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南下灭吴,公元280年三国鼎立结束,中国再次大一统。
因为司马家的这个皇位来路不正,司马炎为了不重蹈曹家的覆辙,就重开分封制,把祖父司马懿的子孙都封了王,让他们手握重兵,守牧一方。要是将来中央再出现一个篡位之人,地方宗室都可以起兵勤王,确保他们司马家的江山不落入外姓之手。
等到司马炎一死,他的儿子司马衷即位。这个司马衷就是那个说出“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因为皇帝本人是个弱智,朝政大权都被皇后贾南风把持,地方诸王就滋生出了野心,真就如约“勤王”了。可司马家的王爷太多,皇位只有一个,于是为了争夺皇位,他们就在中原爆发了内战,历史上称之为“八王之乱”。
这时候,有的王爷发现打不过,就开始邀人,请来了一些外援来给自己助拳,而这些外援就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
可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胡族一到中原,发现这里气候适宜、水土丰美,比他们穷乡僻壤的老家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就打算赖着不走了,纷纷脱离司马氏诸王的节制建立政权。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人刘聪率军攻破晋朝首都洛阳,俘获了晋朝皇帝,西晋灭亡。这个事被人们称作“永嘉之乱”。
西晋王朝轰然崩塌,胡族纷纷拥入北中国,到处都在瓜分人口与地盘。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北方的各个胡族你方唱罢我登场,先后有十六个较为强大的政权割据一方,史称“五胡十六国”。
因为北方被胡族占据,天天都在打仗,一些士族为了躲避战乱,就逃到了南方。其中一支王姓士族拥立了晋朝宗室司马睿为帝,在南方延续了晋朝的国祚,史称“东晋”,与北方的五胡政权对峙。
自东汉末年分三国,西晋短暂地实现了大一统之后,因为司马氏诸王的作死,中国再度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分。不久,北方的五胡被鲜卑族统一,建立了北魏政权,南方的东晋则被一个叫刘裕的将军夺了位,建立了刘宋政权,从此中国开始了南北朝时代。
南方一直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这一期间除了刘宋还曾大举北伐外,其余三个南朝都只是偏安一隅,打着汉人正统的旗号在南方苟延残喘。
值得一提的是,北魏王朝入主中国后,统治者发现以往的胡族在中国扎不下根,政权经常短命。为此,北魏孝文帝痛下决心,开启了汉化改革,要求鲜卑族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还把北魏的都城从大同迁移到了洛阳,势必要实现汉族与胡族的真正融合,走向和平共存之路。
结果鲜卑族人不干了,北魏内部胡汉之间发生了矛盾,最终爆发了内乱,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西魏占据关中,有点像当年的秦国,最终演化为北周。东魏占据关东,有点像当年的六国,最终变成了北齐。
经过连年的征讨,历史又一次重演,关中打败了关东,北周灭亡了北齐,成功统一了北方,但旋即被外戚杨坚篡夺了江山,改国号为大隋。
隋文帝杨坚再接再厉,隋军南下灭陈,自此中国西晋以来的大分裂时代走向了终结,中国再一次实现了大一统。
咱们说完东方世界的中国,再说一下这时候西方世界的罗马。
当年,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在地球上分属两极,并世而立,都是统一的超级大帝国。
而有意思的是,缔造了罗马帝制的第一位奥古斯都屋大维和建立了东汉王朝的光武帝刘秀,他们居然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历史人物。
