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汤显祖诗学研究的意义
关于本书选题的意义,今分三点简述如下。
其一,哲学、思想依据社会生活的演替而演替,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各个时代都有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主导性问题。人们在解决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的过程中,有限度地形成了一些共识和共同趋向,从而造就了时代的学风、学说。宋明时期是中国学术的造极期,宋明时期的儒学经历了儒、释、道三教的长期冲突与融合,在兼容并蓄后形成开创性的理学新思潮,后世称为新儒学。明代的思想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学经过不断的改造逐步成为绚丽多姿的“心学”,从明代中叶正德、嘉靖以后,社会、文化、思想一时俱变。在社会方面,商业活动与城市文化的发达导致社会身份的界限日渐模糊,习俗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的新样貌及渗透力对内在超越之路产生冲击,使价值观念、道德的标准、人性论的最根本成分等产生了深刻的改变。一如海浪拍向海岸,随着地形的不同而溅出不同的水花,内在超越的思想也出现了许多微妙的转折。
晚明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但儒家内部也出现了一种深刻的焦虑与不安,各派思想之间的界域非常不稳定。一方面,心学大盛之后,将真理的根源安放在个人的“良知”之上,既然是以“心”为基础,则佛、道与儒家的内在资源之间便变得很难划分清楚。在儒家内部,因为客观外在的标准相对并不明显,所以思想家之间争论不休,呈现多元纷呈的局面,对于诸多争论不休的思想问题缺乏一个可以作为判断的“最高法庭”。随着争论愈来愈激烈,寻找“最高法庭”的焦虑也更深。另一方面,理学内部程朱与陆王之争非常激烈,而这些争论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对特定文献的真伪及其性质的辨析。
三教合一以及三教互相竞逐,是晚明思想的一大特色,这种既竞争又融合的现象不只发生在有名的文化精英身上,在乡里的层次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是成佛成仙的目标对许多人仍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连成圣的“圣”究竟是儒家意义上的圣人或佛道意义上的圣人,都是游移不定的,所以如何使信徒皈依正道,就成了一件迫切的事情。当然,在思潮竞逐的过程中,思想家也常常曲折地改变自己原有的思想内涵,以涵盖信徒的需要,借以保持自己的优越地位。
认真研究这一时期的美学和诗学,对于探索和梳理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总结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二,在如此激荡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汤显祖的诗学思想也相应地绽放出其独特的光彩。汤显祖是这一时期哲学、美学和诗学理论的反思总结的代表人物。以文学思想史的学术理念为指导,在有明一代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汤显祖的学术思想、人生道路、创作心态、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分析,探求其诗学思想形成的原因及演进的轨迹,进而展示明朝文坛的面貌以及文学发展的趋势,这是本书想完成的工作。
其三,汤显祖诗学本身精深博大,尽管学术界对其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但在许多问题上,尤其是在汤显祖诗学与其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汤显祖诗学思想的内在体系、汤显祖诗学的独特个性以及其诗学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等方面,仍有深入、系统研究之必要。倘若将学界对汤显祖诗学的研究与对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其他重要理论家的研究相比,前者就显得尤为薄弱和不足。就汤显祖研究的现状来看,其主要还是集中在对汤显祖戏曲的研究上,对于汤显祖诗学理论或是付诸阙如,或是仅就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做点阐发、敷衍。因此,汤显祖诗学不仅是明代诗学研究的重点,而且也是汤显祖研究的难点。
[1] 徐朔方:《汤显祖年谱》(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21页。
[2] 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第1451页。以下出现注释如出自本书,为省俭字数,都简注为《全集》,只标页码,特此说明。
[3] 《全集》,第838页。
[4] 《全集》,第711页。
[5] 《全集》,第1302页。
[6] 毛效同编《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851页。
[7] 毛效同编《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654页。
[8] 毛效同编《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656页。
[9] 黄芝冈:《汤显祖年谱》,《戏曲研究》1957年第4期;徐朔方:《汤显祖年谱》,中华书局,1958。
[10] 徐朔方:《汤显祖和他的传奇》,毛效同编《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734页。
[11] 徐朔方:《论汤显祖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52页。
[12] 徐朔方:《汤显祖集》前言,后以《汤显祖和他的创作》为题收入《论汤显祖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3] 戴不凡:《纪念汤显祖》,《戏剧报》1957年第22期。
[14] 侯外庐:《汤显祖著作的人民性和思想性——序〈汤显祖全集〉》,《光明日报》1962年6月25日。
[15] 杨天石:《晚明文学理论中“情真论”》,《光明日报》1965年9月5日。
[16] 赵景深:《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文艺春秋》1946年第2期。
[17] 陈瘦竹:《汤显祖研究论文集·关于〈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18] 蒋星煜:《汤显祖研究的反思》,《上海戏剧》1987年第1期。
[19] 徐朔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2期。
