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职业选择是人一生之中不得不做的重要决定之一。正确的职业选择与日后人们所能取得的职业成就,对职业的满意程度,以及从生活中体会到的幸福感都密切相关。如今,确定职业方向不再是年轻人的必修课,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中,人们或许会因为无法从现在所做的工作中体会到幸福之感,或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会在未来消失,从而希望或被迫转变自己的职业方向。只有很好地认识自己,即认识自身的才华和能力,了解自己的个性原文对应的术语为“人格”,但在含义上更接近大众理解的“性格”,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本书大体上采用了“个性”这个折中的译法,在强调术语的部分采用了“人格”的译法。——编者注和兴趣所在,才能做出好的职业选择。

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情况却并非如此:过去10年间的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对于自身天赋和才能的认识尤为欠缺,有时,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同样的,在不强调专业知识的部分,术语“特质”也被译作了“特点”。——编者注也是知之甚少,这种自我欺骗的情况屡见不鲜。60年前,自我认知中的这种现象首次被描述为“盲区”(blind spot/blinder fleck),而其根源则更为久远一些,可追溯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现象在近十年来才在心理学研究中获得重视。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对于自己的某些天赋和个性特点的认识少之又少,有时,旁观者的评价与判断甚至比自我评价更为贴切中肯。

不过,想要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才能与个性,任何时候行动都不会太晚。难道我们不想知道,自己真正的强项和潜能在哪里吗?究竟是在技术领域还是在与社会相关的领域之中?难道我们不想了解,我们是如何影响其他人的?其他人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个性的?另外,还要谈到兴趣。我们之所以会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件事是我们所擅长的。但假如我们对自身才能的了解非常欠缺,则可能会导致我们忽视那些能利用自身天赋去做的工作,转而对其他工作感兴趣。心理学家新近的研究成果表明,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因为天赋与职业兴趣之间的相关关系非常弱。

分析自己真正的天赋所在,观察天赋与兴趣间是否存在一致性,以及何处存在一致性,探究人们是否对某些自己毫无天赋的事情充满兴趣,都是值得的。某人可能在一个领域中颇有才能,却对此毫无兴趣,这或许仅仅是由于此人在这方面从未做过尝试。

通过写这本书,我希望能够让人们意识到这个现象(或者说是问题)的存在。与此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做到一方面介绍“天赋、兴趣和个性对职业成功及满意程度的意义”的科学背景;另一方面阐述“人们对自身天赋认识不足”这一心理学上的研究发现。此外,我也希望能给各位带来有关如何优化对自身天赋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做出职业选择的具体建议。

本书(几乎)面向所有人群:它面向那些毕业后面临培训和职业选择问题的人,但我也希望,能借此与所有对目前的职业状况不满意、希望重新确定或必须重新确定职业方向的人进行对话:

•那些想在子女找工作方面提供支持的家长。

•那些想要找到可能适合自己的职业的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

•那些处于重新确定职业方向阶段的年长的成年人。具体情况可能是,要么他们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不满意,要么所处行业面临剧烈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作因自动化而被迫削减(关键词:工业4.0)],导致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不再提供就业机会。

•所有那些从专业角度探索就业指导问题的人士,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教师、职业顾问、心理学家等。出于可读性方面的考虑,在职业名称方面,本书仅使用了阳性名词,当然,男性和女性从业者均包含在内。——著者注

作为开胃小菜,我在本书第2章至第4章每章开头设置了简短的自测试题及评估,通过测试,各位可以对自己的天赋、个性和兴趣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些小测试并不能取代深入详细的心理学诊断和就业指导,但是,这可以让人们看到,当自己初次进行职业选择或重新定位职业路径时,专业人士的帮助会有怎样的效果。我会在本书之后的内容里阐述我坚决鼓励这种做法的理由。

职业选择除了对个人有意义之外,还具有一项社会性价值。在全球变迁的时代中,尤其是在劳动力越发紧缺的情况下,政界和经济界喜欢强调最大化发掘与促进本国人才成长之于一国的重要性。尤其在那些原材料与矿藏匮乏的国家中,人们经常听到这种说法:一国最重要的资源藏于本国居民的双耳之间,即大脑中。

在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中,许多人认识到,在全球竞争中,只有有效利用一国的民众资源,才能实现正向的经济发展。这意味着,在理想情况下,要让有才能的人在读书时代或培训时期以及之后的人生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要鼓励他们发挥个人的强项,而非喋喋不休地批评他们的弱项(这当然不是说,人们应当满足于在基础能力——如阅读、写作、计算——上的不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中有越来越多的联邦州开发和引入了“天赋罗盘”“才能考核”等许多类似的项目。