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驾崩,临死前将罗马帝国分给了两个儿子,从此开始了西罗马和东罗马并立的时代;这一年北魏在参合陂大破后燕,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开始与南朝分庭抗礼,中国走向了南北朝的大分裂时代。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民族在罗马的尸体上纷纷建立国家,标志着西方黑暗中世纪的来临;这一年冯太后临朝称制,全力支持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开始探索中国胡汉两族走向并存的道路。
一个选择了极端对立、不死不休,一个选择了民族融合、和平共处。东西方的历史,从此走向了不一样的分野。
在西方,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大帝发动东征,灭亡了许多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还一度光复罗马城,实现了帝国的中兴。可他还是没能真正做到恢复曾经罗马帝国的荣耀,现在世人谈起东罗马,也只是叫它“拜占庭”,而非真正历史上那个曾经的无上大帝国。
而在东方,杨坚攫取政权以后,对胡族汉族一视同仁,加上这时候鲜卑族早就融合到了汉族的圈子里,一个融合了胡汉民族的新生政权拔地而起,以迅雷之势除灭了南方腐朽的南陈,实现了中国的再次大一统。
故此,中国不但没有和西方一样走入黑暗的中世纪,反而走向了一个强盛不逊色于秦汉、文明还更加多彩斑斓的隋唐帝国。
二
一个融合了胡族武力、汉族文化的大隋王朝建立,本以为会国祚绵长,可没想到走向了和秦朝一样的命运。
二世而亡。
公元604年,隋朝的建立者杨坚驾崩,他的次子杨广即位,史称隋炀帝。
隋炀帝给自己取了个年号,叫“大业”,单从这个年号就能看出来,这位皇帝是个志向远大的主,他不是想和秦皇汉武比,他是想和轩辕黄帝比,在位期间搞了许多大新闻。
隋炀帝刚一即位,就兴建东都,开凿运河,大会万国使节,各类工程大干快上,尤其是在军事征伐上,他征讨契丹、驱逐突厥,多次出巡塞外,还作诗嘲讽汉武帝:“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向西方他驱赶吐谷浑,打通了河西走廊,还顺手把林邑、流求这些东南亚小国给揍了一遍。
我们可想而知,这些大工程,别的皇帝只干一件都要缓上好几年,汉武帝当年沿着中国打了一圈,可是花了几十年的工夫。可隋炀帝在短短五六年之内,把这些工程一股脑地全安排上了,这完全超出了当时国家所能承受的负荷。
根据历史学家胡如雷的估算,截至大业八年以前,隋炀帝动用的民力高达三千多万人次,而当时隋朝能控制的总人口也才四千六百多万,这么多人都不从事农耕,全都脱产去做一些大工程,田地都荒芜了,人力都枯竭了,那么一场大动乱的到来肯定势不可挡。
但真正要了隋朝老命的,还是隋炀帝三征高丽。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纠正我,说人家叫“高句丽”,而不是“高丽”。我当年就出版过一本书,因为在上面写了个高丽,结果有人追到我的微博下面骂我不学无术。然而,我希望这些人可以真正地翻阅一下《旧唐书》和《新唐书》这些史书原文,在隋唐之际,当时的人把东北部那个政权叫的就是高丽,你就算翻遍唐代史料,也根本找不到唐人管他们叫“高句丽”的字眼。
高丽是扶余人建立的政权,占据了朝鲜半岛北部和今天的东北地区,他们本来的确国号叫“高句丽”,可是在南北朝时期,高句丽接受了梁武帝的册封,给自己改了个名叫“高丽”,因为皇室姓高,故而称之为“高氏高丽”。但因为高丽对隋朝向来不尊敬,连隋文帝都看他不顺眼想打他,更别提中二病重度患者的隋炀帝了。
大业八年,隋炀帝一征高丽,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人,这个数字很符合隋炀帝好大喜功的中二脾性,他大概觉得,这么多人光是全军压上,那场面光凭气势都能把高丽吓死,看谁以后还敢在自己面前嘚瑟。
可韩信早就说过,如果将领能力不足,带兵越多越不利,连刘邦都只配带十万人,更别提他杨广了。当年杨广南下灭陈,虽然他是主帅,可谁都知道真正领兵打仗的人是韩擒虎和贺若弼,他杨广不过是挂了个名,被隋文帝派来镀金的,顺便以皇子的身份监视一下韩、贺二位老将罢了。
