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青春不是你的人生:叛逆期与更年期的冲撞
- 谢兰舟 刘烨编著
- 910字
- 2022-07-22 17:32:11
让你上课不再“魂不守舍”
陈云近来很苦恼,他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走神,不是想著昨晚的电视情节,就是盼著下课去操场上踢球。他尽力使自己集中精力,可不一会儿就不知不觉又走神了。这可怎么办呢?
陈云的苦恼属于学习方面的行为问题即注意力不够集中,缺少训练和培养。
注意力就是注意的能力。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选择。举个简单的例子:机械照相机摄影时,取景框内有很多景物,根据需要拍摄时,则是取近,远不实;取远,近就虚。所谓“逐鹿者不见山”,也是这个道理。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方向上的保持和深入,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注意又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的努力。而有意注意则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它的维持必须以一定的意志努力为前提,这是人的高级水准的注意。作为老师应该力求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变换的教法吸引学生听课,但也应承认,教学过程总会有单调、乏味的时候。这时就要靠学生有意注意参与学习活动,保证课上学习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陈云同学因为没有用有意注意为自己学习活动坚持住,所以整节课上注意力“信马由缰”,导致了课上走神的结果。长此下去,就会成为“学弈”的又一佐证。
注意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也可以透过生活实践的锻炼而得到改善。怎样提高“注意力”呢?
明确目的任务
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清晰的了解时,就会提高自觉性,强化责任感,集中注意力。即使注意力有时涣散,也会及时引起自我警觉,把分散的注意收拢回来。
克服内外干扰
克服内部干扰,除了要避免用脑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外,还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克服外部干扰,除了尽量避开影响注意的外界刺激外(如课上收起与上课无关的报刊杂志,在家写作业时关掉电脑或电视等),还应适当地有意锻炼自制力,培养“闹中求静”的心态,使注意能高度集中和稳定。
养成注意习惯
学习过程中,要会“自我提问”。为求答案,积极思考,保持高度注意,出现“走神”时,要会“自我暗示”,保持注意的稳定。学习临结束时,更要使注意保持紧张状态,绝不能虎头蛇尾。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以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入手,是全面提高注意力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