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登高跌重的隐忧

简皓试探着说:“我有些心里话,不太中听,我要说了,你可别生气。”

他觉得蒋乐俊太根红苗正,属于长在红旗下,活在春风里,没受过社会的蹉跎,对一切事物都抱着美好的幻想,料想美梦破碎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缓得过来。

蒋乐俊点头:“你说吧。”

“你们文化站在做红色旅游的时候,应该参考过不少的案例吧,红军到过的地方千千万,红军的子孙更是千千万,全中国这样的景色有多少,数都数不过来,除了那些有名的将军,其他的,又有几个真正能做到营收成正比的。”

蒋乐俊笑了起来:“第一,我们做故居不是为了赚钱。虽然我们也没有高尚到视金钱为粪土,但至少知道,要想盈利,至少要把东西做好。如果没有做到极致,怎么好意思以盈利为目的。”

“很多人来故居,并不是来看那些革命先烈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家里地有多大,他们是来听故事的。中国革命成功的路上,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想知道,这个人或是这件事的真实,意义在哪里,能带给他们什么样的心灵之旅,让他们觉得不虚此行。”

简皓点头表示赞同,却不得不再次浇冷水:“你说的这些都是理论,但实际呢,能不能吸引旅客,也跟交通、配套设施,比如餐饮、住宿,同行的人里可能有不喜欢红色文化的人,也得让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别的乐趣,再者,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像现在的疫情,出来的人都变少了。”

“像这样的天灾是不可抗拒的因素,而且我从新闻里看到,专家都说了,全球的人都得做好长时间与病毒共存的准备。我们都是普通的人,在这个庞大的振兴项目里的渺小的一块。”

“像房子道路故居,他们有政府的支持,就是缓上十年,也没有关系,但像我这样,算是新村的小入股人,赚不到钱就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继续,我可能都捱不上十年。”

简皓像发泄似的说了一通,说完后,心里似乎也畅快了一些,对蒋乐俊说了声:“不好意思,让你听我发牢骚。”

蒋乐俊耸耸肩:“你来找我,不就是为了让我听你发牢骚吗!”

两人都噗呲一下笑出声来,蒋乐俊打趣他:“每天帮助别人的人,现在也需要别人来帮助了。”

一句玩笑话,刚才紧张的气氛又放松下来。

蒋乐俊说:“我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你生活过得快乐与否,就看你的生活里还保留着多少童真。”

“为什么人总说年少是最无忧无虑的,因为年少的我们不会去想明天会不会有灾难,今天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不代表明天得不到。社会在我们心里,不是虎狼出没的磋磨之地,而是一个充满机会,能让你实现梦想的向往之地。”

“新村才建了两个组,文旅也开了一个头,不要总去想失败了会怎么样,不是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肯定是要努力的。先干呢着,万一成功了叫。”

简皓没想到蒋乐俊年龄不大,开解起人来,思路和口才一点都不输他。

简皓站起来,拍了拍对方的肩头:“跟你说了一会儿话,心里舒服多了。”

“每个人都有沮丧的时候,调节好心态,才会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简皓在回去的路上,接到群工站打来的电话,说村里的张大爷得了肝癌,在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不见起色,眼看着人快不行了,张大爷倔强地坚持要死在自己的房子里,于是家人给租车拉了回来。

张大爷在去医院前,这大半辈子都生活在村子里,没怎么出去过,除了年轻时间在果汁厂打工时留了一些照片,后半辈子就没进过照相馆。

现在家里人要准备遗照,翻箱倒柜,张大爷的相册里都是年轻时在工厂里的全照,一张单人照都没有,于是想请人趁张大爷还没去世,来照一张,将来挂在灵堂上。

镇上原是有个照相馆的,店里的生意是维持不了生计的,老板会在网上接一些私人定制,然后出外景。恰巧今天照相馆的老板去城区帮人拍照了,群工站思来想去,才记起简皓是搞摄影的,于是叫他去帮忙。

简皓立即赶回家去拿照相机,他这辈子还没帮人拍过遗照,想想有点毛骨悚然。碍于这可能是老人家最后一次拍照,而且这照片将来还有可能要放在墓碑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去。

到了张家,听说张大爷在卧室里躺着,他走进去时,脚不由自主地打战。

跟他同去的义工小广在身后轻轻扶了他一把:“张大爷这人很和善,在村里口碑也好,你怎么照,他都会很满意的。”

被癌症折磨后的张大爷骨瘦如柴,躺在床上,眼睛瞪得老大。

因为张大爷已经坐不起来了,只能躺着照,简皓拿出相机,将镜头向下,框出胸以上的部分,然后提醒:“张大爷,你能笑一下吗?”

说完,才惊觉自己似乎说错话了,这是他平时给别人照相时的口头禅,现在张大爷都快走到人生的尽头了,让别人怎么笑得出来。

义工小广蹲下身去,在张大爷耳边说着:“张大爷,你还记得起以前在果汁厂上班的情景吗,走在通往厂房的那条小路上,空气中都是橙子酸甜的味道。你还记得在厂里遇到张大娘的时候吗,她是包装线上的女工,戴一个白色的帽子……”

大概是怕张大爷听不清楚,小广的声音清晰又洪亮,小广所描绘的场景似乎让张大爷感受到了快乐,嘴角不禁微微往上弯,露出一个幸福的弧度。

简皓抓准画面,按下了快门。

从卧室出来,简皓问小广:“你看着年龄也不大,怎么会知道张大爷年轻时间的事?”

“编的?”

“他能信?”

“细节是我编的,却是真人真事。张大爷年轻的时候就在这附近的果汁厂上班,跟老伴也是在厂里认识的,只是老伴生病死得早,他就一直留在这里,陪着老伴,哪儿也不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