所以,带了一百多万大军的隋炀帝亲征高丽,根本不理会内地士兵有多少能适应东北环境,东北又有多少粮食存量可以供养得起这么多的士兵。总而言之,杨广不要实际成效,他只要声势浩大,能满足他的中二心理就可以。那结果可想而知,陆军将领来护儿大败,不能寸进,水军将领宇文述率领三十万隋军渡辽河,又败,只回来了二千七百人,第一次征高丽以惨败告终。
事实上这个时候隋朝各地已经爆发民变了,如果换作汉武帝这一类的君主,第一次战败,肯定要先休养生息,解决了内乱后,咱们再找回场子。可隋炀帝不,刚一回去,第二年他就再次征集军队,亲征高丽,结果打到一半,贵族子弟杨玄感叛乱了,截断了隋军的粮道,隋炀帝不得不撤回来平定杨玄感之乱。
按理来说,民变爆发,隋炀帝不理睬,可现在连贵族都造反了,脑子稍微正常一点的皇帝都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应该赶紧着手整顿内部、重塑权威。可隋炀帝是和高丽杠上了,第三次远征高丽。这下高丽真顶不住了,名义上投了个降,隋炀帝找回了面子,心满意足地回来了,结果一回来才发现高丽是诈降。
隋炀帝估计还想四征高丽,可这时候已经天下沸腾,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农民、豪强、贵族都竖起了反隋大旗。
隋炀帝本来就是一个眼高手低的家伙,眼见原本富有四海的大隋江山,顷刻间变得千疮百孔,鸵鸟心态油然而生,在巡幸江都时被哗变的亲兵缢杀。之后他的两个儿子被军阀先当成傀儡,再废黜杀掉,原本强盛一时的隋朝彻底收摊。
三
本来,隋炀帝是个遗臭万年的大暴君,这个在历朝历代的史书上都是板上钉钉、从无疑问的。
可随着近些年来一些人的“洗白”,隋炀帝不但免去了暴君头衔,还真有点堪比秦皇汉武的意思,甚至一些学者在谈及隋炀帝的时候也言辞暧昧,想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功过相抵的悲情君王。
这些人举出的例子,无非就是隋炀帝修了大运河,到现在还在用,可谓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可实际上,这些人在歌颂大运河的时候,可能都没弄明白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的区别。
隋炀帝修的隋唐大运河,到了南宋,因为北方国土被金人占据,就已经被废弃了。而后来用的那个叫京杭大运河,是元世祖忽必烈主持修建的,和隋炀帝没有任何关系,故而他修运河这个事还真称不上什么“利在千秋”。
我们要知道,修建运河,从来不是找一块好地方,就那么吭哧吭哧地生挖出一条河。而是在原有的水利系统上开凿贯通,把各地水系连贯在一起,最后用于通航。另外这个运河不是修好了就可以一劳永逸,还需要时不时地疏浚整修。隋炀帝修的大运河在大业末年就有了淤塞状况,后来人为了浚汴河道,下的功夫未必就比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要轻松多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邓艾、桓温、刘裕等人都开凿过河淮交通,在隋炀帝之后,唐宋的皇帝都没有落下过疏浚运河。用唐史专家岑仲勉的话讲,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不过加工较完满之一员”,一个中间环节而已,可以正面肯定,但过度推崇,把这一项功绩吹得天花乱坠,那就是对中国水利史的蒙昧无知了。
那么,为什么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么有名?
是这样的,曹操、刘裕、忽必烈、朱棣都修过运河,可现在人都不知道,连这些君主本人也很少提及,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个跟他们的其他功绩比起来,根本上不得台面,也就懒得挂在嘴边了。之所以只有隋炀帝这么有名,是因为他的其他功绩都有水分,根本谈不上什么干货。
隋炀帝的各种功绩,年轻时平定南陈,就是挂了个名;驱赶吐谷浑,可等隋朝一乱人家又回来了,白忙活;驱逐东突厥,结果大业末年,东突厥始毕可汗都敢在雁门劫他了;至于三征高丽,更是一塌糊涂,不提也罢;就连修建洛阳,他都没武则天修得漂亮;算来算去,就只有个大运河还能拿得出手了。
可问题这就来了,既然整修水利工程这件事,历朝历代都在做,怎么偏偏就你隋炀帝还把自己给修亡国了呢?