[20] 徐朔方:《论汤显祖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1] 徐朔方:《汤显祖和晚明文艺思潮》,《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2辑。
[22] 郑培凯:《汤显祖与晚明文化》,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
[23]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汤显祖研究综述,参阅吕薇芬、张燕瑾主编《明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第577-609页。
[24] 于永旗、李建军:《秋江雁影临川梦 游子归宗费踅旋——汤显祖家族南迁客家始祖有关资料的解读、厘订和蠡测》(上、续),《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第6期。
[25] 姚澄清:《关于汤显祖族系源流的新材料》,《抚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26] 刘云:《试谈汤显祖的政治改革思想与戏曲创作——纪念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诞辰450周年》,《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8期。
[27] 范绎民:《神情清远更临川——论汤显祖的廉政意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8] 吉元丹:《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社会理想》,《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29] 万斌生:《汤显祖忠君思想之衍变及汤剧皇帝形象》,《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10期。
[30] 伏涛、孙德林:《从汤显祖的科举经历看〈牡丹亭〉副主题》,《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31] 陈西汀:《汤显祖的“真”和“情”——两个筋斗,一个冤案》,《艺术百家》1995年第2期。
[32] 罗传奇:《略述汤显祖晚年在临川奋战的事迹》,《抚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33] 杨安邦:《汤显祖与同时代的临川名人》,《抚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34] 孙丹虹:《对奇灵之文与至情人生的执著追求——从汤显祖的交游看其隐于市井的原由》,《北方论丛》2003年第4期。
[35] 程林辉:《汤显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黄建荣:《汤显祖致力教育的主要原因》,《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36] 龚重谟:《对“汤显祖死于梅毒”之说质疑》,《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37] 叶长海:《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的人生观》,《戏剧艺术》2010年第6期。
[38] 包秀珍、成曙霞:《觉醒者、叛逆者、卫道者——论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语文学刊》2002年第1期。
[39] 杨忠、张贤蓉:《试论汤显祖哲学伦理思想的内在矛盾》,《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40] 蔡邦光:《羁绊与挣扎——汤显祖出入世观的较量》,《抚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41] 刘彦君:《论汤显祖的自由生命意识》,《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
[42] 陈书录:《商贾与汤显祖及其文学启蒙思想》,《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43] 司徒秀英:《汤显祖“闲”的美学》,《文化遗产》2016年第6期。
[44] 程芸:《新变与传承:汤显祖思想材料二则发微》,《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4期。
[45] 姚文放:《呼唤真情的理想之歌——论汤显祖的美学思想》,《文史哲》1988年第5期。
[46] 邹元江:《汤显祖灵根睿源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7] 王承丹:《汤显祖与公安派关系论略》,《齐鲁学刊》2000年第4期。
[48] 左东岭:《阳明心学与汤显祖的言情说》,《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
[49] 邓新跃:《汤显祖与明代复古派文学思潮》,《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0] 邹自振:《“四梦”与小说之关系——兼论汤显祖的小说观》,《抚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51] 罗莹:《汤显祖与〈花间集〉及其词学思想》,《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52] 杨忠:《论汤显祖的历史观及其史学成就》,《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53] 储著炎:《论汤显祖“为情作使,劬于伎剧”思想的成因》,《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54] 肖鹰:《以梦达情:汤显祖戏剧美学论》,《文艺研究》2013年第8期。
[55] 周晓琳:《记梦·造梦——汤显祖创作心理解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6] 邹元江:《汤显祖以情抗“理”是宋明理学之“理”吗?——达观“接引”汤显祖的一段公案刍议》,《中州学刊》2002年第2期。
[57] 越红东:《论汤显祖戏剧创作的情理矛盾及成因》,《江淮论坛》2003年第6期。
[58] 徐保卫:《绮梦:自然和高尚——论汤显祖戏剧中的性描写》,《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9] 陈伟娜、刘水云:《重论汤显祖〈牡丹亭〉之音律及“汤沈之争”的曲学背景》,《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60] 杜爱英:《汤显祖诗赋(赞)用韵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61] 杜桂萍:《从“临川四梦”到〈临川梦〉——汤显祖与蒋士铨的精神映照和戏曲追求》,《文学遗产》2016年第4期。
