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影响因素

有学者指出,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较为重要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报道,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情况愈发复杂。在我国,由于偏重经济发展,劳动者心理亚健康、心理失衡越来越普遍,心理健康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同时,企业关于劳动者心理健康对生产效率和未来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进而缺乏必要的重视。因此,在试图解决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工作中,梳理出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影响因素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节将从工作本身的固有特征、组织和管理环境以及个体因素三个方面对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影响因素进行概述。

一、工作本身的固有特征

1.工作环境条件

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噪声、照明、温湿度以及其他感官刺激物等)能影响劳动者的情绪和一般精神状态,而不良的工作场所设计或不适的人体工效学设计同样影响心理状态。有研究表明,高强度噪声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失调,对心理产生一种压制,引起明显的躯体不适、焦虑、敌对、忧郁、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不良心理反应。而高照度光环境可以提高作业人员警觉度,降低困倦度,减弱疲劳度,显著改善人体的情绪状态等。

2.工作负荷

工作负荷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是劳动者工作条件的一个指标。有研究发现,工作超负荷和工作负荷不足都是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如果工作超过劳动者的能力限度,出现超负荷情形,就会导致职业紧张增加、作业效绩下降、身心健康受损,甚至导致事故或差错发生率增加。如果工作负荷远低于人的能力,劳动者会因缺乏刺激而出现兴奋不足,从而影响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或出现差错。

3.工作时长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但实际执行起来还存在一定差距。欧美发达国家平均周工时逐渐缩短,而亚太地区,尤其是经济正快速发展的东亚地区周工时明显较长。近年来,国内职员因长工时、过度工作而导致的猝死、罹患抑郁等现象日趋严重,目前已引起相关部门或学者的重视。在长工时所致的健康效应研究中,关注度较高的是职业紧张、抑郁和焦虑以及过劳死等,而长工时带来的其他健康危害,如长工时带来的人际关系障碍、孤独感等,以及长工时制度的改进措施及其效应评估等内容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4.工作班制

轮班工作通常指的是在日常白天工作安排之外的工作时间安排,是当前大多数企业常见的工作班制。轮班工作包括轮流轮班,晚班和夜班,分裂轮班和延长值班时间。分裂的轮班包括两种被延长休息时间打破的短班。大量的研究表明,轮班工作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家庭和社会生活都有影响,是职业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本质上说,我们的许多生理功能都遵循24小时周期,即所谓的“昼夜节律”。睡眠、清醒、消化、肾上腺素分泌、体温、血压、脉搏和许多其他的功能和行为都是由这个周期来调节的。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时间表的变化,但是,频繁的日程安排变化和生物钟紊乱会导致慢性疲劳和其他健康问题。它可以导致睡眠模式的破坏,更高的受伤风险,不健康的饮食模式,胃肠失调和采用消极压力应对策略。除了身体的影响外,轮班工作还影响着一个人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目前,大量的研究证实轮班作业对血压、血糖、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心理效率等有影响,甚至有科学家发现轮班作业或是夜间轮班与前列腺癌、乳腺癌、大肠癌等有关,更不必说对睡眠质量、情绪障碍和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以及家庭-工作冲突等方面的影响。

5.工作需求与控制力

工作需求常常体现在新技术的引进与学习、工作时间的限制以及体力付出等方面,控制力则主要表现为技术的利用程度、技能决定权以及工作决策参与度等。新技术的引进需要管理人员与劳动者去适应它,一项涉及10个国家管理人员的调查发现,日本的管理人员尤其受到保持新技术优势的压力的影响,在英国的一项研究中也发现,“赶上新技术步伐”是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作时间的限制主要是指完成有期限要求的工作的时间不充足。有学者发现,当工作需求高的时候,缺勤或坚持带病工作时有发生,较高的工作需求与出勤主义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工作控制力常常被认为是职业人群健康的有益因素,较高的技术利用程度、技能决定权以及工作决策参与度能有效缓解职业紧张的水平,拥有较高工作控制力的员工,能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提高工作的安全水平与效率。

6.工作付出与回报

职业紧张研究中,常以工作付出-回报失衡作为紧张判定的模式之一,主要指工作付出的努力和从工作中获得的回报不平衡。有学者研究发现,付出-回报失衡不仅仅影响职业紧张水平,也是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高付出、低回报与情绪障碍、职业倦怠、睡眠障碍以及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免疫功能损伤等一系列身心健康症状有关。

