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文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节俗信仰的“教、节一体化”刍议

李丰楙[1]

关于马来西亚华人宗教与社会文化的关系,1996到1998年展开过一次大规模的兴革调查,最后出版了一部《马来西亚华人思想兴革论文集》,并召开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当时涉及团体之多、人员之众以及层面之广,被认为“在华社历史上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其中所提及的兴革范围,广泛涉及经济、政治、华团及社会、文化等,“宗教礼俗”被列于最后一项。此调查包括七个传统节日: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在此基础上本调查又增加三个:重阳节、九皇节及土地公生日,这样就可含括华人的重要节俗信仰。根据兴革调查统计,华人社会中佛、道及传统信仰者超过88.3%,其中参与传统节日的比例高达85%,远多于任何西方宗教的节庆,因其比例高,参与者众,故肯定华人节庆为“华人文化风俗的一部分”。选择“节俗信仰”切入观察当地华人社会,非仅重视节庆的狂欢特质,而且重在诠释节俗信仰的行为,为了对照神庙信仰而另选两个对照物,即以代天巡狩对照九皇信仰、以仙师爷对照敬天祀地来论证节俗信仰可以普遍化、可以成为华人社会的共同信仰。在调查报告中的“组织结构”项提及华人的信仰乃“三教不分”,但当地佛、道二教各自组织民间团体,佛教统领所属的寺院与神庙,即马来西亚佛教总会(简称“马佛总”),其成立时间较久;道教则组织马来西亚道教联合会(“马道总”),晚至1997年8月26日才成立,其当务之急就是推动正信的道教信仰,以期“把各自为政的道观(神庙)组织起来”。可见社会精英关怀神庙,想以“道教”之名予以整编,认为其是神庙可以接受的最大公约数。

这种宗教意识萌芽始于早期,在槟城的公冢条规中出现“圣教”一词,乃因初次面对友族友教,急需彰显华人社会中也有的神圣性。圣教作为宗教,即可视为“以教之名”的现象,其曲折变化远超过闽粤祖籍。在当地,面对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即等同面对多元宗教,此一社会处境先激发圣教,而后相隔百余年又揭举“道教”,目的在联合杂多而不统一的神庙。当地宗教界舍弃“华人宗教”或“民间信仰”,乃因诸名为学界根据学理所用,虽方便识别族群,却不符合华人的信仰需求。在三教中佛道二教虽各有组织,但推动华人节庆的力量仍来自华人社会,问题在于,节俗信仰是仅为民俗习惯,还是基于环境而浮现的宗教意识?再对比友族、友教: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仰兴都教、锡克教,其节日配合教义、教史而存在;华人虽以过年作为共同节庆,但民族节日是否会引发宗教自觉?这种问题未曾出现于其他华人社会,在马来西亚则以宗教作为文化载体,华人节庆在华人社会常被视为生活习惯!故面对友族友教的“教、节一体”,华人节庆的变化是否朝向“教、节一体化”衍变?为了回应这个假设性问题,本文选择实例论证其变与不变,以彰华人宗教的独特文化意涵,由此省思华人节庆中的信仰成分、节庆中隐含的宗教意识,此为本文的论述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