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清末至民国时期提出的文字改革理由的辨析

这个时期提出的文字改革的理由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下面略加评析:

(一)汉字难学。汉字字数很多,结构复杂,没有完备的表音系统;而拼音文字只有几十个字母,字母结构简单,拼音比较规则,见字可以知音。从这几点看来,汉字比拼音字难学,可是我们不能仅根据这几点就认为要把汉字改为拼音字。因为汉字还有许多优点,所以必须全面地研究综合考虑,才能决定是不是要把汉字改为拼音字。

(二)富强由文字。这个说法不能成立。国家的贫富或强弱,是由社会制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制度、历史情况等因素决定的,不是由文字的状况决定的。当今世界上,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并不都是富强,有些也很贫弱。旧中国积贫积弱,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而新旧中国使用的都是汉字,可见国家的强弱与使用什么样的文字没有直接的关系。

(三)汉字是统治阶级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这是苏联马尔学派的错误观点。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用上层建筑作为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但文字不是上层建筑,不是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汉字和拼音字都是全民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它们既可以传播正确的思想,也可以传播不正确的思想。使用哪种文字与文字传播什么思想并不相关。

(四)汉字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有的科技发展,有的科技不发展。旧中国科技不发展,新中国科技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科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位居世界前列。1980年,中国是世界上贫穷的国家之一,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旧中国使用的都是汉字。

(五)由象形而表意而表音,是文字发展的普遍规律。我们认为,世界文字的发展不存在这样一条共同规律。汉字和拼音字属于不同的文字体制,难分高下,互不隶属,汉字不会发展为表音文字。对这个问题,下一节里还要做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