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906-2013 机械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规范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主编
- 1670字
- 2022-07-12 17:33:03
5 材料
5.1 混凝土
5.1.1 各类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3 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4 叠合板的叠合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叠合梁的叠合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制板拼缝用的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5 装配整体式结构接头填缝用的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7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混凝土强度等级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有关结构耐久性的要求。
5.1.2 各类混凝土的水泥品种和组成材料,可根据工程特点或环境条件,按本规范附录H的规定选用,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纸上注明。
5.1.3 构件表面受不同温度作用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其折减系数应按表5.1.3-1的规定采用;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折减系数,应按表5.1.3-2的规定采用。
5.1.4 作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温度超过200℃时,应采用耐热混凝土,其水泥品种和组成材料宜符合本规范附录H的有关规定。
表5.1.3-1 构件表面受不同温度作用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的折减系数
表5.1.3-2 构件表面受不同温度作用的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折减系数
5.1.5 处于水位交替变化或经常受水、水汽浸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采暖房屋中湿度较大,且可能经常发生冻融的部位,应对混凝土采取符合其抗冻等级要求的抗冻措施。混凝土抗冻等级应根据气候分区、年冻融循环次数、受冻程度和检修条件等因素,按表5.1.5的规定确定。
表5.1.5 混凝土抗冻等级
续表5.1.5
注:1 气候分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冷月平均温度不高于-10℃,且日平均温度不高于5℃的天数不少于145d,应为严寒地区;
2)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0℃,且日平均温度不高于5℃的天数为90d~145d,应为寒冷地区;
2 冬季水位变化区指运行期可能遇到的冬季最低水位以下0.5m~1.0m至冬季最高水位以上1.0m(阳面)、2.0m(阴面)部位;
3 阳面指冬季大多数为晴天,平均每天有4h阳光照射,不受山体或建筑物遮挡的表面,其余均按阴面确定;
4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25℃地区的混凝土抗冻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确定;
5 在无抗冻要求的地区,混凝土抗冻等级不宜低于F50。
混凝土抗冻等级按28d龄期的试件用快冻试验方法测定,分为F400、F300、F200、F150、F100、F50六级。经论证,亦可采用60d 或90d龄期的试件测定。
5.1.6 防水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5.1.6的规定;
2 防水混凝土的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
3 防水混凝土应满足抗渗等级的要求,并应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满足抗压、抗冻和抗侵蚀性等耐久性要求;
4 各种防水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宜符合本规范附录H的有关规定。
表5.1.6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
5.1.7 结构设计应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出降低水化热和控制温度裂缝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计及水化热的影响,要求施工单位按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进行施工,采取降低或控制水化热的措施,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常用的措施有:
(1)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配制混凝土;
(2)减少水泥用量,其方法有:掺入一定量用以代替等量水泥的粉煤灰,采用60d或90d的后期强度;
(3)混凝土的浇灌必须严格按热工计算的要求进行,控制混凝土块体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值,以及表面温度与室外气温的差值均在25℃以内;
(4)混凝土浇灌完毕后要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或蓄水养护,水养护时表面与内部温度不应超过25℃;
(5)分层浇灌,每层厚度为800mm~1000mm,认真做好分层施工缝的处理,常用方法为表面保持毛面,清除浮渣,冲净后再浇灌上层混凝土;
(6)根据需要适当配置钢筋;
(7)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除要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外,还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规定。
5.1.8 防油渗混凝土和耐磨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宜符合本规范附录H的有关规定。防油渗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规范》GB 50681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