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如何做好生产准备工作

工作场景描述

当企业要了解生产准备工作的基本内容时,可查看。

解读与分析

在企业的生产作业活动开展之前,必须做好各环节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要安排好以下几项生产准备工作。

1.技术文件的准备

技术文件(如产品和零部件的图纸、装配系统图、毛坯和零件的工艺规程、材料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等)是计划和组织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新的或经过修改的技术文件,应当根据生产作业计划的进度,提前发送给有关的生产管理部门和车间,以便有关部门安排生产作业计划并事先熟悉技术文件的要求,做好准备。

2.原材料和外协件的准备

进行生产前,必须具备品种齐全、质量合格、数量合适的各种原材料和外协件等。物资供应部门要根据生产计划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订货和采购。由于生产任务的变动,或由于物资供应计划在执行中的变化,生产部门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必须同物资供应部门配合,对一些主要原材料、外协件的储备量和供应进度进行检查。物资供应部门要千方百计地满足生产的需要;生产管理部门则要根据物资的实际储备和供应情况,及时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避免发生停工待料现象。

3.机器设备的准备

机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能正常运转,是保证完成生产作业计划的一个重要条件。生产管理部门在安排作业计划时,要按照设备修理计划的规定,提前为待修设备建立在制品储备,或者将生产任务安排在其他设备上进行,以便保证设备能按期检修。机修部门要按照计划规定的检修期限,提前做好检查、配件等准备工作,按期把设备检修好。

4.工艺装备的准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具、量具、夹具、模具等装备,是保证生产作业计划正常进行的重要的物质条件。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要检查工艺装备的库存情况和保障程度。有的要及时申请外购,有的要工具部门及时设计和制造,有的则要进行检修。

5.人员方面的准备

由于生产任务和生产条件的变化,有时各工种之间会出现人员配备不平衡的现象,这就要根据生产作业计划的安排,提前做好某些环节劳动组织的调整和人员的调配,保证生产作业计划的顺利执行。

6.编制生产准备计划

在生产准备计划中,要明确规定各项准备工作的内容、要求、进度和执行单位。

为了落实生产作业计划,在规定车间生产作业计划任务时,还需要核算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负荷程度,查找是否有薄弱环节,制订并实施克服薄弱环节的措施,以便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消除负荷不均衡等现象。

由于在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时已经进行过设备负荷的核算,在大量生产和定期成批生产中,如果月度作业计划任务与全年生产任务安排一致,就不需要每月再核算设备的负荷了。如果有变动,就需要核算负荷。这时,也不需全面核算,往往是按最大日产量(或最大的生产间隔期产量)核算关键设备和薄弱环节的负荷情况。

在不定期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中,通常在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时还不能进行设备负荷的详细核算,所以必须每月按设备组分别核算其负荷程度。为了使设备全月均衡负荷,还需要按旬或周来分别核算。

对于平行的车间,即工艺相同而产品不同的车间,计划任务的分配首先应该按其产品专业化的特点进行。但是经过设备负荷核算以后,如果发现各平行车间的任务不平衡,也需要适当地改变任务的分配情况。

总之,在进行生产作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生产作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点提示

生产准备工作包括:

1.技术文件的准备;2.原材料和外协件的准备;3.机器设备的准备;4.工艺装备的准备;5.人员方面的准备;6.编制生产准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