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心肌梗死

(一)常用切面

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左心室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心室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二腔心切面及心尖长轴切面。

(二)超声诊断要点

1.局部室壁运动的评价

正常心肌收缩期增厚率> 30%。当室壁运动异常时,左心室心肌收缩期增厚率减低,并可采用室壁运动评分进行半定量评价(参见第一章第四节)。

2.超声心动图表现

心肌梗死的程度和位置不同,超声心动图表现亦不同。

(1)梗死心肌厚度可变薄或正常,室壁运动异常,室壁运动评分指数增大,而非梗死心肌室壁运动可代偿性增强。

(2)急性心肌梗死后可出现左心室重构,表现为梗死区扩张和心室增大。心肌梗死区面积较大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减低。

(3)右心室心肌梗死很少单独发生,多与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存在,常表现为右心室游离壁运动异常、右心室增大和三尖瓣反流。

3.并发症

包括真性室壁瘤、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心室附壁血栓形成、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和心包积液。

(1)真性室壁瘤:

心肌梗死后局部室壁收缩期及舒张期均呈瘤样向外膨出,与正常室壁相延续,呈矛盾运动,瘤内可有血栓形成,见图1-40。

(2)心室游离壁破裂(假性室壁瘤):

心室壁破裂处可见回声中断,彩色多普勒显示破裂处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破口周围形成包裹性血肿,即假性室壁瘤。瘤壁为血栓机化形成的包裹和粘连心包,瘤内可有血栓形成,见图1-41。

图1-40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尖部真性室壁瘤形成

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收缩期(A)和舒张期(B)左心室心尖部呈瘤样向外膨出(箭头示)

(3)室间隔穿孔:

多继发于前间壁、下壁心肌梗死,常发生于室间隔近心尖部。超声表现为梗死心肌室间隔变薄、运动异常,非梗死心肌室壁运动增强,局部室间隔连续中断,彩色多普勒显示收缩期室水平左向右分流信号,见图1-42。

(4)心室附壁血栓形成:

心腔内附着于梗死心肌心内膜表面的不规则团块状回声,最常位于心尖部。新鲜血栓回声弱,陈旧血栓回声强。血栓形态多不规则,大部分呈宽基底扁平状,无明显活动度;也可呈球形凸向心腔,活动度较大,易脱落形成体肺循环栓子。二维图像显示不清晰时可采用心腔声学造影明确诊断,见图1-43~图1-45。

(5)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

左心室乳头肌功能不全表现为二尖瓣前后叶对合欠佳伴二尖瓣反流。当左心室内乳头肌发生断裂时,左心室内可见连于腱索的断裂的乳头肌回声,二尖瓣叶呈“连枷样”运动,收缩期可脱入左心房,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不同程度反流,见图1-46。

(6)心包积液:

一般少量,可并发胸腔积液。

图1-41 急性侧后壁心肌梗死合并假性室壁瘤形成

A.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左心室侧后壁中上部心肌回声失落(箭头示),其侧后方可见一巨大假性室壁瘤;B.心尖长轴切面显示假性室壁瘤内弥漫血栓(TH)形成

图1-42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

A.非标准切面显示心尖部室间隔连续中断(箭头示);B.心尖四腔心切面彩色多普勒显示心尖部室间隔穿孔处左向右分流信号(箭头示);C.连续波多普勒显示室间隔穿孔处分流频谱

图1-43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尖部多发血栓形成

A.心尖四腔心切面血栓形成(箭头示);B.心尖长轴切面血栓形成(箭头示)

图1-44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尖部血栓形成

A.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图)及心尖长轴切面(右图)隐约显示左心室心尖部血栓(箭头示);B.超声造影后左心室心尖部增强剂充盈缺损,清晰显示血栓轮廓

图1-45 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伴右心室心尖部血栓形成

A.剑突下四腔心切面(箭头示);B.非标准右心室心尖部短轴切面(箭头示)

图1-46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合并乳头肌断裂

A.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左心室内乳头肌回声(箭头示);B.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显示二尖瓣后叶脱垂(箭头示);C.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重度反流

(三)经验分享及相关诊断标准

1.超声发现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时,需结合心电图、心肌酶学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2.依据室壁运动异常的节段,可以大致判断冠状动脉的病变位置:下壁心肌运动异常提示右冠状动脉后降支或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远端病变;室间隔、心尖区和前壁心肌运动异常提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侧壁和后壁心肌运动异常提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

3.需与临床表现相似的其他疾病鉴别,如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心包炎和心肌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