作为研究人员,我曾被允许跟踪参与奥地利一个联邦州所实施的“才能考核”项目。十多年以来,每年都会有约1.2万名中小学生接受才能状况测试,他们随后也会获得关于未来职业道路的建议。这些措施不仅针对高中毕业班学生,也主要面向将来可能成为学徒的学生。我认为,在有关天赋的讨论中,这些潜在学徒获得的关注太少了。尤里安·尼达——吕梅林(Julian Nida-Rümelin)很好地描述了“学术狂热”(Akademisierungswahn)的结果,他认为“学术狂热”对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而言都没有好处:“认为每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应该去上大学的观点,极大地贬低了非学术教育的道路与传统……此外,也破坏了学术教育的内核……”1存在于我们教育体系中的“认知倾斜”(kognitive Schlagseite)导致越来越多接受过学术教育的人失业。与此同时,手工行业内则缺乏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德国和奥地利对于学徒学习期的贬低,在国际社会上甚至被视为成功模式,但这是不负责任的。

事到如今,虽然这并非心理学界的责任,但心理学界的代表们却不能被原谅,因为他们本可以做一些事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另外,此处也不能全然否定人们对于更高教育层次的偏爱。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心理学聚焦于认知领域的天赋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语言、逻辑——算数与空间天赋通常被纳入智力(Intelligenz)的范畴之中。虽然我自己是一名智力方面的研究者,但这种天赋研究所聚焦的范围对我而言仍然太过狭窄。因此,在我多年跟踪研究的“才能考核”项目的构思中,我不仅考虑到认知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将社会与情感方面的能力或智力、创造力及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智力(常识)纳入其中,并在职业指导中考虑到它们。

人们所拥有的各类天赋与才能在职业定位与再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并非唯一因素——如果人们想要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那么在找工作时也需要考虑到个人兴趣与个性。因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于生活中体会到的幸福感与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是紧密相连的。

然而,这里说的不是一套新自由主义的优化诊断:我认为,心理学职业指导不应把制造运转良好的劳动力作为首要目标。拥有成功与幸福的生活,让个人能力获得充分发展才更为重要。所有能力——不论是学术能力还是非学术能力——都具有同样的价值。

我坚信,生命中最重要的并非是那让人获得财富的成功,而是要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致力于做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当工作内容和个人能力与倾向(即个性与兴趣)相一致时,幸福也就来得更为容易。

写一本书,不仅对作者本人有要求,同时也是对作者周围人的一种挑战。在此,我想感谢格拉茨大学(Universität Graz)差异心理学(DIPS)领域的所有同仁,感谢你们用极大的耐心弥补我在写作中的纰漏;我还要特别感谢马蒂亚斯·贝内德克(Mathias Benedek)、埃马努埃尔·尧克(Emanuel Jauk)和于尔根·普雷奇(Jürgen Pretsch),感谢你们阅读了本书先前的版本,并给予我颇为有益的建议。我也要感谢西尔维娅·哈伯霍夫(Silvia Haberhofer),感谢你的阅读、纠错与改写。另外,要感谢于尔根·普雷奇在调查研究工作与图表设计中给予我的支持。同样,我也要感谢萨比娜·伯格纳(Sabine Bergner),在她的帮助下,我不仅开发了书中的天赋模型,同时也得以从她身为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视角出发,为本书增添有价值的内容。由于心理学家有时会倾向于只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探索,因而,我也从心理学领域之外的其他专家那里获得了反馈。我对于其他领域专家提供的真知灼见深表感激,在此,我要感谢沃尔夫冈·埃德(Wolfgang Eder)、费迪南德·科瓦奇克(Ferdinand Kovacic)和塔季扬娜·诺伊鲍尔(Tatjana Neubauer)。最后,我要感谢来自德意志出版社(Deutsche Verlags-Anstalt)的克里斯蒂亚娜·瑙曼(Christiane Naumann),感谢在本书的最终编辑中,与她进行的愉快、富有建设性的合作。

2017年12月,于格拉茨和第比利斯

注释

1 Nida-Rümelin, J., & Zierer, K. (2015). Auf dem Weg in eine neue deut-sche Bildungskatastrophe: Zwölf unangenehme Wahrheiten. Freiburg: He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