿希的从众实验证明,一个人会在社会期待之下变得盲目、从众,失去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想法、行为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就会发生扭曲。一开始,他知道别人是错的,但还是跟着别人选择错误答案,属于行为扭曲;时间久了,他会觉得可能别人看到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从而发生认知扭曲;如果持续时间更久,他就会觉得自己的感知是错的,完全服从大多数,即感知扭曲。

在群体关系中,人的行为、认知、感知都可能发生扭曲,变得不再遵从自我。比如,孩子生来并不怕狗,但是当周围的人都对狗表现出害怕、慌张,孩子也会跟着害怕。这个时候,孩子还不知道狗是什么,但是会认同群体对这一动物的反应,于是孩子也变得怕狗。

社会期待对女性也有类似的影响作用,它让女性在关系里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观察男孩和女孩的游戏(选取的是4岁以上已形成社会性别的孩子),我们发现一个明显的不同:男孩更倾向于制定和维护游戏规则;女孩则注重保持关系,甚至会为了保住关系结束游戏(下文将详述)。关系取向的女性,会根据他人的期待(或者想象中他人的期待)不断调整自己的话语、举止;同时,总担心自己这样不好、那样不对,从而弱化或藏匿自己的想法,从众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认知。

如果得到的警告是“这样做会失去关系”,女性很可能会放弃自己的坚持,选择维护关系。比如,受“女人太能干会让男人没面子”说法的影响,大部分女性不是勇往直前地追逐自我,而是稍稍隐藏起自己的力量,给伴侣留足面子。甚至,关系一旦破裂,女性会首先反省“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才导致关系结束”。在越来越多“不能”“要乖”的声音中,女性会不断调整自己,妥协、隐藏、削弱内在的声音。在这场人生游戏当中,为了关系,我们放弃了自己。

如果问一个女孩,理想的女性应该是怎样的?大部分回答可能是:温柔善良、美丽苗条、学业有成、事业出色、感情美满、家庭和睦、内外兼修、青春永驻。这样的回答,反映了女孩已经根据群体中的社会期待,一次次选择了“安全的”答案。但,这些不一定是女性真实的答案。

真实的“我”得以确立,有两个前提:被听见和被认可。二者缺一不可。在电视荧幕上,我们看到很多女性为了家庭舍弃事业;在爱情故事里,我们听到有些女性最大的梦想就是嫁得好;不仅如此,我们看惯了外婆在厨房忙碌,看惯了妈妈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务,这些言传身教让我们看到女性的“位置”在哪里、“角色”是什么。她们就像阿希实验中的“托儿”一样,不断告诉你“女性是这样的”。过去,我们很少看到、听到、体验到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独立生活、坚持自我,还能被鼓励、被认可的故事。我们被告知太多的“应该如何”,极少有人问问我们“想要什么”。

那么,究竟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内在声音?听好了,下面是“如何做”时间,只要按照我说的方法,你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内在声音。

等等,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又在期待着别人告诉自己如何做,真是防不胜防啊。

寻找自己的内在声音,你需要与自己建立连接,向内看,看向真实的自己。在这个时候,任何书本、专家、权威都是靠不住的,他们只是给你一些虚幻的安全感罢了。你必须真实地感受自我,听一听自己的声音,那些从你出生起就一直存在的、独特的、有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