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斯坎德培的服役生涯

现在,笔者就要开始讲述本文的主角——斯坎德培的故事了。他的原名叫作乔治·卡斯特里奥蒂。如前文提及的,他是卡斯特里奥蒂国王吉奥·卡斯特里奥蒂的第3个儿子。据传他生于1405年5月6日(他的后人也曾经拿出资料,称其生于1403年),他的母亲是一位塞尔维亚的公主。他一共有3个兄弟和5个姐妹。

因为当时他的父亲对奥斯曼帝国表示了臣服,所以1423年,乔治18岁的时候,被当作人质送到当时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埃迪尔内,以服从奥斯曼帝国的德米舍梅制度。德米舍梅是突厥语,意思是统治者占有征收战利品的权力。德米舍梅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奥斯曼帝国将被征服地区的非穆斯林孩子转变成穆斯林,同时将他们指派到奥斯曼军队中服役。如果服役过程中战功赫赫,则不仅可以得到高职位,还能获得封地。这些服役的人就被称为德米舍梅或德米舍梅派。

德米舍梅制度来源于突厥人早期的战利品分配制度,后来逐渐演变成对战俘的征收权力。这些被征收的战俘一般都会被送到专门学校训练,成为苏丹的贴身侍卫,即加尼沙里,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奥斯曼帝国近卫军团的前身。

在穆拉德二世统治末期,因德米舍梅制度进入近卫系统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由于是苏丹直属,权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一个与奥斯曼土耳其原有的旧突厥贵族抗衡的阶级,即德米舍梅阶级。不久,连作为枢机魁阁的大维齐也基本都是由德米舍梅担任了。

据《编年纪事》称,乔治·卡斯特里奥蒂长相英俊、身材魁梧,特别是对一些新生事物非常好奇,所以他一开始就被苏丹看中。穆拉德二世直接将其送到了最好的培养德米舍梅们的学校。那里不仅讲授《古兰经》以及伊斯兰传统,也进行军事训练,以保证学员未来能在战场上一往无前。也可以说,是穆拉德二世将他培养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杀人机器。

为了使乔治能更好地融入奥斯曼社会、学习奥斯曼传统,苏丹赐予他一个名字——斯堪德。说到这个名字的意思,意大利史学家查理·弗朗茨称,其翻译为英文就是亚历山大;德国历史学家C.摩尔也在他的著作中称,斯堪德应该念作斯科堡或者斯科伯格,意思就是占有斯科(阿尔巴尼亚中部的一个地区)这块土地的人。总之,这个名字成了乔治被大家所熟知的名字,再加上他后来被苏丹授予“培”这一军衔称号,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斯坎德培。

1430年后,斯坎德培进入奥斯曼军队。接下来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他都在为穆拉德二世南征北战,仅有很少的时间回家探亲。不过,在各类编年史和原始资料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确实在战争中英勇无敌的事迹——据说他曾经救过穆拉德二世的命,但不清楚真假。最后,还是因为他有王公贵族的血统,才获得了一支5000人的部队来统领。1438年5月,穆拉德二世为了奖赏他的忠诚,将他父亲土地上的包括克鲁雅城在内的9座城市(全部属于克鲁雅城)交给了他,作为他的封地。同时,斯坎德培也获得了苏巴什(即司令官)的称号。而在前一年,其父因起义失败而去世。

1438—1440年,斯坎德培利用其父与威尼斯的关系,再次对威尼斯派出了使者。不过目的是督促威尼斯与奥斯曼联合,对抗教皇与欧洲各国组织的十字军,而并非重新建立阿尔巴尼亚王国。

1440年,由于塞尔维亚的反攻,斯坎德培所在的地方已经接近前线。奥斯曼人害怕斯坎德培与塞尔维亚人里应外合,所以将斯坎德培派到南方的迪贝拉城,继续为奥斯曼人服务。奥斯曼人在斯坎德培走后,立刻调来了重武器,准备围攻贝尔格莱德,但最终奥斯曼人还是以失败告终。