[62] 邹自振:《论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63] 孔瑾:《痴情才子 血性男儿——谈谈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64] 崔洛民:《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65] 朱恒夫、赵惠阳:《作品的缺陷与评论的缺陷——读汤显祖的〈牡丹亭〉及其评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66] 王天觉:《汤显祖“情不知所起”新论》,《文化遗产》2019年第1期。
[67] 霍建瑜:《〈牡丹亭〉成书年代新考》,《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吴书荫:《〈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与〈《牡丹亭》成书年代新考〉作者商榷》,《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68] 黄天骥:《〈牡丹亭〉的创作和民俗素材提炼》,《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
[69] 黄天骥:《论〈牡丹亭〉的创新精神》,《文艺研究》2016年第7期。
[70] 康保成、陈燕芳:《“临川四梦”说的由来与〈牡丹亭〉的深层意蕴》,《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3期。
[71] 邹元江:《对〈牡丹亭〉叙述方式的反思》,《艺术探索》2017年第3期。
[72] 章军华:《汤显祖〈邯郸记〉曲牌唱腔音乐意义》,《抚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73] 齐欣荣:《论汤显祖戏剧对时间的处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74] 龚重谟:《试论汤显祖戏剧中的时间》,《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75] 谭坤:《人天大梦寄词章——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寓言精神》,《戏曲艺术》2003年第4期。
[76] 吕贤平:《隐而不退的叙述者——从叙事视角的转换看汤显祖戏剧的改编艺术》,《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77] 张青:《论汤显祖诗歌的情感内涵》《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1年第2期。
[78] 关秀娟:《天籁自鸣 早熟诗才——白居易、汤显祖、李渔吴、敬梓少年诗试析》,《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79] 邹自振:《汤显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简论》,《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80] 黄振林、李雪萍:《论汤显祖的诗学观与晚明曲学批评》,《东岳论丛》2013年第1期。
[81] 高琦:《情理兼备 别树一帜——论汤显祖的小品文创作》,《抚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82] 刘宗彬:《汤显祖小品文简论》,《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83] 孙爱玲:《从汤显祖的尺牍看其文学家个性精神》,《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84] 黄建荣:《汤显祖〈古今治统弁言〉真伪考》,《抚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江巨荣:《〈彭比部集序〉与彭辂其人——汤显祖佚文拾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王永健:《汤显祖佚词二首及其他》,《抚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郑志良:《汤显祖尺牍三封考释》,《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3期;徐国华:《汤显祖佚文〈候掌科刘公启〉考略》,《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85] 叶晔:《汤显祖评点〈花间集〉辨伪》,《文献》2016年第4期。
[86] 邹自振:《汤显祖与〈红楼梦〉》,《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87] 万斌生:《巧研朱墨写汤翁——评邹自振〈汤显祖综论〉》,《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88] 徐坤、车录彬:《徐渭与汤显祖戏曲创作之心学比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89] 上官涛:《为情而戏:汤显祖与蒋士铨》,《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洛地:《魏良辅·汤显祖·姜白石——“曲唱”与“曲牌”的关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陈海敏:《汤显祖与孟称舜对情的倾诉比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S1期。
[90] 尤侗:《西堂全集·艮斋杂说》卷三,民国年间上海文瑞楼石印本。
[91]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922、1001-1002页。
[9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中国文学史》(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第824-825页。
[93] 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中国文学史》(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第88页。
[94]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第294、346-347页。
[95]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128-130页。
[96] 徐朔方、孙秋克:《明代文学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第266-267、344、345-3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