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制番之策,推恩令

随着一声退朝,众学子皆是双手放置身前,行稽首之礼,“学生等告退!”

众学子退去之后,程咬金伸着脖子,偷偷看着答卷。

李世民则是笑骂了一句,“程知节,你个滚刀肉能看懂什么?”

“嘿嘿,看不懂凑热闹呗,陛下俺也告退了。”程咬金是个见风使舵的能手,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也不瞎掺和了。

“准了。”

几名武将先后告退,大殿之上仅留下房玄龄、长孙无忌。

接下来,君臣要在一块观览众学子的答卷。

厚厚的一沓,排在第一位序便是魏叔玉的。

房玄龄、长孙无忌见着洋洋洒洒密密麻麻的文字,十分整齐工整,不禁微笑着点了点头,“不错,有他爹的风范!”

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定下神来,看主要内容。

文字第一排,三个大字,推恩令!

李世民看到推恩令三个大字,眼前不由一亮,思路顿时被拓宽了无数。

魏叔玉策论内容:

“昭君出塞,为和亲第一例,为汉首创,推恩令也在大汉异彩纷呈,我大唐学和亲,为何不能学推恩令?”

“以大唐北部回鹘为例,其占据广袤的草原,部落呈星罗棋布式分散,我大唐只需效仿当年汉制推恩,分化其各个部落,使其各自为政,其便形成不了规模!”

“规模不成,对吾大唐自无忧也!”

“推恩具体内容,便是草原部落首领儿子继承部落主要领土,其余诸子,继承部分领土,分化为第二、第三、第四部落首领!”

“规模化的土地愈分愈小,最终只会形成一盘散沙……”

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看到此处,双眸中皆是放出阵阵精芒,“叔玉……有点东西,推恩令不仅仅适合中原王朝的诸侯,对蛮夷也同样适用啊,这个想法真的……是推陈出新!”

但,问题来了!

蛮夷又不傻,知道这是大唐的分化,为要接受呢?

这就进入到了魏叔玉策论的第二个阶段。

“明知是分化,却要让蛮夷心甘情愿的接受!”

“我大唐天朝上国,膏腴丰硕,其中茶叶、盐、丝绸、瓷器在蛮夷地区,享有盛誉,十分珍贵与罕有,蛮夷对茶叶、盐、丝绸、瓷器有着无比的狂热……”

“但凡接受大唐推恩部落,皆会获得与大唐贸易之权,否则大唐断绝与其贸易……如此一来,蛮夷就算知晓大唐行分化之策,也不得不接受!”

“其次,那些部落首领的次子,有异心者居多,可操纵空间极其大!”

魏叔玉撰写的策论,洋洋洒洒近乎上万字,所言皆是切中要害,十分有见解,明确了就是阳谋,且是蛮夷不得不接受的阳谋!

最后。

“和亲之策,实乃抱薪救火,非但不能灭火,只会助长火势!”

“推恩若能实现,必将维系大唐安稳,开创万世繁荣之基。”

“学生拙见,望陛下知晓。”

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三人看完了魏叔玉的策问,皆是长舒了一口气。

李世民双眸中精芒闪烁,眉目中露出满意,“维系大唐安稳,开创万世繁荣局面,成就千古一帝,不就是自己想要的?”

平静了许久。

房玄龄、长孙无忌面面相觑,皆是不敢先言。

“说说吧,如何?”李世民淡淡发问道,声音中的满意却无法隐藏。

房玄龄紧忙站起身来,认真道:“推恩若成,正如其中所说,必能维系大唐安稳,开创万世繁荣之基!”

长孙无忌也同样站起身来,面露凝重,严肃道:“恭贺陛下,必能成就千古一帝!”

“哦?是吗?哈哈哈!”长孙无忌的话,显然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还有什么比洗去罪名,成就千古更有吸引力?