四
现在有个阴谋论,认为隋炀帝设立科举制,得罪了门阀世家。
这些人口语里的门阀世家,不限于山东士族、关陇集团,以及一系列只要是家里有钱就可以算进去的地主老财,反正,杨广就是得罪了他们,才会亡国的。
先不提这么个逻辑对不对。我就有个疑问,杨广身为一个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居然能把和自己同阶级的人给得罪了个遍,这到底是在夸他狠,还是损他有那个什么大病?
我在上一篇讲过,在秦汉交际时期,产生了一批军功贵族,这些人的子孙在地方上兼并土地与人口,成长为豪强。在东汉时,这些豪强又依靠经学传家,窃据中央,逐步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士族。到了魏晋时期,皇权衰微,这些士族把持朝政,与皇族共治天下,这就是所谓的“门阀政治”。
以《新唐书》记载,唐朝有个叫柳芳的人,曾根据地域罗列过隋唐时期的五大门阀世家:
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
柳芳按照地区划分了五大门阀流派,不过为了方便起见,咱们可以笼统地分为三个部分:江南世家、山东士族、关陇集团。
第一,江南世家。就是柳芳提到的“过江乔姓”和“东南吴姓”的联合体。前者是五胡乱华的时候,一些士族没有自保之力,就开始了衣冠南渡,以王谢家族为代表,在东晋刚刚建立的时候,王家就号称“王与马共天下”,谢家还帮东晋打赢了淝水之战。而后者是本来就住在江左的土著家族,这两者最终合流,一起撑起了南朝的风华。我们现在常讲的“魏晋风度”,指的就是这些江南的贵族子弟,不过在南朝覆灭后,这些江南士族就销声匿迹,再难掀起风浪了。
第二,山东士族。就是当年没有南渡的那一批,这些人留在北方的原因各式各样。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敢留下,必然是有武力依仗的。他们在北中国兴建坞堡,招徕逃亡人口组成私人武装,个个都是地方上的一霸。那些北方王朝要维系统治,就不得不和这些地头蛇合作。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终于确定了“崔卢李郑王”等家族的社会地位,这也就是隋唐时期大名鼎鼎的“五姓七宗”。
第三,关陇集团。这个是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史学概念,北魏王朝当年的首都在平城,这里住着一些老牌的鲜卑贵族,被称之为“代北虏姓”。后来北魏出现了六镇之乱,武川镇的一支军队留在了关中,这一批人就是宇文泰建立西魏的草创班子,只因他们的敌人高欢太过强大,为了对付东魏,他们选择和当地的汉人豪强联手,相当于“代北虏姓”与“关中郡姓”联合了。为此,宇文泰还专门创立了“府兵制”,打造了一个胡汉一体化的军事集团。随着西魏变北周,北周变大隋,都只是皇帝换了姓,可文臣武将还是那些人,故而这帮人稀里糊涂地当了三遍开国功臣。因为他们要么来自关中,要么来自陇右,所以被称之为关陇集团。
那么,隋炀帝是不是得罪了以上三拨人,被他们在暗地里坑了一把,这才导致亡国的?
