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文化,习俗,传统,禁忌
- 赵惠玲 刘烨编著
- 1063字
- 2022-07-22 17:26:08
传统的绣花鞋
在鞋类大家庭中,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的绣花鞋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这种根植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实用品被世人誉称“中国鞋”。
在华夏古老的大地上自从由母系社会转成父系社会后,便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历代妇女一代一代传承著古老的绣花鞋技艺,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她们一针一线地述说著各个朝代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与时尚价值。
绣花鞋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帮的铺陈,并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艺饰条。应用彩色丝线从鞋头到鞋跟甚至鞋底和鞋垫上都绣上繁缛华丽的纹样。
绣花鞋绣纹主题源于生活,主旋律是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基本参案有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爪蒂花果、山川风物、戏剧人物等。吉祥参案有莲生贵子、榴开百子、双蝶恋花、龙飞凤舞等,寓意著生命的赞歌和美满的人生。
踏遍大江南北最早起源于何时何地的绣花鞋,从当前所遗留下的传世品已无从考证。广泛流传在山西晋南的“晋国鞋”的传说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两千六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当时位于山西的晋国是个小国,西元前六六〇年,晋献公当了国君后,竭尽拓疆,一举吞并了十个诸侯小国,开始称王称霸。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他的文治武功,他命令宫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须绣上石榴花、桃花、佛手、葡萄等钦定的十种花果纹样,同时还下令全国平民女子出嫁时必须把这种绣了纹样的“十果鞋”当作大婚礼鞋,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晋献公的赫赫战绩。
当时称此种图案的绣花女鞋为“晋国鞋”。从此晋国的刺绣工艺便以绣花鞋延伸到绣花衣以及其他用品上。三百年后,即西元前三一三年,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出生于绣花鞋的故乡。
荀子十分重视当地的刺绣业,他的名著《荀子》中的一篇文章记录了推广用铁针灸绣的绣花工艺,并以哲学家的角度赞扬了绣花针,认为铁针不仅能在鞋上绣花还能“下覆百姓、上饰帝王”,为社会经济繁荣与稳定做出贡献。
直到近代该地区的丝织与绣花的闻名远近,当地女子从童年起开始鞋上绣花的生涯,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用十几年的时间为出嫁含辛茹苦地绣鞋,将少女纯真的爱针针线线绣到鞋面上,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对幸福的追求。
历史的变革使绣花鞋的制作与刺绣水准成为当地评价一个女子心灵手巧的先决条件。她们从自己的婚嫁喜日到孩子的满月周岁,从家人的圣诞大寿到丧事冥日,凡是人生大事之际都用一双双绣花鞋表现自己的才能智慧和艺术魅力。
经初步考察,中国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把绣花鞋视为本民族的穿著特色。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绣花鞋已成为所有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绣花鞋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