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妈妈第一年:不完美,又何妨
- 蒋瞰
- 1227字
- 2022-07-01 10:22:24
好好回应
“世界不打小孩日”那天,我把如意关进了小黑屋。
那晚,如意吃也吃了,且一定是吃饱了,屎也拉了,小肚子软软的。就是胡闹,抱着也哭,放下也哭。我索性把她放床上,灯一关,走了。
我把门开一道缝,自己在外面看书。
婆婆坐不住了,怕她哭出疝气,要去抱她,我制止:“没事的,小孩子哭不坏,妈妈你休息吧。”
哭了十几分钟,哭声明显减弱了。我悄声过去,透过门缝,发现她手脚舞动得没那么厉害了,我继续回沙发看书。再过十分钟,哭声又弱了,屏气从后面看看她,眼睛闭上了。又过十几分钟,没声音了,睡着了。
这个时候,我才进屋。
小孩很聪明,有人抱她哄她反而来劲。所以我开一条门缝,就是为了不让她看到我。但我需要明确她哭的原因,以及哭声是在减弱还是增强。养育小孩的过程中,“心疼”有时候是一块绊脚石。
但同时,我会在她一有动静的时候就冲回房间,老陈形容我是“弹起”,并“噌一下”飞过去。也有人说:“你也太紧张了!”
睡着的小孩只要一哭,马上过去拍拍,或是按住她舞动的双手,她立刻就能接着睡觉;如果家长放任不管,或是让她哭会儿再过去,那她肯定就被自己哭醒了,因为没睡醒,接下来基本上睡也不是抱也不是,很难弄了。
只要能低声与他们一对一谈话,经过帮助,他们就可以很好地适应。
好好回应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礼貌。
再往深层说,这还涉及一个心理学名词—“习得性无助”,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孩子的每次行为得不到反馈和回应,他就会认为这是不可能或者无意义的任务,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从而变得悲观、沮丧、被动,任由命运摆布。这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最早研究的课题,而他也认为,这种思维是后天习得的,不是天生带来的。
孩子越小,就越要避免使其陷入无助,最普遍的状况就是,哭着找妈妈,怎么哭都没人哄(不妨碍妈妈视情况把孩子关进小黑屋)。《再见,“暴脾气”小孩!》里,儿童积极心理及教育戏剧导师潘骥特别指出:从小被好好回应的小孩更容易形成乐观的内控型人格,容易建立对社会和外部环境的信任感。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妈妈和这么小的婴孩在一起也有了更多的互动,比如玩手摇铃的游戏,宝宝一摇,铃就响;宝宝一停,铃也停。玩多了,孩子就会感知到自己行动的力量。
的确,我听过无数劝诫:让孩子哭,老是抱着要把孩子宠坏的!无数次我也想冲到爸妈跟前让他们歇歇。
在经历了好几个月的亲密接触后,我猛然发现“回应”和“会不会宠坏”并不冲突。
因为,“回应”不等于“抱抱”,回应的结果未必是要求孩子停止哭泣。
回应有很多种方式,妈妈一边叠衣服,一边温柔地看着孩子,对她说“妈妈在这里,等我做完了手头的事,再来和你玩儿”,这也是一种回应。如意从一出生就对双边哺乳不耐烦,换边的时候很不情愿。我一直很关注这个时刻,提前告诉她“我们现在要换一边吃了”,然后轻轻翻身过去。她偶尔也会叫,但还在可以接受的分贝内,有时候也能等我躺好自己凑过来继续吃。
西尔斯将其称为“温柔的啼哭”。被回应后,她也获得了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