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战略定位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发展规划》中,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做出了明确要求,在“保障措施”部分的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中提出,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人工智能的科普与推广,全面提高全社会对人工智能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再次重申,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

在《发展规划》出台后,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工作的政策,如《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成立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的函》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支持高校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中小学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撑。

自2017年7月国家战略层面上要求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至今已有两年有余。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成果世界瞩目,一些中小学在人工智能教育问题上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

2019年5月26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南京举办中小学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论坛。2019年10月27日,2019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大会的现场座无虚席,不少听众甚至站着听完嘉宾发言,网络直播观众超过90万人,可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课程标准的缺失、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学校课时受限、权威教材匮乏、师资水平有待提升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势必制约着中国中小学人工智能的发展。然而遗憾的是,根据笔者观察,一些专家学者仍然在“战术”问题上纠结,缺少全局、整体的视角去审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问题。

在笔者看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需要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人才战略中的一个子战略,而人才战略又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子战略,国家战略则是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如图2-1所示。

图2-1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国家战略的子战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同样需要战略的指引。当一些人还在为教材争得面红耳赤之时,当一些机构还在迎合热点盲目推出所谓的“人工智能”课程之时,当一些学校仍然不知道人工智能为何物无法教学之时,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呼吁从国家战略层面去思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问题。熊璋教授曾在公开场合多次指出,教育反映的是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我们这一代及下一代人等,是要为国家未来建设出力的,教育是国家行为。

因此,要做好中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战略视角进行梳理,打破现在各自为政、不知所然、无法形成合力的窘境。

回到战略问题,战略的实质是什么?根据笔者多年的战略研究及实践,战略的三大问题为定位、布局、生态。

定位解决的是边界的问题,选择的问题,即如何正确做出取舍。这一点尤为关键,对于人工智能这么庞大的知识体系,在学时有限和基础知识不完备的情况下,如果设定过多的内容,是不切实际的。

布局解决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在时间、空间上的持续迭代行动,实现战略目标的问题。回到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问题上,就是如何将资源更好地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及地区、学校间进行合理分配,形成一个统筹兼顾、环环相扣的合理布局。

生态解决的是价值创造的问题。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中,既要重视政府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也要在中小学的实践落地正确看待教育培训机构所发挥的积极推动作用。当然,也不能忽视企业的技术、资金支持以及其他(如教育培训、金融、公益等)机构的助力。当今社会,需要不吝与他方进行有效合作,做大做强生态,使生态中的每个参与主体都能够从中获益,实现价值。只有这样,这个生态才是稳健的,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