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族融合与“塞北江南”

据《隋州郡图经》所载,宁夏被称为“塞北江南”,有民族融合的原因。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区域东部,是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是汉族及各游牧民族,特别是军事人口迁入的地区,是多民族不断融合、共同繁衍生息的地方。历史上,宁夏人口流动频繁,汉族和其他民族不断地来这里屯垦、开发、居住并逐渐融合,因此也构成了独特的“五方杂处”的移民文化。同时,在各民族不断迁入过程中,内地汉族与宁夏原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从而使宁夏有了“塞北江南”之称。

距今3万年前后,宁夏境内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轨迹。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中考古发掘出旧石器时代的骨器、石器和用火痕迹,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商、周时期,宁夏境内活动着许多游牧民族。宁夏彭阳县姚河塬遗址挖掘出以西周时期为主的青铜器、玉器、甲骨文、象牙等文物,说明在西周时期,周人已涉足宁夏南部地区。

图1-4 茹河瀑布

春秋战国时期,宁夏有乌氏戎、义渠戎、匈奴等定居。(嘉靖)《宁夏新志》建置沿革载:春秋时,宁夏为“羌戎所居。秦为上郡地,后匈奴并有之”[14]。义渠戎等部族和秦人共同聚居宁夏。战国末期,中原地区展开激烈的战争,北部的匈奴南下并入宁夏。

公元前327年,秦乘义渠戎内乱时,征服了宁夏境内南部的义渠戎国。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秦军北进抗击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匈奴随后被驱逐到黄河以北。其间,秦在河套地区设置郡县(下辖乌氏、昫衍等县)、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和修筑长城,河套地区经济得以繁荣,被誉为“新秦中”。宁夏平原的农业经济发展就此拉开序幕。宁夏北部历史上第一次并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之内。[15]

汉代,宁夏境内的民族迁徙频繁。汉初,匈奴又重新占领了宁夏北部地区。汉武帝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出兵讨伐,随后内地人口迁徙。据《汉书·武帝纪》载“募民徙朔方十万口”[16]。这些移民在秦代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又陆续修建了汉渠、汉延渠等。随着水利开发和开垦农田面积的不断扩大,宁夏的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同时,吐蕃部落也不断融入宁夏固原、灵武等地。汉武帝时期,在宁夏境内设置北地属国(后改安定属国),以安置匈奴部落和游牧于西域的月氏、羌等部族。在宁夏同心县发现的汉代匈奴墓葬中出土的文物证明,宁夏的匈奴游牧民族与汉族有文化交流。141年,羌族在宁夏吴忠建立了政权。

图1-5 《唐汉各渠图》[见(乾隆)《宁夏府志》]

三国时期,宁夏境内居住着羌、匈奴等部族。西晋,鲜卑族逐渐代替衰落的匈奴,成为宁夏当时重要的少数民族。南北朝时期,宁夏先后被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境内居住了包括鲜卑族、羌族、匈奴等在内的多个民族,各民族杂居现象更加明显,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东晋时期,赫连勃勃在今宁夏固原设置军事重镇——高平镇,在今宁夏银川设置饮汗城(也称为“丽子园”)。北魏,在宁夏地区安置了大量的柔然、敕勒等族人。北魏、北周时期,宁夏成为战俘的迁入地之一。578年,北周战胜陈国后,将3万多俘虏迁到宁夏灵州屯垦兴农,这些人带来了不同的风俗、文化和农业生产技术。《隋州郡图经》中记载的即为这一史实,提出了具有民族融合内涵的“塞北江南”之称谓。

据宁夏固原南郊挖掘出的隋唐墓地墓志铭记载,墓地的主人为隋唐流寓中国境内的中亚粟特人,即中国史籍所载“昭武九姓”之一的史系家族。[17]这些粟特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定居于宁夏。唐朝,宁夏是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唐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李世民在灵州接受了敕勒九姓的归附。同时,党项族逐渐开始强盛,并分散于宁夏境内。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览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诸部也被唐设置羁縻州安置在宁夏境内。[18]在灵州境内还设置鲁、丽、含、塞、依、契六州,安置归附的突厥民众,此六州史称“六胡州”。

图1-6 青铜峡大坝

宋朝,党项族李继迁率部攻占灵州,党项势力逐渐崛起。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西夏。其境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19]西夏服饰承袭古代党项先民服饰传统,取法中原汉族的服饰文化,同时接纳吐蕃、回鹘、契丹、女真等民族服饰风俗。[20]可以看出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对西夏的巨大影响。1227年,西夏被蒙古灭。

1288年,原属于甘肃的中兴路,改为宁夏府路,即平定西夏、稳定西夏、西夏安宁之意。宁夏人口也呈现了多元化,加入蒙古军队的中亚、西亚人也驻军在宁夏屯垦。还有一些来往在丝绸之路经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等也落足在宁夏。

明初,宁夏是重要的边防要塞,为九个军事重镇之一,明政府成立宁夏府,并一直维持着军屯制度。军屯成为主要农业生产形式,宁夏及相邻地区的军事移民也达到了高峰。宁夏府于洪武五年(1372)废,“徙其民于陕西”。[21]后洪武九年(1376),“立宁夏卫,隶陕西都司,徙五方之人实之”[22]使宁夏人口骤增。人口的迁徙,使各民族逐渐融合,宁夏原有风俗改变,趋同于江南。在(乾隆)《银川小志》载:“按夏俗淳厚驯雅,自洪武初,尽徙其民于关中,实以齐、晋、燕、赵、周、楚之民,而吴越居多,故彬彬然,有江左之风。服舍、从风、好尚,与中土不甚异。”[23]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政府封藩宗室朱栴于宁夏。明代分封的宁夏藩王,是宁夏移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庆王的护卫军和王府各种服务人员人数就近万人,前后延续了11代230余年,发展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特殊社会阶层。同时,一批江南知识分子来到宁夏,成为当时著名的“流寓”诗人。他们的诗作在宁夏地方志中的艺文卷中多有体现,展现了明代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八景”诗中对宁夏山川风景似江南的肯定。这一时期,也是宁夏地方志编纂开始繁荣发展的时期。同时大量归顺明王朝的蒙古人聚居在固原,这些蒙古人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以耕稼为业。明代人口的大增长使宁夏的文化、农牧、教育、商贸、交通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图1-7 银川中山公园荷花池

清代,清政府设置甘肃省宁夏府和固原州,开始对西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民国)《朔方道志·卷十一》《兵防志》记载:“雍正三年(1725),设镇守宁夏等处将军都统,分驻八旗兵三千五百五十七名。”[24]乾隆年间(1736~1795),在宁夏银川新修满城,大量的满族入住,成为宁夏主要民族之一。此时,屯田发展为以民屯为主,很多外地移民也陆续迁入宁夏,与满、回、蒙古等民族杂居。清末,宁夏境内的满族人口减少,汉族、回族逐渐成为宁夏的主要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实现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1958年10月25日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了建设宁夏,各民族优秀人才来宁支援建设,逐渐形成了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大融合格局。

图1-8 中卫《水利图》[见(乾隆)《中卫县志》]

截至2019年年末,宁夏下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灵武、青铜峡2个县级市,永宁、贺兰、平罗、盐池、同心、西吉、隆德、泾源、彭阳、中宁、海原11个县,金凤、兴庆、西夏、大武口、惠农、利通、红寺堡、原州、沙坡头9个市辖区。全区常住人口694.66万人。[25]如今,这里生活着汉族、回族、满族、壮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保安族、蒙古族、朝鲜族等30多个民族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