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优雅绚烂的纱丽

一、印度服饰的宗教特征

印度全名为印度共和国,得名于印度河。河名出自梵文“Sindhu”,意为“河”。中国东汉时称其为“天竺”,唐代时改称印度,印度人自称为“婆罗多”。印度是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文化有着独特的神秘气息。

服饰作为文化的载体,必定会反映出文化的特征。印度服饰所包含的文化特征正如印度的建筑、雕塑、绘画一样,具有宗教性、多样性、装饰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宗教性。

整体上看,印度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宗教有着密切且直接的联系,宗教的影响深入到社会与文化的每个角落。几乎可以肯定,印度传统文化实质上是宗教性的。因此,宗教习俗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印度服饰的款式、结构及造型。

在印度,印度教是教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纱丽便是印度教典型的女性传统服装,它由一块长方形布料披裹而成,没有经过任何裁剪和缝制处理,其形制从公元前到现在一直保持稳定,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纱丽之所以能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它穿着后造型优雅,结构和布料适应炎热的气候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产生和成熟基于宗教之下。(见图12)

图12 印度纱丽(华梅摄)

在印度教的宗教习俗中,衣服被认为是不洁之物,因此修行者都尽可能少穿衣服,像男士的多蒂就因为没有接缝而被认为是“净衣”,女性的纱丽也因结构极其简单而被广泛穿用。印度妇女前额中间的红色吉祥痣是传统印度教女子已婚的标志,象征着吉祥喜庆,是印度妇女最具特色的传统装饰。

二、围裹式长装形制

精致优雅的纱丽是印度妇女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最初,纱丽只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着,后来逐渐演变为印度妇女的日常装束。

从视觉上看,纱丽像一条结构巧妙的连衣裙,但实际上,它的主体只是一块宽约0.9—1.2米、长约4.5—11米的布,色彩鲜艳明亮,装饰以刺绣、花边、亮片等。

印度女性着纱丽之前,先得穿“乔丽”(Choli)和衬裙。乔丽是一种短且紧身的上衣,领口形状和衣长依流行而变,但一般短的露出肚脐的较多,袖子有半袖、无袖和连袖等,长袖较为少见。其色彩以烘托纱丽为目的,有些丝绸做的纱丽,常从一端裁下一截做乔丽用,以求色彩和材质上相互呼应。衬裙大多采用棉布,较为高级的则选择塔夫绸或缎子,并装饰有刺绣或蕾丝。常见的结构为六片裙,裙长及踝,腰部用棉布带扎系,色彩以白色为主,也常与纱丽同色。

印度纱丽的披裹方式、色彩、质感等变化繁多,不同的种族、区域、信仰都会有所不同,较为常见的是纱丽末端归于单肩并自前向后垂下。

围裹纱丽时,其横向的一端有精美的边饰纹样“宫嘎特”(Ghungat),一般采用织花或刺绣的方式进行装饰,穿着时先把没有边饰的一端自右腋下起在身上围一圈,高度在胸下和衬裙腰线之间,再把上部边缘掖进衬裙系紧的腰带里。然后将纱丽围着身体再缠绕一圈,这一圈大致是三五个身体的放量,只要留出的长度足够用来搭在肩后就可以。缠绕完第二圈后,将有边饰的那端折叠,并把折叠好的一端自右下向左上绕,经左肩垂于身后,垂在身后部分的长短因纱丽的长度而定,一般垂到膝下位置。纱丽的尾端自右腋下向左肩缠绕时,布料紧贴前胸,整理出优美的褶饰。第二圈围绕腰臀部的放量则在前中央折叠成10厘米宽的规律直褶,印度女性叠这种褶非常熟练,不仅一只手可以快速完成,而且褶的宽度完全一样,就像经过计算一样精确、整齐,令人惊叹不已。直褶折叠完后,掖进前中心腰围处,如果还不够平整,就把多余的量往后摞,掖在后腰处,为的是保持前身的平整、利落。

