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医科大学一附院消化内科,小会议室,多学科会诊,在座的,是来自全院感染、呼吸与重症、肾内、血液等科室的专家。三十五年肝炎病史,肝硬化,已经上消化道两次出血,状况很不好,这次住院,很有可能会出不了院。这样的病人,对于消化内科来说,每段时间总会遇到,毕竟,他们可以说是津海最好的消化专科。各位专家都很清楚,病情进展到这一步,最终的预后会是什么结果,不过既然家属还算相当理解,各位医务人员,也要竭尽全力。会议由谭小蓉主持,病例汇报则主要由何莉娟负责。对于这次会诊,专家们对消化内科的两位年轻人,也是挺满意,或许还有些不足,譬如一开始何莉娟在直接念病例,教授们也是当场指出,不过看得出来,无论是两位年轻人专家亦或是整个消化内科,为了这棘手的病情也是竭尽全力。

会诊结束,也是把各位老师送到了病区门口,传染科黄老教授七十好几,小蓉也是把他搀进了电梯。回到病区,轻轻拍拍莉娟的肩膀——“辛苦了,今天晚查房前在开个小会讨论一下十五床的治疗方案,看看明天早上是不是要换抗生素。”而何莉娟,也是点点头,说话声音有点轻。

“怎么了,姐,不舒服么?”

“主任,没事儿,就是有些累,可能最近太忙了吧。”

“也是挺佩服你的,家里家外安排得妥妥当当,今天下班后早点休息,组里的事情能让学生们做的就让他们做些,该锻炼的还是得锻炼的。”

“知道了主任,我们科的学生们还是挺懂事的。”

两人一边聊一边走进办公室,却见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赵老师坐在了办公室沙发上。当然,赵老师是何莉娟的称呼,尽管两人都是副主任医师,不过赵老师年长一些,TS大学仁希医学院毕业,毕业时母校还叫仁希医科大学。二零零四年加入仁希医院的时候,基本上最年轻的博士,因为高考结束进入仁希学习临床医学,只有八年制,而谭小晗,则是整个一附院极少数喊她“老赵”的,尽管她对老赵,也是很敬佩。大五那年实习轮转,在呼吸内科,就是跟赵老师一组,每次组里的主治或是副主任医师提问,他也是对答如流,基本就是把课本背了一遍,轮转时初试成绩已出,老赵知道她抱的是消化内科,时不时赵老师就在小会议室问她消化方面的内容,而谭小蓉,也不是吃素的,不敢说整本内科书倒背如流,最起码消化部分也是知道那页哪行讲了啥,每次老赵点点头,然后直接英文问她……甚至有一次,老赵问了一句——你知道八年制课本上怎么写的么?谭小蓉直接放弃,然后老赵来一句——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用的是英语教材,然后讲了,不,是背了两段英语。英语好,操作也好,已经不仅仅是呼吸科的各种操作,甚至是静脉开通,他都有经验……那些年,基本也是一附院最年轻的主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公认的明日之星。

“哟,赵老师,你,你在啊?”

“嗯,这不听着你们科的病例汇报,有些人困马乏,来你们办公室坐坐,嘿嘿嘿。”

“老赵,还觉得当场指出我的人这不行那不好的不够,还要来我们办公室潇洒一把,是吧。”有不满,似乎也有好笑。

“谭主任,赵老师,我,没做好,下次,我一定好好组织一下语言。”

“不用太紧张啦,年轻人基本功还是可以的,小何,加油,好好干。”这些年,各种多学科会诊,对这位比自己年轻四岁的医生,也是有了更多的了解。

“嗯嗯,谢谢赵老师。对了主任,十六床和十八床我还是不太放心,我再去看一下然后跟护士台叮嘱一下。”说完,朝两位笑笑,走出了办公室。此时偌大一个办公室,各种原因,就他和她。

“怎么,会整完了不回科室,你就为了来给我科里的人上上课啊?”“哪敢哪敢,这不是昨晚又没休息好,今天事儿又多,实在是太困了,所有就麻烦你谭主任给磨杯咖啡喝喝。”

“行,老赵,你真行。”说完,直接做到了座位上,拿出了手动研磨咖啡机。谭主任喜欢喝咖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手动研磨咖啡机,就在她办公桌的柜子里,这个机器,是跟她一起从S国回来的。为了喝咖啡,她的桌子下面,往往还会有一箱牛奶。当然很多时候看到年轻医生值班辛苦,也是拿出来给他们。一身谢谢接过咖啡,呡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

谭小蓉脾气好,和蔼友善在整个津海医科大学都是有名的,不过能主动开口让谭主任给磨咖啡的,估计全津海,除了谭小晗,也就只有他赵老师了。刚回国工作的那一阵,两人也是因为各种会诊见面,有时是他来消化内科病房,有时则是她被叫去ICU。在他眼里,这姑娘,年轻有为,不过没啥架子,最起码,比自己低调不少,而在她心中,这位大哥的言行举止,都体现出一种优越,谈不上羡慕却也说不上厌恶,或许这就是从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医科院校出来的许多医生的一种共性吧。二零二零年谭小蓉破格晋升主任医师,后来又是一次多学科会诊,会诊结束,一日往常,坐在办公室看着她磨咖啡,结果咖啡喝一小口,来了一句——我当年,没欺负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