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的历史(六):宋之新文化
- (日)佐伯富编著
- 1020字
- 2025-04-11 04:38:15
西夏的崛起
李德明对宋恭顺,因此他征服西凉时宋朝也没有插手,两国间继续保持了和平。然而其子李元昊却对父亲的态度不以为然。李德明曾对元昊说:“我们部族常年对外用兵,民生早已疲敝。这三十年来能够生活衣锦着绮,都是大宋的恩惠,不可辜负背叛宋啊!”但血气方刚的元昊勃然变色,对父亲说道:“穿皮毛做的衣服、过着畜牧生活,是我们的本性。男子当建立王霸事业,何必追求中原的绫罗绸缎呢?”①
这段对话让创立西夏帝国的李元昊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李元昊是李德明的长子,他“性雄毅,多大略,善绘画,能创制物始,圆面高准,身长五尺余”。这样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子,少时所好已经与众不同,在服饰上十分惹人注目:“好衣长袖绯衣,冠黑冠,佩弓矢。”而且他“晓浮图学,通蕃汉文字,案上置法律”。②这样兼具朴素强韧意志和深厚文化素养的李元昊,是新兴的西夏帝国最合适的君主。
在宋朝第四任君主仁宗即位之初,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继位,西夏对宋的态度骤变。李元昊奉行军国主义,马上和宋朝起了正面冲突。
李元昊一方面采取全民皆兵的兵制充实军队,另一方面又效仿宋朝制度整顿官制。他还参考汉字创制西夏文字,以转写自身的党项语。这样可以保存民族之精粹,实现民族长远之计。宋仁宗改元明道之后,元昊避父德明之讳,定年号为显道;后在宋景祐元年(1034年),元昊又改元开运,当他知道这曾是后晋年号,又马上改元为广运。
这样整顿了国内体制、充实国力后,李元昊便开始向外发展。他先击破了伤其祖父李继迁的西蕃,又征讨回鹘,占领了瓜、沙、肃三州。沙州就是有名的敦煌,这三州均是东西交通的要地。于是,西夏可以自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西夏占据了绥远③、宁夏、甘肃的广大地域,国力逐渐强大,建立了独立国的体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称帝,定国号为大夏,年号延祚④,国都在兴庆。兴庆在灵州之北,是西背贺兰山脉、东临黄河的要害之地。此时,李元昊正值三十岁的盛年。
李元昊首先要求宋在外交上给予平等地位,宋朝无法接受,于是与西夏断绝国交,关闭了两国边境的贸易场〔位于陕西保安军(延安)〕以实行经济封锁。翌年李元昊称帝的消息传来,宋朝被其傲慢的态度激怒,下诏剥夺李元昊曾被授予的官爵,并发布悬赏:能将李元昊斩首献上者,立刻封为高官。

李元昊听到这消息大为愤慨,将宋朝所授的告敕等归还,并表示:“蕃汉各异,国土迥殊,幸非僭逆,嫉妒何深!况元昊为众心之所推,循拓跋之远裔,为帝图王,有何不可?”⑤随后遣使向宋呈交了辱骂的文书,表示对宋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