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成事的人,都能扛事儿
- 小川叔
- 11字
- 2022-05-26 15:02:33
CHAPTER 01 有些竞争,早已开始
职场竞争,从大学时期就已经开始
每年公司招新人时,负责培训的同事都苦不堪言,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是眼高手低,过于高估自己,就是眼低手更低,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啥也不会,而且上手还慢。
之前职场里流传过很多关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故事。比如,不会用复印机把身份证的正反面复印到一张纸上;不能接受自己的工作太琐碎,一直在打杂,甚至因此觉得受到了侮辱。
我在写这本书时,收到了很多即将毕业的面临职场选择困惑的小伙伴发来的邮件。那时候我就意识到,很多年轻人缺少的可能不是一本书、过来人的经验,或者职场操作技巧,而是一套完整的职前培训体系。可惜的是,目前我还没有在哪个平台看到过这样的体系。因此,建立完整的职前培训体系成了我人生后面几十年努力的目标。
既然市场上还没有成体系的职场培训,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就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采购员,去不同的领域“采购”和自我定制。
我读过大学,所以很理解年轻朋友的心态:有时候是真的不了解职场;有时候是在拖延,一直在等;有时候则是在逃避,不想毕业,不想踏入社会。
未知会带来恐惧,我曾经也一样,但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大学生活很美好,也很容易形成群体效应。别人都在谈恋爱、泡图书馆、打游戏,你却汗流浃背地去实习,不得章法地见识社会,这的确是很摧残人意志的一件事。
有些技能,你很可能在学习的时候缺乏熟悉的机会,根本记不住。如果不知道为什么去学,可能很少有人愿意花心思去认真学。
所以,在大学4年中,你们要学会一件事:尝试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目前的需求,并保持这份好奇心。
没有人为你创造机会,让你明确自己的需求,你如果不主动努力,就只能在毕业后被迫做出选择。在校招面试时,首先,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比一脸青涩、不知工作为何物的人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可惜的是,这个层面的同学占比非常小。其次,一些爱表达、参与过社团活动的小伙伴,见过世面,有过一些经历,在待人接物和自我表达上更有优势。等这些人都被选走了,最后才轮到大学四年没出过校门,说话结结巴巴,做事战战兢兢的平凡的大多数。
所以,在大学时期,你如果想要先人一步,就需要更明确地认识自己。比如,你是否喜欢现在的专业?你将来是否愿意从事这个专业?除了这个专业,你还希望学习哪些技能?
你如果很困惑,是否通过在行(应用程序)找小川叔这样的前辈进行过职业咨询?你是否尝试走出去,创造和社会人员打交道的机会?你是否愿意在群体中表现自己,而不是当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小透明?
很多同学毕业后都吃过一模一样的亏,觉得自己不善于沟通,于是决定去做销售,美其名曰“挑战自己,补充短板”。几乎有一大半的同学在毕业后的大半年里叫苦不迭,被生活的潮水呛到半死,闷声哭泣,最后狼狈上岸。
工作不是游戏,公司信任你,给了你机会,甚至花时间对你进行培训,而你只是拿它做一个“想知道自己行不行”的试金石。自己行不行,你心里没数吗?
你如果心里真的没数,大学时期就应该试验一下啊!一个觉得自己不会卖货的人想去挑战做销售,那你完全可以从在校园里摆摊、寝室内部团购开始。如果你连这都开不了口,做不下去,那你凭什么认为自己面对陌生人就能游刃有余呢?
把工作当成补充短板的机会,自己却连一点儿功课和测试都不做,你以为自己只是不善于沟通?其实大错特错。你只要提前测试一下,就会发现:你不只是不善于沟通,还没有自信,没有勇气,不善于破冰。你以为自己不擅长某一方面的工作,你和别人是60分与90分的差距,事实上,别人是90分,而你可能是负30分。所以,你想要达到及格线的水平,不是向前迈一小步的问题,而是填满一个巨大的鸿沟的问题!
你如果早发现这些,或许就可以做出一个基本判断:你根本就不适合做销售。那就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要浪费企业的机会。
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除了错得越来越远,不会有任何好结果!
你可能会说:“你说的就是真的吗?为啥我看到很多人抱着挑战的态度去尝试,后来却成功了呢?”
有两种人会成功:一种是压力大于恐惧的人,比如家里出现了经济危机,做销售是最快的赚钱方式,他有了压力,被逼成功;还有一种人,自我认知清晰,明白自己欠缺什么,他选择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但他知道做成这件事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你自己看看,你是哪种人。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做事的人,往往会低估一件事,那就是他们对痛苦的承受能力以及自己的复原力。
至少有一半的人会抱怨在职业培训里没学到东西,抱怨找客户太难,被拒绝太痛苦。抱着难上加难的心态,大部分人最多撑一年就放弃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有不擅长的地方。
你如果在做选择时没有倾向性,没有压力,缺乏动力,承受能力又不强,就只能期待遇到一个平和的成长环境,甚至祈祷遇到一个好领导。但这些并不是你能决定的。
我曾经带过一个姑娘。她大二就去行业知名的大公司实习了,大三跟着我实习,大学还未毕业,她就已经存了10万元。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这个存款数算不少了。
有了这两段实习经验,刚毕业她就去了互联网公司做策划,年薪15万。即便是现在,我相信很多年轻人还是拿不到这个年薪。
毕业第三年,她就在北京买了房子。
所以,当你还在宿舍睡觉、玩游戏的时候,你的不少同龄人已经远超你了。超越的原因,除了少数家庭因素,还有人家的超前意识、规划意识和危机意识。
我们时常抱怨:在大学里到底学到了什么?
其实,进入大学后有一种能力我们需要学习,那就是如何与人交往。无论是你觉得市侩的同学,还是学生会里带有官僚习气的那些人;无论是你的辅导员,还是那些你看不上的老师……这些人也许日后就是你的同事、领导、助理或下属。
一味地拒绝,除了封闭自己,获得所谓的“清高的安宁”,你得不到任何锻炼。
上学的时候,你喜欢在人群中隐藏自己,不喜欢争抢,讨厌上台发言,不喜欢被注视。毕业后,你又希望成为被领导看重,并且委以重任的新人,你渴望出人头地、工资加倍。你不觉得这很矛盾吗?
从来没有上台发言的人,当众说话一定会紧张。从来不喜欢争抢的人,又怎么知道如何展现自己的长处呢?从来没想过做那个令人瞩目的人,却希望天上掉馅儿饼,让加薪的名额落到自己头上……
除非你的专业很过硬,机会很好,一进公司就被派到一个关键岗位上;除非你的领导有大胸怀,不把你的功劳归到自己名下;除非你真的是块“纯金”……不然,你凭什么出头?
你4年都拒绝“参军”,一毕业就希望得到赏识,升格为“将军”,一旦无人关注就长吁短叹,觉得前途无望。
你不过才当了一天的无名小卒,或许有的人已经做了4年。起点不同,你却希望获得同等的待遇,这可能吗?
之后,你埋怨这些困难都是因为你的专业不对口,你的学校没人家的好,你的家庭太普通,没有个好爸爸……于是,你想:要不就去考研吧,或者换一个公司吧!
其实,你从一开始就错过了,只是你还不知道。
你可以选择将4年大学生活作为自己的一个长假,活在象牙塔里享受这个悠长假期。但是请相信,毕业后你一定会比别人交更多的学费,去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