“魏征,倒是生了个好儿子!”李世民点了点头。

“连中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是有真才实学的!”

李世民又看了底下的学子答卷,上面应对之策就显得十分平淡了!

李世民拿起了红纱毛笔,然后圈住了魏叔玉的名字,随后在上面题字,“甲甲等!”

“明日便在长安放榜吧!”

“是,陛下英明!”房玄龄、长孙无忌应道,心头却是默默道:“了不得啊……连中三元,魏征后继有人啊!”

随后两人又想了想自己儿子,不提也罢。

……

长安城,郑国公府,魏家。

魏叔玉踩着轻快的步伐,回到了家中。

魏征见着儿子从朝堂归来,脸色也颇为严肃,认真询问道:“发挥如何?”

“应当是稳了吧?”魏叔玉露出了一个从容且自信的微笑。

“切不可骄傲自大,陛下未圈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魏征能言善谏,说起话来,一套又一套。

魏叔玉似乎早已习惯了,微笑着点头,“父亲所言甚是,孩儿记得了!”

魏叔玉回到自己房中,打开一卷白纸,上面画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图。

魏叔玉穿越到大唐十六年了,发奋读书,头悬梁锥刺股十六年了!

魏叔玉看着关系图,不禁微叹了一口气,“父亲什么都好,就是有点看不清形势……李承乾他当不了皇帝……可父亲已经被标上了太子党,日后李治当了皇帝,那还了得?”

“自己得提早为魏家打算啊,连中三元,读书人的巅峰,再交好一众武将文臣之子,接触李治……想来日后不会混的太差……”

……

距离殿试,已过了两个时辰。

繁荣热闹的长安城,又多了一个讨论的话题。

“听说今天殿试策论争论十分厉害……”

“陛下给出的策论是制番之策。”

“有主战的,言武力镇压……”

“有主张和亲的,能够维系大唐和平、兴盛。”

“有说和亲不行的,治国之论,当真是激烈至极。”

“那究竟如何了?陛下钦点哪一位为状元了?”

状元,可谓是读书人的最高的殿堂,最高的荣誉,由民迈入官,实现阶层跨越,最快,最有效的途径!

“还清楚钦点何人。”

“据说郑国公之子,魏叔玉已经连中两元了,会不会夺得状元之位?”

“郑国公,魏公家的公子?”

“没错,魏叔玉连中两元,极有可能的。”

“已连中两元了,那要是再中,岂不是连中三元了?放眼古今,哪个能连中三元?这未免……太震古烁今了。”

“不好说,不好说,毕竟殿试是陛下钦点,谁能入得陛下眼,这个真的不好说。”

“听说有一位陈姓学子,也不错的……”

繁荣的长安城,变得更加热闹,围绕争论的话题,自然就是那殿试,究竟谁能夺得魁首状元呢?

卢国公府。

程咬金从朝堂上归来,立刻召见了自己的好大儿程处默。

“爹,这么急着召见俺,啥事?”程处默摸了摸后脑勺,不解道。

程咬金此刻丝毫没了朝堂上老赖滚刀肉的模样,反而是认真凝重的问道:“你跟那老犟驴家的儿子玩的如何?”

“老犟驴?爹你说的是郑国公魏征吧?”

“对,是他!”

“俺怀道、遗爱跟叔玉都是铁哥们,关系好的很,怎么了?他闯祸了?”程处默有点摸不清父亲的想法。

程咬金听着好大儿说关系不错,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好玩吧,有些人能玩,有些人不能玩,你得看清局势,叔玉那个小犟驴,估计要连中三元了……前途不可限量,冉冉升起的新星……”程咬金能够历经三朝而不倒,见风使舵的手段是不简单的。

……

这一幕,同时发生在各大国公府上,老国公皆是询问自家孩子跟叔玉关系如何。

关系好的,表扬一番。

不好的,打一顿,赶紧去结交。

按照上头的风向,要连中三元的可能性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