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杉讲透《论语》·修订版(全2册)
- 华杉
- 860字
- 2022-03-31 11:00:37
君子对谁都一样,小人却结党营私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华杉详解
这三句是讲君子的标准。
第一条,君子不器。
“器”,是器皿的器。一件器皿,只有一个用途,不能相互通用。杯子就是喝水的,扫帚就是扫地的,杯子不能扫地,扫帚也不能装水。有的人有一才一艺,能做这样,却不会做那样,也跟器皿一样,不能相通。这样的人,是被用之才,而不是自用之才。
张居正说,君子识见高明,涵养深邃,无所不具,无所不周,大可经世治国,小可理钱谷甲兵,守常达变,无往不宜,不像那器之各适其用,却不能相通。所以说君子之不器,是天下之全才,能当大任,而对那有一才一艺者,又能因人而器使之。
张居正所言的,正是他自己,他就是君子不器的全才领袖。儒家很大程度是讲领导力的,君子这个词本身,既指品德高尚的人,也指领导者。领导者当然不能拘于一器。
第二条讲行先言后。
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是先做了再说,而不是说了再做。
因为人很难言行一致,往往说了却没做到。那怎么防止说了却做不到?就是你忍住不要说。等做完了,你要说的,已经一一见之于行,然后你再列举出一些行为来说,则你所发的议论,件件都在自己身上有体现,没有一句是空话。那你就是君子了。
子贡话比较多,所以孔子专门针对他说这条,这也是孔子常说的“敏于行而讷于言”。
第三条,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是普遍的意思。“比”,是偏党、勾结的意思。君子对谁都一样好,虽然跟某些人感情近些,但并不存在跟人勾结的现象。对人亲厚,但并不是要求他亲附自己。对人施恩,那是基于义理价值观的当施之恩。不会等人家有求于我再施恩,也不等着对方回报,更不会因为“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知感恩”而生气。因为君子待人处事,都是凭自己的价值观去做,是普遍的,是无条件的,对谁都一样。
小人就相反了。小人对谁好,都是为了利益交换,为了结党营私,有势则附之,有利则趋之。与人有亲厚偏党,而无普遍之公。
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差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