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永恒,忠诚弥坚

她,1978年入党,从16岁从医到现在,60多年来始终奋战在乡镇医疗卫生战线上。她,见证了新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沧桑巨变,并以一名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不变的初心,为千万人的健康、千万家庭的幸福无私奉献。她,先后获得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好人”等荣誉。她就是江苏省常熟市惠民医院兼老年医院院长钱桂华。

钱桂华院长为患者看病

“送瘟神”,她挨家挨户上门服务

60多年前,在常熟市王庄镇,常能看到一位身着白大褂、背着小药箱的女医生走村串户。她梳着齐耳短发,散发着年轻姑娘的清纯与朝气。有段时间,无论晨雾缭绕,还是大雨滂沱,她都会在清晨5点出门,这时,村落中刚升起第一缕炊烟。

这位姑娘就是王庄卫生院的医生钱桂华,那年她才17岁。一早出门,是要挨家挨户上门收集村民的大便,通过化验检查血吸虫卵来发现和诊治患者。

1955年,党中央发出彻底消灭血吸虫的号召之后,王庄镇的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冲在“送瘟神”的第一线。常熟水网密集,农村人家几乎都临水而居,而河里有大量钉螺,寄居在其中的血吸虫成为威胁村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瘟神”。有些村庄的血吸虫病患者和感染者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那些“手脚像丝瓜,肚子像冬瓜”的重症患者随处可见。王庄镇作为以水田为主的“低乡”,也是血吸虫病肆虐的重灾区。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这首毛泽东主席创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如今已年过七旬的钱桂华还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

在党的卫生政策引领下,在《送瘟神》的激励下,当年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积极投入防治血吸虫病的斗争中。但在当时,很多农民对血吸虫病已司空见惯,很多人不愿去卫生院化验。于是,卫生院采用“一人包一村”的方法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要求检验率达到95%。

钱桂华负责的新桥村有2 000多人,村民散居在几十个自然村落里,最远的人家离卫生院1公里多。为按时完成任务,钱桂华决定上门服务,并将每天的上门时间安排在村民外出之前。一开始,许多人不理解她一早上门取大便的“怪事”。遇到这种情况,她都会耐心地解释。

钱桂华通过观察大便样本中是否有毛蚴来确定村民是否患病,并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有人在使用锑剂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流鼻血、头昏、头痛等反应,遇到这样的情况,钱桂华总是守在患者身边,如有反应严重的,就采用针灸疗法治疗。一些患者说:“只要钱医生在,我们就放心了。”

在那个年代,医护人员除了治疗患者外,还要查螺、灭螺。一次,钱桂华骑着自行车去村里灭螺,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连人带车摔下沟渠。大家劝她回卫生院处理伤口,但她坚持推着车走到指定地点,坚持完成任务。

20世纪60年代初,常熟市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王庄镇卫生院被评为“常熟血防工作先进集体”。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在王庄镇党委的支持下,卫生院的面积从200平方米扩大到6 000多平方米。

保健康,她随叫随到

1943年10月,钱桂华出生在王庄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6岁那年经村里推荐、镇党委批准,进入王庄镇卫生院。当时,她还是一名中学生,但由于向往医生这个职业,也为分担父母压力,她毅然参加了工作。

钱桂华至今仍记得到卫生院工作前母亲对她说的一番话:“你不要忘了是共产党让穷人翻了身,也是共产党给了咱家这个机会。今后就看你自己的了,要多学点儿本事,当个好医生,为生病的人把毛病看好。”母亲的话语和殷切的目光,她一直记在心上。1959年刚入职时,她每月的工资仅7元,但她已心满意足。

王庄镇卫生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常熟农村创建的第一批医疗单位之一,开始只有几间总面积不过200平方米的平房,院里最值钱设备就是一台显微镜和一些体温计、听诊器、药柜、药箱,可以说一穷二白。凭着服务人民健康的坚定信念,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乡村医生中的一员,钱桂华以一颗赤诚之心,坚守在救死扶伤的神圣岗位上。

参加工作后,钱桂华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卫生院,烧水、扫地、抹桌子……把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在业务技术上,她虚心请教,刻苦学习,有经验的医生也愿意把自己的“秘笈”传授给她。在工作上,她身兼医生、护士、药剂师等角色,还要兼顾内科和外科,半夜三更出诊是常态。遇到孕妇临产、难产,危重病人抢救等情况,她随叫随到。

一位来自唐山市的妇女路过常熟时,突发卵巢囊肿蒂扭转致腹部剧痛,钱桂华为其争分夺秒地急救,使患者转危为安。常熟市区仓巷弄堂有位老婆婆10多天未解大便,非常痛苦,钱桂华干脆挽起袖子用手帮老人把粪便抠了出来。还有一次,她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几个人面对躺地上的溺水者束手无策,就飞奔过去采用人工呼吸法抢救,把溺水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有一年,常熟流行“二号病”,需要为每个人打预防针,可有人认为没病用不着打疫苗。为了让更多百姓接种疫苗,钱桂华将疫苗针剂直接带到田间地头。遇到在水田里插秧的农民,她便脱掉鞋、卷起裤脚,站在田里为他们注射疫苗。