纱丽围裹方式的形成与印度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着装者身份、地位的象征。寡妇穿着纯白且没有任何边饰的纱丽,表明她在为丈夫服丧。披在肩上的布端也各有讲究,一般情况下布端垂挂在左肩,但进行宗教祈祷或外出时,则常把布端戴在头上;已婚妇女遇见长辈或在寺庙中拜佛时,应把布端当披肩,从左肩围披到右肩,把里面穿的乔丽遮掩起来;工作时,则把垂在左肩后面的布端从后右腋下绕到前面,再把其掖在左腋下,以便于行动。在孟加拉地区,左右腋下折叠的宽褶代替了前身中央细密的直褶,在印度北部地区,垂挂在左肩的布端要从后面披向右肩,再从右肩向前披过来,最后把布端夹在左腋下。

三、同一穿着方式下的多国服饰

(一)泰国女性礼服“帕·弄”和“萨·百”

纱丽是东方缠裹式服装的典型代表,与其穿着方式类似的还有泰国女性礼服中的“帕·弄”(Phanung)和“萨·百”(Sa-bai)、印度男性的下装“多蒂”(Dhoti)、尼泊尔的“希塔科·帕瑞亚”(Chhitakophariya)、印度尼西亚的“卡因·潘将”(Kainpandjang)等。

泰国女性礼服主要由裙子帕·弄,缠绕式上衣萨·百和饰带组成,面料为丝绸。帕·弄的穿着原理和造型结构与纱丽十分类似。

在泰国,帕解释为布,弄解释为穿,帕·弄其实是下装的总称,也是筒裙的代称。泰国的帕·弄高1米左右,长及脚踝,筒裙周长大约为1.5米。一般来说,帕·弄的下摆处和萨·百的一端都织有金色的纹样——泰国人很喜欢这种横向的条纹,称其为“帕·辛”(Phâsin),在整套服装穿着完毕后,帕·辛起到很好的装饰烘托效果。(见图13)

图13 泰国帕·弄(王家斌绘)

在不同的场合中,依据礼仪规格的高低,帕·弄呈现出的着装效果也不同。如礼服套装中,帕·弄的穿着方式为:身体套入筒裙中,腰臀部紧裹,把余量全部归到身体的前中央,然后将其折叠成5—6厘米宽的箱型直褶,直至箱型褶紧贴腰身,再将它们重叠着平压在前中央,用装饰腰带固定。正式夜礼服的着装方法为:身体套入筒裙,余量归至前中,折叠成6—7厘米的直褶,并将折叠在一起的直褶向右折,再系上带扣的装饰腰带。白天正装或休闲时的着装方法为:将余量归至身体右侧,然后再自右向左折叠固定。现今,商场里销售的帕·弄都直接做成有直褶装饰的裙子,穿着十分方便快捷。

上衣萨·百主要用于夜礼服,越长礼仪规格越高,长及曳地则为泰国女性的豪华装束。与第一种帕·弄穿法相搭配的萨·百是把幅宽96厘米的布两折为约28厘米的窄条,长度1.6米左右。具体穿法为:自右腋下起绕胸部一圈后,披挂于左肩,或直接垂于身后,或在左肩上折叠一下,用饰针固定。萨·百采用的面料一般为刺绣丝绸,或折叠出直褶或垂褶装饰的蝉翼纱。

泰国女性根据不同的礼仪规格而选择不同结构的上衣,不同面料、花的裙子,这些服装组合都有固定的专属名词,如Thai Chakri,Thai Sa-bai是礼仪性最强的夜礼服,由帕·弄、萨·百和饰带组成;Thai Borompimarn,Thai Chakrapat是正装、半正装的夜用套装,正装的搭配为立领长袖上衣和正式穿法的帕·弄,半正装为萨·百和正式穿法的帕·弄。这些夜礼服的面料大多采用织进金银线的织锦缎,以凸显其雍容华丽的风格,配饰中的腰带、鞋和首饰等也多用金、银和宝石点缀装饰。Thai Amrin是简略式的夜礼服套装,由缠绕式的帕·弄和高领长袖上衣组成。Thai Chitrlada是日间正装,由全条纹或只在下摆处有条纹的帕·弄和前身系扣的立领长袖上衣组成;Thai Ruan-Ton是休闲套装,面料除丝绸外,还采用棉布,帕·弄上有横向或纵向条纹装饰,上衣为小圆领,七分袖,袖口较宽,前开襟,五粒扣,色彩为帕·弄的对比色或帕·弄上条纹的颜色。

