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古埃及
(一)珠宝的风格和特征
中王国时期
在尼罗河谷,埃及这一古老文明在继续发展。
中王国时期(第十一—十二王朝)作为古埃及珠宝艺术的一个高峰时期而被载入史册。各种黄金加工技术被发扬光大:真正的“镂空”[1] 工艺开始出现,镂空部分是从金属薄板上切割而成,使用典型的开放式饰板,是多种“雕镂”工艺中的一种。另外,“锤冲凸纹”工艺也被应用到珠宝制造当中(图2-1)。
图2-1 法老图坦卡蒙的木乃伊黄金面具,约公元前1333—1323年
中王国时期在珠宝镶嵌时,还重点突出了两种工艺——“掐丝”和“造粒技术”。简单的镶嵌曾经在早王朝时期偶尔被应用,稍晚时候,一件大约制作于第一中间期的铜质束发带,上面镶嵌了红玉髓和釉彩配件,但这还不是真正的“掐丝”工艺。“掐丝”是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设计图案花纹的弯曲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金属附着物或器物之上。掐丝后的网状金属丝会形成一个个的格子,每一个格子里面可以镶嵌宝石,或者填入珐琅等材料(图2-2)。一个值得注意的掐丝珠宝的例子,是在位于代赫舒尔(Dhashur)地区的金字塔群中梅仁瑞特公主宝藏中找到的。梅仁瑞特公主的胸饰(图2-3)上面装饰有黄金掐丝,镶嵌有青金石、红玉髓、绿松石等多种宝石,宝石大小、形状被切得正好,可以密实地安放进金属细丝中,形成错综复杂的设计和图案。直到新王国时期以后图坦卡蒙的珠宝中,掐丝工艺仍然被广泛使用,同时也被用在塔尼斯的法老珠宝中。但是前者的镶嵌物主要是玻璃或釉彩合成物,而后者虽然也会运用贵重宝石,但是常常过于依赖青金石去做大的镶嵌。在后王朝时期,掐丝工艺有所复兴,此时的镶嵌物多为宝石和彩色玻璃。
图2-2-1 “BA”鸟形护身符,公元前664—前332年
图2-2-2 背面,翅膀和尾巴图案上有掐丝及珐琅痕迹的残留
图2-3-1 梅仁瑞特公主胸饰,约公元前1881—前1842年
图2-3-2 胸饰纹样,中央部分为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王名圈
“造粒技术”是将极细小的金粒“焊接”到金属表面的一种工艺,最早出现在近东地区的乌尔(公元前25世纪,参见第一章),而在埃及,这个工艺最早出现在第十二王朝。在这个时期所制造的珠宝饰物开始将护身符、社会地位的象征以及装饰功能进行结合。这是埃及珠宝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
第二中间期
在埃及战乱不断的第二中间期(第十三—十七王朝),珠宝再次经历一段粗制滥造的时期。一直到了第十八王朝的早期,黄金才被重新大量使用。但是即使在战乱期,古埃及饰物中的动物造型仍然延续,猫往往代表了对神的敬意,圣甲虫则代表永生。
(二)珠宝的制作和材质
珠宝制作
虽然中王国时期的墓葬里有很多日常生活的场景,但是唯一一个与珠宝制作有关的场景,出现在巴克特三世的陵墓中(参见第45页)。
制作细珠的工匠往往和贵金属工匠共同工作,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壁画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珠宝制作的场景:负责打孔和串珠的工匠,与正在使用钳和吹火管的金属工匠配合无间。
珠宝材质
银在这一时期变得更加普及,虽然它仍然非常稀缺,并且价格可能高过黄金。红玉髓、紫水晶、石榴石、青金石、绿色长石、碧玉以及绿松石是当时宝石工匠们的心头所爱,细珠颜色鲜艳、中间有间隔珠的手镯和圆筒珠状的“韦塞赫”宽领项圈流行一时。体积较大、外表镀金的细珠串链,在这个时期首次出现了。另外一个中王国时期珠宝的特色就是金属的牡蛎壳护身符:未雕刻的牡蛎壳在这一时期相当普遍,当时的人们相信佩戴这种饰物能够保持身体健康;那些刻有王室名字的牡蛎壳(图2-4)则用于军队的装饰。
图2-4 牡蛎壳护身符,约公元前1981—前15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