德米舍梅制度挑选儿童的仪式

斯坎德培在竞技场打败鞑靼人

这里的迪贝拉可不是《上古卷轴》游戏中的那个。现实中的迪贝拉城位于今阿尔巴尼亚南部,是前伊庇鲁斯君主国的一座海港城市。它的战略位置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却有相当多的粮食作物。当时苏丹能让斯坎德培来守卫这座城市,也算是并未将他看成敌人,而是看成可用之才了。

1441—1442年,匈牙利内战结束,瓦迪斯瓦夫三世与其大臣匈雅提成为匈牙利事实上的领导者。同时,匈牙利在塞尔维亚君主杜兰德·布兰科维奇的一再要求下,来到斯梅代雷沃,再次与奥斯曼人争雄。结果,匈雅提的军队在战斗中取胜,俘虏了奥斯曼贝伊伊萨克。1442年3月25日,匈雅提以巨大的代价在与奥斯曼人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

为了接下来的战斗,1442年末匈雅提派出使者与斯坎德培联络,希望获得他的协助,在接下来的几年对奥斯曼人进行总攻。关于匈雅提领导的十字军战事,《战争事典029》中的《瓦尔纳战役》一文已经有细致描述,在此就不多赘述了。现在让我们直接跳到促成斯坎德培英名的导火索事件。

扬·德鲁哥茨的《波兰编年史》记载,1443年7月22日,匈牙利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集合贵族们的队伍,由切色里尼和乔治·布兰科维奇率领,前往布达城集结军队。夏秋之交时,波兰和塞尔维亚的军队也到达了,据估计共有2万多人,另有600辆胡斯战车作为运输和作战车辆。10月,这些人抵达贝尔格莱德,与先期驻扎在此地的匈雅提的军队会合。瓦迪斯瓦夫三世将军队分为两部分,由匈雅提和乌拉基分别统领。

这支军队离开贝尔格莱德,开到了尼什。在尼什,匈牙利的十字军遇到一支小型奥斯曼军队。10月底,两军相遇,随即开始近战。匈牙利军队使用刚从胡斯军队那里学来的阵法,挖下战壕,然后将胡斯车堡摆在最前面,车堡中间插入大炮,弓箭兵紧随其后,其他军队都在后面待命。这时候的奥斯曼军团正军心涣散。他们已经打了几个月的仗,所有人都希望在11月前回家,根本无心战斗。

因此,3个奥斯曼军团的总首领——鲁米利亚(南保加利亚)地方长官卡斯木帕夏根本无法统领他的军团。本来可以与匈雅提的军团一次决战的他,将整场战役分为了5次小型战斗。前3次战斗,他都被匈雅提打败。不得已,卡斯木帕夏退到鲁米利亚,与其长官图拉汗会合。11月3日,一支集合了残兵败将的军队从鲁米利亚赶来。他们进入尼什附近的平原,迅速向正在此驻扎的匈雅提军队的左翼发起进攻。匈雅提虽未曾防范,但奥斯曼军队并未给他造成多大损失,他尚有时间退守尼什。在尼什待了几天,匈雅提率军反攻,将奥斯曼军队打得七零八落(即第5次战斗)。11月9日,他在写给尼古拉斯·乌伊洛基当时的威尼斯执政官之一,与匈雅提交好。的信中说,这次战斗他取得大胜,他的军队总共俘虏了4000余奥斯曼人,其中不乏一些达官显贵;而且他还获得了9顶奥斯曼帐篷。编年史作家希尔维斯则对这场战斗大加发挥,称在11月3日这一天,匈雅提大败奥斯曼人,打死打伤3万余人,匈雅提是基督教世界的英雄。

匈雅提戎装像

也许您会问:这件事和本文主角斯坎德培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斯坎德培正好参加了这次战斗,而且就是在这次奥斯曼人的军队大败后开小差逃跑了。于是,他接下来的伟大演出拉开了大幕……