江南世家第一个出局。且不提王谢家族的声势早就不复当初,根本没有扰乱隋朝的能力。就光说隋炀帝还是晋王的时候,就在扬州当总管,当上皇帝后还多次乘龙舟巡幸江都,与江南世家打成一片,连他的皇后都出身兰陵萧氏,可以说隋炀帝根本就是和江南世家穿一条裤子的。
山东士族就是五姓七宗,这些人当年在北魏时被国家钦定为高门大族,家族子弟可以凭借门第轻而易举地当官。于是就有人说隋炀帝设立了科举制,给了寒门读书人上升的通道,让山东士族没办法再垄断朝廷的高官职位,他们这才裹挟百姓作乱,毁了隋朝的江山。
首先,科举制这种影响了中国一千三百年的制度,它的形成、发展及完善,都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代代人连环接力的演进结果,而不是某个政治人物某天起床刷牙突然一拍脑门儿想到的,把这么一项历史悠久的制度,归结在隋炀帝一人的身上,本身就是一种幼稚的英雄史观。
其次,科举制早在南北朝就有了雏形。在开皇年间,隋文帝开始分科选拔人才,这标志了科举制的开创。至于隋炀帝,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设置了进士科而已,科举制的创立根本算不到他的头上。
最关键的一点,隋朝的科举制是不许“投碟自进”的。什么意思?就是隋炀帝时期,你想考科举还不是报名就能考,需要五品以上的官员帮你推荐一下,这才能参加考试。可以想象,五品官员相当于市长级别了,作为一个寒门庶族,从哪找个五品官员来推荐你去参加考试?这种还处在萌芽期的科举制,在本质上跟汉朝的察举制没什么太大差别。所以你说这个制度打击了门阀士族,请问你是有多看不起门阀士族?
隋朝的科举一共选出来的进士,到目前为止,有名有姓的也才十三个人,这十三个人一朝得意,就大多与山东士族结亲,成了人家的女婿。请问,这种情况哪里打击山东士族了?事实上直到唐朝晚期,科举出身的官员数量还是比不上贵族门荫的,科举制的真正完备起码都到了宋朝,而等到科举入仕比例大过门荫入仕,更是迟至朱元璋时代了。
还有人从杨玄感之乱、李渊建立唐朝进行反推,认为隋炀帝打击关陇集团,于是关陇集团在背后阴了隋炀帝一把,打算再换个听话的皇帝,这个纯粹是阴谋论的暗黑小说看多了。
我们要知道,关陇集团的本质就是一群开国功臣,他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不是什么时时刻刻都能保持团结一致的神秘力量。既然是人就各有心思、各有盘算,李渊作为开国功臣之后,属于关陇集团的一员,但是他未必能代表整个关陇集团的意志。
隋炀帝时期,他本人的宰相班子叫“大业五贵”,分别为:苏威、裴矩、裴蕴、虞世基、宇文述。这里面除了虞世基是江南士族,其他的都是清一色的关陇贵族,以李渊、杨玄感等个别人来论证关陇集团集体反隋,根本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倒果为因。
我们现在谈的隋末农民大起义,都是以大业七年,知世郎王薄起义为节点的,这位比杨玄感举义还要早,人家的身世可是根正苗红的八辈贫农。胡如雷先生就曾经统计过,隋末变乱,农民的起义有一百二十六起,贵族的起义只不过六十多起,可见当时全天下反隋,根本就是因为隋炀帝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百姓们苦不堪言,活不下去了,这才扯旗造反的,而贵族也受不了这位喜怒无常的二世祖,在发现隋朝已经无可救药以后,就也抛弃了隋朝,开始了他们自己的争霸天下之路。
五
现在有人认为,隋炀帝之所以形象如此不堪,是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史书,“抹黑”了隋炀帝。打个比方,杨广本来叫隋明帝,你给叫隋炀帝,一看就是居心不良、蓄意丑化。
按照这么说,这个隋明帝是王世充给他谥的,这跟李渊一比,大家都是隋朝的乱臣贼子,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干净,有什么好争的?而与此同时,王世充立的傀儡杨侗是最晚被废除的,可以说真正断了隋祚的,不是李唐,而是王世充。
如果你觉得杨侗就是一个傀儡,那么,隋炀帝这位实权皇帝也不是李家人杀的,是宇文化及杀的,那么灭隋者也可以说是宇文化及。
你发现了没有,不管怎么算,隋朝的灭亡都与唐朝无关,李世民有抹黑隋朝的动机吗?李世民本人的政治法理来自于李渊的禅让,而李渊又与隋朝灭亡关系不大,所以李世民与隋炀帝之间没有太大的法理联系,他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抹黑隋炀帝,毕竟天下百姓早就用脚投票把隋炀帝给赶下台了。
就以魏征的《隋书》而言,我个人认为真的已经很给隋炀帝面子了。有人说杨广弑父夺位,你看人家不也没记吗?至于你看电视剧里那个荒淫无道的隋炀帝,那你得去明末清初找褚人获,而且人家老褚也没说自己写的是正史,那叫《隋唐演义》,“演义”两字什么意思,我就不科普了吧?
