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潜隐人体的深衣及其延伸

一、深衣的结构与中国男袍

深衣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最初用白色麻布制作。西周时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大为流行,其服装样式是上衣下裳的传承。古书记载为,深衣上用竖幅,下用斜幅,每幅又交裁分为二,共裁剪成十二幅以应一年有十二个月。造型直上直下不束型。服制特点是上窄下宽。窄的一头叫作“有杀”,顺着侧缝围裹到后片,斜裁衣片与侧缝缝合。斜裁的方式在拉伸围裹时有弹性,可以调节围裹的造型,使其平顺自然,穿时缠于后腰,即成为“续衽钩边”。(见图5)

图5 深衣(王家斌绘)

深衣形制的所谓“续衽钩边”,即不开衩,衣襟加长,并且形成三角绕至背后,用丝带系扎。“衽”可理解为衣襟。上下分裁,在腰缝处缝为一体,造型上紧下松,长度至足踝或长曳拖地。深衣的形制从功能上是为了更彻底地隐蔽人体。《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衣襜褕入宫,不敬。”14襜褕,即直襟衣。直襟衣的前襟遮蔽不严,容易暴露出内衣或肌肤,因而显得不庄重。由于当时织机幅宽的限制,拼接的方式可加大幅宽,有效地遮蔽身体。深衣是上衣下裳缝在一起的款式,因而其结构仍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功能又适合当时人们的整体衣着需求。

深衣形制符合先天后地的顺序,是对天、地、人整体概念的一种形式上的体现。《礼记正义》曰:“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15儒家礼制思想长时期影响着中国服饰,而早期的深衣正是“礼学”的形象显示。

《礼记正义》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16

到魏晋时期,男子早已不穿的深衣在妇女服饰中依然流行,而且造型上又有所发展,主要是下摆的幅度和装饰性变化。将下摆裁制成几个上宽下尖呈三角形的衣片,然后一经绕襟形成层层相叠形如旌旗,而得名为“杂裾”。“髾”是在围裳中伸出两条或数条的飘带,名为“襳”。走起路来这些飘带随风飘起,彰显了女性的柔美。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中女子穿着这种服饰,也有将拖地的飘带去掉而加长尖角,下摆造型别有一种动感。(见图6)

图6 杂裾垂髾服 (东晋顾恺之《列女仁智图》)

可以这样说,中国乃至东方男装中的袍服也非常有特点,而且与深衣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从中国传统袍子的裁制上即能看出一二,如正裁法:上衣用正裁衣片共8片,正身用2片宽均为32厘米。两袖各裁3片分别宽为42、43、45厘米。先把8片缝合后,再从下边处开始缝合。袖子和衣身腋下处加拼一块长37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也叫小腰。这样做时便于活动,加大前襟的宽度遮蔽效果更好。领边用纬起花的绦条做成。正裁从大襟部分延长44厘米,其他3片各宽41厘米,裾缘下摆,边缘直裁另外拼缝。斜裁法:上衣及袖片部分都用斜裁,共8片,宽度为23、26、17厘米。袖缘和领缘也用斜裁。下裳8片,每片布宽20至37厘米不等。

直裾袍包括三种款式。第一种是后领处下凹型,前领口是三角形交叉领,两袖下斜处向外的方向收,袖筒由宽至窄,宽处在腋下,窄袖口,这种款型尺寸比较小。是实用型。第二种是两袖呈平直状,宽袖口。袖筒较短,后领直立,前领为三角型交领。衣身宽松肥大。第三种是长袖,袖子下部呈弧线状。《后汉书·舆服志》描述其像牛的颈项下呈现垂胡的形状。

