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哲学:逻辑、概念及其思想体系比较研究
- 张京华
- 3041字
- 2022-07-22 16:40:52
自 序
先秦诸子百家都是在探求真理,即探求世界万物的根据和规则中,建立各自的理想和学说的。但是在儒、道、墨、法诸家及各后学支脉中,庄子明显地既不同于儒家,也不同于道家中的老子,更不同于魏晋时期的玄学。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道二家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二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都不是由嫡传弟子来完成的。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开创大师,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开创大师。史籍中没有提到老子曾招收过弟子,文子可能是私淑老子,庄子不是他的嫡传是无疑问的。与老子相反,孔子有很多弟子,比较亲近的就有七十二人,但跟随孔子最久的子贡、子路、颜渊等人,都没能取得与孔子相并列的地位。先秦儒家的三位有开创之功的大师中,孟子不是孔子的嫡传,荀子又不是孟子的嫡传。
衡量一个思想家的学术地位不能以他的师承渊源为依据,也不能以他对自己的判断为依据。没有儒名的可能是真儒,自称是真儒的可能不是儒。先秦儒、道、墨、法诸家之间的相绌相非是很激烈的,各以其是为是,以其非为非,谁也不会说自己不好。其实,诸子都如《易传》《庄子·天下》《论六家要指》所说,是各有所明,时有所用,殊途同归,皆务为治,本质上都要求参与全社会的政治实践。所以衡量一个思想家的地位,首要的标准是对其理论体系的分析,对其概念和内在逻辑的分析。
庄子称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书中引述老子之处甚多,在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许多方面老庄都是相近的,但是在最后的推论上,在社会观方面,二者却有很大的不同。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本已超出有无之上。及其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其心乃在不去。庄子在社会观上只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所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其精义援引为艺术论。老子在社会观方面是一种独特的治世哲学,所谓“反者道之动”“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其精义合于兵法。由此可知,庄子哲学是一贯到底的对于抽象思辨的本体论的追求,而老子则本质上是致用的。
庄子的道家思想与孔孟荀儒家思想确乎是互补的。从儒道二家共同构成传统文化的主体来看,二者是互补的;由儒道二家的比较而言,则二者正相对立。孔孟荀以人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承认存在,立足现实,注重人生和社会实践,以相对现象为绝对依据,务求建立完备、封闭、多元支撑的秩序体系。庄子则以自然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想是从其本体论核心中逻辑推导出来的。中国古代学术不是讲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精神与物质的对立,而是强调天与人的关系。在由儒道二家所共同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关系坐标中,儒家正是侧重于人的一极,庄子则是倾向于天的一极。庄子与孔孟荀以相互对立的思想体系各自沿着天人的两极发展,同时又共同构成了天人关系的完整体系。
古今对于庄子的评价有两个主要倾向,一是认为老庄同大于异,进而认为庄子只是老子之注疏;二是认为儒家有其积极刚健的一面,道家尤其是庄子则唯有消极。其实不然。庄子思想的精髓既不是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也不是养生哲学的社会观,而是抽象思辨的本体论。庄子的本体论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原始的物理学说,其二为思辨的形而上学。从物理学上看,一方面宇宙万物是统一的,即统一于“有”;一方面唯有绝对的浑沌无个性的“无”,才有在时间上无古无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宇宙生成。从形而上学上看,大象者无所不象,无所不象则无所谓象,无所谓象则无象,故曰“大象无形”。同理,大有者无所不有,无所不有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有则无有。故大有则无有。大有即大无,大无即大有。有无同一,有无是绝对概念而非相对概念。
庄子虽然也有自己的人生观、社会观,但他的心中,他的至足之处,却是形而上学纯粹抽象思辨的本体论哲学。庄子是以抽象思辨的本体论来实现他对于世界万物的根据和规则的追求的,庄子对于中国文化的主要贡献也正在于他对本体论的独特关注。庄子代表了中国古代理论思维的最高成就。道家的巅峰不是老子,而是庄子,庄子不仅继承了老子,而且极大地发展了老子。先秦诸子除庄子外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兵家善于进取,儒家善于守成,法家善于救败,诸子各因其时间和环境的不同,形成一个进取—守成—救败的学术阶梯。唯有庄子与其他诸子均不相同:诸子建立的是封闭体系,追求的是相对真理,而庄子所建立的是开放体系,所追求的是绝对真理。
正因如此,庄子在诸子百家中的理论地位最高,而其实际境遇最差。老庄并推为道家大师,老子之后,其说散在齐秦,一传为黄老道德之术,再传为形名法术之学。在此过程中,唯独庄子这一支以“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自庄子卒后至于秦汉,寂寞无响,徘徊无质,达五百年之久。直到魏晋玄学兴起,庄子被列在“三玄”之首,才得以大白于世。但玄学对于庄子并不是要从学术上发展其本体论精髓,而只是援用了庄子的遗绪,借以对儒家的人道和实践精神予以改造和更新。庄子之于后世先是被冷漠,后是被借用改造。
许多年来学术界对庄子的研究基本上在三个方面:一、对《庄子》篇目作者及成书年代的考证;二、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讨论庄子的美学思想以及庄子处世哲学对后世的影响;三、对庄子的哲学评价。哲学评价是多方面的,结论一二十个:唯心论、怀疑论、诡辩论、循环论、命定论、泛神论、不可知论、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自然主义,等等。这样的结论即使再多,也不等于可以结束研究。这种总结清算式的态度不利于思想遗产的开发,虽然作为后来者我们有条件对过去的事情品评作论,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从古代遗产中得到什么,而不是古代人从我们这里得到一顶什么样的帽子。对古代遗产,不可能一次性地盖棺论定、封存埋葬,最重要的工作应当是从正面入手,从积极和肯定的方面入手,避短扬长、古为今用。
本书的目的是系统地研究庄子的哲学学说,书中重点讨论了庄子哲学学说中抽象思辨的本体论部分。为了更好地突出这一主题,书中比较了早期儒家思想和老子的哲学思想,最后对比了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哲学思想,希望由此衬托、凸显出庄子哲学的独特体系。因为我发现,早期儒家思想与庄子的道家思想是恰相对照、互补而共存的,同时以儒道二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又与西方自然科学哲学的发展在思维方式上具有相似的路径。正是在这样大范围对比研究的情况下,庄子哲学的内在逻辑、概念和学说体系才得以清晰地勾画出来。道家与儒家,东方与西方,是平行而有机地互相联系的整体,过去我们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其实无论见到的是什么,因所见不全,所见到的部分都非真解。这样大对比的研究虽然辛苦,但所获甚多,除庄子外,早期儒家的思想也同时弄得比较清晰,反过来对庄子学说的描述也更感自信了。
本书不涉及《庄子》篇目作者的考订,所说“庄子”,即指以《庄子》为文献、庄子为中心人物的基本上统一的哲学学说。书中也没有以存在决定意识的原则为顺序,没有讨论庄子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却从庄子的精神追求上引出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这是希望首先以庄子哲学的内在逻辑概念为线索,对《庄子》一书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做出一个尽可能完整和符合原意的叙述。
本书参考和引用了最近二十年间的学术著作,特别是中国台湾地区的著作,并给予了相应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