7.工作不稳定性

工作不稳定让职工感到缺乏安全感、担心失业,容易产生职业紧张、引起情绪障碍,还有学者发现缺乏工作安全感的员工会出现更高的出勤主义行为水平。

8.工作单调性

工作单调性一般指个体的工作被重复的程度。有研究报道,流水线作业人员的工作单调性较高,其工作满意度较低,容易出现情绪障碍、离职行为等。

二、组织和管理环境

1.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会对组织内员工的思想、行为、决策产生影响。学者Dew等人选择新西兰的一家公立医院、一家私立医院和一家小工厂的员工进行组织文化和出勤主义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公立医院表现出的是“战场”文化,职业身份、道德身份和组织忠诚感促进了员工的出勤主义行为;私立医院表现出的是“避难所”文化,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同事的忠诚促进了出勤主义行为;小工厂则是“贫民区”文化,放任的管理和较差的工作条件造成了较少的就业机会和工作不安全感,使得员工在面对疾病的时候仍然选择出勤。由此可见,不同的组织文化通过不同的中介变量影响着员工的出勤主义行为。

2.组织氛围

组织氛围是员工对组织内部环境质量的感知,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学者发现,良好的组织氛围将能有效缓解个体的职业倦怠。组织氛围与职业倦怠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在组织中的支持型管理行为、员工集体参与决策的水平以及组织目标的广泛性与职业倦怠的程度呈负相关,而团队合作低水平、员工不信任、紧密控制与职业倦怠程度呈正相关。同时,也有学者报道组织氛围与工作场所孤独感、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发现,团结氛围与工作场所孤独感显著负相关,恐惧氛围与工作场所孤独感显著正相关,当组织氛围强调奖惩与个人利益而忽视团队合作与相互信任时,将难以在工作场所中形成友谊。温暖支持、工作自主性、奖励取向和管理效率对工作场所孤独感具有显著的负向解释力,且温暖支持是人格变量与工作场所孤独感之间的中介变量。一项针对临床一线护士的调查显示,护士护理组织氛围对工作-家庭冲突具有显著影响,若护士处在温暖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并能够得到领导或同志的关心、认同和支持,那么这将有利于缓解她们的工作-家庭冲突。

3.社会支持

有学者认为,从社会心理风险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定义为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工具性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同伴支持,这些支持能减轻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中,常把社会支持分成家庭支持、同事支持和上级支持三个因子。不同学者会选择总因子即社会支持总评分、三个子因子或某个子因子作为变量进行研究,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维护作用,虽然对社会支持正向作用的存在形式尚未达成共识。一种观点倾向于主效应模型,即社会支持对于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另一种观点倾向于缓冲器模型,即社会支持通过调节其他因素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工作场所中的组织管理制度、领导风格、人-组织的匹配程度等也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而和谐的工作场所人际关系、清晰的职责与工作角色定位、健康的工作组织等却能成为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三、个体因素

(一)人口统计学特征

1.性别

当前研究中常提及的性别,不是简单的生理性别,而是基于生理性别,在社会文化建构下形成的具有社会属性的性别特征和差异,是生活、婚姻、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在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性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大量的研究均发现,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水平在性别间存在差异,尤其体现在工作-家庭平衡、骚扰、暴力、抑郁、焦虑等方面。

2.年龄

不少学者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差异,如职业紧张、工作-家庭平衡、出勤主义、骚扰、抑郁、失眠等。综合研究人群的来源、职业特征和身心健康表现等发现,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差异可能解释为: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影响了身心健康;二是心理逐步成熟,更能客观的认知、有效的应对工作场所各种矛盾与冲突,能有力的缓解职场的不适感;三是不同年龄段,被赋予的社会、家庭、职业角色与责任有差异,享有的社会资源不同,从而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

3.文化程度

有学者认为,教育在知识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已成为决定个体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一个人接受的教育越多,教育程度越高,其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可能性就越大,获得或可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就越多,从而能更好地应对工作场所的矛盾与冲突。然而,另有学者发现,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暴力、物质滥用、失眠、抑郁甚至是自杀。文化程度高的人群考虑事情更缜密,对环境变化更敏感,更容易引起心理疾病;抑或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对自己、对工作的期望值可能较高,当期望与现实出现落差且在一段时期内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时,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就增大了。

4.婚姻状态

人们在婚姻中不仅可以获得生理需要的满足、物质需要的满足,还能获得爱、依恋、情感交流等心理上的满足。有学者认为,婚姻状况良好的个体往往比未婚、丧偶或离婚的个体更容易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寿命。婚姻关系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良好的婚姻状况可以获得更充分的社会支持,尤其是来自家庭的支持、配偶的支持。因此,在探讨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时,婚姻状态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此外,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健康状况、职务职称等也应是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学者在出勤主义行为研究中发现,个体的经济状况与家庭状况影响出勤主义行为,工资水平较低的员工会表现出较多的出勤主义行为。文献报道,抑郁、焦虑与出勤主义行为存在相关性,其他疾病例如过敏、哮喘、头痛、消化问题等是出勤主义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对职业倦怠、物质滥用、抑郁、焦虑等有影响。