相比之下,曲裾袍更多地承袭了战国时期的深衣式,西汉早期多见这种款式,到了东汉时逐渐减少。而源于或说等同于襜褕的直裾袍却一直存留下来,成为东方男装的经典样式。

二、中式长衫与越南“奥黛”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很多文人雅士有抱负又不得志,遂在生活中以放浪形骸来达到一种精神释放。这一时期,服饰造型不同于中国传统服制的形式,衣身和袖身放大宽松,袒胸露怀,以衫为尚。衫有宽大的袖子,分别为单、夹两种式样。白衫可以作为常服也可以作为礼服来穿着。由于不受袖口的限制,衫的样式日趋宽大。魏晋人以体形瘦为美,因而大袖宽衫的造型更显得着装者风骨傲然,超脱潇洒,“褒衣博带”成为当时的主要服饰风格。

有意思的是,中式长衫起源很早,却并没有随着古代封建制退出历史舞台而消失。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进入近代时期,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国门之后,便带来了狂风暴雨般的西装潮。一时间,西装、领带、礼帽、皮鞋以及眼镜、文明棍等涌进神州大地。这时的中国都市中上层男士,出席洋务社交场合时穿全套西装,出席中式议会或宴席时却依然是中式衫袍,上加圆顶小帽,下着中式裤并缎面鞋,有时还会套一件中式坎肩。

在这种基础上,中国男士们又发明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穿着方式,即上戴西式礼帽、身穿中式长衫,里着西式有裤线的长裤,脚蹬西式皮鞋。有时还会带一条长围巾,围在颈项上,前垂一长一短,然后将长的一端绕过脖子,向后掩去。这种配套服饰形象在“五四”运动时期极为流行,中国历史正在这时翻开“现代”一页。也就是说,在外来服饰文化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时候,中式长衫迎来了新生。它让世界人民看到的是一个觉醒了的中国,不失中国味儿,却又向时代前列迈进了关键的一步,说中式长衫给各国留下一个深刻的儒雅又干练的民族形象并不为过。

越南“奥黛”应该说与中国袍衫有一致之处。从越南阮朝(1802—1945)起,曾有严格规定:高中的女学生到学校上课时必须穿民族服装(即国服)。每个越南人都为自己国家的国服“奥黛”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人们常常穿着传统的奥黛出席各种重要的会议和隆重的节日庆典。

越南奥黛的设计与发展随着时代而变迁。“奥黛”的起源无据可查。其早期形象出现在几千年前越南铜鼓和一些出土文物上。“Ao”源于汉语的“袄”。在现代越南语里“Ao”则指遮盖到颈部下面的服饰,而“dai”的意思是“长”。(见图7)

图7 奥黛(马淳淳绘)

奥黛的外形很像中国的长袍。1744年阮武王参照越南少数民族和蒙古族妇女及中国汉族妇女的服饰,第一次设计出“四身奥黛”的式样,后来“奥黛”被选定为越南妇女的正式服装。“奥黛”造型也有蒙古民族服装的特点,与中国满族长袍颇有渊源。四身奥黛身形宽大,没有太多装饰和图案,是普通百姓穿用的。五身奥黛是贵族妇女和出身较高的命妇所穿的服装。五身奥黛象征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和四身奥黛外形相似,五身奥黛衣身的式样较为宽大,只是领口装饰有简单的图案。

直到1958年,低领奥黛第一次出现,并绣上了各式的图案装饰。经过不断改良后的奥黛只保留了前后衣襟。前襟长至地面,这种式样从视觉上拉长了身高。上身曲线紧身缝制,这样从视错觉原理上给人一种修长的美好印象。越南妇女穿奥黛时,会搭配一条黑色或者白色的宽腿拖地长裤穿在里面。胸前的衣扣转到了侧面,再沿右肋开衩。正是这些独特的改进使奥黛成为越南女性钟爱的服装。21世纪由于受到国际化大背景的影响,奥黛的样式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如把前襟上部裁开、衣领再次革新、上身与衣袖收紧。

无论如何改进,越南奥黛都是有襟处理的方式。由于上身的胸和袖子部位较紧,前后两襟下摆有衩,因而使得长裤在腰以下开高衩的地方露出。两侧开衩最高时可以至乳房下沿平齐的高度,并配上同色花式或白色布料的宽松长裤。为了将衣服裁剪更加合身,还大胆采用黄金比例结构,强调了女性自身与衣服曲线的吻合,使着装者不论蹲、坐、骑车都很方便。奥黛在越南服饰中不断地确立并巩固自己的地位,成为越南独特的服饰形象,也充分体现着东方服饰风格。

