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故事 大事业:中国基层卫生发展回眸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 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组织编写
- 1378字
- 2022-04-21 17:31:33
选择公共卫生作为职业
陈志潜(1903—2000),公共卫生学家,初级卫生保健的先驱,中国社区医学创始人和健康教育事业奠基人,为我国和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似乎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篇报道。从2004年6月16日起,一尊身穿旧式长袍、戴黑框眼镜的百岁老人铜像,屹立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有记者这样写道:“这位并不为大众所熟悉的成都老人名叫陈志潜,出生于1903年,被誉为‘中国公共卫生之父’。为了改善平民百姓的卫生状况,他一生都耕耘在基层农村。”
在另一篇文章里,这位“并不为大众所熟悉的成都老人”,却被郑重地列为“成都值得记住的十个人”之一,与古今名人司马相如、诸葛亮、杜甫、巴金并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华西老校长用陶行知的这句话来注解陈志潜,称他是“中国不可忘记的人”。只是今天少有人知,为何他不可忘记。
在北平协和医学院求学时,陈志潜与林巧稚、钟惠澜同班,在听过公共卫生学教授兰安生的讲课之后,陈志潜吃惊地发现,这门叫作公共卫生的课程与之前的传统课程完全不同。“我一生中许多美好的年代,是与兰安生的思想和理想紧密联系的。”陈志潜说。
1928年,兰安生与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相识。他邀请晏阳初来北平协和医学院,给医生们做了一次来自真实的社会课堂的演讲,内容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情况。演讲之后,陈志潜深受触动。毕业后,他与新婚妻子一道来到南京郊区开设“夫妻卫生所”,自己当医生,妻子当护士,为农民防病治病。
有这么一张老照片:穿长衫、戴眼镜的书生陈志潜,带着一家老小在河北定县的土房前合影。那时的定县,是晏阳初等人倡导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区,每年约有百余名怀着理想的知识分子举家迁来,从象牙塔跨进泥巴墙,穿粗布大褂,住漏雨茅屋。1932年冬天陈志潜到达定县时,驴和笨重的两轮马车是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很快,陈志潜学会了骑着毛驴前往定县的各个村落。他眼前的现实是:全县只有一所中学,40万人口中80%是文盲;每人年均收入30元,医药费约3角;全县近500个村庄中,只有一半有传统的小草药铺和少数传统医生。在详细分析情况后,陈志潜认为,每位农民每年只能花费1角钱用于现代医疗保健。那怎么才能在1 000个农民身上仅花费100元就可以取得成效呢?陈志潜的答案是,建立农村的县、乡、村三级保健网,并从村庄中挖掘出来自村民的卫生工作者。
美国作家赛珍珠,曾用她带有浓重“中国情结”的语言如此描述:“这是一个宏伟而永恒的事业。这个事业无比正确,晏阳初、陈志潜制定的实用计划令人信服。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像一个已经成熟的思想观念那样有力量,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时刻已经来临。”1932—1937年,陈志潜自认为是一生中最畅快的时期,“那时我才29岁……能将自己的一系列想法一一付诸实践。看到它们开花结果,我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快。”
选择公共卫生,是更多的理想主义和更少的物质获得。陈志潜对学生说:“选择公共卫生作为终生职业,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决心,要牺牲从事研究工作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私人开业在经济上的收入,而且要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工作……”
有人说,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完善,即由“专门知识分子”转变为“公共知识分子”,改变那种长年在学术隧道深处枯燥开掘的单调生活,经常爬上井沿去自由呼吸,去仰望星空,去左顾右盼,去关注、参与公共事务。陈志潜仰望的就是,改善中国民众健康的天空。
(摘自2008年1月25日《健康报》,作者: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