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学者的研究,一是调查资料和论文,如徐康宁《景洪曼斗寨傣族的制陶术》《勐海傣族的制陶术》[载《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综合调查》(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杨松海《西双版纳傣族土法造纸技法》(《今日民族》2006年第7期);杨晓冰《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制陶工艺及器物类型》(载龙东林、谢沫华主编《东亚民族造型文化》,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二是工艺论著中的相关研究,如杨雪果《传扬生活妙韵的技巧——云南民族工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岩温香《民间工艺文化》(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两部书中简略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制陶工艺、造纸工艺、织锦工艺、竹编工艺、高升工艺,但缺乏系统、规范的田野调查和学理分析研究;李晓岑、朱霞《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术》(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书中部分内容涉及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技术、棉纺织工艺,但着重于工艺流程、工艺技术科技含量的研究分析。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论著中的相关研究,如刀波主编《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民族出版社,2010年),部分内容涉及西双版纳傣族制陶工艺、造纸工艺、织锦工艺、竹编工艺,但对各类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没有设定统一的研究提纲,并且普遍缺乏对传统工艺文化内涵深层面的分析研究;张海超《曼斗傣族慢轮制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此书以图像配有文字解说的形式,着重论述了曼斗寨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四是傣族文化研究的著作中涉及部分传统工艺的内容,如赵世林、伍琼华《傣族文化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刀承华、蔡荣男《傣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

国外学者的研究,仅有唐立(Christian Daniels)的《云南物质文化·生活技术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书中简要介绍了勐海曼扎寨制陶工艺的流程和曼召寨造纸工艺的流程。

从上述国内外学术界对傣族传统工艺的研究情况来看,目前还没有系统研究傣族传统工艺及其保护与传承的著作或研究报告,大多仅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缺乏整体性研究,或是局限于某一种工艺,并且大多属于描述性介绍,上升到系统性、理论性的概括和研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缺乏对传统工艺村和手工艺传承人的深入调查和访谈。此外,前人研究成果中,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传统工艺的工艺流程方面,而对传统工艺的艺术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调查研究则是一个薄弱环节。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工艺凝聚着傣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傣族人民适应自然和社会的文化创造,是一份值得我们珍视和继承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慢轮制陶和织锦技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此,系统挖掘、整理傣族传统工艺的技法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象征意义,对于傣族文化的研究来说是一种学术提升,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在现代化及旅游业大举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与传承傣族的传统工艺不仅具有学术理论价值,也具有应用性价值。因此,这项研究对于傣族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