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历史地理与中国的未来

吴 晨

《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

当F16飞越喀布尔的天空时,你是惊异高科技的锐利,还是古老文明的坚忍?这是动画电影《养家之人》(The Bread Winner)中提出的问题。阿富汗有一句谚语:“说出你的话来,但别提高嗓门。让百花齐放的是雨露,不是惊雷。”(Raise your words, not your voice. It's the rain that makes the flowers grow, not thunder)其中的睿智,绝不输于任何古老文明。但阿富汗为什么会出现塔利班这样的极端组织?为什么会沦为文明塌陷之地,成为让美军沉陷的泥潭?

阿富汗是《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中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站在大国的视角,从地图上去观察位于中东(伊朗)、俄罗斯、中国与印度之间的阿富汗,你能很容易去理解它的战略意义——俄罗斯希望通过它获得直达温暖海洋的管道;印度希望通过它打开通往中东与欧洲的陆地贸易线。但是,拉近了距离之后,大国才发现要改造阿富汗成为它们所希望的模样,会遭遇到地图上完全看不到的困难。苏联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领教过它的泥潭;美国因为“9·11”而把它作为打击极端恐怖主义的靶子,到了实地才知道群山纵横的阿富汗绝不是简单地用超群的空中力量和战斧式导弹可以抹平的。

曾经作为随军记者的卡普兰在书中写道:“我们发现面对原始的仇恨和混乱,地面部队是如此无能为力。”拉近了距离,美军才发现平面上的地理,需要三维空间的恢复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逻辑和潜伏的陷阱。美军在阿富汗的群山中,在伊拉克的险恶小巷中,以1万亿美元和3.5万名以上士兵为代价,才真正理解了地缘政治。这绝不是华盛顿那些专家们纸上谈兵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