(二)印度男性下装“多蒂”

多蒂是印度教男教徒穿用的长腰布,主体是一块白色的棉布,有的有边饰纹样。多蒂的着装方式因地区而异,主要可分为两种形式:从两腿间穿过去的兜裆式和像纱丽一样在身上的缠裹式。后拉出,折叠成褶,掖进后腰中间。较长的布端在前腰中央折叠出五个规律直褶,剩下的布顺势向后绕,再绕回到前腰,压住折叠好的直褶,反向掖进向后绕的布条中,紧紧地系在腰间。(见图14)

图14 印度多蒂(王家斌绘)

根据印度史料记载,多蒂的起源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古代印度文明,从那时的遗址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穿用类似多蒂的衣服,据说纱丽便是多蒂的变形。此外,在南印度的西海岸地区,有一种120厘米长的纱丽,这种纱丽的着装方式被称为“卡恰式”,其特点是把缠绕在腰部的布端像多蒂一样从两腿中间穿过,在背后掖进腰里,这也证明了纱丽和多蒂如出一辙。

(三)尼泊尔的“希塔科·帕瑞亚”

尼泊尔与印度接壤,宗教和文化深受印度影响,因此服装类型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卷衣希塔科·帕瑞亚便是一种穿着方式与纱丽类似的传统服装,区别在于它只是一种裙装,并不像纱丽那样缠绕全身。希塔科·帕瑞亚是一块95cm×400cm的印花布,穿着时把布的一端自右腿前向左绕一圈,布的另一端留出一个臀围的量,约100厘米,把中间部分叠成10厘米宽的直褶,褶山整理平整后放在前身中央,掖进腰里。剩余部分的布端捏出自然褶,自右向左再绕一圈,掖进前身左侧,使布的左边呈螺旋状。

与希塔科·帕瑞亚搭配穿着的有上衣“乔罗”(Cholo)、带子“帕土卡”(Patuka)、披肩“喀斯特”(Khasto)和一个吊带“米恰”(Mhicha)。乔罗的领子是立领,门襟的交合处是非对称的,袖子十分合体,腋下拼缝三角挡以便于活动,面料为刺绣花纹的薄蝉翼纱,也有用双层厚地织物制成。连接乔罗和希塔科·帕瑞亚的是缠腰带“帕土卡”,它宽60厘米,长548厘米,材质为未经漂白处理的本色白棉布,穿着时既可以一圈一圈地缠绕在希塔科·帕瑞亚之上,也可以将其对折,自右向左缠绕,把布端塞进带子里或披搭在肩头。帕土卡层层缠绕时可保暖腹部,或当口袋储物之用,解开后还可以作为背孩子的带子,颇具实用功能。披肩喀斯特一般为织有横向花纹的棉布,披法各异,和纱丽的披肩部分最为接近的是把布的一端夹在左腋下,另一端从背后经过右腋下向左缠绕,最后披搭在左肩上。

(四)印度尼西亚的“卡因·潘将”

卡因·潘将是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爪哇岛上的代表性服装,在印度尼西亚语中,“卡因”是布、腰布的意思,“潘将”是长的意思,因此卡因·潘将意为长腰布。它全棉质地,印染着巴蒂克式纹样(Batik,印尼流行的一种蜡防印花布),穿着时要折叠出整齐的纵向直褶,是特殊的礼仪场合才可穿用的盛装。

卡因·潘将的着装方法为:把布的一端对角折出三角形,另一端堆叠7到12个宽约2—3厘米的直褶,三角型布端置于身后,顺时针向前围裹,直至之前整理好的直褶处于身体前中央或稍偏左侧,然后再用宽17厘米、长约122厘米的硬挺腰带“斯塔根”(Setagen)把缠绕好的卡因·潘将围系在腰部。

与卡因·潘将搭配穿着的上衣为“巴究”(Badju,也称为“卡巴亚”Kebaja),它是一种用蕾丝等半透明织物制成的翻领对襟上衣,胸口处有胸挡,里面穿内衣“科坦”(Kutang)。巴究的衣襟用类似胸针的金属装饰物固定后,披上宽50厘米,长134厘米的披肩“斯伦丹”(Selendang)。斯伦丹在美化整体着装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妇女背孩子的兜带,是一种美观实用的服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