(二)生活行为方式

1.饮酒与吸烟

研究发现,嗜酒者在精神症状上的得分高于普通人。酒依赖者往往缺乏责任感和耐心,自我控制力较差,易对他人产生攻击行为。过量饮酒还会影响精神运动和认知功能,影响人体对情绪的控制,导致暴力、自杀等。吸烟经常与饮酒行为相伴而生,同样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吸烟与控制、低自尊、反抗性、攻击等人格特征有密切联系,有吸烟行为者的抑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无吸烟行为者。我国是世界烟草消耗大国,国内学者对吸烟者的研究证实,与无吸烟行为的人相比,烟民拥有更多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并且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然而,研究中发现,饮酒与吸烟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同时也受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两者相互作用。烟草中尼古丁的奖赏效应和酒精对低级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促使人们求助于烟酒来缓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即心理状态不佳时,会促使饮酒、吸烟行为的发生。

2.身体锻炼

锻炼是建立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的因素。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早在1974年,Snyder等就开始关注身体锻炼与健康成年人的总体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而后,一项对千余名成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日常有慢跑习惯的身体锻炼者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不锻炼者,身体锻炼量越大,锻炼者的生活满意度越高。另有学者的研究发现,气功的修习可以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目前,关于身体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考虑可能与锻炼引起神经系统变化,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社会支持状况和强化能力感和价值感,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有关。身体活动可以改善或预防不良心理健康的症状,例如痛苦、沮丧和焦虑。然而,也有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并非有百益而无一害。有学者认为,频繁的身体活动可能导致个体烦躁不安,情绪受损,甚至会增加焦虑、抑郁的程度。身体锻炼会促进人体内产生内啡肽和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呈现兴奋状态,但若失去必要的控制,进而演变成一种义务或过度行为时,便形成“锻炼成瘾”,对情绪、心理及社交健康等产生消极影响。

3.睡眠

睡眠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成年人经常睡眠质量不理想。不规则的工作时间表、高的压力水平、工作和/或其他责任的要求、忙碌的家庭生活可能都是睡眠质量降低的原因。大多数成年人大约需要7~8个小时的睡眠,当然有些人可能每晚需要睡眠5个小时或10个小时。虽然人们可能会适应剥夺他们睡眠的时间表,但许多功能仍然受到损害,包括反应时间和判断力。咖啡因和其他兴奋剂无法有效地克服睡眠不足的影响。英国利兹大学开展的一项涉及1 000多名英国成年人、年龄从18岁到80岁不等的大型调查结果显示,睡眠不足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记忆力。他们还认为,在公共卫生领域,睡眠应被视为优先倡导的健康行为,就像保持合适体重、饮食健康以及多运动一样。

4.健康饮食

健康的饮食和心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的。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精神健康不良的症状征兆有关。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加工食品多与不良的心理健康结果有关。健康均衡饮食中的许多营养素(一种富含深绿色或橙色的蔬菜和全谷物)通常与积极的心理健康有关。

5.物质滥用

工作场所使用咖啡因、减肥药、酒精饮料、安眠药、治疗焦虑和抑郁等药物均是这个领域的问题。物质使用的范围从有益到有问题,取决于使用的量和频度。药物滥用发生在个体使用物质开始对他们的整体幸福感和周围人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时。药物滥用的一些有害影响是即时的,例如导致伤害、暴力或不想要的性行为等危险行为。长期药物滥用可能导致慢性健康状况,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财务状况和工作。许多人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使用物质,而另一些人则在有问题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各样的因素,包括糟糕的应对技巧和缺乏支持,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是否发展成药物滥用问题。

(三)个性心理特征

1.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个人对各种情境作出反应的独特模式,它会影响个人对外界环境中各种刺激或事件的看法与态度。心理学上,常把人格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类,前者常常表现为积极、乐观、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去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与冲突,后者则表现出被人、被事所摆布,甚至消极应付生活中的不快。有学者发现,人格特质会通过问题解决的评估与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来影响心理适应,而内控者往往比外控者较容易获得更多、更满意的社会支持,从而能更好地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2.A型行为

A型行为的人通常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竞争精神,经常受困于工作完成的时间期限,容易产生时间紧迫感。同样的情境下,A型行为的人的情绪反应比非A型行为的人来得更强烈,容易缺乏耐性,增加压力或不愉悦的感受。有学者发现,A型行为人员的职业紧张感最强、紧张反应得分最高、心理健康水平最低。

(四)遗传因素

随着心理生理学、脑科学以及行为遗传学的快速发展,遗传因素对心理和行为反应的作用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通过双生子、家系和寄生子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心理和行为反应中发挥着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专注于遗传多态现象作为个体差异因素来解释观测到的非均质性的认知功能,关于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遗传因素研究也常见文献报道。有研究发现,调控5-羟色胺功能和HPA轴的基因表达差异是职业紧张发生的遗传因素。在一项101名成年人参与并完成的5-HT2A受体A-1438G基因多态性与心理认知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携带GG基因型的参与者与携带AGAA基因的相比,表现出更高的神经质水平、抑郁水平和更高的情绪应对策略。然而,与很多疾病一样,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可能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机制往往较为复杂,目前尚未明确,但遗传因素对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却不容忽视。

(吴 辉 余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