反正现在有些人,一提历史,就表示“史书不可信”“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我不否认修史者的曲笔会在主观上影响读史者的判断,但这不是某些人不读史书靠放飞想象来妄议历史的理由。
如果你非要用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来疑神疑鬼,否定一切史书记载,那么就像罗翔老师说的,你凭什么认为中国历史上有秦朝?你去过吗?你说司马迁写过《史记》,司马迁难道有可能不是在骗你吗?或者他自己也被骗了呢……发现了没有,如果按照这个强盗逻辑一直推导下去,别提历史学了,人类的任何一门学科都要陷入困境、止步不前。
任何一个学习历史的人都要明白,即使历史真的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小姑娘再怎么打扮,她也不可能变成一个小伙子,而历史学科的存在,就是为了要给这位小姑娘好好地卸卸妆。
六
现在有人讲,隋朝粮食满溢,人口众多,灭亡了很可惜,甚至放出暴论:“终唐之世,盛不及隋”。
有人说过,唐朝建立二十多年了,还在吃隋朝留下的粮食,可见唐朝的强盛是依赖隋朝的家底。他们还拿出《贞观政要》里,宰相马周讲的话“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意思是西京长安的府库,为唐朝所用,到了现在还没用完。要是照这么一看,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这是有些人不懂文言文的书写习惯,才会发生的误会。在咱们中国的古文中,遣词造句是非常严谨的,一般储存粮食的地方叫“仓廪”,比如洛口仓、含嘉仓等。而“府库”是储存文书和财富的地方,换句话说,这个记载“为国家之用”其实是财货,压根就不是粮食。
有人说,那留下的储备金给唐朝用了,还不是证明隋朝很富裕吗?然而我们发现《旧唐书·刘世龙传》记载:“时草创之始,倾竭府藏以赐勋人,而国用不足。”意思是李渊刚刚进入长安的时候,为了安抚人心,就把府库里的钱给赏完了,结果发现自己不够用了。这时候一个叫刘世龙的人,利用了当时木柴与布匹的价差,给李渊大赚了一笔钱。故而结合两方史料,很可能是马周把刘世龙当时赚的钱误当成了隋朝留下的遗产,这才闹出了这么一个大乌龙。
还有一段记载,同样是来自于《贞观政要》,这里就明确提出了是“仓库”:
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我觉得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只要当年语文卷子上做过一道叫阅读理解的题,就会把上面这条文言文给翻译成:开皇之治如此兴盛,但因隋文帝惜仓库、不怜百姓,所以才以至于衰亡的。
结果非要有人,把阅读理解给做成了隋朝富裕得很,粮食够吃五六十年呢,谁知道最后全便宜后面的唐朝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就一个很常识的问题,什么粮食可以储存几十年还不腐坏,这种过了保质期的粮食,唐朝人敢吃,他就不闹肚子吗?你看吧,信这个谣言的人,一下就把自己的智商给鉴定出来了。
事实上,隋朝的这些“义仓”,类似于额外加的粮食税,丰年储存到义仓中,代百姓保管,欠年再拿出来救助百姓。
这个思路没问题,可真到了欠年,隋末农民大起义了,也没见隋炀帝把这些粮食分出来给大家,最后全靠义军自发打劫义仓。其实也不算打劫,义仓的粮食本来就是他们的,物归原主而已。
到了唐朝,“义仓”的粮食早让义军抢完了,还捡漏……隋炀帝把中华大地霍霍得兜比脸干净,李世民倒是想捡,可你也没有啊。
还有人说,隋朝人口众多,唐朝花了一百多年才超越。