那时的乡村医生“亦医亦农”,农忙时还要帮助农民收、种庄稼。钱桂华种起地来也像模像样,有人夸她“脚板底下绑大锣,走到哪儿响到哪儿”。

救患者,靠打手电成功手术

1960年,王庄镇党委把钱桂华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派她到上级医院连续进修了5年。1965年,22岁的钱桂华“深造”归来,被提拔为王庄镇卫生院副院长,成为常熟最年轻的卫生院领导。从此,她在几家医院连续当了56年的院长。

学成归来的钱桂华是王庄镇第一个“开刀女医生”。她技术精湛,手术胆大心细,从未出过差错。她不光在镇里出了名,还成为常熟农村卫生院名噪一时的“一把刀”。

提到手术,人们想到的是手术台、无影灯和主刀医生、麻醉师、一助、二助,甚至三助等,但农村卫生院可没这条件。在艰苦的环境中,钱桂华在卫生院做的第一台外科手术是阑尾切除,那是她进修回院后的事了。

一天深夜,村里有位老人腹痛难忍,家人看熬不过去,就把他送到卫生院,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王庄离市区15公里多,当时只有早晚一去一回两班船,用板车推送则会耽误病情。

抢救患者刻不容缓,钱桂华决定自己动手做手术。她麻醉、主刀一肩挑。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由于当时电力紧张,农村夜晚不供电,“手术室”里黑黢黢的。为此,术前她除了安排一助之外,又让一名医生找来一支大手电筒,在“手术室”打着电筒为她照明。就这样,她凭借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心,靠手电筒照明,顺利完成手术。老人转危为安,家属也如释重负。

1966年12月2日深夜,钱桂华利用手电筒照明为急病患者切除阑尾

那时,农村医务人员少,医院对岗位并无严格分工,正是这种情况成就了优秀的全科医生钱桂华。内科、外科凡是有必须抢救的患者,都会请她参与会诊、抢救。据从卫生院退休的丁医生回忆:“一年365天,钱院长有200多天都在医院参与急救,多少年都没见她休息过。”

1965年6月,为响应“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的政策号召,钱桂华先后6次到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请求院部派出专家到王庄镇卫生院坐诊和“传帮带”,她执着的敬业精神让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领导非常感动,他们派出8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在王庄镇卫生院工作了大半年。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副院长、专科主任等也多次到王庄镇卫生院开设专家门诊,大大提高了王庄镇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

这一年,镇卫生院有了第一台X线机,大家都兴高采烈,说是“托了共产党的福”。

第二年,王庄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的目标。

高标准,服务和文化“双丰收”

1984年,钱桂华调任琴南镇卫生院院长。

这是一家弄堂医院,全部资产仅600平方米的房屋和5 000元流动资金、6万元固定资产,唯一称得上设备的是一台30mA的X线机和一台显微镜,此外只有听诊器等小物件。琴南镇紧贴城区,辖区百姓看病一般去市级医院,医护人员上班常常无事可做。

钱桂华到任后,一一倾听医护人员的意见、建议。该院有位在当地名望很高的老中医李正芳,钱桂华到任后却不见其人,一问才知他因为对卫生院失望已辞职。为了把李正芳请回来,钱桂华多次上门,把自己办好琴南卫生院的思路和打算告诉他,并诚恳地征求他的意见。听了这位新院长的一套方案,李正芳欣然回到卫生院。

钱桂华到任后,组织员工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既活跃了气氛,增强了凝聚力,也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

短短几年时间,琴南镇卫生院的医德医风和服务水平就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评价。钱桂华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与常熟一院联合建立了康复中心,常熟一院每周有内、外、妇、儿、放射科医师到琴南镇卫生院坐诊。4年内,卫生院的手术量也从一年几十台增加到400多台。

1993年,琴南镇卫生院“升级”为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

1995年,为搞好虞山镇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镇委镇政府要求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负责提升全镇23个村卫生室的等级。在钱桂华的指导下,这些村卫生室仅用1个多月就全部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其间,医院还在该市增设了10多个门诊部。

到钱桂华退休时,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固定资产达到3 400多万元,流动资金达到3 000多万元,医用房面积达到12 000多平方米。而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该院连续4次获得苏州“白求恩杯”,连续7届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

2007年,钱桂华应邀担任常熟琴湖惠民医院院长院长。她坚持以文明医院的标准对医院进行严格管理。2019年,医院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成为江苏省唯一获得该荣誉的民营医院。

2020年春节,彩带、年画、吉祥物……惠民医院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医院食堂一早就为住院患者煮好了免费的汤圆,钱院长也身穿整洁的白大褂来到医院,向每一位住院患者拜年,为他们和医护人员送上新年礼物和压岁钱,而这些都是用她自己的钱购置的。无论在哪里,与住院病人一起过大年,是钱桂华担任院长几十年来不变的老规矩。

(作者:江苏省杂文学会 李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