三、近代改良旗袍

中国人将旗袍解释为旗人之“袍”。旗人是满族统治者转用军队形式编制的产物。军队设置有正红、镶红、正蓝、镶蓝、正黄、镶黄、正白、镶白八旗,隶属八旗的人统称为旗人。应当说,当时的袍子融入了蒙古服制特色。由于清三百年满汉的服饰融合,双方的服饰差异逐渐减小,这就为旗袍改良奠定了基础。近代改良旗袍受时代背景影响,经历了三个时期:成型期、黄金期和衰落期。在这三个时期里,旗袍的造型不断改变,式样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创新改进。(见图8)

图8 从旗女之袍到改良旗袍 (王家斌绘)

成型期指民国初期至20世纪20年代,旗袍作为女子常服成为一种普遍的服式。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西方服饰造型进入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服饰风格逐渐摒弃清代的繁缛矫情。西方服饰以收腰凸显女性身体的自然美为造型特点,并用胸衣托衬女性胸部,这些都使得当时中国人对新奇的美奋起直追。

由于引入了西方工艺的技巧,旗袍由原先的大袖口慢慢地收小,袖形保持着倒大袖,至30年代才渐渐消失。在这个时期,旗袍造型曲线并不突出,腰节线很低,结构没有显出明显改变。但又考虑肩部的适身,侧缝的收腰,衣长一再缩短。进口丝袜的流行,对旗袍的造型结构产生了冲击。开衩升高又赋予了旗袍新的款式意义,奠定了改良旗袍之美。(见图9)

图9 改良旗袍 (20世纪上半叶广告)

黄金期指20世纪30年代,旗袍黄金时代到来。这时的中国人对现代时装概念的理解开始形成,极力将旗袍美加以完善。上海作为“十里洋场”,成为中国的时尚中心。30年代末,旗袍吸收了西方工艺收省道的方法:收胸省和腰省。中国的裁缝师傅在处理省道时,用熨烫归拔来改变织物的丝向,并加以西式的收省塑造身形,使衣身更贴体。这种处理方法没有完全采用西式收省方法,体现了含蓄的东方情结。服装由平面到立体的转化由此正式形成。

旗袍的袖子在保持传统连袖形式的基础上,出现了绱袖工艺。肩缝和装袖工艺使得旗袍更符合人体曲线,同时也更挺括。垫肩的修正和补充,把突出女性的身形当作时尚的一种表达方法,改良旗袍彻底脱离了旧的结构形式。这一时期,款式不断变化,衣身最短至膝上一拳,相当于膝上10厘米左右,最长可至脚面。领形曾高到下腭处,护住双腮,这无疑是在视觉上拉伸脖颈的长度,塑造颈部整体造型的修长美。由于省道的出现,腰节线相应提高。使得旗袍上身更短,下身形被不经意地拉长,整体造型更加颀长,曲线也更加柔和。到了40年代,旗袍工艺融入更多的西方工艺,收胸省和腰省的比例加大。这个时期的旗袍式样被后人称为真正的“改良旗袍”。

衰落期指1949年以后,旗袍的紧身合体不再适合新中国劳动人民的穿着。由于新中国提倡工农兵的服饰形象,因而旗袍代表的舒闲优雅的女性气质已然无法融入社会主流,改良旗袍这种服装形式无奈地进入了衰落期。

总起来看,旗袍在近代改良以后,大体造型相对稳定成熟。旗袍之美符合中国儒家内敛思想,虽然收省道,肩袖束型,但不完全凸显某个部位,紧附却不紧贴。两侧开衩的高度在迈步之间使女性下肢若隐若现。从前面看是款款飘来,从后面看是婷婷离去。似动非动,魅力无限。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改良旗袍又在T台上以独特的东方之美而倾倒世界,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赋予了旗袍别具一格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