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交通时代:行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 彭中阳等主编
- 1311字
- 2024-11-01 05:16:54
第一节 全球竞技,智能取胜
交通数字化已是全球趋势,并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放眼世界,各国都在发力交通数字化,陆续在数字化、智能化上做出尝试,取得新的突破。美国、日本等国家依靠标准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优势,都在积极推进交通数字化进程,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经验。
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就进入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的初始研究阶段,是全球最早研究ITS[1]的国家。其中,道路车辆信息通信系统(Vehicle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System,VICS)是日本道路信息系统的重要产品。通过无线数据传输、FM广播系统等,可将实时路况信息和交通诱导信息即时传达给交通出行者,从而实现车辆引导,更好地满足乘客出行要求。2003年2月开始,VICS在日本各都道府县全面展开服务。这意味着,所有高速公路及主干道均能收到VICS信息报道。
日本的自动驾驶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端,并在既有技术的基础上,从2019年开始展开了一系列自动驾驶车辆服务的试点试验和应用。例如,日本政府已经在一些特定场合中投放中型自动驾驶巴士和观光型小型巴士,以此提供地区交通的运营服务。2020年,日本在高速公路场景下,进行了无人驾驶车队跟随卡车驾驶的测试。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借助领先的IT,美国交通数字化建设仍走在前列。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就提出了公路现代化系统,利用传感、通信等技术使交通信息在人、车、路间进行交互,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水平和运输效率。2011年,美国交通部将IntelliDrive扩展为智能互联汽车研究(Connected Vehicle Research,CVR),对自动驾驶车辆的发展进行了部署。按计划,2024年在主要道路布设智能路侧设施3万套,2030年达到15万套。
此外,美国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究与部署亦领先于世界。美国车企特斯拉(Tesla)最早量产、配置并落地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而美国谷歌公司作为最先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公司,在2016年12月,将其自动驾驶汽车项目重组并独立为一家专注于无人驾驶的公司Waymo。2019年3月,Waymo对外宣称,将开始在美国两个州的商业路线上测试其自动驾驶卡车Waymo Via。
在智能轨道交通领域,欧洲一直处于前沿位置。例如,出行即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2]系统在欧洲的研究和应用就十分超前。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便是率先应用并实施该系统的代表,通过集成大数据和相关运输基础建设,让用户享受到“无缝的端到端”服务。在全球城市出行领域,赫尔辛基已形成了超高影响力。
位于赫尔辛基的MaaS Global公司,开发出了名为Whim的数字平台。在这一平台上,用户可以实时获取所有轨交列车的时刻表、路线、票务及其他出行信息。结束一段轨道交通行程后,系统便立刻与下一程公共交通或预付费出租车、自行车等进行无缝联接,为乘客选择最佳路线。出行即服务的推行让人们在芬兰的出行变得更加舒适、可持续且高效。
2020年7月,荷兰当局发出许可,允许荷兰国家铁路运营商(Nederlandse Spoorwegen,NS)、阿姆斯特丹市营交通公司(Geminate Vervoerbedrijf Amsterdam,GVB)、HTM客运公司(HTM Personenvervoer NV,HTM)及鹿特丹电车运营商(Rotterdamse Elektrische Tram,ET)共同建立一个全新的数字运输平台。该平台将通过整合多种交通方式,从火车、巴士、城市有轨电车到共享汽车和共享自行车,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
全球各国在交通数字化领域的角逐已经开始,交通行业的竞争者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必定是一场在技术、标准、应用、速度、制度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激烈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