是,隋朝人口多,但这不是隋朝一代的功劳,而是北周、北齐、南陈三国的发展成果被隋朝整合继承,隋文帝又“大索貌阅”,用国家机器普查了人口,这才让账面的人口充实了起来。
当时北周有九百多万人口,北齐两千多万人口,南陈有二百四十万人口,可见隋朝光是开局就坐拥三千二百万人口,再算上人口普查出来的那些个隐户,在大业五年一统计,故而才有了四千六百万人口之众,但这个根本就是继承而来的,而不是隋炀帝治国有方养出来的人丁。
因为隋炀帝作死,隋末天下大乱,人口锐减,除了死亡的,还有因逃难而脱离官府掌控的人口,这才是唐初政府控制人口只剩下一千多万的缘故。直到开元盛世,宇文融再搞“括户”,把隐匿的人口又找了出来,于是唐朝掌控的人口高达五千二百万,不出意外地超过了隋朝的人口巅峰期,甚至有的学者估计,唐朝开元、天宝时期的真实人口在八千万左右。这些人丁都是实打实唐朝政府养出来的,跟隋朝那个直接继承的相比,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政绩。
其实我个人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如此推崇隋炀帝,因为以隋文帝给他留的盛世开局,别的亡国之君做梦都能笑醒了,甚至给那个位子上放一只胡亥,我感觉都不至于亡国吧?
以前有一位老板跟我说,他们这些人赚的钱,花上几辈子都够了,所以他们从来不怕孩子在外面花天酒地四处挥霍,可就怕他们人菜瘾大跑去创业的,要真有那个天赋还好,可要没那个本事,一个不慎,就是一朝回到解放前的下场。
我想,隋炀帝就是这一类二世祖的代表,属于典型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人非要拿打高丽、驱吐谷浑、修大运河这些功绩来给隋炀帝遮羞,表示他虽然不堪,但好歹还是办了几件实事的。
那么咱们讲道理,能想到并且下令开凿大运河、开疆拓土,这只要是个人都可以做到,毕竟有汉武帝、汉宣帝等前辈早就给他打了个样儿,隋炀帝只需要依葫芦画瓢就行了,又不是秦始皇那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请问这能有什么难度吗?
真正需要技术含量的,恰恰是能不能把运河修好,能不能把仗打好,这个才是真正考验技术含量的事情,而隋炀帝交出的成绩单显然不合格。一个大运河把自己修得身死国灭,打了一辈子仗结果打到四夷并起,连他父亲隋文帝好不容易降伏的东突厥,到了大业末年居然都敢劫杀他了。可见,有一个好想法根本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有把这个想法能有效地落实,那才是真正的本事。很显然,隋炀帝没有那个本事,可他明明没有这个金刚钻,还非要揽上一堆瓷器活。只可惜,他任性妄为的代价,却要让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无辜的老百姓来埋单。
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巡视塞外,东突厥始毕可汗率领几十万大军企图劫王杀驾,将隋炀帝包围在了雁门。
隋炀帝当场吓哭,连忙让和亲突厥的义成公主给始毕可汗说项,还下诏让各路兵马前来勤王救驾。
当时一个叫云定兴的将军起兵勤王,在他的军队中有一个十七岁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给云定兴建议,说始毕可汗敢包围天子,必定是认为大隋仓促之间无人救援,只要咱们携带旗鼓来故布疑兵,让突厥误以为我们大军已至,那么他们肯定会望风而逃。
云定兴采纳了这个建议,将军队驻扎在崞县,让军旗连绵数十里,被突厥的侦察兵发现,以为隋朝大军已到,始毕可汗见占不到便宜,就此解围遁去,隋炀帝这才获救。
而这个提建议的小伙子,他的名字叫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